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

華安率領兩萬餘大軍,沿着大路向陳倉城方向行去,一路上並不曾有過多的停留,只希望早日趕到陳倉,從而接應四路偏師。

在行軍的路上,衆將心裡都有些擔憂,他們擔憂的不是四路偏師,而是謝艾帶走的八萬人馬,畢竟,謝艾是涼王張重華麾下的將領,將如此多的兵馬交給一個外將,確實有些不合常理。

而華安卻認爲並無不妥之處,在分身乏術的情況下,他相信謝艾一定可以奪取潼關,從而控制進出關中和中原的咽喉要道,對關中的殘餘趙軍形成關門打狗的態勢。

幾日後,華安率領的兩萬餘大軍抵達陳倉城,並在陳倉城中駐紮了下來,並派出斥候向東面打探消息。

在傍晚的時候,前方斥候傳來消息,諸葛雄麾下的主力人馬與李亮麾下的一萬大軍在郿城城下匯合,併合兵一處,全力攻打城池,但守城的趙軍兵力強大,準備充足,爲了防止晉軍炸開城門,他們在城門的外面挖了臨時的半圓形壕溝,並在壕溝內注滿了水,儼然一個小型的護城河,門洞的外面也被巨型木板擋住了,裡面是否堆滿碎石,尚無法得知,晉軍的攻城突擊隊無法靠近城門,只得架起雲梯強攻,但守城的趙軍人馬並不比晉軍少太多,依託城牆的掩護,連續十多次打退了晉軍的進攻,並大大的殺傷了晉軍人馬,讓諸葛雄和李亮大爲惱火。

得知郿城方向戰事不順。華安決定第二日一早,便率領麾下的人馬向郿城殺去,以集合三支精銳人馬的力量。攻破郿城。

爲了在大軍抵達郿城的時候,可以迅速攻破城池,華安在中軍大帳中,根據斥候彙報的情況,分析起了守城趙軍的戰術特點,從而找出破解的方法。

根據趙軍兵馬充足,防守嚴密的特點。華安覺得一味的強攻,只會增加傷亡。若是爲了攻下小小的郿城而讓大軍損失慘重,就有些太得不償失了,必要的話,可以繞過郿城直取長安。

但郿城的地理位置太特殊。若是任由趙軍控制郿城,二十萬大軍的糧道則會隨時面臨威脅,而大軍缺糧的後果就更加嚴重了。

思前想後,華安覺得還是要穩紮穩打,先攻克郿城,而後再率軍向長安方向殺去。

對於攻打郿城,華安的手段還是有不少的,可以利用剛剛在街亭大顯身手的特製霹靂彈攻擊,也可以將敵軍誘出城池。野戰滅敵,從而拿下城池。

利用特製霹靂彈攻擊,固然會給守城的趙軍造成巨大的震懾。但配置足夠數量的黑火藥,所需要的材料很多,木炭可以臨時準備,但硫磺和硝都需要從南鄭城的倉庫中運輸,在前方用一點就少一點,且在製作的過程中非常耗費時間。在街亭的時候,已經消耗了太多。華安不想在郿城這樣的小城也動用如此大量的攻城神器。

而將敵軍主力誘出城池,在野外聚而殲之,卻是一個省時又省力的方法,仔細的設想一番之後,華安下定了誘敵出城的妙計。

華安連夜派遣心腹,命令諸葛雄和李亮,在天亮之後,率領主力大軍離開郿城,向長安方向進發。

同時,命令自己麾下的一萬後備人馬,攜帶大量的糧草物資從郿城附近通過,以吸引趙軍的注意,而華安則會親率一萬親衛軍將士,在暗中保護後備人馬,一旦趙軍出城劫掠,一萬親衛軍便會殺出,並與具備一定戰力的後備人馬配合,將趙軍主力擊潰,進而快速奪佔郿城。

爲了不被趙軍發現自己的企圖,在第二日凌晨時分,華安便率領一萬親衛軍,悄悄的前往郿城附近埋伏起來,並嚴密監視郿城方向的一舉一動。

天亮之後,一萬後備人馬,攜帶大量的糧草物資,從陳倉城出發,向郿城方向行來,而包圍在郿城周圍的兩路大軍,則立即撤離郿城,向長安方向殺去。

負責鎮守郿城的趙國將領姚國,見諸葛雄與李亮的人馬撤離郿城周圍,向長安方向殺去,立即派遣斥候跟隨偵查,正午時分,斥候彙報,晉軍人馬越走越遠,不像是詐退,而像是真的要繞過郿城,從而直逼長安。

