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

慕容俊覺得,眼下大燕國的局勢已經萬分的危急,爲了解決大燕國的危機,就必須要向華安低頭,以俯首稱臣來實現議和的目的。

而爲了讓華安與大晉朝廷產生嫌隙,以牽制華安的勢力,他覺得必須要在華安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從而攪動大晉的內部矛盾,這有這樣,他的大燕國纔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慕容俊看向麾下的幾名心腹臣子,正色道:“本王覺得,這個計謀非常的好,眼下,我大燕國也只有採用這個計謀,才能渡過難關了。”

顯然,慕容俊已經下定決心,要低頭向華安稱臣服軟了,而且,也要派遣麾下心腹前往建康城方向,散播華安的身份,從而讓大晉朝廷產生緊張,並對華安產生更大的猜忌。

“王上,該如何行動,您就下決定吧!”一名心腹臣子,連忙問道。

慕容俊點了點頭,隨即說道:“本王打算立即派遣兩路人馬,一路前往洛陽城,向北王表達我大燕國稱臣的決定,另一路人馬火速趕往建康城,讓建康城的細作散播北王身份的謠言,離間北王與朝廷的關係,如此,我大燕國或許有捲土重來的希望。”

衆心腹臣子聞言,皆比較認可的點了點頭。

“王上,向北王俯首稱臣,倒不是什麼難事,不過,若要散播北王身份的謠言,卻必須要從長計議,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證據,根本就是捕風捉影,僅僅靠這些證據散播謠言,如何能讓大晉朝廷相信呢?”一名心腹臣子。抱拳說道。

很顯然,這名臣子已經意識到,以目前這些捕風捉影的證據,根本就不足以讓任何人相信華安有皇族的身份,若要讓大晉朝廷相信。就必須蒐集更多的證據。

慕容俊聞言,覺得也是這麼回事,於是,輕聲道:“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一些證據,的確有捕風捉影的嫌疑,但事情緊急。我們並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查了,愛卿是否有妙計。”說完看向這名心腹大臣。

“王上,以微臣之見,應該人爲製造一些證據,如此。必然可以瞞天過海,讓世人相信這是真的。”心腹臣子正色說道。

慕容俊蹙眉看向這名心腹臣子,正色問道:“人爲製造證據,愛卿既然已有良策,不妨直說。”

心腹臣子想了一下,抱拳道:“王上,據微臣所知,當年大晉的楚王司馬瑋兵敗被殺。其長子司馬範也被石勒所害,但次子司馬儀卻從此不知所蹤,如今。楚王司馬瑋的玉佩恰好流落到了我大燕國,我們何不借此機會將此玉佩送往北王宮,並讓北王宮的內應將此玉佩掛到北王的腰間,如此,即便會讓北王識破,但事情傳出去之後。還是可以騙得過大晉朝廷的那些大臣的。”

慕容俊聞言大喜,大聲道:“好。真是妙計啊!楚王司馬瑋是大晉開國皇帝的親兒子,他的子孫血統更加的純正。而且,相傳晉武帝司馬炎曾經就有將皇位傳給楚王司馬瑋的意圖,只是由於衆臣的反對,才最終讓那個無能昏聵的司馬衷當了皇帝,若是讓大晉朝廷覺得華安就是楚王的子孫,他們一定非常的緊張,如此,我們的計策就可以成功了。”說完非常高興的笑了起來。

“王上,僅僅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多編造出更多的證據,以徹底讓大晉朝廷相信北王的身份,如此,當今的大晉皇室和南王,都會聯合起來對付北王的,到時候,待他們兩敗俱傷,我大燕國就有重新崛起的絕佳機會了。”心腹臣子正色說道。

慕容俊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好,各位愛卿,今夜你們就不要回府了,本王要與你們徹夜長談,以商議更多更好的策略。”

“是,王上。”衆部將大聲領命道。

隨後,慕容俊與麾下的幾名心腹臣子,在大殿之中進行了徹夜的長談,並對行動的細節進行了仔細的斟酌,以確保事情的萬無一失。

第二日一早,慕容俊已經將事情思考的非常純熟,並立即下達了命令,讓一路人馬攜帶自己低頭稱臣的旨意,前往北王宮之中,向華安請求議和,另外,在這一路人馬之中,還有一人攜帶楚王司馬瑋的玉佩,秘密送到北王宮的後宮之中,並交給燕國的幾名皇族女子,讓他們想辦法,將這枚玉佩戴在華安的腰間。另一路人馬,則立即奔向江南的建康城方向,散播華安與楚王司馬瑋的親屬關係,並大肆渲染華安具有皇者氣質,早晚必然登上帝位。

