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

華安思慮了一陣子,突然意識到慕容俊如此做法,完全就是爲了挑撥大晉朝廷與自己之間的關係,從而讓自己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轉向朝廷方向,如此,他們燕國就會獲得喘息之機,進而逐步恢復元氣。…≦,

此時,華安已經可以肯定,慕容燕送給自己的玉佩,絕對不是從玉器店裡買來的,一定是燕王派人送來的,爲的便是造謠自己的身世,從而讓朝廷感到緊張,畢竟,華安如今的實力,已經嚴重威脅朝廷的地位了,若是突然加上皇族的身份,對當今大晉朝廷的威脅就更大了,而且,楚王的血統更加的純正,若是華安選擇造反,完全可以利用這個身份,理所應當的取代當今的年幼皇帝,進而建立自己的新朝廷。

慕容俊爲了轉移華安的視線,從而讓大燕國獲得喘息之機,可謂是煞費苦心,而華安卻覺得,慕容俊這樣做,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若是慕容俊的陰謀得逞,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轉移華安的主要精力,爲大燕國贏得喘息的時間,但他的這種捕風捉影的造謠,完全可以被自己充分利用,從而讓自己的身份和威望得到更大的提高,若是自己真的獲取皇族的身份,大量的人才都會全面向自己靠攏,進而讓自己獲取更大的實力,若是有一日真的可以篡位自立,整個天下將全部處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到時候,燕王慕容俊一定會意識到,當初的決定是多麼的愚蠢和目光短淺。

華安已經下定決心,要利用慕容俊散播的謠言,爲自己博取更大的權益,爲此,自然不會將腰間的楚王玉佩是慕容燕送給自己的事情告訴麾下的部將。以便讓麾下的部將能夠相信謠言的真實性。

“王上,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傳的嗎?以前怎麼沒有見你戴過?”王三看向華安,輕聲問道。

顯然,王三與華安是從小認識的玩伴,而且跟隨華安的時間是最長的,爲此。他對自己一直沒有見過這枚玉佩表示疑惑。

華安聞言,微微愣了一下,他自然不希望王三知道事情,儘管王三是他最親近的部下,而且一直對他忠心耿耿,但既然要利用謠言,就要讓所有人都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爲此,自然是要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要隱瞞了。

“這枚玉佩一直是由王太后保管的。最近本王突然想起,就把它戴在了腰間,沒想到這麼快就被燕王的人發現了,而且,傳到了京城方向。”華安開口撒謊道 。

“王上,若是這枚玉佩真的是您祖傳的家寶,那麼,王上豈不真的就是皇族了。如此,我等將領也跟着沾光啊!”諸葛雄興奮的說道。

華安微微擺了擺手。輕聲道:“一枚明任何的問題,或許是當年楚王橫遭大禍,玉佩丟失之後,恰好被本王的先祖撿到罷了。”

顯然,儘管華安很想利用謠言。但爲了表達自己的坦然,華安還是不能直接承認這件事情,若要讓天下人相信自己的身份,華安首先要否認自己的身份。

“王上,或許這玉佩真的是如王上所說。是楚王丟失之後,恰好被王上的先祖撿到,但青釭劍也是王上的佩劍,難道又是被王上的先祖恰好撿到的,王上與武帝面相相似,難道又是巧合,如此多的巧合堆積在一起,難道還不能證明王上的皇族身份嗎?末將覺得,王上的皇族身份是確鑿無疑的,謠言一定都是真的。”諸葛雄大聲分析道。

“是啊!王上,如此多的巧合,全都發生在王上的身上,這絕非偶然,而且,太上王並非是我殷家亭人,是早年獨自一人從北方逃荒來的,也就是說,王上沒有家族作爲依託,根本就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或許,王上真的是皇族,也說不定啊!”王三輕聲說道。

顯然,通過楚王玉佩這件事,王三和諸葛雄都覺得,華安的身份,極有可能是大晉的皇族。

華安自然知道玉佩這件事是假的,但對於其餘兩件事情,華安卻無法確定,也許真的是兩種巧合吧!