見晉軍人馬要直逼長安,姚國在追擊和繼續堅守之間,猶豫了起來,並詢問部將的意見。

衆將皆以郿城位置優越,可以切斷晉軍的糧道爲由,要求繼續堅守郿城。

很快,一萬運送糧草的晉軍後備人馬抵達了郿城附近,並經過了華安和親衛軍埋伏的位置。

看着麾下後備軍團從自己面前通過,華安的心情緊張了起來,後備軍團能否誘敵成功,決定了自己能否成功拿下郿城。

“大哥,您看,我們埋伏在這裡,後備軍團的將士們,絲毫沒有察覺。”王三笑着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若埋伏在這裡的不是我軍,而是趙國大軍,他們就慘了,就算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慘重,至少,所有的糧草物資,都會成爲敵軍的囊中之物。”

“大哥說的是,不過,若是他們發現了我軍,不就說明我們埋伏的不好了嗎?那樣的話,我親衛軍豈不就危險了,埋伏與發現埋伏,總是隻有一個能贏。”王三笑着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你說的也是,總是隻有一個能贏,若後備軍團贏了,我親衛軍就輸了,哈哈!”

後備軍團通過親衛軍埋伏的位置,還在以緩慢的速度繼續前行,並很快與親衛軍脫離了一段距離,這樣,很不利於親衛軍保護他們,但郿城的趙軍出城截糧也需要一隊隊的出城,在趙軍全部集結完人馬,並向後備人馬殺來的時候,華安的親衛軍是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的。

在郿城方向,斥候早就將晉軍一支運輸糧草的人馬即將通過的消息,告訴了主將姚國,但姚國一聽,總感覺這裡面有詐。

畢竟,諸葛雄和李亮的大軍剛剛纔離開不久,這麼快就有晉軍人馬要通過郿城附近,這有些太過反常了。

爲了穩妥起見,姚國並沒有因貪功而率領大軍前去搶奪,而是派出了少量的斥候,嚴密監視晉軍運糧隊的一舉一動,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回報。

但經過連續近半個時辰的偵查,愣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也就是說,這的確是一支運輸糧草的隊伍。

即使如此,謹慎的姚國還是不願率領大軍出城劫糧,而是繼續派遣斥候偵查,在晉軍運糧的隊伍經過郿城不遠的位置時,主將姚國親自登上城牆查看,並分析晉軍可能的陰謀。

“將軍,眼前的確是晉軍的運糧隊伍,周圍並沒有發現伏兵,出城劫糧吧!”

“是啊!將軍,我軍駐守郿城,不就是爲了截斷晉軍的糧道嗎?若是見此糧草而無動於衷,那我軍在此堅守還有何意義。”

兩名部將,全力支持出城劫糧。

姚國蹙了蹙眉頭,輕聲道:“我軍駐守郿城,晉軍不可能不清楚,他們怎麼有這麼大的膽子,居然敢從郿城旁邊安然通過,就不怕本將率軍劫持嗎?”

部將聞言,分析道:“將軍,晉軍的運糧隊伍足有一萬人馬,而且全部持有簡單的武器,雖然戰力不強,但也足以自守,這也許就是晉軍運糧隊伍,如此囂張的原因吧!”

“將軍,晉軍運糧的隊伍已經走過,再不追,他們可就走遠了。”一名部將催促道。

姚國聞言,覺得有些道理,頓了頓,下令道:“集結一萬人馬出城,滅了這股囂張的晉軍運糧隊。”說完大步走下城池。

“是,將軍。”衆將領命,也跟着走下城池,並立即打開城門,放下吊橋,一萬大軍也相繼奔出城門,稍作集結便開始向晉軍的運糧隊伍殺去。

在趙軍人馬剛剛奔出城門的時候,華安就得到了準確的情況,並立即整頓人馬,準備突襲出城的趙國大軍。

趙國人馬集結完畢,並開始向晉軍運糧隊伍殺去的工夫,華安麾下的一萬親衛軍也已經準備完畢,並立即向趙軍隊伍奔來的方向殺去。

姚國親自率領一萬主力人馬,殺向了行進中的晉軍運輸隊。

晉軍的後備軍團,見趙軍人馬果然殺來,便按照華安事先叮囑的策略,將輜重車全部擺在外面,堆成一個簡易的城牆,一萬後備人馬,手持長矛、弓箭等兵器,躲在輜重車的後面,準備抵抗趙軍的攻擊。

見晉軍的運糧隊伍居然列陣拒敵,姚國心裡微微吃了一驚,這也許就是晉軍運糧隊無視自己的原因吧!如此紀律嚴密的運輸隊,若非有足夠的人馬,還真的不易取勝。

“全軍進攻,消滅晉軍。”姚國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殺……”趙軍一萬人馬,大吼着向晉軍的後備軍團殺去。

“放箭,放箭。”晉軍後備軍團的將領,立即下令放箭,以抵擋趙軍的進攻。

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
第九百四十五章 準備逃離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九百零一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四十四章 進攻鄴城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百六十六章 謝安很謹慎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捉麋鹿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