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

由於興修水利,需要實地考察各地的地形和水文等條件,因此,這是一件十分耗費精力和體力的事情。

爲了減輕李疏渠的工作量,華安下達命令,在漢中郡境內召集通曉水利方面的人才,以幫助李疏渠,同時,也是爲了加快興修水利的速度和效率。

在南鄭休息一夜後,第二日一早,李疏渠便帶着族中的水利人才,在華安調撥的精銳士兵的保護下,前往漢中西部的沔陽郡附近,他打算從那裡自西向東開始考察,以全面瞭解漢中各地的詳細地形,爲下一步制定興修水利的計劃做好資料儲備。

於此同時,華安也將自己與李疏渠商議的興修水利的計劃告訴了馬當,讓馬當立即安排人力開始疏通河道,並全權負責興修水利的後勤保障,以幫助華安完成這項有巨大意義的大事。

農業是百業之本,民以食爲天,這些道理都足以證明農業的重要性,一旦農業的發展出現問題,後果將極其的嚴重,畢竟,沒有人可以不吃不喝的度過一生,吃飯是人活下去的最基本保障,也是大軍出征最重要的物資。

在華安的統籌下,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整個漢中郡都活躍了起來,幾乎所有人都在忙碌。

由於萬頃良田實在太多,讓大軍管理這麼多的土地,自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華安開墾這些土地的目的,就是爲了漢中的貧苦老百姓,讓沒有土地的百姓和從外地逃難來的百姓,都有田地可以耕種,並提取一定的收穫,作爲大軍的軍糧。同時也可讓將部分土地賞賜給有功之人,讓他們享受更好的待遇,當然,一些已經擁有大批土地的世家大族。華安也會適當的給予他們一部分土地。以安其心,從而減輕他們的牴觸情緒。

並且。華安讓馬當和一些士族的幕僚商議,統一梁州所有土地的稅收,以讓沒有土地和外來的逃難之人,可以自由選擇耕種的土地。而所要繳納的收成比例都是一樣,但收稅的比例要儘可能低一些,畢竟,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種地不容易,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才能吸引更多的百姓移民至此,從而進一步增強梁州的實力。

另外。在軍隊閒暇的時候,也可以幫助這些土地上的百姓幹活,以培養軍民之間的感情,從而提高北伐軍的羣衆基礎。

由於漢中郡的人力不足。根本湊不到十萬壯年勞力,馬當上報華安之後,華安只得下令調撥臨近的梓潼郡和巴西郡的部分壯年勞力支援漢中,同時讓駐守漢中的雷暴、趙武兩個軍團兩萬人馬,大部分都加入建設土地的浪潮,從而勉強湊夠了十萬勞力。

即使如此,在這十萬勞動力之中,仍舊包含了不少女子的身影,爲了建設漢中,華安算是下了血本了,連女子都出動了。

在經過連續數日的奮戰,漢中所有的溝渠和小河都清淤完成,與此同時,李疏渠帶着一幫水利人才,也制定了詳細的興修水利計劃。

漢中的自然條件算是梁州地區最好的了,土地相對平整,河流也衆多,這給李疏渠的改造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李疏渠根據漢中左谷水、褒水、池水等幾條大河流入沔水的自然條件,制定了連接褒水和左谷水,並在兩條河流之間大肆開墾溝渠,平整土地,已使這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地變成一大片良田,同時,從沔水挖一條小河通往西鄉城附近,以改善那裡的乾旱情況,將那裡還算平整的荒地,開發成一片良田。

另外,爲了防止出現旱澇的天氣,李疏渠也因地制宜的,根據自然的條件預留了數以千計的水庫,這些水庫在旱季的時候,可以保住莊稼的性命,而在水澇的時候,則可以容納多餘的雨水,從而減輕莊稼被淹的損失,而且,這些水庫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些適合餵養魚鱉,有些則適合種植蓮藕、菱角之類的水生植物,也算沒有浪費資源。

所有的這些計劃設定好了之後,李疏渠再三考慮,反覆設想,而後纔將圖紙交到華安的手中。

華安對於水利方面並不是很精通,看了李疏渠的圖紙,自然是找不出任何破綻了,於是,點頭同意了這個計劃。

得到華安的首肯後,李疏渠便展開行動,他讓手下的一大批水利人才親臨現場,指揮百姓開墾土地,挖掘溝渠,並給予應有的指導。

而他自己則在各個地方來回巡查,以確定百姓開挖的溝渠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錯誤的地方,在確認無誤後,纔會放心的離開,並檢查下一個位置。

