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

華安回到北伐軍大營日夜練兵,尤其是新兵的訓練是重中之重,幾個月後,新兵初具戰力,在進行一番演練後,華安頗爲滿意。

此時,已到了春耕的季節,華安覺得三萬大軍日費軍糧頗大,給朝廷增加了不少負擔,於是上奏朝廷,要求屯田養兵,以減輕國庫的壓力。

對於華安的請求,朝廷自然非常高興,不過京城周圍的良田都被王公貴族霸佔完了,上哪兒給華安找一塊用於屯田的土地,成了朝廷官員的頭等大事。

若是從那些王公貴族手中,索要一些田地分給北伐軍,倒是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不過這些王公貴族是肯定不會同意的,田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纔不會隨便分給北伐軍呢?

在皇權被士族掣肘的東晉時代,只要這些擁有土地的士族貴胄不鬆口,就連皇帝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不過,華安在上奏之前,就已經瞭解到了這些情況,對於京城周圍良田和山澤的歸屬也都瞭如指掌,心中也早就有了萬全之計。

朝廷爲了表示支持華安的屯田請求,東拼西揍的從幾位當朝大臣的封地裡抽出十頃良田,撥給北伐軍。

一頃五十畝,十頃也就五百畝,這麼點土地對於北伐軍三萬人馬來說,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隨便抽出一隊人馬就可以將這些田地整理的井井有條。

不過,對於朝中幾位大臣的高風亮節,華安仍表示感謝,而後將十頃良田如數退還,一畝也不要。

華安一畝良田都不要,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嫌少,不過,爲了自身的利益,所有的大臣都閉口不言,裝作啥也不知,原先忍痛割讓土地的幾位當朝大臣更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對於朝中大臣的裝傻充愣,華安一笑置之,因爲他看上了一塊絕佳的荒地,這處荒地不僅地域廣闊,而且位置也很優越,只是至今仍無人開墾,算是一片絕佳的**地,華安請求將這片荒地全部撥給北伐軍屯田之用。

荒地貧瘠,很難種出豐產的糧食,對於華安的要求,朝廷的衆大臣都感到摸不着頭腦,不過既然華安這麼要求了,朝廷便順水推舟,將這片沒人要的荒地全部撥給北伐軍做屯田之用。

這處荒地位於京城以北的大江南岸,地勢高的位置常年乾旱,野草都長不高,最靠近大江的低窪之處則一遇到大雨便被淹沒,根本種不了莊稼。

不過,像這種在平常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在華安的眼中卻是一塊風水寶地,只要善加利用,完全可以將這裡改造成一片魚米之鄉。

華安粗略的算了一下,這塊土地足有幾千頃,折算成畝數則不下十萬,足夠北伐軍屯田之用。

能得到這麼多的屯田土地,華安內心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所部將士卻不太理解,他們和那些朝廷大臣一樣,都認爲這是不毛之地,當然也有部分將士心裡有怨言,他們認爲當兵的就該吃皇糧,憑啥還要種地,這不成了農夫了嗎?

對於部下的這兩個疑問,華安一一作出瞭解釋。

首先,華安之所以要求屯田,一是爲了減輕朝廷的負擔,畢竟,朝廷養兵過多,財政壓力比較大,二是爲了讓士兵有個放鬆的時間,沒日沒夜的訓練是極其枯燥的,時間一長人是會煩躁的,而且,一個人的神經若是緊繃的時間過長,很容易生病,偶爾種種莊稼,看着野外的綠色,有利於調節士兵緊張的神經,提高生活質量。

其次,對於這片不毛之地,華安已經考察很久了,對於這裡的一溝一壑,一草一木都瞭如指掌,對於如何將這裡改造成千頃良田,華安心中已經設想出了一個美好的藍圖,只是部下將士大多都是大老粗,對於華安設想的美好藍圖,完全體會不到,爲此,華安也不想多費口舌。

正式得到這片土地之後,華安便着手改造,每日輪流派遣所部士兵進入荒地,利用手中的農具改造荒地,餘下的士兵繼續在大營訓練。

對於大江沿岸的低窪之處,華安原本打算全部填高,這樣一來就不怕洪水了,不過在實際改造的過程中,華安驚訝的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如此廣闊的低窪之地,若是全部用人力填高,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就算讓北伐軍三萬將士日夜不停的動工,也要填個一年半載的。

爲此,華安決定改變方案,將部分特別低窪之處保留下來,改造成灌溉所需的水庫,同時還可以在裡面養殖魚鱉,可謂一舉兩得。

而那些不是特別低窪的位置,則進行適當的填高,取土全部來自就近的高埠之處,爲了防患百年不遇的洪水,在那些容易被洪水衝擊的位置砌上石頭的圍堰,以保障田地不被洪水沖垮。

同時,在整理好的荒地上,按照大晉標準劃分成一畝一畝的土地,數畝之間挖一條用於灌溉的水渠,所有的水渠連接在一起,全部通往大江和預留的人工水庫。

初步的改造、劃分、修渠等步驟整整耗費了三個月才完成,而此時春耕早就過去了,華安的北伐軍一粒糧食也沒有種下,秋後自然也不會有收成。

不過,能將無人問津的荒地改造成像模像樣的田地,華安已經很高興了,這也算是一種成就感吧!

整理好田地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便是要給田地施肥,要知道,貧瘠的土地是張不出好莊稼的,只有多施肥才能獲得豐收。

對於施肥,華安倒也不是太擔心,畢竟,麾下足有三萬將士,大營每日產生的糞便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將這些糞便澆到新改造的土地上,一定會大大改變荒地的土壤品質。

只是整理出來的荒地足有數十萬畝,三萬將士的糞便,根本不足以滿足如此廣闊的土地。

爲此,華安決定一步步來,先選出一千畝田地全力施肥,待這千畝良田土壤肥沃之後,再處理剩下的田地。

同時,由於一些高處灌溉不易,即使採用大型水車也滿足不了莊稼的需要,華安只好改變種植模式,對於一般缺水的高處,採取種植耐旱作物的方法,而對於一些特別缺水,無法種植作物的高地,則計劃改造成牧場,在附近建設圍欄,養殖牛羊等牲畜。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二章 寒門子弟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七百八十四章 王猛主力抵達原平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四百六十六章 諸葛琪的煩惱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張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王午的進攻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叛軍的陰謀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關門打狗之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二章 寒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