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

顯然,王猛對河北所發生的事情,還是非常清楚的,扶余王親率精銳兵馬增援燕國,並在幽州的潞縣與張蠔、諸葛雄所部兵馬發生了血戰,這種與大晉爲敵的行爲,是對大晉帝國的挑戰,王猛自然記得非常清楚。

扶余使臣聞言,心頭暗暗叫苦,當初扶余王要派遣精銳兵馬增援燕國的時候,他就曾極力勸阻,但扶余王被燕國使臣說動,並沒有聽進他的忠告,從而親率國內精銳增援燕國,並與大晉軍隊血戰了一場,這種事情是抵賴不掉的,並在此時此刻讓扶余使臣頗爲尷尬。

“將軍有所不知,我家大王是被奸人所誤,一時糊塗才領兵增援燕國,但在潞縣一戰領教了大晉王師的戰力之後,已經明白大晉雄師是不可戰勝的,此刻,我家大王萬分的悔恨,特派小臣前來負荊請罪。”扶余使者誠懇的說道。

“你是中原人,應該明白,請罪需要揹負荊條,親自前來,難道派遣一名臣下就可以平息大晉的怒火嗎?”一名晉軍將領大聲吼道。

扶余使臣見狀,臉色頓時嚇得煞白,雙腿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王猛瞪了部將一眼,緩緩回頭看向扶余使臣,正色道:“讓扶余王負荊請罪就不必了,不過,扶余王曾主動挑起與大晉的敵對,若要和好必須有所誠意才行。”

扶余使臣聞言,心頭不禁又燃起了一絲希望,忙道:“將軍,我家大王爲了表示誠意,願意向大晉進獻美人百名。牛羊馬各千匹,以示友好。”

“哼,就這麼點東西,太少了。”一名晉將大吼道。

扶余使臣一愣,看向王猛。輕聲問道:“將軍,扶餘國力弱小,能拿出這些物資已經是不少了。”說完一臉的爲難。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大晉物產豐富,不在乎這些,若是扶余王覺得送些禮物就可以平息大晉的憤怒就錯了。大晉需要的不是這個。”

扶余使臣心頭頓時緊張了起來,他覺得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但仍舊開口問道:“敢問將軍,大晉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肯退兵。”

王猛得意的笑了笑。看向扶余使臣,正色道:“使臣應該知道,燕國二十餘萬兵馬已經進入扶余境內,距離你們的王城僅有二十里,可這些燕國兵馬是大晉的死敵,而你們扶余似乎與燕國大軍很友好,還爲他們提供糧草,如此。便是與大晉爲敵,大晉豈能原諒你們。”

“將軍息怒,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爲之啊!燕國兵馬二十餘萬。而我扶余舉國之兵也不及燕軍的一半,若不資助糧草,只怕燕國會發兵攻打王城,所以,我家大王也是無奈,還望將軍理解一二。”扶余使臣哆嗦的說道。

王猛點了點頭。正色說道:“看來你們扶余王也知道燕國會進攻王城,但若是本將遂了你們的意思。領軍後撤,你們扶余將面臨何種狀況。你們想過沒有。”

“將軍的意思是?”

王猛吁了口氣,接着說道:“若是我大晉雄師撤回,扶余境內就只有你們扶余兵馬和燕國的二十餘萬大軍了,燕國喪失領土,若要在扶余生存下去,必須仰你們大王的鼻息,而燕王慕容俊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如何能忍受仰人鼻息的日子,只怕很快就會反客爲主,將扶余全部吞併。”

扶余使臣聞言,心頭巨震,王猛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如今燕國已經沒有土地,爲了生存下去,必須攻取足夠大的土地,以供養二十餘萬兵馬和隨行的十餘萬百姓,而扶餘國土遼闊,自然是燕國攻取的首要目標。

“將軍所言極是,如此我扶余當如何應對這樣的危機呢?”扶余時辰緊張的問道。

王猛計謀得逞,正色道:“使臣放心,我大晉與扶余是友好鄰邦,自然不會看着扶余被燕國吞併的,只要扶余肯歸附大晉,並與我軍一同進攻燕國大軍,我大晉便可以消滅燕軍,爲扶余解除這一禍患。”

