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

揚州軍團所控制的區域,除了揚州的大部分土地之外,還包括徐州的大半土地,以及豫州和江州的一小部分,所以,總體來說,揚州軍團的兵員,有四個州的兵員共同組成,爲此,保證了揚州軍團士兵的質量,尤其是徐州境內,有許多參軍的士兵,都是早年從北方逃難來的人,這些人組成的軍隊,戰鬥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頂◇↓點◇↓小◇↓說,.

謝安相信,只要苦心經營,揚州軍團的實力會與日俱增,很快就會成爲大晉朝廷的勁旅,從而保障大晉朝廷的順利延續,尤其是水軍的逐步強大,保證了江南不會遭受北方的威脅。

朝廷全力支持謝安的主張,而謝安也拼盡全力的爲朝廷效力,一時間,在朝廷方向,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

當然,謝安除了努力幫助褚蒜子處理朝政,全力擴充軍備之外,還格外關心北面的局勢,尤其是兗州和青州的緊張局勢,他是最爲關心的,爲此,派遣了大量的細作,深入這兩個地區,對那裡的情況進行探查,以獲悉那裡的具體情況。

這些派出去的細作,自然也沒有讓謝安失望,他們很快就將青州和兗州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了,並及時將最新的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傳回建康城,以讓謝安在第一時間獲悉青州和兗州的情報。

雖然青州和兗州的局勢日益緊張,但謝安卻並不認爲這是一件壞事,因爲,青州和兗州的兵馬,並不服從大晉朝廷的號令,並且近年來一直與揚州軍團爲敵,而且還多次打敗揚州軍團。所以,青州的兵馬,若是與兗州的兵馬打起來,對揚州軍團來說,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顯然,儘管謝安對青州和兗州的局勢非常的關心。但他並不打算派兵干預青州和兗州的局勢,並樂於看見他們雙方發生爭鬥,以坐收漁翁之利。

雖然謝安不希望介入青州和兗州的局勢,但其麾下部將卻想着要報仇,他們見青州和兗州的兵馬已經大戰在即,皆有先作壁上觀,而後趁虛而入的打算,尤其是坐鎮徐州的將領,他們也全都在密切注視着青州和兗州的局勢。並集結各自麾下的兵馬,隨時準備採取行動。

在徐州的彭城和下邳,王五和王六已經注意兗州和青州方向的局勢很久了,他們得知青州軍團僅留下兩萬人馬防守青州,皆蠢蠢欲動,打算突襲青州,以奪取青州的土地,不過。他們二人麾下的兵馬,加在一起只有四萬。萬一青州軍團主力回師,他們就會非常危險,而且,他們作爲揚州軍團的將領,沒有謝安的命令,他們是不可以隨意領兵出戰的。否則,便是違令出戰,即使勝利也要受到懲罰。

王五和王六不敢私自動兵,他們聚在一起商議一番之後,決定先集結所部兵馬。而後,派遣心腹前往建康城,將兗州和青州的局勢向謝安進行彙報,並建議謝安組織揚州軍團的主力,趁虛攻佔青州,從而擴大揚州軍團的影響力。

很快,王五和王六派遣的心腹部下,便抵達了建康城,並親自向謝安做了相關彙報,而與此同時,揚州的其餘將領,也有出戰的請求,如此狀況,讓謝安頭痛不已。

此時,正是努力建設揚州軍團的關鍵時期,貿然出兵是非常不利的,況且,青州的兵馬和兗州的兵馬,分別聽命於桓溫和華安,不論他們揚州軍團向哪支兵馬發起進攻,都會得罪他們二人之一,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積極練兵,不去過問青州和兗州的局勢。

但謝安心裡也很清楚,這些部將之所以強烈要求出戰,是因爲他們在殷浩的統領之下,屢次敗給這些叛軍人馬,如今,報仇的機會來了,他們自然想要報仇雪恨了。

而兩支叛軍的主力將集中在兗州的地盤上展開決戰,青州的兵馬所剩無幾,如此,他們自然想要趁着他們兩支人馬,在兗州方向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時候,領兵偷襲青州,並最終佔領整個青州,一洗揚州軍團不堪一擊的恥辱。

“謝刺史,此時青州方向僅有兩萬兵馬,這正是我軍報仇雪恨的絕好時機,爲何不立即領兵出戰呢?”一名揚州軍團將領,看向謝安,大聲說道。

“是啊!謝刺史,我揚州軍團近年來屢戰屢敗,已經成爲全天下的笑柄了,此時,這麼好的機會擺在我們的面前,這正是我揚州軍團一雪前恥的絕佳機會,怎麼能夠錯過呢?”又一名將領,大聲發表意見。

