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

很顯然,褚蒜子知道,小皇帝孱弱的身軀是不能抵擋北極熊致命一擊的,而且從太醫的表情就看以看出,這小皇帝八成是活不成了,而小皇帝一旦駕崩,就必須有人接替他的帝位,以統治整個大晉江山。

在褚蒜子看來,當今大晉朝廷,除了華安之外,沒有人能夠勝任帝位,所以,在小皇帝駕崩之後,必須讓華安登基稱帝,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大晉的江山。

褚蒜子陪了小皇帝一會兒,而後便與華安進入了皇帝寢宮旁邊的房間裡,並商議皇帝的後事。

“太皇太后,這都是微臣的錯,若不是微臣讓人將北極熊擡入皇宮,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微臣有罪。”華安抱拳說道。

顯然,華安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自責的,畢竟,若不是他下令將北極熊擡入皇宮供人蔘觀,就不會導致小皇帝被北極熊所傷了。

褚蒜子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這不怪你,若不是皇上自己哭着鬧着,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這也許就是天意。”

華安嘆了口氣,不知該說什麼。

褚蒜子想了一下,看向華安,輕聲道:“皇上看樣子撐不過今夜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北王威望在大晉無人能及,當繼位爲君,以安定社稷。”

華安一愣,忙擺手道:“能繼位爲君的人大有人在,微臣不敢有所僭越。”

“北王不用推辭了,當今天下,只有北王有稱帝的威望,讓其他人稱帝,只怕又會有人出來造反,對江山社稷極爲不利。”褚蒜子冷靜的說道。

華安沉吟片刻,輕聲道:“此事事關重大,還是要從長計議,聽聽羣臣的意見。”

褚蒜子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小皇帝司馬彘被北極熊所傷,命懸一線,這件事情立馬就在洛陽城傳開了,很多人都不明白,北極熊是上天賜給大晉的瑞獸,怎麼會出手傷了大晉的皇帝呢?難道上天對大晉皇帝不滿,要除掉他,不過,年僅兩歲的小皇帝如何能得罪上天,而對於小皇帝受傷的經過,也傳出的好幾個版本,一個比一個誇張,不過,大體是差不多的,那便是小皇帝被熊掌重擊,從而重傷的。

得知這一消息的朝廷衆臣,全都前往皇宮跪着,以爲小皇帝祈禱,希望小皇帝可以康復。

不過,衆大臣的祈禱並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小皇帝還是因爲傷重而斷氣了,頓時,皇宮內外哭聲震野,雖然,小皇帝並沒有做出任何利國利民的舉措,但他畢竟是皇帝,皇帝死了,舉國都要沉浸在悲痛之中。

衆大臣開始料理小皇帝的後事,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就在料理小皇帝后事的時候,衆大臣已經開始商議新皇帝的人選了。

由於華安在大晉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且朝廷的衆臣大部分都是他的親信,爲此,支持華安稱帝的人數是最多的,遠遠超過支持其他皇族的大臣,這讓華安頗爲高興。

於是,在衆大臣的一致擁立下,華安正式登基稱帝,年號開拓,並大赦天下,免除全天下所有人一年的賦稅。

同時,爲了安撫立功的官員和將領,華安還對衆官員和將領進行了大規模的賞賜,以安定人心。

總之,華安登基的非常順利,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一切似乎早就安排好了似的,當然,這也是因爲,這些年華安早就是實際的皇帝了,且剛剛消滅一大羣反對自己的人,所以,眼下沒有任何人能夠反對他罷了。

登基爲帝之後,華安意氣風發,開始了對天下的全面治理,並立志要在有生之年,讓大晉的領土擴展到更遠的位置。

而在華安登基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安東都護府和安南都護府,便先後傳來了好消息,安東都護府的大都護王猛,已經率領一支十萬人規模的艦隊在倭國本土登陸,並重創倭國人馬,將倭國徹底打服,而後在倭國建立倭州,留下三萬兵馬負責控制倭州的土地,並將倭國的國王等貴族全部逮捕,送往大晉的安東都護府駐地,以防止這些貴族在島內作亂,對大晉的倭州造成威脅。

