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

鄴城的動亂愈演愈烈,到處都是一片廝殺之聲,許多房屋被點燃,濃煙和大火籠罩在鄴城的上空。

如此大規模的動亂,自然驚動了皇宮內的石閔和李農,二人見皇宮周圍濃煙四起,皆是大驚,並立即派人前去查看情況。

“報,武德王,城內胡人造反,大肆屠殺百姓,城內一片混戰。”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前來彙報情況。

“什麼,胡人大規模造反?”石閔聞言,大爲吃驚。

在他看來,胡人大規模造反,肯定與候霸等人有關,多半是被候霸動員了,但動亂已經掀起,此刻,最要緊的便是立即平定叛亂,恢復鄴城的穩定。

正在石閔思考的時候,乞活軍各軍將領便抵達了宮中,並立在石閔與李農的身旁。

“武德王,胡人造反,不到半個時辰,鄴城的我族百姓被殺超過萬人,傷亡極爲慘重。”乞活軍將領彙報道。

其實,胡人百姓死的更多,但他們痛恨胡人,爲此,將胡人的損失略去了。

李農聞言,大怒道:“武德王,胡人亡我華夏之心不死,不如趁此機會將鄴城周邊的胡人一網打盡。”

“沒錯,武德王,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經受夠了胡人的窩囊氣,我族百姓也極爲痛恨胡人,恨不得生食胡人之肉,渴飲胡人之血,不如趁此機會將胡人殺盡。”一名乞活軍將領說道。

石閔聞言。陷入了猶豫,中原的胡人人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數量上已經佔據了些許優勢,而且,胡人天生彪悍,戰力極強,若是全面與胡人撕破臉皮,將要遭受的敵人將是十分的強大。

見石閔有些猶豫,李農湊近了一些。小聲道:“武德王,最近一年。石苞、石成、孫伏都、石遵、石鑑等人皆要置我等於死地,如今,竟然連城內的胡人百姓也大規模的反對我等,竟然胡人不能爲我所用。而且還反對我等,留着便是禍害,不如殺盡。”

“中原胡人足有數百萬,姚戈仲、蒲洪之流又極爲驍勇,殺盡胡人,談何容易。”石閔還是有些猶豫。

“武德王,幾十年來,胡人對我族百姓犯下了極大的罪行,如今。屠戮胡人也是順應天意民心,我乞活軍雖然只有數萬,但我族百姓足有數百萬。有數百萬百姓支持,我軍完全有足夠的實力殺盡中原的胡人,以爲這麼多年來慘死於胡人刀下的中原百姓報仇,讓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一名乞活軍將領正色說道。

“這麼多年來,胡人一直在蹂躪和殺戮我族百姓,中原已經暗無天日。爲了我族百姓的存亡,武德王不能在猶豫了。”又一名乞活軍將領說道。

石閔聞言。仍覺得中原胡人勢力太強,仔細的思考了許久,看向衆將,正色道:“各位將軍,我們本是晉人,如今,晉朝皇室仍然尚在,不如我們投靠晉室,迎接晉室皇帝還都洛陽,如此一來,以我軍與晉朝大軍的實力,平定中原當易如反掌,不知各位以爲如何?”

“末將認爲不可,晉室偏安江南,根本就無意北伐,就算我軍歸附江東,晉室也不會派兵相助,武德王難道忘了,當年祖逖大將軍已經收復洛陽,並進入黃河南岸,但晉室卻極力掣肘,致使祖逖將軍鬱鬱而終。”一名乞活軍將領說道。

“沒錯,江東朝廷連祖逖大將軍都不信任,怎麼會信任武德王,就算我等領兵歸附,江東世族也不會容納我等,與其自取其辱,不如在中原建立一番功業,末將願擁護武德王榮登帝位。”一名乞活軍將領,說着跪了下來。

“我等願擁護武德王榮登帝位。”乞活軍將領皆跪拜道。

見衆將皆擁護自己登上帝位,石閔心中既高興又惶恐,頓了頓,說道:“本王何德何能,能登上王位,已經是名不副實,如何還能稱帝。”

石閔越是謙讓,衆將越是全力擁護。

一名將領,抱拳道:“眼下胡人大肆屠戮我族百姓,我族百姓有亡族之憂,普天之下能拯救我族百姓的英雄,只有武德王一人,只有武德王可以凝聚中原我族民心,武德王若是不肯稱帝,中原百姓將有滅族之憂。”

“武德王,晉室皇帝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孩童,如此稚嫩的身軀,如何能擔當拯救中原百姓的重任,況且,當初在胡人入侵中原的時候,司馬家族不顧中原百姓的死活,逃往江南,如此拋棄百姓的朝廷,我中原百姓如何要效忠於他,末將第一個不服司馬小皇帝。”一名將領大聲說道。