“關於本王的身份,本王自己也很好奇,不過,僅憑這些巧合,還是不能證明本王一定是皇族啊!冒認皇族可是大罪,再說,本王根本不在意自己的真實身份是不是皇族,所以,這件事情就先放着吧!本王並不急於知道結果。”華安正色說道。

“是,王上。”幾名心腹部將,抱拳應道。

“王上,這枚玉佩您剛剛佩戴沒多久,但消息卻已經傳到京城了,這有些不合常理啊!消息不可能傳的這麼快啊!”王三非常疑惑的說道。

顯然,華安佩戴楚王玉佩是十天之內的事情,但消息不但已經傳到了京城方向,而且,又從京城方向傳回了洛陽城,如此迅速的傳播速度,實在是讓王三感到非常的詫異,並覺得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華安聞言,微微愣了一下,他自然非常明白,這是燕國細作傳播的謠言,而燕國細作早在自己得到玉佩之前,就已經前往建康城方向散播謠言了,爲此,自然可以在這個時候傳來謠言,但當着王三和諸葛雄的面,華安又不能將事情的真實情況說出來,爲此,只得思索應對的話語。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若是燕國細作採取飛鴿傳書的辦法,兩日之內,便可將消息傳入京城。”華安輕聲說道。

王三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輕聲道:“若是如此,倒是可以解釋消息爲何傳的如此之快,不過,最近這些日子,王上一直呆在宮中,能夠見到王上玉佩的,都是洛陽城之中的官員和將領,這麼說來,在這些人之中,一定是隱藏了燕國的細作,否則,消息不可能傳出去。”說完蹙眉看向華安。

很顯然,王三覺得,此時的燕國已經是日薄西山了,隨時面臨崩潰的局面,而這這種情況下,怎麼還會有人私通燕國,畢竟,沒有人會抱住一顆即將倒塌的大樹。

華安點頭道:“你說的沒錯,在洛陽城的官員和武將之中,一定是隱藏了燕國的細作,不過,本王最近召見的官員和將領足有上千,若要在這上千人之中尋找燕國的奸細,無異於大海撈針,而且,若是興師動衆的進行查找的話,一定會造成洛陽城衆官員人心惶惶的後果,所以,這件事情暫且擱置,你們也不要去過問。”

其實,洛陽城的衆官員和武將之中,到底有沒有燕國的細作,華安是不清楚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玉佩的事情一定與他們無關,畢竟,自己的玉佩是掛在腰間的,雖然可以露出一面,但在接見衆人的時候,沒有哪個官員敢將華安腰間的玉佩拿起觀看,爲此,他們即使看到了玉佩,也不可能看的很清楚,更不能確認這玉佩就是楚王玉佩,玉佩的事情與這些人無關,倒是可以肯定的。

見華安害怕引起洛陽城衆官員的人心惶惶,王三和諸葛雄皆認可的點了點頭,對華安的決定表示支持。

隨後,華安與幾名心腹部將,開始商議河北與遼東的戰事,並做好一旦燕王慕容俊答應條件之後,所要採取的行動。

商議完軍國大事之後,華安便返回偏殿,立即召集宮中的聰士,詢問他們宮中最近發生的異常情況。

這些聰士分佈在王宮的各個位置,並且僞裝成王宮最底層的傭人,平時除了幹粗活之外,就是嚴密監視宮中的動態了,由於他們的身份非常的卑微,而且,身體有殘疾,爲此,宮中之人根本就不會正眼瞧他們,更不會對他們有所防備,更有一些心理壓抑的宮人,會當着這些聰士的面,說出一些秘密,畢竟,他們認爲,這些不能說話的下等人,是不會泄露任何事情的。

爲此,聰士在宮中,可以查出很多事情,可以很好的掌控宮中的動態,從而爲華安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並保障王宮的安全。

通過這些聰士的彙報,華安了解到,最近宮中的確出現了些許異常,那些從燕國前來的宮女,出宮的頻率明顯大了很多,而且,還會在大街上與陌生人搭訕,這足以證明,這些燕國宮女,全都是燕王慕容俊埋藏在北王宮的細作。

雖然自己的宮中存在這些燕國細作,但華安並不打算打草驚蛇,畢竟,有大量的聰士隱藏在宮中的各個位置,這些燕國細作掀不起什麼風浪,況且,若不是這些燕國細作幫忙,華安還得不到這枚楚王玉佩,如此,就不能將計就計的利用這個機會,獲取更大的權益了。

華安命令王宮之中的聰士,繼續嚴密監視燕國細作,一有異常情況,立即 向自己彙報,同時,開始思索如何利用這些燕國細作,實現自己下一步的目標,徹底坐實謠言。u

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
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八百七十八章 全部繳獲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懂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攻南關城受挫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五百三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九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上南鄭城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答應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