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

于闐在西域的衆小國之中,也算的上是強國了,爲此,當鄯善、龜茲、疏勒等國,聽說于闐歸附大晉之後,也全都不戰而降,要求歸附大晉朝廷,做大晉朝廷的附屬國,而華安與麾下的衆部將自然也非常高興,並答應了西域諸國的要求,並讓他們允許大晉在其國內駐軍,服從大晉朝廷對他們的調遣。

諸西域小國完全沒有力量與大晉的優勢兵馬對抗,而在漢朝的時候,他們就曾經歸附過中原王朝,爲此,歸附大晉朝廷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難事,只要不過分損害他們的利益,就不會遭到他們的反對。

成功拿下蔥嶺以東的西域諸國之後,華安與宋澄兩路人馬,各自留下兩萬兵馬駐守西域諸國,並在疏勒城匯合,進而繼續向西進發。

合兵之後,晉軍兵力高達十六萬,可謂極爲強大,但華安爲了早日南下西邊的大片土地,仍舊下令兵分兩路,讓宋澄軍團向北進發,由北道攻取西域諸國,而華安則帶領另外一支兵馬,走南路進攻,越過瓦罕走廊,直接進攻吐火羅。

兩路大軍分進合擊,拿下整個吐火羅以及周邊的區域當非常輕鬆,至少華安對此信心十足。

大軍行進十餘日之後,終於抵達了瓦罕走廊的入口處,只要通過瓦罕走廊,便可以直抵吐火羅腹地,但瓦罕走廊又長又窄,行軍比較困難,而且吐火羅有兵馬駐守在這裡,想要通過必然要付出一點代價,當然,華安並不懼怕代價。

至於大軍西進的後勤物資,則大部分由投降大晉的西域諸國負擔,其中,疏勒國任務最重,畢竟,他們在最西面,是兩路晉軍主力西征的後勤基地。

“王上,這裡有一些丟棄的鎧甲和兵器。”一名親兵指着遠處,輕聲說道。

尉遲蘭策馬奔了過去,僅僅看了一眼,便回頭大聲道:“王上,這是吐谷渾士兵的鎧甲和兵器,看來吐谷渾大軍已經進入山谷了。”

華安點了點頭,策馬奔了過去,發現附近的土壤有被翻動過的痕跡,於是命令麾下士兵將土壤挖開,結果看到了大量的炭火,顯然,這裡曾經是吐谷渾大軍的駐地,這些炭火便是他們燒烤食物所用的燃料,而這些表面的鎧甲和兵器,則是逃兵留下的。

“吐谷渾大軍果然已經進入山谷了,看來他們是打算通過山谷進入吐谷渾,以躲避我軍的追擊。”華安輕聲說道。

“王上,吐谷渾會不會是前去投靠吐火羅了。”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吐火羅分爲二十餘國,可謂是一盤散沙,吐谷渾就算投靠吐火羅,也不能對我們造成任何的威脅,況且,吐火羅未必信任吐谷渾,說不定還會極力與之交戰呢?而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王上聖明,那我們是立即進入山谷,還是先探明山谷的情況,然後再進入呢?”王三正色問道。

華安看向山谷的方向,正色道:“此山谷綿延近千里,裡面的情況比較複雜,還是先探明情況再進入比較好,況且,我軍也要等待後方的糧草,先紮營吧!”

“是,王上。”王三領命,讓麾下兵馬開始紮營,並派遣幾十名斥候奔入山谷,對山谷進行持續細緻的探索。

在大軍紮營的時候,華安帶着尉遲蘭,在幾十名親兵的保護下,策馬奔向山谷入口處的一處小山頭上,以觀察谷口四周的環境。

抵達山頭之後,華安舉目望去,正西方向除了瓦罕走廊所在的山谷,其餘的地方全是綿延不絕的羣山,根本就無法通行,所以,瓦罕走廊是大晉通往吐火羅的重要通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華安已經下定決心,只要攻下吐火羅必須在瓦罕走廊的核心位置駐守大軍以徹底控制這條連同吐火羅與疏勒等西域小國的戰略通道,確保絲綢之路南道的安全。