顯然,這些揚州軍團的將領,對近年來的屢戰屢敗,一直耿耿於懷,並卯足了勁,想要擊敗叛軍一雪前恥。

謝安搖了搖頭,正色道:“此時,青州方向僅有兩萬人馬,我軍若是以十萬兵馬攻陷青州,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難道這樣就能體現我揚州軍團的實力,並洗刷以往的恥辱了嗎?況且,青州的主力兵馬,即將進攻兗州,若是我軍突襲青州腹地,這些兵馬就一定不敢在兗州繼續作戰,並會立即返回青州與我軍對壘,如此,我軍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到頭來卻是幫了兗州兵馬的大忙了,如此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何必要做呢?”說完看向麾下諸將。

衆將聞言,覺得謝安說的也很有道理,便認可的點了點頭。

“謝刺史,雖然我軍此時不宜出兵,但也應該進行必要的準備,以便在青州和兗州兵馬筋疲力盡的時候,突然殺出,一舉拿下青州和兗州,如此,我揚州軍團的聲望必然大漲,全天下之人就再也不敢小覷我揚州軍團了。”一名將領大聲說道。

“是啊!謝刺史,青州兵馬與兗州兵馬皆是實力強悍,他們在一起爭鬥,就猶如兩虎相鬥,最終必有一傷,甚至是一死一傷的結局,如此,對我軍來說,豈不是絕好的機會嗎?我們可以在他們一死一傷的時候,輕鬆的殺死受傷的那個,從而輕而易舉的得到兩張上好的虎皮啊!”又一名將領,大聲說道。

謝安聞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幾位將軍想的太簡單了,你們要知道,這兩隻老虎可不是普通的老虎,在他們的身後可是隱藏着三隻虎王的,若是你們冒冒失失的前去取虎皮,很有可能被三隻虎王吃掉啊!”

顯然,謝安知道,兗州軍團的背後是華安,而青州軍團的背後則分別由桓溫和慕容俊支持,若是揚州軍團向這些兵馬發起進攻,便會激怒他們,從而引火燒身,並遭受很大的損失。

“謝刺史口中的三隻虎王,難道就是南王、北王和燕王?”一名將領蹙眉問道。

顯然,他還不知道這裡面的具體情況,而謝安卻對這些事情瞭如指掌,畢竟,謝安爲了維護大晉朝廷的統治,在洛陽城、潯陽城、薊城等重要城池都安插了許多重要的眼線,因此,自然可以獲悉很多機密的事情,而這些將領平時只是負責帶兵,對這些事情自然就不知道了。

謝安覺得,事已至此,就沒有必要瞞着這些將領了,於是,將自己麾下細作所查到的一些情況,向衆將領做了一番說明,並告訴這些將領,既然兗州和青州背後有南王、北王和燕王的身影,那麼,他們與麾下的揚州軍團將士,就不要過多的過問那裡的事情,以免惹禍上身。

聽了謝安的解釋,衆將領終於對兗州和青州的局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並瞭解了兗州和青州產生如此局勢的根本原因,從而打消了向青州方向發起進攻的念頭。

謝安見麾下將領明白了自己的苦心,心頭感到無比的輕鬆,只要麾下的將領支持他,他就會感到無比的高興和輕鬆。

當然,身邊的部將明白了這個道理還不夠,畢竟,在徐州方向,還有許多想要出戰的將領,若是不能說服他們,萬一這些將領私自出兵青州,很有可能引起很嚴重的後果。

而負責鎮守徐州的將領之中,以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馬實力最強,而且,他們早年曾經是華安的部下,爲此,很有可能會做出支持華安的舉動,這兩支兵馬突襲青州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爲了讓王五和王六軍團能夠老老實實的按兵不動,謝安可謂是絞盡了腦汁,他想出了很多辦法,除了直接下令讓王五和王六不準向青州進攻之外,他還囑託負責後勤的官員,對彭城和下邳的軍糧供給進行必要的限制,讓王五和王六軍團,始終處於缺糧邊緣的狀態,如此一來,只要王五和王六抗命進攻青州,謝安便可以截斷他們的軍糧供給,從而讓他們乖乖的返回駐地。

謝安的不準出戰的命令,很快就下達到了王五和王六的軍中,見上司嚴令不準出戰,且大營糧草已經不足,王五和王六雖然很想出戰,但也不得不服從謝安的命令,採取按兵不動的策略。

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
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按律當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現山洞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八百九十七章 桓溫抵達襄陽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六十四章 守城霹靂車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孫伏都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