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

慕容俊覺得,裁撤朝中的官員,可能會導致朝野的動盪,但若是裁撤大軍,則會直接導致敵軍主力殺入燕國境內,從而讓大燕國遭到亡國之危,爲此,裁撤大軍比裁撤官員更加的危險。

“王上,我大燕國力的八成以上,都被前線的大軍消耗了,只有裁撤前方兵馬,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庫空虛的難題,裁撤朝中官員只是杯水車薪,還望王上三思。”一名大臣,再次大聲說道。

“王上,以我大燕國目前的處境,糧草已經極度匱乏,老百姓家中的糧草也已經不多了,若要解決糧荒,必須要向敵軍購買,才能渡過難關,而這必須與敵軍和解,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又一名燕國將領,大聲說道。

顯然,衆燕國大臣,已經非常清晰的認識到,燕國國力的大量消耗,完全是前線兵馬的大量消耗造成的,而這又是與華安敵對所造成的後果,所以,若要解決大燕國的危機,就必須要與華安和解,這是唯一的良策。

慕容俊聞言,深深的蹙起了眉頭,其實,他也早就意識到,若要恢復大燕國的國力,必須要儘快與華安麾下的兵馬達成和解,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燕國所面臨的巨大危機,但此次南征,是大燕國主動發起進攻的,如今,若要與華安達成和解,就必須要向華安認錯和服軟,而這又是一個好面子的君王所不願意做的事情,爲此,慕容俊心中糾結不已。

“報,王上。前方送來急報。”就在慕容俊內心糾結不已的時候,慕容恪派遣部下送來的信件,抵達了王宮。

見前方送來急報,慕容俊不敢耽擱,立即命令身旁的侍從。將信件接過來。

慕容俊將信件拿在手中,並迅速的拆開閱覽了一遍,頓時,深深的蹙起了眉頭,顯然,信件的內容讓他非常的焦慮。

“王上。前方又出了何事?”一名臣子,見慕容俊眉頭緊蹙,連忙小聲問道。

慕容俊嘆了口氣,正色道:“前方大軍缺糧,輔國將軍不已將每名士兵的口糧減少了三成。不料卻引起軍中發生動亂,輔國將軍萬般無奈,只得擅自做主,裁撤了軍中的五萬兵馬,如今,這五萬兵馬已經在返回家鄉的路上了。”說完將手中的信件交到了一名臣子的手中。

顯然,慕容俊對這件事情非常的震驚,從這件事情可以清楚的看出。由於軍中缺糧,已經導致了大軍發生動亂的趨勢,而且。若是情況繼續惡化,後果會更加的嚴重,慕容恪在信中,也極力要求與敵軍和解,以徹底解決國力長期被消耗的情況。

慕容俊對慕容恪的建議,還是比較認可的。並認爲,這是唯一的解決目前困境的最佳出路。不過,他心中也非常清楚。此次燕國大軍,毫無理由的向南進攻,一定會讓華安非常的惱火,而如今華安麾下的兵馬佔據了戰場的諸多優勢,所以,他必須要給出非常大的誠意,纔有可能與華安達成和解。

衆臣子聚攏在一起,認真的看完了信件,他們自然也對慕容恪非常的認可,並認爲有慕容恪的支持,燕王慕容俊一定會慎重考慮與華安和解一事的。

“王上,輔國將軍深謀遠慮,若是按照輔國將軍的提議,我大燕國一定可以擺脫眼下的危機。”一名臣子,正色說道。

“是啊!王上,如今我大燕國國庫如此空虛,只有儘快與北王議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眼前的危機啊!”又一名大臣,大聲說道。

衆大臣顯然都非常希望,慕容俊可以早些下定決心,與華安進行議和談判,畢竟,這一唯一行之有效的,解決大燕國眼下危機的辦法。

慕容俊非常無奈的蹙了蹙眉,看向麾下衆臣子,正色道:“不是本王不想與北王議和,實在是因爲此次征戰,是本王挑起的,而且,是在北王麾下兵馬與姚襄麾下兵馬作戰的時候,這一定會讓北王非常的惱火,此時,我軍已經處於劣勢,若是本王在這個時候提出求和,北王真的會答應嗎?”

