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

慕容霸離開中軍大帳之後,便立即集結大營內的全部兵馬,準備撤往薊城方向,慕容恪則派遣麾下心腹小校,前往祁縣傳令,讓佔據祁縣的三萬騎兵立即後撤,並儘快與主力大軍匯合,一同撤向薊城。

幾個時辰之後,燕軍大營的所有兵馬全部集結完畢,慕容恪一聲令下,帶領全部兵馬離開大營,向薊城方向退去。

在華安的中軍大帳之中,衆部將聽說謝艾軍團大破代國主力大軍,並將拓跋什翼鍵打的狼狽而逃,心中皆是大爲振奮,並向華安請戰,要求借此有利形勢,對慕容恪的燕軍主力發起突襲,從而配合謝艾軍團的行動。

華安仔細的分析了戰場的態勢,決定準備充足之後,對慕容恪的主力大軍發起進攻。

“報,王上,燕國大軍已經拔營,並向東北方向撤離。”就在華安準備下達作戰命令的時候,傳來了燕國大軍撤離的消息。

“慕容恪倒是聰明,我們剛想打,他就逃之夭夭了。”鄧羌大聲說道。

“王上,既然燕軍主力已經潰逃,這說明慕容恪心虛了,我軍可立即發起追擊,大破燕軍主力。”王三抱拳建議道。

華安擺了擺手,正色道:“燕軍主力皆是騎兵,我軍卻有步兵拖累,如何追的上,若是騎兵單獨追擊,則未必是燕軍主力騎兵敵手,還是算了吧!”

“王上。燕軍主力向東北方向行進,看樣子,他們要直接返回薊城。如此,我軍主力可立即奔襲鄴城,打敗蒲健軍團,收復鄴城。”諸葛雄建議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燕軍主力後撤了,我軍自然也不能在幷州久留,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拔營。”

“是。王上。”一名將領應了一聲,轉身前去準備。

“王上,謝將軍麾下的主力大軍,已經距離大營不足五里了。”一名小校進帳彙報道。

華安聞言大喜。大聲道:“各位將軍,隨本王迎接謝將軍凱旋而來。”說完大步走出了中軍大帳,並跨上戰馬,策馬向謝艾軍團迎去,衆部將緊隨其後。

很快,華安一行人便奔至謝艾軍團面前不遠處,見華安親自迎接自己,謝艾連忙讓大軍停下腳步,並親自帶領十餘名部將。向華安奔去。

“末將謝艾,拜見王上。”謝艾跳下戰馬,向華安抱拳行禮。

隨後。謝艾身後的部將,也跟着跳下戰馬,向華安行禮。

華安連忙擺手,讓衆將上馬,並大聲說道:“謝將軍,本王聽說你新組建了一支戰車部隊。並將代國大軍打的打敗,本王很感興趣。可否一見。”

“王上請。”謝艾跨上戰馬,伸手一招,指向戰車部隊所在的方向。

華安點了點頭,策馬向戰車部隊的方向奔去,衆部將緊隨其後。

“不錯,真是不錯。”看着排列整齊的戰車部隊,和戰車上手持兵器的戰車兵,華安讚不絕口。

“王上,將士們雖然僅僅訓練了不足十日,但已經可以進退有序,戰場廝殺駕輕就熟。”謝艾自豪的介紹道。

華安連連點頭,看向謝艾,誇讚道:“謝將軍,您是怎麼想到的組建戰車部隊的,數百年來,戰車部隊可以鮮有涉足戰場的啊!”

謝艾抱拳道:“啓稟王上,末將這也是被逼無奈,纔想出這麼一招,代國有十五萬騎兵,而我部大軍僅有四萬騎兵,實力相差太大,我軍騎兵的實力太弱,根本無法與代國騎兵相抗衡,於是,末將就想到了秦代以前的戰車了,沒想到,牛刀小試一下,居然將代國主力大軍完全打垮了。”說完笑了笑。

“戰車奔馳起來,非人力可以攔截,如此看來,只要有了戰車部隊,在開闊的平地,燕代聯軍的幾十萬騎兵,就再也囂張不起來了,哈哈!”華安大笑着說道。

“王上,戰車部隊畢竟還有缺點,否則,這數百年來也不會被棄之不用,所以,我軍還是應該以騎兵爲主,只有大力發展騎兵,才能徹底消滅燕代這樣的強國,之所以發展戰車兵,只不過是我軍騎兵不足,面對敵軍大規模騎兵軍團,不得不採取的權宜之計罷了,一旦地形有所限制,戰車兵就成了累贅。”謝艾如實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謝將軍說的是,我軍當主要發展騎兵,同時,配以少量的戰車兵和步兵,如此,方可在對抗燕代聯軍的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見華安心情頗好,謝艾抱拳道:“王上,末將最近收到涼州來信,故主涼王身體不適,如今燕代聯軍已經後撤,短時間內是不會向幷州發起進攻的,所以,末將想返回姑臧,看望涼王殿下。”

