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

何忠和衆大臣心裡都非常的清楚,華安這是要將皇帝控制在皇宮之內,若是皇帝司馬聃執意離開皇宮,前往洛陽城的街道遊玩,則不能保證皇帝的安全,至於,城內的燕國和代國刺客,只不過是託詞罷了,華安若是派出刺客行刺皇帝,然後嫁禍給燕國,也是未嘗不可的。最新章節全文閱讀【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

“既然洛陽城街道有刺客,那朕就不去了,不過,皇叔要多派人手,早日將隱藏在城內的燕代兩國刺客全部抓獲,以免老百姓和衆大臣被刺客所傷。”司馬聃心裡害怕,連忙說道。

華安上前一步,抱拳道:“是,皇上,微臣一定全力以赴,儘快肅清城內的不法之徒,還洛陽城一片太平祥和。”

見皇帝已經相信華安所說的話,並讓華安肅清城內的不法之徒,衆朝廷大臣皆暗自搖頭,但也無可奈何,他們全都明白,遷都之後,朝廷的大權將會被華安獨攬,一些大臣甚至已經打定主意,要早一步表明忠心,以獲得華安的賞識。

隨後,皇帝和後宮的女人們,開始逐步進入宮內,而衆多朝廷重臣則分別前往各自的官邸,以熟悉環境。

另外,華安還未衆多朝廷重臣準備了規模不小的府邸,以供他們居住,當然,由於朝廷官員太多,不可能所有人都分到規模龐大的府邸,一些官職一般的朝廷官員,則僅能分到小一些的府邸,另外,還有一些不重要的官員,並不分給府邸,他們只能臨時住在官府提供的辦公位置。

不過,爲了照顧這些人員,華安可以將新建的四類房產半價賣給他們,不過,每個人僅能購買一套房,多了就不享受優惠了。

在安排好皇帝和衆大臣之後。華安讓一千烏衣營將士,前往後宮駐守,另外,剩餘的五千烏衣營將士。則駐紮在靠近洛陽城東門的位置,與此同時,駐守洛陽城東門的親衛軍將士立即撤離,並將洛陽城東門的防衛,完全交給烏衣營負責。

除了宮內和宮外的六千烏衣營。剩下的兩萬餘精銳大軍,則都是華安麾下的兵馬,他們控制着皇宮和城內的大部分區域,在洛陽城佔據絕對的優勢,所以,即便將後宮和東門交給烏衣營,也是問題不大的,況且,華安在洛陽城經營多年,早就建立了完善的情報系統。只要烏衣營有所異動,便可以隨時進行控制,絕對不會讓烏衣營控制洛陽城或者王宮。

另外,皇帝還有二百名貼身的侍衛,這些侍衛武功高強,主要負責貼身保護皇帝司馬聃的安全,不過,區區兩百兵馬,根本就不足爲懼,因此。華安就更不放在心上了,只是這二百侍衛的統領是皇后的叔父何忠,而這個不識趣的何忠,居然當着衆大臣的面頂撞華安。爲此,華安覺得這個何忠很有可能會對自己不利,至少,他對皇帝是絕對的忠心,很有可能會爲了皇帝而做出出格的事情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800小說網(www.800book.net)

爲了防止何忠對自己不利,華安立即調動麾下聰士。嚴密監視何忠和皇帝貼身侍衛的一舉一動,當然,城內的烏衣營將士的行動也要進行監視,畢竟,他們都是皇帝的人馬,對自己是什麼態度,真的很難說,萬一,何充鋌而走險,烏衣營是否會力挺何忠,真的是很難判斷。

在安排好一切安全事宜之後,華安便返回了北王宮,並繼續與麾下心腹聚在一起,商議如何逐步控制朝廷。

華安麾下的心腹最少也跟隨華安三年了,對華安是忠心耿耿,爲此,在朝廷人馬進入洛陽城之後,全都樂意爲華安出謀劃策,以幫助華安順利的控制大晉朝廷。

在洛陽城的皇宮之後,皇帝司馬聃進入了自己的寢宮,並非常高興的躺在了龍榻之上,洛陽城的寢宮,比建康城的寢宮氣派多了,而且,裡面早就佈置了衆多的宮女,皇帝司馬聃剛剛進入寢宮,這些被華安調教過的宮女,便立即開始伺候皇帝司馬聃,讓司馬聃感到非常的舒心。

“皇上,國叔來了。”一名宦官小聲說道。

司馬聃正躺着牀榻上,聽說何忠前來,非常的不悅,不耐煩的說道:“朕身子有些乏了,讓國叔回去吧!”