“既然大晉與扶余是友好鄰邦,爲何還要歸附呢?這是不是有些多餘。”扶余使臣不滿歸附大晉,小聲說道。

一名晉將大喝道:“若扶余不是大晉屬國,我大晉又何必幫助扶余呢?讓你們自生自滅好了,待扶余被燕國所滅,我大晉再來消滅燕國,如此,必然可以得到扶余全部的土地,到時候在扶余境地設置郡縣,如此,對大晉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扶余使臣聞言大驚,連忙請罪道:“將軍恕罪,下臣這就返回王城,向大王請示歸附大晉之事,望將軍耐心等待。”

“好,本將願靜候佳音。”王猛笑着說道。

扶余使臣拱了拱手,後退了幾步,而後轉身迅速離開。

待扶余使臣走後,王猛看向衆將領,感慨道:“這個扶余使臣真是個廢物,完全被本將牽着鼻子走,扶余王任命這種人爲使臣,足以說明扶余王是非不分,如此,扶餘國運豈能久乎。”說完輕輕搖了搖頭。

一旁的韓勇見狀,蹙了蹙眉,正色道:“將軍剛纔所說句句在理,完全是爲了扶余着想,爲何說是牽着扶余使臣鼻子走呢?”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本將剛纔說我軍撤離,扶余將被燕軍吞併,這的確是很有可能的,爲的便是讓扶余使臣害怕,從而生出與大晉合作的想法,但就算扶余歸附我大晉,並與我軍一同將燕國擊潰,扶余又能保住嗎?”

“將軍的意思,是在消滅燕國兵馬之後,順道將扶余滅國。”韓勇驚訝的說道。

王猛笑道:“滅不滅國倒不是太重要,只要扶余王聽話,便可以像三韓王與沃沮王那樣繼續稱王,不過我大晉王師將駐守扶余。並嚴密控制扶余全境,扶余的多餘物產,至少超過一半必須上交大晉,以弱其國力,讓其永遠不能成爲大晉的心腹大患。”

“高明。將軍實在是高明啊!韓勇跟隨在將軍身邊,果然可以長不少見識。”韓勇激動的說道。

王猛淡然一笑,算是認可。

在扶余王城之中,剛剛返回城內的扶余使臣,匆匆忙忙的向王宮方向奔去,由於內心極度緊張的緣故。路上摔倒了好幾次,但他顧不得疼痛,爬起來繼續向王宮方向奔去。

“大王,大王。”扶余使臣匆忙的奔入扶余王所在的大殿之中。

“情況如何,晉軍將領怎麼說?”見使臣返回。扶余王緊張的問道。

最近這些日子,他是吃不香睡不着的,面對燕軍和晉軍這兩大勢力,他體會到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感覺,心頭充滿了煩躁。

扶余使臣看了看周圍,見大殿內並沒有旁人,於是連忙說道:“大王,晉軍不要美人和牛羊。他們要我扶余歸附大晉。”

“什麼,晉國將領居然提出如此條件。”扶余王聞言,不由得很憤怒。他扶余雖然是小國,但在北方卻算得上是大國,兵馬也足有十萬,怎麼可能輕易歸附大晉。

“大王不要動怒,先聽臣將此事說清楚。”扶余使臣說道。

“好,你說吧!本大王聽着呢?”扶余王應了一句。

扶余使臣見狀。吁了口氣,將王猛所分析的情況。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扶余王,並表示燕國狼子野心。極有可能會反客爲主,吞併扶余。

扶余王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在聽了使臣的意見之後,也意識到將燕軍留在扶余境內是非常可怕的,於是生出歸附大晉,消滅燕軍的想法了,只是內心還有一些疑慮,所以顯得猶豫不決。

“大王,此事當儘快決斷,絕對不能拖延。”扶余使臣勸道。

扶余王吁了口氣,開口問道:“燕王慕容俊是個有野心的人,那大晉就沒有深懷野心之輩嗎?晉軍會不會在滅燕之後,順道滅了扶余呢?”說完蹙起了眉頭。

“大王,不會的,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三韓與沃沮都已經投靠大晉,但三韓王與沃沮王,不都是好好的做他們的大王嗎?”扶余使臣說道。