“王上,這條山谷真的有近千里之遙嗎?”尉遲蘭看向眼前的山谷,正色問道。

華安點頭道:“沒錯,這條山谷至少有六百里以上,最寬的位置足有百餘里,而最窄的位置則僅有三十里左右,有幾個吐火羅小國便分佈在這條山谷之中,我軍若要進入吐火羅,必須攻下這些小國。”

“若是吐谷渾大軍攻下這些小國,並駐守山谷,我軍豈不被擋在這山谷之中。”尉遲蘭說道。

華安點頭道:“蘭兒說的不錯,不過,吐谷渾兵馬已經所剩不多,就算他們攻下山谷之中的小國,並擋住我軍進軍的路線,又豈能擋住我大晉精銳大軍的進攻呢?任何兵馬想要阻擋大晉西進,都是螳臂當車,只有被活活碾死的份兒,絕沒有成功的可能。”

看着自信滿滿的華安,尉遲蘭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她突然覺得,華安是如此的偉大,居然可以從一個小小的布衣,最終成爲大晉的北王,並擁兵百餘萬,甚至,還有徵服整個天下的志向,這可不是一般的男人所具備的能力。

而華安此刻卻沒有欣賞尉遲蘭的心思,他看向瓦罕走廊,開始思索如何進軍,如何迅速拿下整個吐火羅,並對吐火羅進行長期有效的控制,甚至以吐火羅爲跳板,征服南部的天竺和西南部的薩珊王朝,並進一步政府地中海沿岸的大秦帝國。

一想到大晉可以征服整個西方,華安就感到非常的滿足,畢竟,人都是有着很強的征服欲的,征服的土地越是遼闊,就越是能否讓人滿足。

一日後,進入山谷探查的斥候已經陸續返回,並帶回了山谷之中的各種情報。

“王上,在山谷內每隔幾十裡便會發現吐谷渾大軍宿營留下的痕跡,我等一路奔馳,終於在三百里外發現了吐谷渾大軍。”一名斥候輕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大爲高興,連忙問道:“吐谷渾大軍有多少兵馬。”

“回王上,吐谷渾大軍足有兩萬餘兵馬,正在攻打山谷中的一座城池。”斥候如實回道。

華安聞言一驚,詫異道:“吐谷渾正在攻打城池,會是哪一國的城池呢?”

畢竟,華安對這一帶的情況不是太熟悉,而大晉這些年力量也沒有抵達這裡,所以,知道的情況自然不是很多。

“王上,我軍要不要立即進軍,以從背後突襲吐谷渾大軍。”王三輕聲建議道。

華安擺了擺手,輕聲道:“三百里的距離太遠了,只怕等到我軍主力抵達的時候,吐谷渾早就攻下城池了,不用管它,我們休整兩日後再進軍,有秘密武器在,你還怕吐谷渾能夠守住城池嗎?”

王三點了點頭,對華安的話表示認可。

在谷口休整兩日後,後方的糧草物資已經大量運抵,華安留下三千兵馬在谷口駐紮,並將谷口打造成進軍瓦罕走廊的後勤補給基地,以進一步改善後勤補給的狀況。

隨後,華安便帶領主力大軍,浩浩蕩蕩的進入山谷,並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向西行進。

一日後,華安接到消息,吐谷渾大軍已經成功攻破城池,並在城池之中駐守了下來。

得到如此消息,華安一點也不覺得驚訝,畢竟,瓦罕走廊之中的小國實力非常弱小,根本就不可能是吐谷渾兩萬主力大軍的對手,城池被攻破是理所當然的,而大晉軍隊一到,吐谷渾大軍就必然不能抵擋了,城池最終必然是大晉的。

晉軍可以探查到吐谷渾大軍的情況,吐谷渾的斥候自然也可以發現正在殺來的晉軍主力,爲此,他們在奪取城池的重要物資之後,立即放棄城池,並繼續向西行進,以躲避晉軍的打擊。

畢竟,吐谷渾大軍對晉軍主力的實力是非常清楚的,晉軍有秘密武器霹靂彈,他們的守城將變得極爲困難,所以,與其堅守城池,不如遁去,而爲了不讓晉軍得到城池的有用物資,吐谷渾兵馬在撤退的時候,將城池付之一炬。

