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

首山距離襄平城不過數裡的距離,雖然此時還下着鵝毛大雪,但襄平城城牆上的哨兵,還是清晰的看到了首山大營方向燃起的巨大火焰,並立即向王午彙報。

此時,王午仍舊沉浸在殲滅燕軍三千精銳人馬的興奮之中,爲此,沒有絲毫的睏意,他甚至覺得經過這一場戰鬥,麾下兵馬的自信已經被完全調動起來了,如此,必然可以長期堅守襄平城,爲西路主力大軍攻破燕國都城贏得時間。

“將軍,首山大營方向傳來火光,那裡好像發生了戰事。”一名哨兵大聲彙報道。

王午聞言心裡一緊,連忙從城門樓裡奔了出來,並看向首山大營方向,見首山大營方向果然傳來巨大的火光,心裡不由得極爲焦慮。

顯然,這麼大的火光意味着首山大營遭到了燕軍主力的進攻,而首山大營是襄平城的門戶,一旦首山大營被燕軍攻破,襄平城就完全在燕軍的眼皮子底下了。

“將軍,首山大營傳來火光,一定是遭到了燕軍的進攻,我軍是否立即增援。”一名部將奔了過來,大聲說道。

王午想了一下,搖頭道:“首山大營的具體情況,我們根本看不清楚,萬一這是燕國大軍的誘敵之計,我軍貿然出城豈不危險,況且,首山大營地勢險要,燕國主力大軍想要攻入首山大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明日清晨之前,首山大營是不會失守的。”說完蹙眉看向遠處的火光。

部將聞言。覺得王午說的有些道理,爲此,認可的點了點頭。

“將軍,城外奔來兩名士兵,好像是我軍將士。”一名士兵吼道。

王午從城牆的瞭望口向外一看。果然有兩名士兵正在奔來,而且,已經接近城門了。

“來着何人?”一名校尉大聲喝問道。

“將軍,我們是首山大營的將士,特來報信。”城下的一名士兵說道。

王午聞言,眉頭蹙了一下。他並不能肯定城下的士兵就是首山大營的兵馬,在當下的這種情況下,城下的兩名士兵,極有可能是燕國將士假扮的。

“首山大營發生了何事?”王午開口問道。

“將軍,首山大營已經被燕國大軍攻破。我軍損失近半,現如今已經全面潰散,我們二人是好不容易突破燕軍的封鎖線,才抵達城下的。”一名士兵聲淚俱下的說道。

“什麼,首山大營失守了?”王午大驚失色,頓了頓,狐疑的看向城下的兩名士兵,喝問道:“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動搖軍心,來人,打開城門。將他們二人抓起來。”

顯然,若是首山真的失守了,對王午麾下的兵馬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王午必須立即否定首山大營被敵軍攻破這一事實,並下令將兩名士兵押入城內。以便從他們的嘴中,得知詳細的內容。

很快。城門打開了,兩名士兵被押入了王午的中軍大帳。而王午也從城牆上下來,並走向中軍大帳,他要親自審問這兩名士兵。

“將軍,這二人的確是我軍的士兵,屬下認得他們。”校尉在王午耳邊,小聲的說道。

王午點了點頭,向中軍大帳內走去,並仔細的詢問了二人。

從二人的嘴中,王午終於得知是自己的一時疏忽,讓燕國主將慕容恪發現了攻破首山大營的機會,爲此心頭懊悔不已。

不過,既然首山大營已經被燕軍主力攻破,後悔也是無用,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做好襄平城的防禦,以擋住慕容恪的進攻,爲友軍贏得時間。

很快,又有零星的士兵逃回襄平城,並泄露了首山大營被燕軍主力攻破的事實,如此,整個襄平城的將士,都知道首山大營被攻破這件事,將士們原本高昂的士氣,立馬遭到了極大的打擊。

