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

慕容恪說出瞭解決糧草短缺的方案,並試探衆將士的反應。『≤『≤,

圍攏起來的衆將士,聽說慕容恪要裁撤老弱兵馬,有的表示贊同,也有的開始擔憂了起來。

對慕容恪的做法比較贊同的將士,有的是不想打仗,希望自己處在被拆裁撤的將士之列,也有的覺得,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吃飽飯了。

而那些比較擔憂的將士,則多是一些老弱的士兵,他們雖然並不渴望當兵,但也不希望自己被裁撤,尤其是那些年紀較大的老兵,除了戰場廝殺,沒有其它的本領,若是離開了軍隊,他們不知道自己還能如何謀生。

“將士們,本將保證,從下一頓開始,你們都可以吃上飽飯,都散了吧!”慕容恪大聲說道。

“將軍都已經說了,從下一頓開始,讓你們吃上飽飯,你們還不立即散了。”見衆士兵還聚在一起,一名將領大聲吼道。

聚在中軍大帳之外的衆將士聞令,只得緩緩的散開,並返回各自的營帳。

見衆將士已經完全散去,慕容恪大大的鬆了口氣,並帶領麾下的將領,重新回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將軍,您真的打算裁撤兵馬嗎?如此一來,我軍與敵軍相比,兵力就更不佔優勢了。”一名將領擔憂的說道。

“是啊!將軍,糧草的缺口很大,裁撤少量兵馬根本就不頂事,若是大批量的裁撤兵馬,只怕我軍就難以守住易水防線了。”又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顯然,慕容恪麾下的部將,對於裁撤兵馬是非常擔憂的,畢竟。他們的兵馬與對岸的謝艾軍團相比,已經不具備優勢,若是再裁撤一批兵馬,實力就更弱了,萬一謝艾軍團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他們非常擔憂能否守住易水防線。

慕容恪自然也明白裁撤兵馬會影響大軍的實力。會讓麾下大軍變得弱小許多,但此時的形勢是燕國缺乏糧草供應,若不裁撤兵馬,前方大軍的糧草就支撐不了太久了,而一旦軍中斷糧,後果自然是非常嚴重的,甚至,極有可能造成全軍覆沒的下場,爲了維持大軍的穩定。慕容恪不得不下定決心,將軍中的老弱兵馬進行裁撤。

“各位將軍,後方運來的糧草是越來越少了,若不裁撤兵馬,最多半個月,軍中就斷糧了,況且,老弱士兵的戰鬥力並不強。淘汰老弱兵馬,剩下的就是精兵了。如此,對我軍的戰力是不會構成太大影響的。”慕容恪正色說道。

很顯然,慕容恪覺得,淘汰老弱士兵,會讓軍中剩下的兵馬都是精兵,如此。對戰鬥力的影響不會很大,甚至,戰鬥力還有可能有所提升。

“將軍打算裁撤多少兵馬?”一名部將,大聲問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先裁撤三成。然後,再根據後方的糧草供應,確定是否繼續裁撤兵馬。”

“將軍,一下子裁撤掉三成的兵馬,這樣是不是太多了,如此,我軍的實力勢必會大大減弱啊!”一名部將擔憂的說道。

顯然,這名部將覺得,一下子裁撤掉三成的兵馬,會直接造成防守的諸多漏洞,從而無法有效的守住易水防線。

慕容恪仔細的想了片刻,正色道:“我軍糧草供應不上,爲了不讓大軍崩潰,本將也只有忍痛裁撤三成的兵馬了,除此之外,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啊!而且,本將非常擔憂,若是再繼續對峙半年,會出現何種後果?”說完蹙起了眉頭。

顯然,燕國的國力已經被嚴重消耗了,此時的慕容恪已經感受到了燕國國力的逐步衰退,若是繼續這麼消耗下去,最多半年的時間,燕國就會全面崩潰,所以,爲了能多支撐一些時日,他只得下令裁撤部分老弱兵馬,以減少對大燕國國力的持續大量消耗。

“將軍,看來我們必須儘快與敵軍議和,否則,我大燕國真的是消耗不起啊!”一名部將連忙說道。

“是啊!將軍,據潛伏在鄴城的細作回報,鄴城周邊的莊稼獲得了大豐收啊!而且,中原和關中一帶也都是大豐收,敵軍的糧草供應可謂是源源不斷,而我大燕國卻遭受了蝗災,糧草供應極其匱乏,能否堅持到來年春耕都是問題啊!”又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顯然,此時,慕容恪麾下的部將,也意識到,繼續與敵軍對峙,對大燕國的國力是一種巨大的消耗,並希望能夠立即停止這種消耗國力的對峙,當然,能否與敵軍議和,他們這些做將領的是沒有權利決定的,能夠決定議和的只有燕王慕容俊。

