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

在遼東南部的金州城方向,萬餘兵馬正在加緊修繕城防,他們之中有一半人馬都是從汶縣和安市方向潰逃至此的將士,在此燕國大軍即將攻城之際,他們爲了自保,必須做好充足的防禦準備。

金州城只是一座方圓三裡的小城,即便在偏僻的遼東,也顯得很是微不足道,不過,這裡的防禦設施卻堪比大型城池,護城河、吊橋、高大的城牆一樣不少,當然,這些強大的防禦設施並不是以前就有的,而是在晉軍佔據遼東之後,一年多的時間內逐步修繕完成的,爲的便是防備燕國大軍的進攻。

“將軍,燕軍兩萬騎兵已經抵達城北五里處,估計明晚就會發起進攻。”一名斥候奔上城牆,大聲彙報道。

“金州城固若金湯,可不是汶縣和安市可比的,燕軍僅憑兩萬兵馬想要攻陷金州城,絕對是癡心妄想。”將領不屑的哼了一句。

“將軍,王上軍令。”一名傳令小兵,匆匆的奔了過來。

將領匆匆看了一眼,回頭看向小兵,大聲問道:“王猛將軍到了何處?”

“三個時辰之前,剛剛抵達馬右津渡口。”小兵如實回道,頓了一下,接着說道:“王將軍說了,讓將軍緊守城池,不可前去迎接。”

將領聞言,放心的點了點頭,此刻,燕國兩萬精兵已經抵達金州城以北五里,隨時有可能發起攻城之戰,作爲鎮守金州城的主將,他若是在這個時候離開城池,很容易被麾下的將士誤解,而且,他自己也不是十分放心。而王猛命令式的提醒讓他不必離開城池,他的擔憂就徹底的迎刃而解了。

“王將軍能如此理解我們做將領的難處,真是難能可貴啊!”將領意味深長的說道。

身旁的一名部將,點頭道:“王將軍處處以大局爲重,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這纔是國之棟樑。”

“是啊!是啊!有王將軍前來主持大局。遼東之危一定可以平安的渡過。”衆將領皆隨聲附和。

在馬右津渡口,王猛與麾下的三千精銳兵馬已經紮下營寨,雖然此刻遼東的局勢異常險惡,但他卻絲毫沒有立即率兵北進的打算,他在等待,等待從揚州前來的五萬水軍。

“將軍,揚州距離遼東足有數千裡,真不知揚州的兵馬多久才能抵達遼東。”部將看向王猛,憂慮的說道。

王猛笑了笑。輕聲道:“揚州距離遼東雖遠,但走海路可以一刻不停的行進,而且不需要紮營和拔營,路線也相對筆直,所以,速度比陸路快多了,相信很快就可以抵達馬右津了。”

“但願如此吧!”部將應了一聲。

隨後,王猛在中軍大帳之中。與部將研究遼東當前的局勢,並分析當前應當採取的對策。

通過一番商議。衆人一致認爲,應當首先擊破金州城方向的兩萬燕國大軍,而後順勢北上,奪取被燕國佔領的汶縣等四座城池,如此,便可以與北部的襄平城遙相呼應。對燕國的攻城兵馬產生牽制的作用,減輕襄平城所遭受的壓力。

不過,此刻遼東南部的兵馬僅有兩萬餘,僅有能力防守,卻沒有能力主動發起進攻。這讓王猛感到很無奈,除非揚州軍團的五萬兵馬抵達,否則,他們的計劃便無法實施,僅能固守遼東南部的一小塊地盤。

“將軍,船隊,渡口外面來了一支龐大的船隊,打着我們晉軍的旗號,應該是揚州軍團的兵馬到了。”就在王猛與部將商議如何解決遼東危機的時候,傳來了揚州軍團抵達的消息。

王猛聞言,大爲高興,看向部將笑着說道:“看到了吧!說曹操到,曹操就真的到了,哈哈哈!我們到渡口去迎接。”說完走出中軍大帳,向馬右津渡口走去。

衆部將也高興的跟着走了過去。

在馬右津渡口的岸邊,王猛與麾下的幾名部將筆直的站着,並凝目注視着正在駛來的大批戰船。

揚州軍團以水軍見長,這一次前往遼東的戰船全是清一色的大船,足有五百多艘,其中最大的戰船足有五層,看上去就是一艘海上的巨無霸,極其壯觀。

“好大的船啊!”渡口的將士皆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都說揚州軍團水軍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王猛笑着感慨道。

部將笑着說道:“揚州水軍厲害,但就是不知他們陸戰如何啊!畢竟,此次遼東之戰是陸地之戰而不是水戰,末將很是擔憂啊!”