爲了鼓舞襄平城將士的士氣,王午向所有將士講述了當前的局勢,並告訴他們,只要堅守半個月,燕國的都城就很有可能會不保,到時候,燕國主力大軍必然會撤離。

在王午的鼓舞下,襄平城將士的士氣,總算有了些許好轉,並堅定了死守襄平城的決心。

第二日一早,天氣晴朗了起來,連續下了近十日的大雪終於是停下了。

在首山大營之中,燕軍主將慕容恪站在一處高臺上,看向遠處的襄平城,對於晉軍在城內的部署情況,他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晉軍若是在城內有所調動,也是逃不過他的眼睛的。

“將軍,襄平城內的情況全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一來,我軍攻破襄平城就顯得非常容易了。”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慕容恪嘴角微微笑了笑,正色道:“攻下襄平城是我軍的既定戰略,不過,從城內的部署情況來看,我軍若要攻下此城,似乎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將軍,我軍一舉攻破首山大營,襄平城的晉軍一定早就膽寒了,說不定我軍無需耗費多大的兵馬,便可以輕鬆的攻下襄平城。”部將自信的說道。

“你說的也是,若是晉軍兵無鬥志,我軍攻取襄平城就顯得容易的多了。”慕容恪正色說道。

“將軍,連夜打造的攻城器械,已經建造完畢。”一名燕軍校尉,大聲彙報道。

慕容恪嘴角微微一笑,下達了準備進攻襄平城的命令,這一次,他要親自統領兩萬精銳兵馬攻打襄平城的南門,而北門的五萬大軍,也將在同一時間對襄平城的北門發起猛烈的進攻,慕容恪相信,只要晉軍軍心渙散,襄平城便可以輕易的攻下。

隨後,燕國七萬大軍,對襄平城發起了第一輪猛烈的進攻,不過。讓慕容恪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進攻雖然極爲猛烈,但晉軍的防守也極爲積極,戰鬥進行了兩個多時辰,燕國大軍在付出了數千人馬的傷亡之後。仍舊沒有攻破襄平城。

第一輪進攻失敗之後,慕容恪認識到襄平城的晉軍兵馬並沒有軍心渙散,爲此,他決定暫緩攻城,並繼續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如此。在十萬後續兵馬抵達襄平城的時候,他便可以以十七萬兵馬的絕對兵力優勢,對襄平城發起輪番進攻,讓襄平城的守軍始終沒有休息的時間,從而徹底拖死防守襄平城的晉軍。進而攻破襄平城,取得遼東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

就在遼東襄平城方向展開一場大戰的時刻,在易水兩岸,謝艾麾下的主力大軍與慕容霸麾下的燕國兵馬,也同樣展開了一場血戰。

儘管謝艾麾下的兵馬佔據了很大的兵力優勢,不過,由於易水的阻擋,這種優勢被大大的弱化了。晉軍兵馬多次渡過易水,都遭到了燕國兵馬的瘋狂進攻,爲此。只好退回南岸休整,然後再次向北岸發起進攻。

“將軍,敵軍依託易水防線與我軍死磕,這將大大拖慢我軍進攻薊城的速度,不如我軍分兵三路,一路在易水防線牽制燕國兵馬。一路走上游繞過易水,攻陷故安城。進而直逼薊城,第三路走下游渡過漳水進攻泉州。安次、長鄉,直逼薊城北門外,如此,薊城將是我軍的囊中之物。”部將認真建議道。

謝艾聞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這個兵分三路的計劃,本將早就想過了,不過,本將打算將分兵兩路的任務交給即將抵達的鄧羌和楊安,讓鄧羌率領兵馬走上游,楊安率領兵馬走下游。”

“將軍,鄧將軍和楊將軍的兵馬,至少需要三日後才能抵達,而我軍兵馬比敵軍要多得多,爲何不分兵進攻呢?”部將不解的問道。

顯然,部將對謝艾將如此大的立功機會讓給鄧羌和楊安表示不滿。

謝安笑着解釋道:“幽州被燕國經營多年,那裡的百姓以胡人居多,且大多已經歸附燕國,我軍進入幽州,除了要面對燕國的大軍之外,還需要隨時面臨被燕國的豪強百姓襲擊,所以,沒有足夠的兵馬,本將不會冒險深入幽州。”