當看到倭國被攻下的那一刻,華安感到異常的高興,並立即決定犒賞三軍,讓攻陷倭國的將士得到應得的賞賜,並決定將這些將士全部封爲‘滅倭郎’讓他們擁有更高的待遇。

而安南都護府傳來的好消息就更讓華安興奮了,他們以千艘大型戰船爲基礎,先後發現了數萬個島嶼,並在幾個最大的島嶼上駐紮人馬,以控制這些島嶼,另外,他們發現了一個面積極爲廣闊的島嶼,那兒也有四季變換,但集結與大晉的季節完全是相反的,讓人感覺非常的奇怪,不過,華安卻知道,那便是後世的澳洲,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島嶼,大晉能夠拿下澳洲,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

第二年,安北都護府在控制了北方的全部土地後,開始向西拓展,而安東都護府則向東北方向挺進,以佔領更多的土地,安西都護府則以羅馬都督府爲橋頭堡向尼羅河方向挺進,並順利的進入了後世的非洲,控制了原本屬於東部羅馬的領土,並在那裡擴建了一座城池,準備建立一座新的都督府,並詢問華安的意見。於此同時,羅馬帝國的皇帝尤利安在征討日耳曼各部的戰鬥中受了重傷,看樣子活不了多久了,日耳曼各部在抵擋羅馬的進攻中也是損失慘重,並再也沒有能力反攻西部羅馬了。

得到這些有利的消息,華安自然非常的高興,並正式決定在尼羅河西部的城池建立全新的河西都督府,統治尼羅河以西的原東部羅馬的土地,並安撫那裡的百姓。

登基第三年,安東都護府傳來消息,他們派遣一支三千人馬的小部隊一直向東北方向拓展,並通過一座海峽,抵達了另一個龐大的陸地,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小型城池,準備統治那裡。

華安自然知道,那便是後世的北美洲,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大晉能夠統治北美洲,華安自然非常的高興,並大大的賞賜了這些將士,並讓他們繼續拓展土地,同時派遣數萬援兵抵達美洲,將整個美洲全部拿下,畢竟,此時的美洲並沒有強敵,拿下美洲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晉之所以一直向外擴張,自然是因爲華安的緣故,華安年號開拓,便是要告訴全天下人,大晉精神便是開拓進取的精神,大晉會不斷的開拓,以控制原來越多的土地,統治越來越多的民族,大晉帝國的將領們看出了華安的心意,所以,也一直在不斷的開拓領土。

當然,治理天下不能光開拓領土,發展經濟、科學、文化、醫學等行業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文化行業極爲重要,大晉若要讓被征服地區的百姓漸漸對大晉產生歸屬感,必須從小教育他們,讓他們瞭解大晉數千年的恢弘曆史,讓他們瞭解大晉的富庶和燦爛文化,如此,幾代人之後,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並覺得自己就是大晉的百姓,如此,他們便不會再反對大晉,天下也會變得徹底安定與和平。

開拓五年,在新年的時候,華安在洛陽城的大殿之中,親自會見了來自各國的使節,並與他們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稱讚他們對大晉朝廷的歸附,並賜給他們大量的財物,以讓他們感恩朝廷,感恩大晉皇帝陛下。

“烏拉拜見大晉天子。”突然犍陀羅國的隊伍裡走出了一位身材極好的女子,並彎腰向華安行禮。

華安一怔,擡頭一看,眼前的女子有些似曾相識,而且,烏拉這個名字,似乎在那裡聽說過。

“烏拉,烏拉,好熟悉的名字啊!”華安蹙眉想了半天,突然咧嘴一笑,看向烏拉,開口道:“原來是犍陀羅國的烏拉公主,多年不見,長得更加漂亮了,朕一眼還真沒有認出來,怎麼,你的姐姐瓦拉沒有一起來嗎?”

烏拉淡然一笑,開口道:“回大晉天子,姐姐已經被蘭妃接入後宮了,現在正與蘭妃在一起。”

烏拉口中所說的蘭妃,自然就是華安的妃子,尉遲蘭了,尉遲蘭在犍陀羅國的時候,與她們姐妹都是相識的,所以,將瓦拉接入後宮也是正常的。

華安輕輕點了點頭,仔細的打量烏拉公主,輕聲道:“烏拉公主年紀不小了,是否已經婚配。”

烏拉聞言羞紅了臉,而一旁的犍陀羅使臣則立即上前一步,以大晉禮儀抱拳道:“回皇上,小公主一直沒有婚配,國王陛下這次讓兩位公主前來,便是要兩位公主常伴在皇上左右,服侍皇上。”