王猛笑道:“揚州軍團陸戰如何,這個就要問問韓勇了,哈哈!”

說笑間,五百艘戰船就已經抵達渡口的岸邊了,最大的一艘戰船已經完全靠上岸,戰船上的衆將領自然早就看到渡口迎接的王猛了,於是,連忙走下戰船,並向王猛等人所在的位置快步行去。

“韓將軍來得真巧,王猛也剛剛抵達幾個時辰而已,哈哈!”王猛客氣的打了聲招呼。

韓勇聞言一愣,連忙抱拳道:“原來是王將軍,在下久仰王將軍的大名,今日終於得以見面,幸會,幸會。”

“哈哈哈!”王猛笑了笑,拉着韓勇的雙手,笑着道:“渡口風大,我們到大帳裡細談。”說完拉着韓勇向不遠處的中軍大帳走去。

在中軍大帳坐定之後,王猛向韓勇講述了遼東當前的局勢,並詢問韓勇的意見,不出所料,韓勇的意見與他們之前探討的結果非常一致,也就是說,韓勇也支持他們的策略。

“英雄所見略同,既然韓將軍也這麼認爲,那就兵貴神速,儘快進軍,從海路迂迴燕軍之後,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金州城之北的兩萬燕國兵馬展開進攻。”王猛正色說道。

韓勇抱拳道:“好,金州城以北的兩萬燕國大軍就交給我了。我現在就出發。”說完向大帳外走去。

王猛和麾下的部將送了出去,並大聲說道:“韓將軍放心向燕軍進攻,金州城的兵馬會助你們一臂之力的。”

“嗯,此戰必可一舉擊破燕軍精銳。”韓勇自信的說道。

很快,五百餘艘戰船再次,向金州城以北的渡口行去。準備從背後向燕國精銳兵馬發起突襲。

“將軍,揚州軍團已經出發,我們何時前往金州城。”部將問道。

王猛看向正在遠離的船隊,輕聲道:“擊破兩萬燕軍精銳,有揚州軍團和金州城的兵馬就足夠了,我軍三千將士就不用出馬了。”

“將軍,這麼好的立功機會,難道就這麼錯過嗎?”部將不解的問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怎麼。眼饞了,不用急,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重要的事情?”部將疑惑的看着王猛。

王猛點了點頭,輕聲道:“眼下遼東的局勢,還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並非我們看到的這些,還隱藏着很多洶涌的暗流,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將軍何意。末將愚鈍。”部將眼神更加的疑惑。

王猛看向東北方向,輕聲道:“遼東只有我軍和燕軍。但遼東的東面和北面呢?你想過沒有。”說完笑了笑。

部將蹙眉想了片刻,正色道:“末將明白了,將軍是擔心高句麗、沃沮、三韓等國會派遣援軍增援燕國,如此,我軍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

王猛點頭道:“沒錯,我軍主力皆在西線。遼東只是一支偏師罷了,而燕軍的主力卻已經殺向遼東,若是諸小國皆相助燕國,我軍就很難在遼東立足了,所以。必須要防範諸小國相助燕國。”

“將軍是否已有良策。”部將問道。

王猛正色道:“我軍走水路先去三韓,解決了三韓之後,再繼續北上,解決沃沮和高句麗,不論能否拉攏他們相助我大晉,至少不能讓他們相助燕國。”

“我軍要前往三韓,可我軍僅有三千兵馬,而三韓各有數萬大軍,我軍貿然前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部將擔憂的說道。

王猛搖了搖頭,正色道:“我們前去是要恩威並施,讓諸小國看看我大晉王師的軍威,而不是攻下這些小國,三千精銳已經足夠了。”

