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

亥時過後,洛水北岸一片燈火通明,華安的心腹屬下,帶領一支人馬,正在搭建浮橋。熱門↖,..

洛水的寬度相比江水差的太遠了,甚至都無法與淮水相比,爲此,搭建浮橋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過,此次搭建的浮橋是爲了迎接皇帝司馬聃,而不是爲了軍隊緊急通過,爲此,標準不是一般的高。

若是平常搭建浮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橋面不需要太平整,浮橋的寬度和穩定性等要求都不是很高,而如今是爲了迎接皇帝司馬聃,搭建浮橋的標準自然就完全不一樣了,此時搭建的浮橋,不僅要寬闊平整,甚至在浮橋的兩邊,還要裝上護欄,護欄上每隔一段距離,還要綁上迎接皇帝鑾駕的彩旗。

如此嚴格的標準,執行起來的難度自然也要比搭建軍用浮橋困難的多,不過,洛陽城有足夠的材料和人力,爲此,搭建一座高規格的浮橋,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需花費足夠的金錢和時間就可以了。

在洛水的南岸,皇帝鑾駕一行是沿着洛水紮營的,不過,爲了安全起見,皇帝的御帳距離洛水的岸邊足有二里地,周圍全都是王公貴族的營帳,再外側纔是烏衣營將士的營帳,至於王猛麾下的數千大軍,則駐紮在更遠的地方,不過,此時,洛陽城已經近在眼前,所以,已經不存在安全問題了,王猛的一顆懸着的心,也徹底的放下了。

亥時已經算是很晚了,皇帝司馬聃和絕大多數的王宮貴族全都歇息了,僅有少數人睡不着,站在洛水的南岸,遠望燈火通明的洛陽城。當然,正在搭建浮橋的隊伍,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由於皇帝的御帳距離洛水南岸足有二里地,爲此,搭建浮橋所引起的噪音並不會過多的影響皇帝司馬聃歇息,當然。距離洛水岸邊比較近的士兵營帳,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大了,不過,這些士兵並沒有皇帝是司馬聃嬌氣,爲此,搭建浮橋所引起的噪音,並不會干擾這些士兵歇息。

由於洛水的寬度有限,爲此,浮橋的主幹很快就搭到了洛水的南岸。在主體搭建完畢之後,一部分人馬在固定浮橋的位置,防止浮橋被水流沖走,另一部分人馬在鋪設上好的木板,還有一部分人馬在兩側安裝護欄並負責綁上各色旗幟。

經過連續幾個時辰的忙碌,在第二日凌晨之前,一座高規格的浮橋便搭建完畢了,另外。兩側的四座簡易浮橋也全都搭建完畢,可以說。是順利的完成了華安交代的任務。

第二日一早,天剛矇矇亮,華安便早早的起身,並在宮女的伺候下,穿上了朝服。

“報,王上。洛水上的五座浮橋,在半個時辰之前,就已經搭建完畢了。”見華安已經起身,一名親兵跑過來彙報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嗯。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800小說網(www.800book.net)本王知道了,快些備馬。”

“是,王上。”親兵聞令,立即前去備馬。

簡單的吃了一些食物之後,華安便策馬向洛陽城的南門外奔去,並很快就抵達了城門外。

此時,洛陽城的大小官員,已經基本上到齊了,並按照官職的大小,排列在道路兩側的走廊內,以等候皇帝的到來。

“王上,大大小小的官員,基本上全都到齊了。”華安剛剛跳下戰馬,一名心腹屬下,便大聲的彙報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本王是否需要渡過浮橋,前去迎接皇上?”

“不不不,王上在城門口迎接就可以了,屬下帶領幾名官員過浮橋迎接即可。”一名心腹屬下正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那好,你立即前去迎接皇上。”

“是,王上。”屬下官員領命,帶領一衆屬下,向浮橋方向奔去。

在洛水南岸,皇帝司馬聃也已經起身,而衆多的王公貴族和朝廷大臣,則早早的就起身了,並在洛水的岸邊,按照官職和身份的高低,聚在了一起,隨時準備陪同皇帝司馬聃,渡過浮橋,並向洛陽城方向行去。