所謂忠言逆耳,何忠時常在司馬聃的耳邊說一些,讓司馬聃勵精圖治的話,而這些話,自然不討司馬聃的喜歡,爲此,司馬聃不太喜歡何忠,並在心底對何忠有一種淡淡的懼怕,就像孩子害怕家長一樣。

“國叔,皇上歇息了,請回吧!”宦官走到寢宮的門前,恭敬的說道。

何忠聞言大怒,大聲道:“我有重要的事情,要面見皇上,閃開。”說完將攔在寢宮門口的宦官撞向一邊,大步走進皇帝的寢宮。

“微臣參見皇上。”何忠拱手向司馬聃行禮道。

司馬聃躺在榻上,翻了翻白眼,隨即閉上眼睛,假裝睡着了一樣。

旁邊的宮女看了,覺得皇帝司馬聃還是非常可愛的,爲此,忍不住笑出了聲。

何忠見皇帝對自己的參見無動於衷,又聽到了宮女們的笑聲,頓時,心頭大怒,並大聲道:“微臣參見皇上。”

皇帝司馬聃被何忠的大聲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捂住耳朵,並緩緩起身,不耐煩的說道:“朕有些累了,國叔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說完看向何忠。

何忠首先看向皇帝身旁的幾名宮女,大聲道:“皇上,這些宮女全都是生面孔,都是北王安排的吧!”

“沒錯,的確是皇叔安排的,她們都很好,國叔覺得有什麼問題嗎?”司馬聃輕聲問道。

何忠大聲道:“皇上不能讓這些宮女伺候,微臣懷疑她們全都是北王的臥底,是北王故意放在皇上身邊的。”

衆宮女聞言大驚,司馬聃也是一愣,並看向左右,問道:“你們都是皇叔派來的臥底嗎?”

“皇上,奴婢們都是從北王宮調入皇宮的,並不是北王的臥底。”衆宮女連忙跪下,並膽怯的說道。

“皇上,您不能相信她們的一面之詞。必須立即將她們驅除出皇上的寢宮。”何忠不容置疑的說道。

司馬聃聞言,心頭大爲惱怒,厲聲道:“國叔是不是太多心了,皇叔一生南征北戰。爲我大晉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更派遣自己宮內的宮女伺候朕,皇叔一片忠心,國叔爲何總對皇叔有偏見呢?”

顯然。司馬聃對華安的印象還是可以的,儘管華安不讓他前往洛陽的街道,也不讓他去黃河邊玩,但這都是爲了他的安全和身體着想,爲此,司馬聃對華安只有感激,而沒有什麼不滿。

見司馬聃完全聽不進自己的意見,何忠心中大急,不過,他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些伺候皇帝的宮女是華安拍來的臥底,爲此,只要皇帝不同意,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見皇帝張口閉口的都是皇叔,何忠心裡非常不爽,連忙抱怨道:“皇上,您就不應該當衆認北王爲皇叔,如此,北王的名聲又高了許多,而這對皇上是極爲不利的啊!”說完嘆了口氣。

司馬聃一頭霧水的說道:“北王按照輩分。的確是朕的皇叔,這一點,所有的大臣都知道,朕認自己的皇叔能有什麼錯。倒是國叔在挑撥朕與皇叔的君臣關係,國叔到底是何居心?”說完看向何忠。

何忠聞言,連忙跪下,並抱拳道:“皇叔,微臣完全是一片忠心啊!北王深懷野心,已經是路人皆知了。皇上千萬要提防啊!”

司馬聃不耐煩的吁了口氣,輕聲道:“朕知道了,國叔還有什麼事嗎?”