“將軍,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部將還是有些擔憂。

王猛擺手道:“不用擔心,我軍三千精銳堪比三萬兵馬,足以自保,況且,富貴險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這麼定了。”

“是,將軍,末將領命。”部將只得領命。

幾個時辰之後,王猛先派遣心腹傳達命令,讓遼東南部的兵馬配合揚州軍團擊破燕軍的兩萬精銳,而後,便讓他們緊守遼東之南,將收復四座縣城的任務交給揚州軍團,以免戰事失利將整個遼東都丟掉。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王猛便讓麾下的三千精銳儘快歇息,準備歇息一日之後,第二日一早乘船前往帶方郡,展開收服衆小國的行動。

當天晚間,韓勇與麾下的五萬揚州水軍便抵達了金州城以北的一處渡口,並迅速登陸海灘,然後,直奔金州城以北的區域,準備對燕國精銳大軍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駐守金州城的晉軍兵馬也接到了王猛的命令,並開始在北門處集結,隨時準備策應揚州軍團,對燕國精銳大軍發起兩面夾擊之戰。

就在晉軍兩路兵馬磨刀霍霍的時候,金州城以北五里外,燕國大軍正在連夜打造攻城器械,顯然,他們是鐵了心的要儘快攻破金州城,以完成慕容恪交代給他們的任務。

在燕軍大營外數裡,韓勇與麾下的五萬大軍已經逐步靠攏過來,只是爲了防止被燕軍發現,所以,主力大軍在距離燕軍大營五里之外就停了下來,僅有韓勇等少數人馬前往燕軍大營的附近偵查敵情。

“將軍,燕軍已經宿營,大營內的準備情況不足,這正是我軍突襲的大好機會,此時不立即出擊,更待何時。”部將激動的說道。

韓勇點頭道:“沒錯,這的確是出擊的好機會,本將這就回去統領大軍出擊,你留下來觀察,待我軍抵達敵軍大營不足二里的時候,立即點燃孔明燈,通知金州城的大軍夾擊燕軍。”

“將軍放心吧!這件事就交給我了。”部將連忙應道。

隨後,韓勇快速奔回主力大軍停歇的位置,並立即統領五萬大軍,以極快的速度向燕國大營方向奔去。

雖然黑夜之中,光線比較暗淡,但大雪覆蓋的地面反射非常厲害,所以,剛剛抵達距離燕國大營還有三裡的距離,大軍便被燕國斥候發現了,並立即示警了起來。

一聽到示警,燕國大營立即陷入一片慌亂之中,大量的將士從營帳之中奔出,並尋找兵器和戰馬,準備迎敵,而負責警衛的少量兵馬,更是已經集結完畢,並開始向晉軍奔來的方向警戒。

埋伏在燕軍大營附近的晉軍士兵,見燕國兵馬已經開始準備迎敵,立即提前點燃孔明燈,以讓金州城的兵馬可以更快的殺來。

“加快速度,殺……”見燕國大營已經開始準備,韓勇大喝一聲,率領麾下大軍向燕國大營撲去。

此時的燕軍大營之中,大部分的兵馬都還沒有準備好,僅有少量兵馬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大營內顯得亂糟糟的,到處都是尋找各自隊伍的士兵。

晉軍五萬兵馬已經殺至眼前,而燕軍準備好的兵馬僅有數千,實力相差極其巨大,不過,爲了掩護大營內的兵馬,他們只好硬着頭皮,向晉軍發起反衝鋒,意圖憑藉燕軍鐵騎的威力,擊潰晉軍主力。

“不自量力,殺……”韓勇大喝一聲,率領麾下兵馬向衝上來的燕軍騎兵殺去。

燕軍精銳騎兵的戰力非常強悍,剛剛接觸的時候,韓勇就感覺到了,不過,燕軍僅有數千人馬,而且沒有經過充足的準備,所以自然是擋不住他麾下的五萬大軍的,在五萬晉軍的衝擊下,燕軍的數千騎兵很快就敗下陣來。

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攻獠人大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
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碎奚的憤怒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陰謀泄露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奔襲邾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攻獠人大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八百三十四章 謝安抵達潯陽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八百九十三章 桓溫移師襄陽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