衆多官員聚在一起,開始閒談了起來。

“短短一夜之間,洛水之中便出現了一座寬闊的浮橋,真是不簡單啊!”一名官員首先說道。

“在洛水之上搭建一座浮橋並不困難,難的是居然搭了一座寬闊堅固的浮橋,非常不簡單啊!”又一名官員大聲說道。

“此浮橋如此寬闊,以老夫之見,足以讓十匹戰馬並排而行。”一名年老的官員說道。

“是啊!兩旁的四座浮橋加起來,也不如這一條啊!我看十二匹戰馬並行都可以,最難得的是,這座浮橋看上去非常平坦和穩固,走在上面非常的安全,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又一名官員說道。

“是啊!是啊!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衆官員皆感慨道。

顯然,衆官員皆對眼前突然出現的浮橋,非常的滿意,並覺得能在短短一夜之間,搭建如此規格的浮橋,非常的不容易。

當然,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搭建如此規格的浮橋,與事先的充足準備是分不開的。

華安麾下的官員,早就爲迎接皇帝司馬聃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些搭建浮橋所需要的材料,也早就準備好了,另外,負責搭建浮橋的人馬,也不是一般的人馬,而是軍中專門負責搭建浮橋的特殊兵種,他們平時刻苦訓練搭建浮橋,爲此,他們搭建浮橋的速度非常的迅捷,並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否則,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搭建如此高規格的浮橋。

“皇上,北王已經派遣屬下前來迎接了,鑾駕可以出發了。”一名宦官看向司馬聃,示意司馬聃登上步輿。

司馬聃正想登上步輿,擡頭一看,昨日還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洛水。如今,卻出現了五座浮橋,尤其是正中間的一座浮橋最爲寬闊,浮橋的兩旁也插滿了各色的彩旗,看上去頗爲壯觀。

這幾座突然出現的浮橋,極大的勾起了司馬聃的好奇。並讓他決定問個究竟。

“朕記得清清楚楚,昨日傍晚這裡還沒有浮橋,爲何,一夜過後,這裡就出現了五座浮橋,是北王派遣屬下搭建的嗎?”司馬聃看向眼前的宦官,正色問道。

宦官抱拳道:“回皇上,這是北王爲了迎接皇上,特意命令屬下。連夜搭建的浮橋,走浮橋過河,可比坐船舒服多了,皇上,快些登上步輿吧!”

司馬聃點了點頭,正色道:“好,出發,立即出發。”說完在兩名宦官的攙扶下。登上了眼前的步輿。

“起駕。”宦官大喊了一聲,步輿立即被擡起。並緩緩的向浮橋行去。

見皇帝司馬聃的步輿已經起行,衆官員按照官職的大小,跟在了後面,當然,所有跟在司馬聃身後的人員,全都是身份顯赫之人。以及負責伺候他們的人,而多數的人馬,只能從兩側的四座臨時浮橋通過。

浮橋的質量非常的好,皇帝的步輿走在上面,異常的平穩。由於浮力有緩衝的作用,爲此,司馬聃感覺走在浮橋上,竟然比平地上還要舒服,完全就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負責擡步輿的轎伕,也有同樣的感覺。

走在浮橋上的王公貴族和朝廷大臣們,也同樣感受到了浮橋的堅固和沉穩,爲此,全都對連夜搭建的浮橋讚不絕口。

很快,司馬聃一行人便抵達了洛水的北岸,繼續向北行進了數裡,便遇到了正集結在城門口,準備迎接聖駕的華安一行人。

看着高大的洛陽城,以及城門外道路兩側的整齊走廊,皇帝司馬聃一行人全都有一種震撼的感覺,洛陽城的氣勢和規模,比江南的建康城大多了,衆人頓時醒悟,這裡纔是真正的帝都。

簡單的迎駕儀式結束之後,華安便引着皇帝一行人,進入洛陽城,並直奔皇宮方向而去。

通往皇宮的道路,早就被華安麾下的大軍控制了,一些不相干的老百姓全都被趕走了,只有少量百姓被獲准留在附近,並負責對皇帝進行跪拜。

洛陽城的繁華,不是建康城所能比擬的,剛剛進入洛陽城不久,皇帝司馬聃便被洛陽城的豪華街道震撼了,他不斷的向身旁之人詢問,以瞭解自己所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而司馬聃身旁的伺候之人,自然不是見多識廣之人,爲此,根本就無法回答司馬聃的問話,這讓司馬聃無比的失望。