扶余王點了點頭,正色道:“看來爲了我扶余的延續,我們必須要歸附大晉了,但燕國二十萬兵馬就在王城附近,一旦燕國方面知道我們的企圖,迅速向王城殺來,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啊!大王,燕國人一旦知道就麻煩了,所以這件事情必須嚴格保密,在晉軍主力抵達王城之前,絕對不能讓燕國人知道。”扶余使臣說道。

“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記住,一定要保密,除了你我二人之外,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扶余王開口告誡道。

“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扶余使臣大聲接受命令,並連忙前去準備。

#####

在平州的北部邊境,謝艾麾下已經集結了二十五萬兵馬,另外,諸葛雄麾下的近十萬大軍和桓衝麾下的近十萬大軍負責留守幽州和平州,以穩定剛剛收復的土地,防止這兩個州發生武裝叛亂。

謝艾親率的二十五萬兵馬,是楊安、張蠔、鄧羌三部,都是是晉軍的精銳之師,戰鬥力可謂非常的強大。

謝艾原本打算憑藉這二十五萬兵馬追擊燕國大軍,但在得知王猛已經成功收服三韓、沃沮和高句麗,並領兵八萬進逼扶余邊境之後,就突然改變了主意,他覺得將燕國主力交給王猛對付就可以了,而他卻將目標鎖定在了漠北的代國,他要率領精銳大軍突襲代國,將代國這個與大晉爲敵,並威脅大晉幷州的敵國徹底的消滅。

“將軍打算突襲代國,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還有,燕國雖然戰敗,但仍有二十餘萬兵馬,而王將軍所部不過八萬大軍,而且戰力並不強大,未必是燕國二十餘萬大軍的對手啊!”楊安擔憂的說道。

“將軍,扶余境內也有十萬兵馬,如今,扶余與燕國聯合,兵馬更加的強大,若我軍主力遠征代國,王將軍只怕就危險了。”張蠔大聲說道。

謝艾聞言,笑了笑,麾下部將說的是有一些道理,不過,也全都存有私心,他們都希望直接與當面的燕軍作戰,這樣可以儘快獲取軍功,而遠征代國要穿越廣柔的沙漠,非常遭罪,而且萬一代國兵馬遠遁,他們這一趟就白跑了。

“王將軍可以憑藉三千精銳收服沃沮與三韓,就足以證明他的實力,如今他麾下有八萬大軍,對於燕軍未必不能取勝,況且,本將遠征代國也不需要二十餘萬兵馬,十五萬足以。”謝艾正色說道。

張蠔聞言大喜,忙道:“將軍,就讓末將麾下的十萬兵馬留下來,助王將軍一臂之力吧!”

謝艾笑了笑,正色道:“你若留下來必須要聽從王將軍的號令,不可有絲毫的違逆,否則,以王將軍的手段,一定會砍了你的腦袋。”

“將軍放心,末將一定全聽王將軍的。”張蠔開口保證道。

“好,那你部十萬兵馬就留下來吧!快些回去收拾,天黑之後,走小路悄悄增援王將軍。”謝艾輕聲說道。

張蠔愣了一下,隨即答應道:“是,將軍。”

隨後,謝艾又下達命令,讓楊安與鄧羌所部共十五萬兵馬立即準備拔營。

當天夜裡,張蠔麾下的十萬兵馬便走小路悄悄的向王猛大軍所在的方向奔去,而剩下的十五萬兵馬,則在第二日一早的時候拔營,向漠北的代國方向奔去。

晉軍兵馬大規模離去的消息,自然瞞不過燕軍斥候,很快,燕軍斥候就將晉軍二十五萬主力離開的消息,向燕王慕容俊作了彙報。

得知晉軍主力向代國方向遠征,慕容俊蹙起了眉頭,他不明白晉軍爲什麼要這麼做,心下感到非常的奇怪。

“王上,晉軍突然向漠北方向行軍,顯然是要進攻代國,這對我大燕來說,倒是個不錯的機會。”一名燕國將領說道。

慕容俊點了點頭,看向一名心腹親衛,正色道:“派遣多路斥候,嚴密監視晉軍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即回報。”

“是,王上。”親衛領命前去傳令。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攻打成皋關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十一章 月下暢飲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一千零七章 謝安進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越族叛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