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

十幾萬大軍兵出潼關,對後勤物資的需求很大,而走水路可以極大的增加運輸量,爲此可以保證前線大軍的需求。

從長安出發,通過渭水,而後進入黃河,最後再經過一小段洛水,便可以直接抵達洛陽城下,走水路運輸,長安的大量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洛陽,大軍走水路,也可以更快的抵達洛陽,而且,行軍速度一定會陸地快。

爲此,華安下達命令,讓輜重營的將士,在長安郊外的渭水邊上建造各種戰船,運輸船,並要求這些船隻不大不小,可以在渭水和黃河上順利通行即可。

爲了長遠考慮,華安讓輜重營儘可能的多建造一些船隻,畢竟,黃河一直通向北海,不僅是攻取洛陽,就算日後進攻河北,做大船走水路運輸兵力和物資,也可以順流抵達黎陽城。

而黎陽距離鄴城不過二百里左右,大軍從水路登岸,數日之內便可直逼鄴城城下,而後方的軍糧等物資,也可以通過黃河,源源不斷的運往黎陽,從而爲進攻鄴城的大軍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援。

若是走黎陽繼續順流直下,則可以一直進入北海,沿着北海則可以直接進入遼東,從而出其不意的攻取遼東。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兵馬和船隻,沿着黃河兩岸的大片區域,華安都可以很好的控制,甚至可以偷襲遼東等偏遠的地區。

輜重營在有條不紊的建造各型船隻。而長安城的擴建也已經開始,爲了容納足夠的作坊、倉庫、街道等設施,長安城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擴建。

長安城在渭水的邊上。因此,擴建只能向另外一個方向展開,沿着長安的西城牆和北城牆進行擴建。

擴大後的長安城是原先面積的四倍大,規模可謂極爲龐大,由於建造城牆的工程量很大,而且爲了建造的堅固一些,必須用石塊和粘土粘合。所以工程的進度極爲緩慢,而城牆不建造完畢。城內的設施便不好開工,爲此,華安決定減小城牆的厚度和高度,並且僅在城牆的外表面附上一層石塊。中心的部分全用泥土代替。

但這樣一來,長安城的防禦力將大大降低,不過,在華安心中,自己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以攻爲守纔是最好的防守,若是憑藉厚重的城牆抵禦敵人,那麼,離滅亡也就不遠了。而之所以建造城牆,不過是爲了便於城池的日常管理和抵禦蟊賊的入侵罷了。

#####

就在關中方向進行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在遼東方向。慕容俊已經忍耐不住,並打算出兵南下了。

在龍城的燕王府邸中,燕王慕容俊與麾下的主要將領,慕容恪、慕容霸、慕輿根等將領,開始商議攻取幽州的事宜。

慕容俊看向衆將,正色道:“各位將軍。冉閔不過是奴僕之人,居然悍然稱帝。還妄圖屠戮六夷,此等惡賊,必須儘快給予剷除,以免後患無窮。”

“二哥,下命令吧!我願爲先鋒。”慕容霸連忙抱拳請命。

“王上,就憑我二十萬精銳大軍,不論是石袛還是冉閔,都無力抵擋,黃河以北剋日可破。”慕輿根更是說起了大話。

慕容恪則擺手道:“二哥,此時還不知全面南下的時機,不過,我軍也不能總在龍城待着,不如,先取幽州,佔據薊城,而後再根據鄴城方向的形勢,決定何時南下,如此,方爲上策。”

慕容俊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薊城自古都是燕國的國都,我大燕立國多年,如今,正該攻取幽州,並遷都薊城。”

“二哥,讓我做先鋒,我一定一舉擊破薊城,以展現我大燕國的實力。”慕容霸再次請命。

慕容俊點了點頭,大聲下令道:“五弟,你領兩萬精兵爲先鋒,走東路經徒河直逼薊城,慕輿根,你領兵五萬走西路向山谷郡方向進攻,本王親率主力大軍走中路,以接應你們。”

“我等遵命。”慕容霸與慕輿根連忙抱拳領命,並立即轉身前去準備。

衆將走後,慕容俊看向慕容恪,輕聲道:“四弟,你也覺得我軍不能攻取整個河北?”

慕容恪點了點頭,正色回道:“沒錯,石袛與冉閔麾下皆有幾十萬人馬,實力不可小覷,我軍雖然有二十萬精兵,但並不佔優勢,眼下,乘虛攻取幽州數郡,也算是撿了個大便宜,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步步蠶食纔是王道。”

見慕容恪說的很有道理,慕容俊笑了笑,讚賞道:“父王在世的時候,就曾說過,在我們兄弟之中,就數四弟最爲聰慧,現在看來,真是一點也不錯,四弟之才,的確在爲兄之上啊!”