很快,隊伍便抵達了洛陽城的皇宮,而皇宮的大門也緩緩的打開了。

皇帝司馬聃與衆多王宮貴族和朝廷的衆官員,皆在華安的指引下,進入了皇宮之中。

щшш ¤ttκá n ¤¢〇

洛陽城的皇宮,完全是按照當年建國時的模樣修繕的,爲此,很快就讓一些朝中的老臣熱淚盈眶。

畢竟,洛陽城被胡人攻陷至今,僅有四十餘年,而這些老臣都六七十歲了,當年他們年輕的時候,就是在這裡辦公的,如今,四十餘年過去了,他們終於又回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這怎能不讓他們熱淚盈眶呢?

見衆多臣子在掩面哭泣,皇帝司馬聃感到非常的奇怪,不過,他對這些哭哭啼啼的老臣毫無興趣,一路上算是長了不少見識的司馬聃,感興趣的是何時能夠前去看看洛陽城以北不遠處的黃河。

“聽說北王比朕還要長一輩?”司馬聃冷不丁的問道。

華安一愣,忙道:“回皇上,正是如此。”

WWW● тт κan● ¢○

“哦,如此說來,朕應該叫你皇叔纔是。”司馬聃點頭說道。

“微臣不敢。”華安謙遜的說道。

司馬聃笑道:“皇叔就是皇叔,有什麼敢不敢的,從今日開始,北王就是朕的皇叔了。”說完看向身旁的衆大臣。

衆大臣完全沒有料到,司馬聃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爲此,皆有些不知所措,不過,他們都是聰明人,見皇帝已經開口了,便不再多嘴。

“皇叔,聽說洛陽城北面不遠,便是黃河了,朕很想明日去看看,皇叔可以陪朕一起去嗎?”司馬聃看向華安,輕聲問道。

華安點頭道:“皇上想要去看黃河,自然是可以的,不過,皇上一路北進,已經很辛苦了,還是多在宮內歇息幾日爲好,看黃河,什麼時候都可以。”

司馬聃聞言,點頭道:“黃河是遠了一些,明日,朕要去洛陽城的街道上看一看,洛陽城的街道,可比建康城的街道繁華多了。”

顯然,在前往皇宮的路上,司馬聃已經被洛陽城的街道迷住了,爲此,想要去街道上逛一逛。

“皇上還是先熟悉一下皇宮的環境吧!洛陽城的街道人員混雜,怕是對皇上的安全不利。”華安再次反對道。

顯然,華安並不希望皇帝司馬聃進入洛陽城之後,到處亂跑,畢竟,將皇帝老老實實的圈在皇宮之中,才最符合華安的利益。

“朕有衆多貼身侍衛,就不勞皇叔了。”司馬聃正色說道。

可以看得出來,司馬聃是鐵了心的不想老老實實的呆在皇宮之中,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皇上當以江山社稷爲重,不可任性妄爲,以免有損社稷。”華安再次反對道,話語之中,略微有些強硬的味道。

“北王這是在威脅皇上嗎?”一名朝廷臣子,大聲質問華安。

華安擡頭看了一眼,此人名叫何忠,是皇后何法倪的族兄,算得上是外戚了,只是,這個外戚並沒有太多的實權,僅僅掌握了數百名皇帝親衛而已。

“不敢,我只是擔憂皇上的安全罷了,畢竟,皇上乃萬乘之軀,而洛陽城人員混雜,燕國和代國的細作密佈洛陽城,萬一皇上在街道遇到燕國或者代國的刺客,龍體有所損傷,這個責任,何人能夠付得起。”華安冷冷的說道。

顯然,華安這句話既是說給何忠聽的,也是說給司馬聃和朝廷衆大臣聽的。

司馬聃聽說洛陽城有殺人的刺客,心裡不禁有些畏懼,想要去洛陽城街道的心思頓時減弱了很多,而何充和衆大臣卻聽出了另外的意思,那便是,如果皇帝執意前往洛陽城的街道遊玩,那麼,很有可能會遭遇刺客,皇帝的安全,他是無法保證的。

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
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下辨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趙軍兵圍枹罕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生張育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三百四十章 四面埋伏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九百零四章 蒲健妥協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