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

自從石苞倉惶敗走武關,關中方向的形勢基本上穩定了下來,絕大多數的趙國官員和將領都上表請降,表示要歸順大晉朝廷。

但仍有少數趙國將士不願投降,並盤踞在各個山頭,與山賊土匪勾結,四處搶劫危害百姓,給關中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同時,也威脅晉軍的糧道,沿渭水支流運輸的軍糧,不時遭到劫掠,雖然被劫掠的糧草僅是晉軍軍糧的一小部分,但對華安來說,也是不可容忍的。

爲了將關中建設成進攻中原的基地,這些零星分佈的土匪,必須全面清除,一個都不能留下,否則,一旦主力人馬進入中原,這些零散的散兵遊勇將給關中帶來無窮的破壞,從而讓華安有後顧之憂。

關中八百里秦川,地域廣闊,地形複雜,各種山頭名目繁多,若要逐個清除躲在山中的山賊土匪,是一件很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只怕將這些山賊清除乾淨之後,中原已經是另一番格局了。

關於如何剿滅關中衆多的匪徒,華安覺得自己必須好好的深思熟慮一下,以免有所疏漏。“大哥,長安城中已經有米糧出售,我軍是否還要繼續派糧。”王三走進大帳,正色問道。

華安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輕聲道:“長安城中雖有米糧出售,但那些從城外逃往城內的窮苦百姓根本就沒有錢財,若是我軍不繼續派糧。他們豈不要餓死。”

“大哥,可這樣一來,一下子多了幾十萬張嘴,軍糧消耗多了數倍,我軍的負擔大增,總不是長久之計吧!”王三蹙眉說道。

華安聞言,舉得是這麼個理,若是無止境的爲長安城的百姓提供米糧,會大大增加後勤的負擔,讓後備軍團的大量人馬忙碌在運輸的道路上。

“關中還未完全穩定。在完全穩定下來之前。讓後備軍團的將士們辛苦一下,繼續爲窮苦的百姓提供米糧。”華安下令道。

“大哥,爲窮苦百姓提空米糧,倒是沒什麼說的。但一些富得流油的富人也貪圖這點小便宜。居然穿着絲綢前來領取糧食。”王三氣憤的說道。

“哈哈!貪圖小便宜纔是平民百姓啊!若是百姓們都胸懷大志。不爲五斗米而折腰,那纔可怕啊!好了,我們去派糧的街道看看。”華安說着向外走去。很快。華安便抵達了長安最大的街道,並出現在了派糧的地方。

擡眼望去,只見排隊前來領糧的百姓絡繹不絕,有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也有身穿絲綢的富人,爲了區區一日之餐,如此多的百姓不辭辛苦的前來排隊,若是窮的食不果腹也好理解,但那些身穿絲綢的富人,也來受這個罪,就讓華安覺得好笑了。

“大哥,您看,這麼多的百姓,有一多半都是買得起糧的,卻都來領取免費的米糧。“王三指着衆多的百姓,輕聲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不要這麼小氣,和民心所向相比,這點糧草真的不算什麼,讓這些平民百姓佔一點便宜又如何,哈哈!”

看着這些百姓領取到軍糧時的興奮表情,華安覺得很有意思,在石虎統治時期,趙國的廣大區域,百姓都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和虐待,此時,關中被收復,華安就是要儘可能的優待百姓,以讓百姓心裡形成強烈的反差,從而心甘情願的服從大晉朝廷的統治。

華安仔細的看向人羣,卻見一名身穿麻布短衣的青年,在派糧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後笑着走開了,而並未加入排隊的行列。

“這個青年人不爲五斗米而折腰,一定是個胸懷大志的人才。”華安看向這名青年,小聲說道。

王三點頭道:“是啊!這個青年,身穿麻布短衣,一看就是出身貧寒,卻不爲一日之米糧動心,果然有幾分骨氣。”

華安再仔細一看,這名青年人,眉清目秀,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讓人折服的英氣,這是一種極度自信的眼神,這足以說明此人有過人之處。

“走,我們過去看看。”華安說着向這名青年走了過去,王三則緊隨其後。

見華安向自己走去,這名青年毫無戰戰兢兢的緊張感,而是坦然自若,就猶如平常一般,嘴角帶着一絲淡淡的笑意。

“百姓們都在排隊領糧,爲何你要淡然而去,這些米糧全是白送,你就不需要嗎?”華安輕聲問道。

這名青年一面捉掐蝨子,一面淡然回道:“回將軍,在下雖然貧寒,但買米的錢還是有的,爲何要不勞而獲呢?”語氣不卑不亢,坦然自若。

“好,有志氣,你叫什麼名字。”華安大聲問道。

青年人微微一怔,隨即回道:“在下姓王,名猛,字景略,北海人,不知將軍是?”說完看向華安。

“王猛。”華安聞言大驚,這個歷史上輔助苻堅掃平羣雄,統一北方,被稱爲‘功蓋諸葛第一人’的王猛,居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而且,看的出來年紀很輕,比自己還要小几歲。