“武德王乃我族第一勇士,爲了拯救中原百姓,末將請求武德王榮登帝位,號召中原華夏子民,團結起來,驅除胡人。”

“爲了華夏一脈,請武德王榮登帝位。”

衆乞活軍將領,皆強烈要求石閔登上皇帝寶座。

在部將的一致要求下,石閔心中的一顆雄心終於被喚醒,他握緊手中的雙刃矛,凝目看向衆將,大聲道:“既然諸位將軍認爲本王可堪大任,那本王就順從天意民心,榮登帝位,日後,帶領衆位將軍,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說完將手中的雙刃矛猛的揮出。

“萬歲、萬歲、萬萬歲。”見石閔答應稱帝,李農和衆乞活軍將領,皆跪拜行禮。

“衆將平身。”石閔伸手,讓衆將起身。

石閔本姓冉,既然要榮登帝位,自然要除去身上恥辱的標記,於是,恢復冉姓,稱冉閔,並以鄴城爲都城,建立大魏帝國,改元永興。

在冉閔稱帝的同時,逃出鄴城的候霸,糾集城外的數千零散龍騰衛士,以及數萬憤怒的胡人百姓,組成了一支規模不小的大軍,並向城外的乞活軍大營發起了襲擊。

“殺……”鄴城內外,頓時都陷入了無休止的廝殺,鮮血和屍體到處都是,讓鄴城周遭呈現出了一片地獄的景象。

“皇上,城外的數萬胡人百姓,在數千龍騰衛士的率領下,襲擊我軍大營,目前,我軍人馬正在激戰。”

“皇上,城內的激戰也在繼續,我族百姓已經將胡人團團圍困,相信很快就可以消滅城內的全部胡人。”

冉閔登上帝位沒多久,鄴城內外的激戰便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見胡人已經全部叛亂,並且絕對不可能服從自己,冉閔在內心深處已經下定殺心,並決心團結中原的華夏子民,全面斬殺和驅除禍亂中原的胡人。

冉閔雙眼冒火,大聲道:“傳朕旨意,凡是與朕同心的,斬殺一名胡人的腦袋,文官晉升官位三等,武官悉數升爲牙門將,平民百姓也大大有賞。”

“是,皇上。”乞活軍將領聞令,立即前去傳達命令。

屠胡令一下,華夏子民大爲振奮,多年來,積聚在內心深處的仇恨和怨氣被瞬間點燃,並立即拿起各種武器,加入與胡人作戰的行列。

很快,鄴城內部的胡人百姓便被斬殺乾淨,乞活軍將士與羣情激奮的中原百姓,殺出城門,向盤踞在鄴城周遭的胡人發起進攻。

在鄴城城內的捷報傳來之後,冉閔召集宮中乞活勇士,準備親自殺出鄴城,斬殺敢於反抗的胡人。

畢竟,鄴城外圍的胡人足有二十餘萬,力量非常強大,而且,還存在數量不少的龍騰衛士,冉閔親自率軍殺出,目標便是胡人之中,最精銳的龍騰衛士。

城外正在進行激戰,候霸糾集的隊伍雖然都是一羣烏合之衆,但胡人天生彪悍,且有數千龍騰衛士作爲骨幹,因此,實力仍是不可小覷,在與城外的近萬乞活軍交戰時,並不落在下風。

不過,隨着城內的十幾萬魏國子民相繼殺出,候霸麾下的人馬,漸漸落在了下風,並出現了崩潰的趨勢。

“殺……”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冉閔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乞活死士營千餘勇士,殺向了候霸大軍,冉閔本人直奔領頭的候霸而去。

見冉閔親自率軍殺來,候霸大吃了一驚,他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冉閔的攻擊,於是,萌生了退意。

“候將軍,敵軍勢大,我軍怕是抵擋不住了,還是快撤吧!”部將提醒候霸撤軍。

候霸點了點頭,下令道:“傳令,讓將士們撤退,前往襄國,投靠新興王。”說完調轉馬頭向被疾奔。

“撤退,撤往襄國。”部將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隨後,五百餘龍騰死士,放棄數萬烏合之衆,策馬向北逃竄,一些龍騰衛士與胡人百姓,也在後方跟隨。

見敵軍主將要逃,冉閔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乞活死士營,策馬追了上去,準備斬殺候霸等人。

但緊隨在候霸一行人馬後方的數千龍騰衛士和胡人百姓,阻擋了冉閔與部下追擊的道路。

冉閔揮舞雙刃矛,不斷的挑開擋路的龍騰衛士與胡人百姓,但如此一來,追擊的速度變得很慢,候霸與麾下最精銳的人馬,是越跑越遠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二十八章 奇襲蕪湖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二百七十二章 歷陽失守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