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

海護王對損失八百萬箭矢非常的心痛,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心痛也是無用,此時只要停止繼續損耗箭矢,便可以及時止住損失。

前方天竺將士的箭矢很快就用完了,而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下,他們是無箭可用的,爲此,只得停止向晉軍戰船發射箭矢。

見天竺將士停止射箭,而大船上的草人已經插滿了大量的箭矢,晉軍將領立即下令返航,向北岸方向撤離。

爲了刺激南岸的天竺將士,晉軍大船在撤退的時候,衆晉軍將士大聲喊叫,用天竺語感謝天竺大軍送箭。

晉軍將士巨大的嗓門自然被沿岸的天竺將士聽見了,他們聽到這樣的話,全都感到非常詫異,並立即向海護王彙報。

“什麼,晉軍在感謝我軍送箭,這是怎麼回事。”海護王聞言,眼神之中全都是驚慌的神色,他不知道自己又錯在哪裡了,但他有一種預感,這一次被晉軍耍慘了。

“國王陛下,爲了弄清楚狀況,我們必須派遣斥候前往對岸查看情況。”一名天竺部將正色說道。

“是啊!國王陛下,此刻大霧瀰漫,我軍斥候乘船過河不會被晉軍發現,一定可以探查到對岸的情況。”又一名天竺部將說道。

海護王點了點頭,下令道:“立即派遣斥候過河,將情況調查清楚,快去。”

“是,國王陛下。”部將應了一聲,立即前去執行。

天竺幾路斥候,乘坐小船悄悄向北方進發,並很快抵達了距離北岸不遠的河面上,此時,晉軍的一百艘大船正整齊的停靠在岸邊,衆多晉軍將士,正在將大船草人上的箭矢拔下,並在紮成百支一組後搬到岸邊放好。

見晉軍戰船上居然有如此多的草人,天竺斥候大爲驚詫,並明白了晉軍的陰謀,他們不敢在北岸停留太久,在發現這一情報之後,立即返回了南岸,並將看到的一切告訴海護王。

“什麼,晉軍的船隻上全是草人,而我軍發射的箭矢都釘在了草人的身上。”海護王驚詫的瞪大了眼睛。

“是的,國王陛下,在北岸的岸邊,堆積了大量的箭矢,看上去足有數百萬支。”斥候如實說道。

海護王聞言,心裡頓時極爲難受,並憤恨的說道:“我軍的箭矢就這麼送給晉軍了,真是豈有此理,氣死本王了。”說完劇烈的喘息着粗氣。

衆天竺部將聞言,也全都非常的詫異,晉軍居然可以想到這麼卑鄙的手段,這大大超過了他們的認知。

在與晉軍交手的兩日內,他們已經連續多次中了晉軍的詭計,但這些詭計不是他們所能想到的,他們爲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國王陛下息怒,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日後我軍提高警惕,一定就不會再中晉軍的詭計了。”一名天竺將領安慰道。

海護王餘怒未消的點了點頭,正色道:“難怪晉軍可以一路勢如破竹,可以打敗波斯主力大軍,原來都是用詭計取勝的,詭計啊!”

衆天竺部將全都點頭表示認可。

在恆河渡口的北岸,一百艘大船上的所有箭矢全都被擡上了岸邊,晉軍將士對這些箭矢進行了清點,一共有近兩百萬支,和原先估計的數量差不多。

“王上,所有獲得的箭矢加在一起足有三百多萬支,我軍獲得了大豐收啊!”王三高興的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說的是啊!興奮的本王都睡不着覺了,看來今夜註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啊!”

“王上,從獲得的三百萬箭矢看,天竺大軍損耗的箭矢至少也有近千萬啊!真不知天竺軍大營還有沒有箭矢了。”一名晉軍將領打趣的說道。

華安並不關心天竺大營還有沒有箭矢,他關心的是宋澄軍團,眼下,已經到了夜半時分,宋澄軍團應該已經到了華氏城周圍。

對於宋澄軍團能否攻破華氏城,華安有足夠的自信,認爲宋澄軍團可以攻破華氏城,但在得到準確的捷報之前,華安還是比較擔心,這是一名統帥必備的謹慎心裡,沒到最後一刻不能放鬆警惕。