顯然,司馬聃已經在下逐客令了。

何忠明白了司馬聃的意思,雖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了,爲此,他除了選擇無奈的離開,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皇上早些歇息,微臣告退。”何忠抱拳向司馬聃行禮道。

走出皇帝的寢宮之後,何忠心裡非常的擔憂,皇帝對華安絲毫沒有戒心,而且,完全聽不進他的忠告,這讓他非常的無奈,不過作爲皇后的本家叔父,當朝的國叔,他的利益與皇帝司馬聃的利益是聯繫在一起的,若是皇帝被廢了,他這個國叔的前途,也就徹底的完了,所以,爲了他自己的利益,爲了整個何氏家族的利益,他必須不顧一切的維護皇帝司馬聃的利益,並幫助司馬聃完全掌握朝廷的大權,爲了這一切,他不惜鋌而走險。

“你們幾個,一定要嚴密保護皇上的安全,不許出現任何的意外。”何忠看向皇帝寢宮附近的幾名侍衛,大聲說道。

“是,國叔。”幾名侍衛抱拳應道。

皇帝司馬聃的所有貼身侍衛,全都是由何忠負責統領的,雖然僅有二百餘人,但他們武功高強,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還是不成問題的,不過,若要鋌而走險,除掉華安,就憑這些侍衛的力量,自然是萬萬辦不到的,必須要有更多的力量才行。

返回自己的府邸之後,何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府邸的所有下人全部辭退,並換上自己從江南帶來的僕人,因爲,他對這些僕人不信任,並固執的認爲,這些下人全都是華安的臥底,所以,爲了防止華安得知他的情況,他必須要辭退府邸所有的下人。

隨後,何忠召集了幾名心腹死黨,並聚在府邸的一處房間內商議着機密的事情。

這些死黨,有的是何忠的下屬,比如,皇帝貼身侍衛的兩名隊正,就是何忠的死黨,另外幾人則是江南的幾家士族子弟,其中一人是烏衣營的營主,手中握有一千烏衣營將士,不過,這支烏衣營並不是駐守在皇宮的那一支,而是駐守在洛陽城東門處。

“各位,今日你們也看到了,北王居然當着所有大臣的面,威脅皇上,這足以說明,北王懷有狼子野心,並隨時打算篡奪皇位,我等身爲臣子,皇上有難,我們不能無動於衷,一定要想辦法阻止北王。”何忠看向幾人,正色說道。

“國叔說的是,我等深受皇恩,必須要爲皇上分憂,不能讓北王的陰謀得逞。”侍衛隊正何苗跟着說道。

他是何忠的本家侄兒,任何事情都唯何忠馬首是瞻,爲此,何忠剛剛開口,他便接了一句。

“國叔放心,我等全都聽您的號令。”另一名侍衛隊正周猛大聲說道。

此人與何苗一起,是何忠的左膀右臂,也是何忠麾下的另一名侍衛隊正,對何忠同樣是忠心耿耿。

與何苗、周猛二人不同,剩下的幾人都沒有說話,而是在蹙眉沉思,雖然,他們與何忠是死黨,但他們更注重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他們與何忠之所以結成死黨的原因,也是因爲,他們的利益與何忠一樣,都被華安無情的侵犯了,爲了共同的利益,他們才走到的一起。

何忠看向殷劍,輕聲問道:“殷校尉有什麼要說的嗎?”說完等待着殷劍回話。

這個殷劍自然就是殷浩的兄弟,原本藉助哥哥的影響力爬到了比較高的位置,但又因爲哥哥的無能被貶,而淪爲烏衣營的一名小小的營主。

當然,就憑殷劍的武功和能力,讓他擔任烏衣營營主,都有些擡舉他了,只是朝廷看在殷浩多年忠心耿耿的份上,才讓殷劍當上了烏衣營營主。

當然,烏衣營並沒有什麼作戰任務,平時就是護衛皇宮而已,所以,即便殷浩沒有任何的能力,也是不太要緊的,只要他熟悉官場就行了。

而他之所以與何忠成爲死黨,一是因爲他與華安有宿怨,從心底痛恨華安,二是因爲他們殷家的利益被華安的遷都大大的損害了,當然,還有一條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爲他覺得何忠是當朝國叔,雖然官位很低,手中僅有二百人馬,但地位卻很高,日後,很有可能會平步青雲,抱着他的大腿,自然不會有錯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
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殺冉明第七百三十三章 增援兩翼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向蜀國皇宮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增援荊州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九百八十九章 阿凡達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