被慕容俊誇讚,慕容恪不但不覺得興奮,反而有一種莫名的緊張,畢竟,慕容俊已經位居燕王之位,若是猜忌自己,後果就嚴重了。

“二哥太謙虛了,不過,父王的確如此說過,他曾當面告訴我,說我有如此聰明才智,一定要好好輔佐二哥,幫助二哥建立一番霸業,以使我慕容家能夠問鼎中原。”慕容恪機智的說道。

聽了慕容恪的話,慕容俊心裡很是舒服,頓了頓,正色道:“我慕容家有四弟這樣的人才,一定可以問鼎中原,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見慕容俊並沒有猜忌自己的意思,慕容恪方纔鬆了一口氣,並接着出謀伐策,以幫助慕容俊分析天下大勢。

慕容俊決定南下的第二日,慕容霸的兩萬先鋒精銳,便離開龍城,走東路向幽州的首府薊城殺去,隨後,慕輿根的五萬大軍也跟着離開,並走西路向山谷郡方向殺去。

又過了一日,燕王慕容俊親自率領主力大軍,並匯同慕容恪、慕容評等人,沿着大路向幽州進發。

在臨行之前,慕容俊下令,讓龍城的官員,立即準備遷都的各項事宜,只要薊城方向一切準備的差不多了,便要立即開始遷都。

慕容霸是燕國的第一勇士,武功極爲高強,其麾下的兩萬精兵也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在東征高句麗的戰鬥中,慕容霸就曾憑藉這支部隊殺的高句麗國王大敗而逃。

此刻,慕容霸率領兩萬精兵,擔任先鋒的任務,面對趙國的零散兵力,更是勇不可當,出征僅僅一日,便連續攻下了趙國的幾座城池,並深入趙國境內幾十裡,完全控制了遼西郡,並屯兵陽樂城,準備歇息一日後,繼續進軍。

在西路的慕輿根部,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慕輿根率領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上谷郡方向行軍,沿途的趙國將士,見慕輿根勢大,不敢抵抗紛紛潰逃和投降,慕輿根不費吹飛之力便控制了大半個北平郡。

隨後的一日,慕容霸大軍與慕輿根的大軍,同時進入燕國郡,慕輿根攻佔了燕國郡北部的安樂城,而慕容霸則襲取了燕國郡正中的潞城,並派遣先鋒架設浮橋,準備渡過浮橋,向薊城殺去。

浮橋幾個時辰便搭建完畢,慕容霸率領麾下大軍渡過浮橋,向薊城殺去。

此刻,防守薊城的是趙國的幽州刺史王午,其麾下僅有萬餘人馬,但薊城是幽州的首府,算是易守難攻的堅城,因此,面對慕容霸的兩萬精兵,王午一點也不害怕,並積極佈置守城事宜。

慕容霸率領麾下兩萬大軍抵達薊城後,立即發起了全面佯攻,以試探薊城的防守狀況,經過一輪激烈的攻城,燕軍損失數百精兵,但卻沒能攻上城牆。

見薊城易守難攻,並不能立即攻取,慕容霸放棄攻城,並後退十餘里,而後,一面建造各種攻城器械,一面向後方的慕容俊彙報情況。

幾日後,燕王慕容俊率領的主力大軍抵達無終,趙國的幽州刺史王午,開始害怕起來,畢竟,慕容俊率領的主力大軍足有十幾萬,他麾下的萬餘兵馬,是如論如何也無法守住薊城的。

而且,襄國的援兵也是指望不上的,畢竟,石袛與冉閔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雙方都將主力人馬用於對付對方,自然沒有精力和實力應付偏遠的區域。

爲了不落下棄守城池的罵名,王午讓其部將王佗率領兩千士兵死守薊城,而他自己則率領主力人馬撤離薊城,以保衛魯口的名義,向南方撤退。

又過了幾日,燕王慕容俊麾下的主力大軍抵達薊城城下,並與慕容霸的兩萬先鋒匯合,面對僅有兩千人馬的薊城,慕容俊覺得可以輕鬆的拿下,爲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慕容俊在謀士的建議下,派遣使者進入薊城,勸說王佗投降。

燕國使者帶着慕容俊的美意進入了薊城,但一心忠於石袛的王佗居然不肯投降,並斬殺了燕國的使者。

面對王佗的無禮,慕容俊大怒,並立即命令慕容霸與慕容恪率領主力大軍進攻薊城。

僅有兩千人馬防守的薊城,如何能擋住慕容俊的主力大軍,攻城僅僅半個時辰,薊城便被燕軍攻破。

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
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火牛陣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一百零七章 親暱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第六百八十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工造霧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七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