“哦,原來如此,看來朕真是有福氣啊!居然能讓兩位如花似玉的犍陀羅公主陪伴左右,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烏拉聞言更加的羞澀,並打算轉身離開。

華安上前一步,拉住烏拉的右手,輕聲道:“烏拉公主不是要陪在朕的左右嗎?來,就坐在朕的旁邊,與朕一同迎接各國使臣。”說完示意烏拉坐下。

烏拉有些羞澀,不過,華安是天子,她不敢抗拒天子的要求,於是老老實實的坐在了華安的旁邊,並與華安一同接見各國使臣。

忙碌了一整天,華安終於將各國使臣都接見完畢了,在傍晚的時候,華安舒了舒懶腰,看向烏拉,輕聲道:“烏拉公主,你剛到洛陽城,還沒有見過洛陽城的街道,品嚐過洛陽城特有的菜餚吧!”

“嗯。”烏拉點了點頭。

華安笑了笑,拉起烏拉的手,正色道:“天色還沒有黑透,朕帶你前去洛陽城的街道遊玩,一個時辰後就返回。”

“是,皇上。”烏拉對洛陽城的街道很是好奇,於是點頭同意道。

華安大爲高興,並在十餘名貼身侍衛的保護下,離開了皇宮,前往洛陽城最繁華的街道。

抵達洛陽城街道時,天空還有一絲餘輝,不過,光線已經很暗了,很多店鋪都開始忙着點燃門外燈籠裡的蠟燭,以讓黑夜來臨的時候,他們的店鋪能夠變得顯眼一些。

“皇上,洛陽城好大啊!這裡比富樓沙漂亮多了,與洛陽城相比,富樓沙城連這個都算不上。”烏拉滿臉興奮,說着伸出了小手指。

見烏拉興奮的表情,華安心情大好,並輕聲道:“烏拉公主,這只是洛陽城街道的一角,若是將整個洛陽城的街道都看一遍,至少需要三天三夜的工夫。”說完看向烏拉。

烏拉聞言,表情極爲詫異,並將嘴巴張開,形成了一個大大的O型。

“天哪!洛陽城居然有這麼大,早知道,烏拉就和姐姐早些來洛陽城了。”烏拉略帶後悔的說道。

華安淡然一笑,撫摸着烏拉的額頭,輕聲道:“好了,朕的烏拉公主,我們去旁邊的酒樓吃點吧!”

“嗯,肚子還真的是有些餓了。”烏拉莞爾一笑,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

“小淘氣,走吧!”華安帶着烏拉,進入了一家檔次較高的酒樓,並叫了幾樣特色小菜。

“怎麼樣,味道如何?”華安輕聲問道。

烏拉隨意的嚐了幾樣,誇讚道:“不錯,真好吃。”

簡單的吃飽了肚子之後,華安與烏拉離開了酒樓,此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洛陽城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靚麗的燈籠和花燈,看上去非常的漂亮。

烏拉從來沒有見過夜景,此時見了洛陽城的美麗夜景,頓時眼睛睜的大大的,彷彿見到了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怎麼樣,洛陽城的夜景不錯吧!”華安笑着說道。

“皇上,這裡太漂亮了,若是能每天在這裡看這些燈火,該有多好啊!”烏拉向往的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只要烏拉公主喜歡,每天都可以看燈火,不過,不能每天都來這裡,在後宮一樣可以看到這些燈火。”

“哦。”烏拉應了一聲,並輕聲問道:“王上,洛陽城一直都是這麼漂亮嗎?”

華安搖頭道:“不是,當初朕剛剛收復洛陽城的時候,這裡人煙稀少,一到晚上便是漆黑一片,不過,經過多年治理,這裡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老百姓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幸福。”

“嗯,烏拉知道,這些都是皇上的功勞,是皇上治國有道。”

“哈哈!算你聰明。”華安擰了擰烏拉的小耳朵,溫柔的說道。

返回皇宮之後,華安與衆妃嬪慶祝了一番,而後便前往寢宮,並讓烏拉公主侍寢。

開拓十年,大晉安東都護府的數萬大軍,將整個美洲全部控制,安西都護府的大軍,也逐步控制了非洲大部分地區,由此,大晉帝國正式控制了全世界,成爲全世界各國的宗主國。

(全劇終)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九十章 廝殺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六十章 吞併魏國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三百九十四章 蜀軍劫營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特製霹靂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九十章 廝殺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