見華安愣着不說話,王三介紹道:“年輕人,聽好了,這位便是我軍主將華將軍。”

“王猛見過華將軍。”王猛見眼前之人就是華安,連忙拱手行了一禮。

“不必客氣,快快請起。”華安伸手一揚,示意王猛起身。

此次,王猛跋涉幾百裡,從華山前往長安,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前往拜見軍營拜見華安,從而見識一下,這個著名的晉軍將領,是不是像傳言的那麼優秀,以確定是否值得跟隨。

畢竟,王猛在深山苦讀多年,爲了就是有一個展現才華的機會,而只有得遇明主,他的滿身才華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初見華安,王猛心裡還算滿意,至少華安的身形和氣質與傳言的一致,甚至比傳言還要優秀。

在長安的街道上,能遇到王猛這麼優秀的人才,是天意的安排,豈能錯過,華安心下起了招募之心。

“王猛,本將見與你有緣,不如前往本將的大帳,暢談一番如何?”華安真誠的邀請道。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猛從華山趕往長安,就是爲了一睹將軍的風采,既然將軍有請,猛豈能不遵命,哈哈!”話語間顯得極爲灑脫。

見王猛前來長安,是專門爲了見自己,華安心下更是大喜,這說明王猛有意投奔,至少已經有了這個心思。

“哈哈哈!”華安大笑幾聲,大聲道:“王猛,上馬,隨本將前往大營,見識一下本將親衛軍的風采。”

“王猛遵命。”王猛跨上戰馬,隨華安向晉軍大營方向行去。

在半路上,華安看向王猛,正色問道:“本將以軍糧贈予百姓,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這麼做算不算是功德呢?”

王猛聞言,指着華安,大笑道:“關中民心,盡爲將軍所得,何須多言,哈哈哈!”…

見王猛一句話說出了自己心裡最隱秘的目的,華安心裡大爲驚歎,這個王猛果然是學富五車,而且性格耿直,說話一點也不拐彎抹角。

華安讚許的看向王猛,輕聲問道:“王猛,如今趙國大亂,以你之見,日後天下格局將會如何演變,我大晉王師是否可以順利收復中原,何時出兵最爲妥當。”

王猛聞言,笑道:“將軍太高擡在下了,天下格局如何演變,在下區區一名書生,豈敢胡言亂語,免得貽笑大方。”

“誒,你就不要謙虛了,說說無妨,沒人會取笑你的。”華安堅持讓王猛說出自己的見識。

見華安執意問計,王猛思慮了片刻,正色道:“當今天下大勢,仍以趙國最爲強大,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趙國最精銳悍勇的兵馬,皆在鄴城方向,有如此多的精銳兵馬,足以匹敵天下任何兵馬,只是石虎暴亡,諸子奪位,在持續的消耗中,趙國的精銳兵馬,早晚要消耗待盡,只是目前,仍是趙國最強,而在趙國之外,自然是以大晉朝廷最爲強大,其次,便是東北的燕國,燕國雖附屬於大晉,但與大晉朝廷並非一心,在趙國日益衰落之際,燕國極有可能與大晉朝廷爭奪中原的土地,只是中原歸屬誰家,在下也無法判斷。”

“你的意思是,趙國衰落之後,燕國將會與大晉爭奪中原的土地。”華安輕聲說道。

其實,這都是明知故問,華安對燕國入主中原的這段歷史,還是有比較清晰的認識的,而且,從秘密潛入遼東的聰士回報,燕王慕容俊已經集結了二十萬精兵,準備進攻中原。

“沒錯,當今天下,除了燕國,沒有哪一方勢力,可以與大晉朝廷匹敵,趙國衰落之後,中原要麼歸晉,要麼歸燕,又或許分崩離析,進入羣雄爭霸的亂世。”王猛正色說道。

華安笑了笑,誇讚道:“你說的很好,不過,以本將之見,趙國衰落之後,中原將先進入羣雄爭霸的亂世,而後,纔是我大晉與燕國爭奪中原。”(。)

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木船搭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零七章 獠人的來歷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七百零四章 姚襄快速撤離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七百八十一章 燕軍放棄魯口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成功說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離間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百五十五章 睡不着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二十八章 淫亂後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百九十四章 華安抵達南鄭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