顯然,慕容俊覺得,華安不會輕易答應與他們和談,除非他們給予華安足夠的好處纔有可能,而如今,燕國國庫空虛,根本沒有什麼好東西,是可以送給華安的了。

衆臣子聞言,自然明白慕容俊所說的話,不過,他們覺得不論結果如何,都要試一試,只有試一試,才能知道華安的要求究竟是什麼。

“王上,我大燕國與北王已經是姻親關係,微臣覺得北王不會這麼不近人情,只要王上真心求和,微臣相信北王是不會拒絕的。”一名大臣,大聲說道。

“是啊!王上,微臣也覺得,北王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王上完全可以一試。”又一名大臣,大聲附和道。

慕容俊聞言,蹙眉思索了起來,他自然明白麾下臣子所說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不過,他心裡非常的清楚,若要向華安求和,必須要誠懇的認錯,只有誠懇的認錯,才能得到華安的諒解,畢竟,是他突然下令向南進攻的,他有錯在先,必須先認錯。

作爲一名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君王,慕容俊自然很不習慣向別人低頭認錯,不過,此時燕國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若是繼續顧忌君王的臉面,而不願意向華安認錯,大燕國極有可能遭到崩潰的下場,爲此,他不得不向華安低頭認錯。

慕容俊擡頭看向麾下臣子,正色道:“本王覺得,各位愛卿說的很對,按照目前的形勢,我大燕國必須與敵軍議和,本王會慎重考慮,如何與北王議和的。”

“王上聖明,王上聖明。”見慕容俊終於答應議和,衆燕國臣子皆大爲高興,並大聲的恭維了起來。

慕容俊點了點頭,隨即讓大部分臣子離開大殿,並僅僅留下少量的心腹大臣,以單獨與這些心腹大臣,商議如何與華安議和。

大部分臣子離開大殿之後,慕容俊看向幾名心腹臣子,正色道:“幾位愛卿都是本王的肱骨之臣,眼下,本王打算與北王議和,各位愛卿一定要多出主意,爲本王分憂啊!”

“王上放心,我等身爲臣子,自當竭盡所能的爲王上分憂解難。”一名心腹之臣,大聲表達忠心。

其餘幾名心腹大臣,也同樣點頭,表示會全力以赴的協助慕容俊,解決與華安議和一事。

慕容俊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幾名心腹大臣,正色道:“諸位愛卿,本王失禮在先,如今要與北王議和,該如何開口呢?是不是應該送給北王一份大禮啊!”說完蹙起了眉頭。

“王上,如今的北王,具備了極其雄厚的實力,只怕尋常的禮物,很難入其法眼啊!必須要有特殊的禮物纔有可能打動其內心啊!”一名臣子,大聲說道。

“是啊!王上,金銀瑪瑙,翡翠玉石等尋常凡品,是根本無法打動北王內心的,必須要有更好的東西才行。”又一名大臣,大聲說道。

慕容俊自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不過,到底什麼樣的禮物才能讓華安滿意,他卻無法預料。

“本王之前已經將自己的親妹妹和族中的多名女子送給北王了,如今,本王還真是不知道,該送什麼給北王啊!既然金銀瑪瑙和翡翠玉石都不行,那該送些什麼呢?”慕容俊看向麾下臣子,蹙眉問道。

“王上,對於像北王這樣,擁有雄心壯志的君王,最好的禮物無非是權利和征服,只要滿足了北王的這個願望,微臣相信北王一定願意與我大燕國議和的。”一名心腹大臣,正色說道。

慕容俊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權利和征服的念頭,是每一個有雄心的君王都具有的想法,不過,這種東西如何能當做禮物送入呢?”說完非常詫異的看向麾下的心腹臣子。

“王上,我大燕國曾經向大晉朝廷稱臣,如今已經數年沒有聯絡了,此時,王上何不直接向北王稱臣,並大肆宣傳北王的可能身世,如此,不但北王會很高興,而且,還會讓大晉朝廷非常的緊張,若能激發北王與大晉朝廷的矛盾,我大燕國就可以藉機隔岸觀火了,這豈不是一石二鳥的妙計嗎?”心腹臣子,正色說道。

慕容俊聞言,蹙眉沉思了片刻,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顯然,他已經意識到,這是一條非常好的妙計,不但可以滿足華安的虛榮感,而且,還會讓大晉朝廷非常的緊張,畢竟,當今的大晉皇帝,並非是大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子孫,而僅僅是司馬懿的側房所生的庶子的子孫,而華安當下擁有了大量的軍隊和地盤,一旦華安的的身份突然變成皇族,威望必然會進一步提升,甚至,極有可能取代當前大晉皇帝的地位,從而讓當今的大晉朝廷完全瓦解,這自然會引起大晉朝廷和其既得利益集團的極大的恐懼,從而進一步引發矛盾。

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
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六百二十一章 粗魯的劉顯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六百六十六章 冉閔斬殺拓跋無敵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一千零五章 好人做到底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