與李疏渠一樣,負責後勤保障的馬當等人,也忙碌了起來,他們要不斷的瞭解開墾的情況,並根據需要購買應有的物資送往挖渠的第一線,然後,還要覈對賬目,確認所撥出的銀兩都是必須撥出的,沒有多撥和漏撥的情況,以防止浪費和杜絕不必要的麻煩。

有了李疏渠和馬當等人的幫助,華安的壓力大大的減輕了,但作爲一州之主,華安仍需承受很大的壓力,畢竟,李疏渠和馬當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時,還是要向華安請示的,而華安也不能放權太大,以防止他們形成獨斷專行的習慣,從而取代自己的地位。

經過十萬勞動力連續一個多月的努力,梁州新開墾的土地已經初具規模了,只要等待數月,待春暖花開之際,便可以播種了。

隨着寒流的一次次襲來,漢中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冷,但只要土地還能挖動,李疏渠便不忍放棄,畢竟,冬季是農閒的季節,是老百姓最閒暇的時候,過了這個冬季,一旦春暖花開,便是農忙時節了,若是再挖溝渠都有違農時了。

好在有秦嶺阻隔,寒流來的還不算猛烈,此刻,在秦嶺的北面,整個關中平原早已是冰天雪地,而漢中之地,卻還沒有結冰,算是比較暖和了。

半個月後,又一次寒流襲來,漢中之地終於飄起了雪花,土地也變得堅硬起來,而這時,李疏渠的全部計劃都完成了,漢中郡轄區,萬頃新建的良田和無數大大小小的溝渠都建造完畢了,辛苦了數月的老百姓返回了溫暖的小家,雷暴和趙武麾下的兩萬大軍,也返回了各自的大營。

天空的雪花越飄越大,給漢中的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讓整個漢中之地,看上去都是銀裝素裹的,充滿了童話的魅力。

爲了考察李疏渠等人的成果,華安不辭辛苦,帶着馬當、謝思明、李疏渠等人,冒着鵝毛大雪前往漢中的各個位置,檢查新建的萬頃良田。

在沔陽城以東二十里的位置,李疏渠指着前方一大片平整的土地,輕聲介紹道:“華將軍,這裡的土地以前都是坑坑窪窪的,但此處水源充足,在下只是讓千名百姓開挖幾條溝渠,並平整一下土地,如此,萬畝良田便出來了,十分的省時省力。”說完自豪的看向遠處。

華安微微笑了笑,輕聲道:“不錯,真的不錯,這都是先生嘔心瀝血之作啊!哈哈!”

“將軍,爲了開墾這些荒地,下官也是出了不少力啊!”馬當看向華安,笑着說道。

華安看的出來,馬當這是戲言,並不是爲了爭功,於是,正色道:“馬大人不辭辛苦,爲了開墾荒地忙裡忙外,也是大功一件,本將是不會忘記的,這萬畝良田,你隨便挑一千畝,賞給你了,如何?”說完看向馬當。

“不用了,不用了,下官有不少俸祿,這些土地還是讓給沒有土地的百姓吧!他們纔是最迫切需要田地的人。”馬當擺了擺手,拒絕了華安的美意。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好吧!現在新開墾的田地還不是很多,就留給百姓了,待日後田地多了,本將一定會賞賜給你們的,你們任何一個人都有份。”說着看向身旁的謝思明、王三、雷暴等人。

衆人聽了華安的承諾,都非常高興的笑了笑。

此時,鵝毛大雪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華安一行人不得不捂着眼睛,以防止雪花進入眼中。

“將軍,這大雪來的可真巧啊!我們開墾土地剛結束他就下了,若是早幾日,豈不麻煩大了。”謝思明看着漫天的大雪,心有餘悸的說道。

華安大笑一聲,打趣道:“聽梁州當地的百姓說,今年的雪下的特別的晚,其實,本將覺得這大雪早就該下了,只是上蒼見我們梁州有這麼多的百姓在辛苦的開墾田地,於是不忍心,所以就一直憋着,直到我們開墾完所有的土地,才一口氣下個痛快啊!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聽了華安的玩笑,所有人都大笑了起來。

“將軍,下這麼一場大雪,對漢中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至少過冬的作物不會被寒冷的空氣凍傷了,而且,還可以保持土地的水分,對來年的春耕大爲有利啊”馬當看着漫天的大雪,正色說道。

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
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逢山開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八十五章 蛇已出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九百四十四章 揭露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天竺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