此刻,在華氏城西門外二里的位置,宋澄軍團的三千將士已經完全準備就緒了,在等待攻城的這段時間內,他們已經組裝了三十多架簡易的雲梯,只需宋澄一聲令下,便可以立即向華氏城發起進攻。

“將軍,已經是夜半子時了。”部將小聲提醒道。

宋澄看了看周圍的將士,輕聲下令道:“讓將士們悄悄向華氏城摸去,記住一定不要發出任何的聲響,攻破西門之後,留下一百士兵鎮守西門,另派遣三百將士分兵前往其餘各門,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其餘幾座城門,主力兵馬要隨本王殺向城內的天竺軍大營,將城內的天竺兵馬一舉殲滅。”

“是,將軍,末將明白。”部將應了一聲,並立即帶領一支兵馬,悄悄向華氏城摸去。

爲了儘可能的減少動靜,晉軍將士緩緩行進,並互相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鎧甲碰撞產生金屬摩擦的響聲。

而此刻,由於天黑大霧的原因,即便晉軍兵馬已經抵達華氏城的城牆下,城牆上的天竺守軍都看不到,從而完全沒有防備。

晉軍兵馬抵達護城河之後,悄悄的將雲梯加在護城河上,並通過護城河,抵達了城牆的下方,而後,晉軍士兵將剩餘的半數雲梯悄悄的架在了城牆上。

“上,快上。”晉軍將領小聲的下達命令。

十幾名晉軍士兵開始順着雲梯緩緩的向城牆上爬去,他們剛爬到一半,便又有十幾名晉軍士兵跟着爬上了雲梯。

就在晉軍士兵悄悄的順着雲梯向上攀爬的時候,城牆上的天竺守軍卻蹲在女牆下打瞌睡,畢竟,此時已經是夜半了,是一個人最困的時候,而且,此時霧氣這麼大,躲在女牆下打瞌睡也不會被上司發現,能躲懶幹嘛不躲懶呢?

當然,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由於他們的任性,將導致華氏城被晉軍攻破,同時,他們的小命也將不保。

晉軍士兵悄悄的登上了華氏城的城牆,並用匕首悄悄的幹掉了打瞌睡的天竺士兵,待他們集結了百餘人馬的規模之後,便開始向城門樓方向發起衝擊,併成功的將城門樓內的天竺將領斬殺,護衛的天竺士兵也全部被晉軍的連弩射殺,他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喊叫就一命嗚呼了。

晉軍將士迅速奔向城牆,並在迅速肅清城門的天竺士兵之後,將城門緩緩打開,同時,將吊橋輕輕的放下,以讓城外主力兵馬可以迅速殺入城內。

“咔咔咔……”隨着城門的緩緩打開和吊橋的緩緩落下,晉軍主力進入華氏城的障礙完全被清除了。

宋澄大喝一聲,帶領麾下主力兵馬殺入了華氏城之中,在派遣三路偏師前去控制城門之後,宋澄親率主力兩千餘將士,浩浩蕩蕩的向天竺大營所在的方向殺去,斥候早就得知了天竺大營的具體位置,爲此,宋澄軍團很快就殺到了天竺軍大營,並立即向天竺大營發起了進攻。

此刻,天竺大營的士兵大部分都在休息,僅有幾十名士兵負責警戒,如此少的警戒兵馬如何能夠擋住宋澄軍團主力的突襲,在很短的時間內,宋澄軍團就完全殺入了天竺軍大營,並對睡夢中的天竺兵馬展開了剿殺。

爲了保住性命,很多天竺士兵選擇投降,而晉軍將士也給他們投降的機會,並讓他們全部頭抱雙手,前往大營指定的位置集合,從而便於集中管理。

“將軍,我軍大獲全勝,共殲滅天竺兵馬千餘人,生擒三千多。”部將走到宋澄的面前,高興的說道。

宋澄咧嘴一笑,正色道:“留下三百將士,負責看護這些投降的天竺士兵,其餘人馬隨本將佔領天竺王宮。”

“是,將軍。”部將們領命,跟隨在宋澄的身後,向天竺王宮方向奔去。

天竺王宮是海護王的宮殿,雖然此刻海護王並不在宮內,但海護王的多名王妃和衆多的子嗣卻都居住在王宮之中,所以,天竺王宮仍舊保持五百人規模的護衛部隊,而且,這些人都是天竺的精銳士兵,戰力不可小覷。

