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

華安點頭道:“是啊!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石虎野蠻殘暴,濫殺無辜,他的兒孫們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大哥,鄴城方向發生瞭如此重大的叛亂,這不正是我軍北伐的良機嗎?我軍是不是該動手了。”王三正色問道。

華安嘴角笑了笑,輕聲道:“鄴城大亂,關中趙軍不足十萬,這的確是我軍北伐的良機,可以動兵了。”

王三聞言一喜,興奮道:“大哥,我軍終於可以動兵了,是否立即給四支偏師下令?”

華安點頭道:“立即下令,讓陳破虜、陳滅胡、李亮、諸葛雄四路人馬立即進兵,我軍主力明日一早便出發,前往始昌城,準備殺出祁山,先取天水、略陽二郡,再殺入關中之地。”

“是,大哥,我這就去傳令。”王三說着,轉身離開大帳。

王三剛剛離開不久,有一名親兵奔了進來,並立即彙報道:“啓稟將軍,前往涼國借兵的張大人已經返回,目前抵達首陽城。”

“哦,張育回來了,太好了,對了,借兵的事情如何,涼王借了多少兵馬。”華安最關心的是張育的任務完成的如何。

親兵抱拳彙報道:“回將軍,涼國的謝艾將軍率領三千精銳與張大人同行。”

一聽只有三千精銳,華安不禁覺得有些少,但既然謝艾已經前來,人馬的多少都已經不重要了。犧牲隴西、南安二郡,換取一名將是值得的。

華安思考了一下,下令道:“你立即快馬加鞭前往襄武城。告訴張育和謝艾不必前往武都城,直接從大路向天水郡方向進攻,與我軍在冀縣匯合即可。”

“是,將軍。”親兵聞令,轉身離開大帳。

幾日後,華安率領麾下的十餘萬人馬,抵達祁山腳下的始昌城。並與城內的五千人馬匯合,至此。華安麾下的主力兵團已經高達五萬之中,後備兵團六萬,輜重營數千,如此龐大的兵力。只要全力殺向天水郡,趙國留守的那點兵力是抵擋不住的。

在華安所部大軍抵達始昌城的時候,其餘四路偏師也已經從指定位置出發,並沿着陡峭的道路,一步步越過秦嶺,向關中方向進發。

謝艾所部三千精銳也已經抵達襄武城,並接到了華安的命令,於是,直接東進。接連攻克新興、中陶數城,並向冀城方向殺去。

在華安所部兵馬積極備戰的時候,坐鎮關中的樂平王石苞卻在思考如何奪取帝位。雖然沛王石衝攻打鄴城以慘敗告終,但這絲毫不會阻擋石苞鋌而走險。

長安城表面是太平盛世,其實卻是暗潮洶涌,在王府之中,樂平王石苞召集衆屬下,準備商議攻取鄴城。

麻秋、姚國、石光、曹曜等屬下。全都集合在王府的正堂之中,並全部側首看向石苞。

石苞看向衆屬下。正色道:“各位將軍、大人,先皇去世不久,而石遵卻弒君自立,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爲,沛王石衝率軍討逆,卻兵敗身死,本王欲率關中兵馬殺向鄴城,消滅石遵,以爲石世報仇,各位以爲如何?”

“樂平王,這萬萬不可啊!沛王起兵殺向鄴城,已經讓我大趙損失慘重,若關中兵馬再次殺向鄴城,我大趙損失就更嚴重了,萬一外敵入侵,後果不堪設想。”左長史石光,極力勸誡道。

“是啊!樂平王,都是先皇的子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司馬曹曜也是極力勸諫。

石苞聞言大怒,呵斥道:“既然是同根生,爲何石遵不顧親情,弒君奪位,殺了我的弟弟石世,這樣的暴君不該死嗎?”

“樂平王,人死不能復生,死者已矣,就不要再行殺戮了。”石光大聲勸道。

石苞更是大怒,喝道:“本王討逆,是順天意應民心之舉,你竟然說是行殺戮,可恨,來人,將石光拉出去砍了。”

“樂平王息怒,石大人也是一片忠心,還望從輕發落。”司馬曹曜求情道。

“哼,求情者同罪,一起拉出去砍了。”石苞大聲喝道。

很快,王府的親兵將石光和曹曜拉出去斬殺了,爲了斬草除根,石苞派人將二人的三族全部殺盡。

見石苞一臉怒氣,大堂上的衆人不敢再求情,並不再反對石苞攻打鄴城。

“報,樂平王,斥候回報,晉軍五路人馬已經從邊境殺來,兵馬足有二十餘萬,涼國的謝艾,領兵三千也從西面殺來,隴西、南安二郡已經陷落。”就在這時,親兵進入正堂,彙報了極其不好的消息。