見謝艾向要返回姑臧,華安不禁皺起了眉頭,他非常不希望讓謝艾返回姑臧,不是怕他不回來,而是怕他沒有命回來。

若華安記得沒錯的話,要不了多久,涼王張重華就會病重而死,其庶兄張祚將會奪取政權,而後殺掉忠於張重華的大臣和將領,謝艾只要回去,便會如史書寫的那樣,死於篡權的張祚之手,如此一代名將,華安自然不希望他死在姑臧,爲此,是絕對不會放謝艾返回姑臧的。

當然,華安不會直接拒絕,這樣會傷了感情,況且,謝艾本就是涼王張重華麾下的頭號戰將,是被自己用計謀借來的,直接拒絕謝艾返回姑臧,確實有些不妥。

“王上,如今燕代未平,末將返回姑臧之後,一定會回來的,王上勿疑。”見華安有些猶豫,謝艾再次請求道。

華安笑了笑,看向謝艾,正色道:“謝將軍,並非本王不通情達理,只是涼王的年紀很輕,才二十多歲,比本王還小六歲,涼王正年富力強,怎麼可能生病呢?謝將軍若是不信,本王會親自派遣斥候,前往姑臧探視,若涼王果真重病,本王將親自陪同謝將軍前往姑臧城,看望涼王,如何?”

雖然華安說的完全就像是託詞,但謝艾一時之間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只得抱拳道:“末將全憑王上安排。”

見謝艾不再強求,華安大大的鬆了口氣,並安慰謝艾幾句,讓謝艾繼續留守晉陽城,而華安將親率麾下主力大軍,向鄴城方向奔襲,以收復鄴城。

休整半日之後,謝艾率領麾下主力大軍,返回晉陽城駐紮,而華安則親率主力大軍,向東南方向的鄴城方向奔去。

此時,在鄴城方向,形勢極爲緊張,蒲健麾下的主力大軍,與蔣幹、王午麾下的魏國大軍,展開了一系列的鬥智鬥勇,鄴城至清河郡的廣大區域,都是兩軍較量的戰場。

不過,魏國的君主冉智和衆多大臣,全都被蒲健押送到薊城了,這對於蔣幹和王午來說,是奇恥大辱。

蔣幹與王午沒有能力突襲燕國的都城薊城,救不回冉智等人,因此,他們將火氣全都發在了蒲健身上,並想盡一切辦法,打擊蒲健的勢力,攪得蒲健坐臥不安。

當然,更壞的消息在等待着蒲健,那便是燕代聯軍的全面潰敗,這對於蒲健來說是個極其糟糕的消息,這意味着得勝的晉軍主力隨時有可能奔向鄴城,而他麾下大軍的實力,是不足以與晉軍主力對抗的,因此,這也就意味着鄴城必須要放棄了。

“報,將軍,晉軍十餘萬主力大軍,距離鄴城已經不足百里。”一名小校奔入中軍大帳,向蒲健回報道。

“三哥,真想不到,燕代兩國主力大軍都不是晉軍的對手,如今,慕容恪的主力兵馬已經向薊城方向退去,我軍也要儘快撤離鄴城,以免遭到全軍覆沒的下場。”蒲雄抱拳說道。

蒲健點了點頭,無奈道:“何止要撤離鄴城,清河、渤海、鉅鹿、平原四郡,只怕全都保不住了,我軍必須立即向魯口方向撤離,並與魯口方向的慕容評所部大軍匯合,如此,方可暫時站穩腳跟。”

“三哥,難道我軍辛辛苦苦經營的冀州四郡,就這麼白白的送給晉軍?”蒲雄似乎有些不捨。

蒲健無奈道:“晉軍主力有十餘萬兵馬,加上魏國的五六萬人馬,我軍失去慕容恪大軍的策應,根本無法在冀州東南立足,不立即撤離,又能如何?”

蒲雄聞言,覺得確實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於是,立即前往集結所部大軍,準備向魯口方向撤離。

在蒲健得知晉軍主力即將抵達鄴城的同一時間,駐守鄴城以北的蔣幹和王午也得到了這一消息,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王將軍,北王的大軍距離鄴城已經不遠了,蒲健無力防守鄴城,一定會盡快撤離,我軍可以在半路上設下埋伏,重創蒲健所部大軍,以解心頭之恨。”蔣幹大聲說道。

王午聞言,心下大爲認可,並贊成道:“將軍說的對,我軍可在蒲健大軍後撤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不過,蒲健大軍會向何處退軍呢?”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連雲堡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度渭水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五十五章 強抱靈兒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二百五十章 身懷六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七十一章 全力準備北伐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王班師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