在宋澄軍團攻入華氏城之後,王宮內的護衛便從王宮瞭望塔得知了這一切,並立即皆全部兵馬,準備死守王宮,以保護海護王的王妃和子嗣。

宋澄親率兩千兵馬殺到天竺王宮之後,立即就遭到了王宮護衛的阻擊,並難以取得進展,這讓宋澄頗爲惱火,此刻,他麾下僅有三千人馬,而華氏城被他攻破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入二十里外的海護王的耳中,而海護王在得知華氏城被攻破的消息之後,一定會立即回援華氏城,所以,宋澄的壓力很大,若不盡快消滅天竺王宮的五百守衛,一旦天竺主力大軍殺回華氏城,這五百兵馬極有可能會來個中心開花,從而威脅宋澄軍團的後背,而若是留下一支兵馬與王宮侍衛對峙,這會大大的減弱宋澄麾下大軍的實力,從而讓天竺主力大軍更容易奪回華氏城,所以,不論如何,宋澄都必須立即攻破天竺王宮,將王宮內的五百王宮侍衛全部消滅。

“將軍,敵軍依託王宮有利地形進行防守,我軍難以攻入,不如使用霹靂彈吧!”部將見強攻損失會很大,大聲建議道。

宋澄蹙了蹙眉,點頭道:“集中五十枚霹靂彈,將王宮的大門給炸開。”

“是,將軍。”部將領命,立即派遣幾十名手持盾牌的晉軍士兵,攜帶霹靂彈奔至天竺王宮的大門下,並將五十枚霹靂彈擺放在城門的下方。

隨後晉軍士兵點燃其中一枚霹靂彈的引線,並全都向兩側躲避。

“轟……”隨着一聲巨響,天竺王宮的厚重大門被炸開了一個大口子,這個口子足有一丈高,晉軍將士完全可以憑藉這個口子殺入天竺王宮。

“殺入天竺王宮,衝……”宋澄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衆晉軍將士大吼着衝向天竺王宮,並向王宮內的天竺護衛發起了進攻,天竺護衛雖然非常的精銳,但兵力不足,爲此,根本就不能阻擋宋澄軍團的進攻,在宋澄軍團的一輪猛攻下,完全敗下陣來,並聚在天竺王宮的大殿之中,準備做垂死的掙扎。

“將軍,敵軍兩百殘餘聚在大殿之中,不如再次用霹靂彈進攻,將他們全部消滅。”部將再次建議道。

宋澄輕輕擺了擺手,否定道:“不必了,他們已經沒有反抗的能力了,還是勸降吧!”

隨後,晉軍將士對困守大殿的兩百多天竺將士進行了勸降,並表示只要他們肯投降,便不會傷害他們,而且,還會饒恕王宮的海護王家人。

在宋澄軍團將士的勸降下,負隅頑抗的天竺殘餘兵馬全都放下武器,投降了晉軍,並被安排在天竺大營所在的位置,以對這些投降的天竺兵馬,進行集中的看管。

“將軍,四座城門已經完全被我軍控制,王宮也被我軍控制了,接下來,我們只要能夠擋住海護王的幾輪反撲就可以了。”部將興奮的說道。

宋澄的內心自然也是非常的激動,這一次,他與麾下的兵馬是立了大功了,賞賜是肯定少不了的,而宋澄更在意的是名譽,此戰將大大增強宋澄的名譽,讓宋澄的臉上頗有面子。

“傳令下去,四座城門各派遣三百將士負責守衛,天竺大營部署三百將士,天竺王宮部署三百將士,剩餘兵馬全部署在西門方向,隨時準備策應各方。”宋澄大聲下令道。

“是,將軍。”部將連忙領命道。

“將軍,我軍成功攻破華氏城,必須儘快將這件事告訴王上,也好讓王上做好強攻恆河渡口的準備。”部將大聲說道。

宋澄點了點頭,正色道:“說的不錯,我軍成功拿下華氏城,必須立即讓王上知道,立即派人返回北岸,將事情告訴王上。”

“是,將軍。”部將大聲領命道。

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軍的連環之計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
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軍的連環之計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代軍抵達安喜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一千零九十章 勸降扶余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八十八章 追不上了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能遷都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