幾日後,華安與麾下的主力大軍終於抵達了被吐谷渾大軍攻破的城池,此刻,城池之中仍不斷的冒着黑煙,顯然餘火還未燃盡。

“王上,這裡是婆勒國的王城,吐谷渾在攻破城池之後,將城內的有用物資掠奪一空,而後便付之一炬,如今的婆勒王城已經是一片廢墟,城內的百姓大部分都逃離了,僅有少量百姓返回城池,並在城內尋找有用的物品。”一名斥候大聲彙報道。

“婆勒國的王城居然這麼小,看來是吐火羅的一個彈丸小國啊!”華安輕聲說道。

“沒錯,王上,末將剛剛已經問過了,婆勒國僅有這一座城池,陳內人口不足三千,城外的村落還有數千百姓,總共加在一起也不足萬人,是一個的的確確的彈丸小國,此次遭到吐谷渾的襲擊,王族已經全部隕落,婆勒國算是亡國了。”一名晉軍將領說道。

華安嘴角淡然一笑,輕聲道:“婆勒國亡國了,日後就沒有這個國家了,這裡將是大晉的婆勒縣,留下兩千大軍重修城池,主力大軍休整一日之後,繼續向西行進。”

“是,王上。”衆部將正色領命道。

顯然,華安已經看出來了,婆勒國雖然是一個彈丸小國,但婆勒城所在的位置卻顯得極爲重要,這裡是扼守瓦罕走廊的核心之地,只要控制這裡,便可以控制整個瓦罕走廊。

不過,婆勒城並非是一座堅城,若是用大量的人馬控制這一地區則糧草的供給會成爲巨大的負擔,而若是用少量兵馬駐守,則又極有可能遭遇強敵的進犯,從而失去城池,如此,大晉將失去對瓦罕走廊的控制。

華安想要控制吐火羅,自然不能讓瓦罕走廊出事,爲此,他決定在婆勒城附近的一座山頂上修築一座軍事塢堡,裡面常年可駐守兵馬千人,如此,堅固的軍事塢堡將徹底釘死在瓦罕走廊之中,讓再多的敵軍也難以攻破,從而確保大晉對瓦罕走廊的實際控制。

隨後,華安給留守的兩千兵馬下令,讓他們分出一千人建造軍事塢堡,另外一千人負責修繕婆勒王城,準備建立婆勒縣。

而對於此軍事塢堡的命名,華安頗費了一番腦筋,但卻仍舊想不出合適的名稱。

“王上,以末將之見,就叫它婆勒堡吧!在婆勒城的附近,自然應該叫婆勒堡了。”王三大聲說道。

“婆勒堡,太難聽了,你就不能想一個好聽一點的名字嗎?”華安輕聲取笑道。

尉遲蘭擡頭看向不遠處的山頂,輕聲道:“王上,這座山好高啊!從這裡看去,好像雲彩就落在山頂一樣,不如就叫連雲堡吧!這個名字如何?”

“連雲堡,連雲堡。”華安輕輕默唸了兩遍,點頭道:“好,連雲堡這個名字非常好聽,就叫連雲堡吧!哈哈!”

見自己想出的名字被華安認可,尉遲蘭顯得非常的高興,並自豪的昂起了小腦袋,看向遠處的山頂。

華安淡然一笑,拉起尉遲蘭的胳膊,輕聲道:“我們到山頂看看去。”說完帶着尉遲蘭向不遠處的山頂奔去。

抵達山頂之後,華安才真正感覺到地勢的險惡,並能夠深切的感覺到,只要在此處建設好連雲堡,便可以極爲有效的控制附近的區域,讓瓦罕走廊的核心樞紐完全被大晉控制。

“王上,連雲堡的地勢的確足夠險惡,但這裡太偏僻了,讓數千將士生活在這裡,他們不會悶壞嗎?”尉遲蘭突然關心起將士們的精神生活了。

華安聞言,覺得也是這個道理,數千大老爺們駐守在險惡的連雲堡之中,將是多麼枯燥和無聊的一件事情啊!若是不考慮他們的精神生活,將大大減弱他們駐守連雲堡的積極性,一旦遭遇強敵,很有可能會放棄連雲堡,但連雲堡是軍事堡壘,總不能在裡面開設娛樂設施吧!這樣更會腐蝕將士們的鬥志。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亮勸降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四百七十九章 密謀起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五十五章 突襲冀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故意泄密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八百三十七章 接回親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