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

“北伐軍的屯田人馬?”褚蒜子皺了皺眉頭,問道:“何愛卿,既然這支人馬主要負責屯田,平時必以田間勞作爲主,這樣的人馬戰力如何,真的能打仗嗎?”

褚蒜子懷疑的很有道理,屯田本就是以田間勞作爲主要任務,甚至就是完完全全的農民,只是北伐軍的屯田人馬,在華安的特殊要求下,保持了一定的訓練而已。

何充笑了笑,回道:“稟太后,這支人馬的戰力,肯定要比北伐軍主力要弱一些,但其戰力仍不容小覷,據老臣所知,北伐軍這支屯田人馬,平時以營爲單位分成三波,其中兩波負責田間勞作,剩下的一波則留在大營訓練,然後十天輪換一次,這樣一來,每個人每個月都是十天的時間是在大營訓練,如此持續了數年,這支人馬的戰力當不弱於任何一支守備軍,另外,統領這兩萬人馬的王五、王六都是華將軍的結義兄弟,他們武藝高強、爲人正直,深得部衆信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中,王五率領一萬人馬駐守的江北的歷陽城,留在京城附近的是王六和其麾下的一萬人馬。”

褚蒜子聞言,眉間的皺紋稍減,她看向衆大臣,下令道:“二人都是我大晉的將才,在此國難當頭之際,正是他們立功報國的時刻,傳哀家旨意,封王五爲驍勇將軍,王六爲揚威將軍,還有,命王六將軍率領麾下一萬人馬立即備戰,若趙國偏師進犯烏江渡口,則立即率軍增援烏江渡口,與渡口守軍一起夾擊趙軍,若趙國偏師直逼京城而來,則讓其率軍增援京城。”

“是,謹遵太后懿旨。”一名官員抱拳領命,隨即轉身前去傳令。

褚蒜子輕輕的舒了口氣,看向何充,問道:“何愛卿,北伐軍這支人馬以屯田爲主,不知他們的裝備是否齊全,還有,京城的庫存軍械是否還有剩餘?”

褚蒜子考慮的很是細緻,就連這支人馬所持的裝備都考慮到了,這着實讓滿朝文武大吃一驚,衆大臣不得不在心底佩服褚蒜子的頭腦。

何充如實回道:“太后所需正是,這支人馬所用軍械都是北伐軍主力遺留下來的舊裝備,數量也有所不足,不過,京城的庫存軍械還有不少,足夠裝備這支屯田人馬了,退朝之後,老臣親自去辦此時。”

“嗯,那就有勞何愛卿了。”褚蒜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有了王六的一萬人馬,褚蒜子和滿朝文武的心裡都稍稍放鬆了一些,但趙國軍隊一向以戰力彪悍著稱,有了這一萬人馬,也不能完全保證江南的安全,而距離最近的江州軍團,距京城也有千里之遙,此時前去傳令,顯然已經來不及了,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京城附近抽調儘可能多的軍隊,哪怕只有一千人也是好的。

褚蒜子看向國舅庾冰,輕聲說道:“三吳之地距離京城最近,舅舅對三吳之地頗爲熟悉,不知可否從三吳之地再抽調數千人馬增援京師?”

國舅庾冰聞言,一臉的苦澀,無奈的回道:“回太后,三吳之地能調動的兵馬,已經全部調往烏江渡口了,現如今,三吳之地所有的縣城都只有二三百守軍,各郡治所之城也只有五六百的兵力,這麼點兵馬,實在不宜再行抽調,否則,一旦這些城池有人鬧事,各城守備將無兵馬彈壓,後果不堪設想,甚至,附近的山賊都可以趁着各城守備空虛,襲擊佔領城池,若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三吳之地將不再屬於我大晉,而是成了山賊的地盤了。”

“想不到我堂堂大晉,竟然已經無兵可調。”褚蒜子無奈的嘆了一句,隨即宣佈退朝,讓各位大臣各自前去準備防守事宜。

退朝之後,何充第一時間,派人將京城軍械大營的各種兵器運往北伐軍營地,交給揚威將軍王六,隨後第一時間發放給所部人馬。

王六受封揚威將軍,並且得到了備戰的命令,這讓其極爲興奮,這也是王六多年來的夢想,這麼多年來,一直以種地爲主的王六,心裡早就對屯田有些厭煩了,他很早就想痛痛快快的在戰場上打一場了。

當華安率領北伐軍主力人馬南征平叛的時候,他就極力的要求隨軍出征,結果被華安拒絕了,沒想到,這次華安的主力兵馬不再京城,同時,趙國的主力兵馬卻大規模的南下了,這恰好給了王六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王六在心裡發誓,一定要好好的打一場仗,讓所有的將士看看自己的實力,同時也給大哥華安長長臉。