慕容恪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繼續與敵軍對峙,對我大燕國的國力是巨大的消耗,所以,我們必須將軍中的危急狀況向王上彙報,並讓王上儘快下令與敵軍議和。”

很顯然,慕容恪已經下定決心,要上奏慕容俊,要求與對面的謝艾軍團議和。

“將軍,末將願意與將軍一同上奏朝廷,要求議和。”一名部將大聲表示支持。

“將軍,末將也願意與將軍聯名上奏。”又一名部將,也大聲的要求道。

顯然,在這種危急的時刻,慕容恪麾下的部將,都已經不想繼續與對岸的謝艾軍團對峙了,畢竟,在取勝無望的情況下,他們覺得這樣持續的消耗國力,非常的沒有意思,而且,最終勢必會拖垮整個大燕國的國力。

見麾下部將全都選擇支持自己,慕容恪顯得非常的高興,並大聲道:“既然各位將軍都如此認爲,那麼本將就正式上奏王上,要求與敵軍議和。”

“將軍英明。”衆部將抱拳應了一句。

下定決心之後,慕容恪便將軍中的危急狀況,以及自己擅自下令裁撤兵馬的情況,如實的嚮慕容俊進行彙報,並告訴慕容俊,大燕國已經處在了極其危急的時刻,若是繼續與敵軍對峙,很有可能會造成亡國的危險,並強烈要求燕王慕容俊,停止與晉軍的對抗,通過議和的方式,解決接下來的問題。

在寫好奏摺之後,慕容恪麾下的部將,全都在奏摺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以表示自己與慕容恪的觀點是一致的。

“來人,立即將此份奏摺送往薊城,要快。”慕容恪大聲下令道。

“是,將軍。”小校聞令,立即接過慕容恪手中的奏摺,並揣在了懷中,大步離開了中軍大帳。

隨後,慕容恪便與麾下部將,討論如何裁撤麾下的兵馬,畢竟,裁撤三成的兵馬,不是一個小數字,若是處理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爲此,慕容恪與麾下的部將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考慮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甚至,考慮到這些被裁撤的將士,離開軍營之後的去處。

在經過充足的準備之後,慕容恪與麾下的部將,正式開始在全軍之中,進行裁撤兵馬的行動。

一些老弱的士兵,由於戰力相對較弱,全部都處在了被裁撤的行列之中,由於準備的比較充分,大營之中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動亂和抗議,一些小規模的抗議,也全部都被慕容恪麾下的將領,成功的化解掉了。

由於慕容恪麾下的兵馬,足有十六萬之衆,爲此,此次裁撤的老弱兵馬足有五萬之衆,可是說,是一支非常龐大的隊伍。

這些老弱將士被裁撤之後,立即分批離開易水北岸,向着他們的家鄉方向行去,爲了讓這些將士能夠成功的抵達家鄉,慕容恪給他們發放了足夠的盤纏。

慕容恪如此大規模的裁撤兵馬,自然無法躲過謝艾麾下斥候的眼睛,在這些老弱兵馬分批離開大營的時候,謝艾麾下的斥候,便立即將這一消息,向謝艾作了彙報。

“將軍,對面的燕國兵馬不知何故,已經撤離了數萬人馬。”一名小校奔入謝艾的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謝艾與麾下部將聞言,皆是微微有些詫異,畢竟,此時的燕國兵馬,並不佔據任何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燕國不向易水防線增兵,居然還向後方撤離的數萬兵馬,如此行動,自然惹人生疑。

“燕國大軍撤離數萬人馬,是什麼時候的事情。”謝艾連忙問道。

小校抱拳道:“啓稟將軍,從昨日開始,就已經陸續有燕國士兵離開大營了,今日離開的兵馬更多了,而且,這些離開的兵馬,都卸掉了兵器和鎧甲,只攜帶一些簡單的衣服和乾糧。”

“什麼,這些兵馬居然卸掉了兵器和鎧甲,照這麼說,這些燕國兵馬並不是向後方調動,而是被慕容恪裁撤了。”謝艾驚訝的說道。

“是啊!將軍,看來真的是慕容恪裁撤了這些兵馬啊!如此,燕國的兵力,就更不佔據任何優勢了。”一名部將連忙說道。

“將軍,燕軍與我軍對峙正酣,慕容恪爲何要這麼做,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啊!”另一名部將,疑惑的說道。u

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
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七百零三章 打開鐵箱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六十二章 犯獸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奇襲華氏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六百五十五章 攻打敖倉渡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三百八十章 戰馬都凍傷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九百一十章 小創燕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百八十章 借兵三千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