石苞一聽,心頭不禁大爲後悔,他剛纔一怒之下將兩名屬下殺了,可如今的情況,是不允許他率軍殺向鄴城了,必須集結人馬抵擋晉軍的進攻,甚至還要向鄴城告急,乞求援兵。

部將之中的麻秋,一聽涼國的謝艾也來了,不禁嚇得腿都軟了,他知道,憑藉晉軍主力和謝艾的兵馬,關中是肯定守不住的,爲此,他抱拳建議道:“樂平王,敵衆我寡,僅憑關中的兵馬不足以抵擋晉軍主力,眼下只有向鄴城借兵了。”

麻秋的話對石苞是個巨大的諷刺,畢竟,石苞剛剛還打算率領關中大軍殺向鄴城,如今,不但無法實行,還要向鄴城借兵,這不是讓他自己扇自己的臉嗎?

“麻將軍,我關中尚有十萬大軍,只要緊守關卡,完全可以擋住晉軍的攻擊,何須向叛逆之輩借兵,麻將軍,你率三萬大軍抵擋西面的敵人,姚將軍,你率三萬人馬抵擋南面敵人,本王坐鎮長安,策應各方。”石苞大聲下達了命令。

“是,樂平王。”衆將只得領命,並轉身離開王府。

衆將走後,石苞心裡非常害怕,他害怕自己守不住關中,爲此,悄悄的給鄴城方向寫了一封信,並派遣心腹快馬加鞭送往鄴城,以索取援兵。

在領命之後,麻秋將主要兵力駐守在街亭方向,因爲這裡是晉軍主力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守住了街亭就可以阻擋晉軍主力進入關中。

姚國則將主要兵力駐紮在陳倉和郿縣,因爲這兩個位置是陳倉道和褒斜道的出口,守好這兩座城池,便可以阻擋由陳倉道和褒斜道進入關中的晉軍偏師。

駱穀道和子午道的兩路晉軍,則由石苞親自負責防守,尤其是子午道,道路非常的險峻,而且關卡極多,防守的難度大爲降低,很不利於進攻一方。

#####

在始昌城方向,華安親自率領主力大軍,兵出岐山,一路殺向冀城,並在幾日後抵達了冀城城下。

此時,在冀城之中的趙軍留守兵力不足三千,這麼少的兵馬自然不是晉軍十餘萬人馬的對手,爲此,華安還未進攻,城內的趙軍便逃散了大半,剩下的人馬也打開城門向晉軍投降。

由於冀城曾經被華安的人馬佔領過,城內的貴族和百姓,都對華安十分的瞭解,知道華安的到來並不會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爲此,全部集合在城門口,歡迎晉軍的到來。

在冀城周圍方圓百里範圍內,城池和村鎮的豪傑,紛紛殺掉趙國派遣的官員,以響應晉軍的到來。

華安兵分數路,紛紛接管這些城池,並繼續向東面的臨渭城方向進發,沒過多久,謝艾和張育的人馬便抵達臨渭城下,並與華安麾下的主力人馬匯合,準備攻取臨渭城。

臨渭城的趙軍人馬並不多,也就五千人馬的樣子,但這裡的百姓對晉軍還不是太瞭解,因此,有大量的百姓幫助趙軍駐守城牆,讓守城的力量高達兩萬。

爲了減少傷亡,華安再次亮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黑火藥,並派遣楊安和趙武的四萬主力兵馬,四面圍城,要在謝艾的面前,展示自己的實力。

謝艾對晉軍的黑火藥是有所耳聞的,但從未親眼見過,此次,華安讓其親自目睹黑火藥攻城的威力,謝艾決定要好好見識一下。

爲了造成震撼的效果,讓守城的趙軍恐懼,華安此次不僅要炸開城門,而是要將整個城門樓都給炸塌,最好將兩側的城牆也炸開一個大口子。

只見一排鐵質攻城車,緩緩向城門方向行去,在每一輛鐵質攻城車的頂部,都裝載了足夠的黑火藥,每一輛車的劑量都足以炸開城門。

數輛攻城車的劑量,足以將整個城門炸塌,從而打開衝入城內的道路。

謝艾和麾下的凉軍將領,全都目不轉睛的看向城門口方向,他們要親眼見識一下黑火藥的威力。

很快,數輛攻城車便抵達了城門洞內,晉軍士兵們將黑火藥從攻城車中取出,並全部碼在城門上。

大量的黑火藥堆在一起,足有一人高,晉軍士兵將引線連接好,隨後便推着鐵質攻城車緩緩退向城門洞外,並躲在城牆的牆角。

隨着引線被點燃,一縷火花冒着青煙,向城門洞內滾去。

“轟轟轟……”一連串巨大的響聲,將臨渭城的城門樓給炸飛了,城門樓上的木質柱子都被炸得粉碎。

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
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購買硫磺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