爲此,王六對麾下的一萬人馬,進行緊急整編,讓將士們從平時的屯田狀態,快速轉換成作戰狀態,同時,訓練內容也由平時刺殺訓練,改爲應對趙國大軍的陣法訓練。

在王六的一萬兵馬進行緊急備戰的時刻,建康城的城牆之上,也忙碌了起來,負責守衛京師的烏衣營將士,在各自營主的命令下,緊急向城牆上搬運守城物資,滾木、?石,火油、乾草等,凡是對守城有幫助的物資,能運上城牆的都搬運上去,爲了加快搬運的速度,蔡謨命令城中的各級官員動員城內百姓幫忙。

確實,有了百姓的幫助後,搬運物資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僅僅半日的工夫,城牆上就堆滿了各種用於守城的物資。

爲了搞清趙國偏師進攻的確切方向,大晉朝廷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往京城以西偵查,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就在大晉朝廷進行緊急備戰的時候,姚襄所率領的前鋒三千人馬,已經成功的繞過丹陽、秣陵二城,距離京城已經不遠了,姚戈仲所領的主力人馬緊隨其後,落後姚襄大半個時辰。

在一處岔路口,姚襄勒馬停了下來,他看着一大一小兩條道路,陷入了沉思。

“小將軍,岔路左邊是大路,右邊是小路,我軍還是走大路吧!萬一小路不通就白跑了,若是有埋伏,後果就更不堪設想了。”一名營主建議道。

姚襄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如果本將所料不錯,右邊的這條小路就是所謂的‘小丹楊道’這是一條直通建康城的秘路,就算是江南人,知道的也不多,更何況是我等,所以晉軍是不會在此小路設防的。

“小將軍,既然江南人知道的都很少,您是如何得知的,萬一這不是小丹楊道,而是一條上山打獵的山路,我軍豈不白跑了。”營主比較謹慎,對姚襄的話不是十分相信。

姚襄揚着腦袋,自信的說道:“本將雖然年紀不大,但曾遊歷大半個天下,三年前隨叔父到江南的時候,從山野之人的嘴裡打探到這條路,並親自走了一遭,只是三年過去了,小路周圍的環境有了些許變化,本將覺得有些生疏罷了。”

“小將軍見多識廣,卑職遠遠不及。”營主連忙恭維了一句。

被部下誇讚了一句,姚襄心情自然大好,他指着小丹楊道的方向,講解道:“想當年,晉國的歷陽內史蘇峻,就是從這條道突襲建康城,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只可惜,蘇峻志大才疏,對京城疏於防備,最終兵敗身死,讓人大爲惋惜啊!”

“哦,小將軍知道的這麼多,卑職今天算是長見識了。”身旁的營主又恭維了一句。

“這算什麼,只是一些往事罷了,算不得什麼見識。”姚襄謙遜的搖了搖頭,提醒道:“不過,這條小路崎嶇難行,並不是很好走,但大軍辛苦一下,兩三個時辰之內,應該可以抵達建康城腳下。”

“是,小將軍,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出發吧!”營主說道。

姚襄點了點頭,道:“傳令,全軍人馬沿着小路立即進發。”

“出發,出發。”營主大喝一聲,策馬帶領士兵向小丹楊道進發。

姚襄策馬立在岔路口,指着身後的幾名親兵,下令道:“你們幾個守在這裡,等候主將的主力人馬,並告訴主將,前鋒人馬已經從小路進發,若遇到埋伏,一定會燃起狼煙,讓主將千萬不可冒險進入,本將會設法突圍,若一切正常則小路沒有埋伏,主將可率主力進入小路,直逼建康城。

“是,小將軍。”幾名親兵抱拳應道。

姚襄向周圍看了一眼,策馬進入小丹楊道,與前鋒人馬一同進發。

#####

吳郡南端的建德城方向,華安所率領的萬餘騎兵,已經渡過浙水,正在向建德城行進。

在建德城的城門外,一座臨時的軍營矗立在那裡,這是城池的官員,按照華安的要求佈置的,大營比較簡陋,但駐紮人馬是不成問題的。

華安策馬進入臨時大營,讓部下騎兵立即給戰馬解掉馬鞍和馬鐙,讓疲憊不堪的戰馬放鬆一下。

在這些日子的高強度行軍中,北伐軍的戰馬日漸消瘦,一些只有三歲的戰馬,由於體力相對較弱,倒在路途上的就有不少,爲了不拖累大軍的行進速度,凡是戰馬死去的騎兵,全部留在附近的城池,等待後面的步兵,與步兵一起返回。

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九十章 廝殺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
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百六十五章 擊退敵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七十七章 實景模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八百二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準備受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九十章 廝殺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四十三章 老鼠引路求推薦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