看着兩路人馬離開薊城,分別前往洛陽城和建康城,燕王慕容俊的內心,一下子輕鬆了許多,並立即向前線傳令,讓慕容恪緊守易水防線,萬萬不可主動出擊,以免破壞他的議和大計。

####

在洛陽城的北王宮之中,華安與麾下的部將,都顯得非常的高興,據河北謝艾軍團傳回的情報,燕國的慕容恪軍團已經發生糧荒,並且,直接導致了慕容恪的大規模裁軍行動。

慕容恪麾下的軍團,是燕國最精銳的一支軍團,這支軍團出現糧食短缺的狀況,這足以說明,大燕國的國力已經難以支撐了,很快就會面臨全面崩潰的下場。

“王上,今年燕國發生了蝗災,糧食的收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我河北方向的莊稼卻取得了大豐收,所以,這才僅僅對峙半年,燕國的主力大軍就出現的缺糧的狀況。而我軍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壓力。”王三輕聲說道。

“是啊!王上,按照如今的趨勢,燕國怕是支撐不了多久了,很快,謝艾將軍和王午將軍的兩路兵馬,就可以收復幽州和平州了。”諸葛雄高興的說道。

華安聞言,自然也非常高興,並認可的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對,燕國的國力已經被我們耗空了,而我們的實力卻並沒有出現較大的損耗,輕鬆的收復幽州和平州,已經不是難事了,如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一個等字,等的時間越久,燕國就會越虛弱,我軍收復失地的損失就會越小。”

“王上說的是,我們有的是時間,一定能將燕國徹底的拖死。”王三興奮的說道。

“王上,我們等的一定不會太久,待慕容恪繼續裁撤兵馬,我軍便有足夠的實力可以攻破易水防線了。”諸葛雄大聲說道。

顯然,王三和諸葛雄都已經認定,以燕國目前的狀況,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只要再等很短的時間,燕國的主力大軍,就會因爲缺糧而變得完全不堪一擊。

華安自然也有這樣的感覺,並且,已經可以大致的推算出,最多半年,燕國就會因爲國力的耗損,而完全崩潰,而燕國政權一旦崩潰,華安麾下的兩路兵馬,便可以非常順利的攻入燕國境內,並輕鬆的收復幽州和平州。

“慕容俊倒是一個硬骨頭啊!國力都已經無力支撐了,居然還這麼死扛着,不過,這點硬氣倒是讓本王非常的佩服啊!”華安輕聲說道。

“王上,慕容俊是不見黃河不死心,他的燕國早晚被我軍滅掉。”諸葛雄大聲說道。

華安點頭道:“這倒也是,慕容俊死扛着不肯認輸,以至於國力持續的消耗,這的確不是什麼良策。”

“報,王上,燕王派遣使者前來,已經抵達王宮外。”就在這時,小校奔入大殿之中,並向華安彙報了慕容俊派遣使者前來的消息。

華安聞言,與王三、諸葛雄對視了一眼,皆是大爲驚訝,他們剛剛還在談論慕容俊的話題,如今,慕容俊卻已經派遣使者前來了,這怎能不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

“王上,看來慕容俊還是撐不住了,想要與我軍議和。”王三輕聲猜測道。

“沒錯,慕容俊此時派遣使者前來洛陽城,一定是爲了與我軍議和的。”諸葛雄也如此猜測道。

華安的想法與他們二人是一致的,他也認爲慕容俊在這個時候,派遣使者前來洛陽城,是爲了議和一事。

既然慕容俊已經派遣使者前來洛陽城,華安自然不會避而不見,於是,立即下令,讓小校前去邀請燕國使者前來大殿。

很快,燕國使者便抵達了大殿,並抱拳向華安行禮。

見燕國使者僅僅只有一人,且沒有攜帶任何的禮物,華安與身旁的幾名部將,皆感到非常的詫異,就算燕國的國力已經被耗空了,也不至於窮成這樣吧!不過,華安並不在意禮物,所以,也並沒有怪罪的意思。

“燕王派貴使前來,所爲何事啊!”華安看向燕國使者,正色問道。

燕國使者,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本,抱拳道:“北王,在下奉燕王之命,前往遞交稱臣文書,請北王過目。”說完將手中的文書交到了華安的手中。

見慕容俊想要向自己稱臣,華安感到大爲意外,畢竟,慕容俊是燕王,就算稱臣也應該向大晉的皇帝稱臣纔對,爲何要向自己稱臣呢?

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
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重華的對策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七百零六章 蒲洪出手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九十五章 替身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五百六十五章 吐谷渾入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