“可是將軍,燕軍的主力正在進剿遼東,若是攻破遼東之後返回薊城,我軍就失去這個機會了。”部將不死心的說道。

謝艾擺了擺手,自信的說道:“放心吧!燕國主力大軍短時間內是沒法返回了,本將剛剛得到消息,王猛將軍幾日前就已經統領三千大軍出發前往遼東了,揚州軍團的五萬水軍也已經走海路北上,相信很快就可以抵達遼東,有了這兩支人馬,燕國主力大軍在遼東很難快速解決戰鬥,所以,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返回薊城的。”

部將聞言無話可說,只得老實的閉上了嘴巴。

在洛陽城的北王宮之中,華安陸續的收到了遼東與河北傳來的各種情況,對於目前的局勢,華安還是頗爲滿意的,他相信,此次攻打燕國,一定可以取得全面的勝利,畢竟,雙方的實力差擺在那裡,燕國雖然很強大,但與強大的大晉比起來,就顯得弱小了。

“王上,荊州、江州、廣州和寧州皆傳來夷族叛亂的消息,荊州軍主力已經調往各州平叛。”一名部下正色彙報道。

“什麼,四州同時發生叛亂,這怎麼可能呢?”華安疑惑的說道。

一名下屬立馬說道:“王上,這也許是有人故意爲之。”

“故意爲之。”華安蹙眉想了半天,點頭道:“難道是我們調撥十萬荊州軍北上討伐燕國,引起了南王的警惕,所以,他纔想出這麼個餿主意。”

“王上,很有這種可能啊!”部下連忙說道。

“咦,四州皆有叛亂髮生,爲何唯獨交州沒有叛亂呢?”華安好奇的問道。

部下蹙眉說道:“王上,交州皆是蠻族,若是真的發生叛亂,極難平定,所以,自然不會發生叛亂了。”說完向華安使了個眼色。

華安會意,立馬明白了屬下的意思,嘴角微微笑了笑。

“王上,既然南王爲了避免朝廷調兵,使出如此手段,我們何不助他一臂之力,讓交州也發生大規模的叛亂,如此,就真的夠南王忙活的了。”心腹屬下說道。

華安思索了片刻,低聲道:“說的好,本王也正有此意,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

“是,王上,屬下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心腹屬下連忙應了一聲。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只要交州再次發生大規模的動亂,華安便會以皇帝的名義,命令荊州軍主力南下平叛,如此,荊州境內兵力空虛,對洛陽城的威脅將不復存在,待徹底解決燕國問題之後,荊州的問題也就非常容易解決了。

看着整個天下都即將落入自己的控制之中,華安自豪的憧憬了起來,此時,他的眼光已經看向西域更加遼闊的土地,那裡在漢朝的時候,便是西域都護府的所在地,而在大晉統一三國之後,便在哪裡設立了西域長史府,負責統治西域的廣大區域,維護大晉和西方絲綢之路的暢通。

不過,由於八王之亂讓大晉陷入了動亂之中,所以,西域長史府很快就不存在了,廣柔的西域再次陷入動亂之中,絲綢之路也變得不再暢通。

此刻,涼州將領宋澄已經奉命在涼州組建駱駝部隊,京城洛陽之中,也有一支百人規模的駱駝戰隊,以讓華安了解駱駝騎兵的戰力。

華安很想立即命令宋澄從涼州西進,收復西域的廣大區域,不過,此時燕國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所以,華安必須壓制心頭的躁動,待燕國問題完全解決之後,再收復西域的廣大區域,以免讓大晉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

此刻,華安已經想好,要先徹底解決燕國的威脅,穩定東北方向的局勢,而後想辦法徹底控制荊州軍,讓荊州軍不能威脅洛陽城,如此,便可以一心一意的進軍西域,收復西域的廣大區域,將大晉的戰旗永遠插在西域諸城。”

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
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東門外的蜀軍降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八百八十三章 王午輕敵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陰毒計劃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憤怒的姚襄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放棄泰西封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洛水南岸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向下辨城進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水路迂迴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