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

一陣充滿寒意的秋風瑟瑟響起,不知從何處刮來的幾片樹葉,輕輕落在了何忠和陸文的頭≥,

葉落知秋寒,何忠與陸文對視一眼,皆是身子一軟,頹然的坐在地上,雙眼之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奈。

他們知道,既然事情已經敗露,華安是絕對不可能放過他們的,今日便是他們二人的死期。

“王上,戰場已經打掃完畢,此戰共剿滅賊人一千八百餘,生擒二百餘人。”一名心腹將領,抱拳向華安彙報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下令道:“很好,這裡沒有你們的事情了,回營領賞去吧!”

“多謝王上。”心腹將領抱拳領命,並率領麾下一萬精銳離開皇宮,向洛陽城外的臨時軍營奔去。

華安嘴角微笑,面色略帶寒意的看向癱坐在地面上的何忠和陸文,冷聲道:“本王剿滅賊寇,國叔和陸御史似乎很不高興啊!這是爲何?”

“士可殺不可辱,要殺便殺,哪來這麼多廢話?哼!”何忠知道自己肯定活不成,索性擺出一副充滿骨氣的模樣,不過,他癱坐在地面上的軟弱形象,讓他硬氣的話語顯得非常蒼白無力,腿軟嘴硬算是哪門子骨氣。

“皇叔,這都是何忠的陰謀,一切都是他的主意,我是被何忠脅迫的,我是無辜的,求皇叔饒了我吧!皇上,求皇上開恩,給微臣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說完開始以頭搶地。

很顯然,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陸文頓時變得非常狂躁和害怕,強烈的求生**讓他不顧形象的乞求活命。

周圍的衆大臣。看着癱坐在地面上的何忠和陸文,頓時明白,這些衝入皇宮的胡人兵馬,都是何忠和陸文二人的陰謀,想到這裡,衆大臣全都鄙夷的看向二人。並覺得應該將二人千刀萬剮,尤其是被胡人砍傷的大臣,更是恨不得吃下二人身上的肉,以解心頭之恨。

“皇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帝司馬聃看向身旁的何忠和陸文,顫抖的問道。

此時,司馬聃的一顆孱弱的小心臟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身體還有些微微發抖。

見司馬聃問話,華安上前一步。指了指何忠和陸文,正色道:“啓稟皇上,微臣前幾日收到消息,說有人想要趁着皇上的生辰之日,在皇宮發動政變,微臣尚沒有足夠的證據,也希望此人能夠懸崖勒馬,及時停止陰謀。所以沒有及時採取行動,僅做了一些預防措施。不料,事情果然還是發生了,而他們就是主謀,臣懇請皇上,治他們死罪。”

司馬聃聞言,渾身一震。不敢相信的看向何忠和陸文,久久說不出話來。

“啓稟皇上,何苗企圖逃走,已經被末將就地正法。”烏衣第一營營主褚堅,提着一顆人頭。大步走向司馬聃,並抱拳行禮。

華安見狀,嘴角微微一笑,厲聲問道:“褚將軍,你負責鎮守後宮,胡人兵馬是如何進入宮中的,你爲何不攔截,你自己好好向皇上解釋吧!”

褚堅拿出一面金牌,連忙抱拳道:“回皇上,這支兵馬是何苗引入宮中的,他手上有皇上的金牌,微臣不敢阻攔,卻完全沒有想到,這夥兵馬居然會對皇上不利,微臣有罪,請皇上責罰。”說完跪在了司馬聃的面前。

“國叔,你,你爲何要這麼做,你……”司馬聃胸口劇烈的起伏着,並嚴厲的質問何忠。

何忠有苦難言,眼角噙着淚水,只是重複着一句話,皇上,微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皇上啊!都是爲了皇上啊!

“皇上,何國叔勾結胡人,陰謀政變,應當處以極刑,以正朝綱。”一名大臣大聲抱拳道。

“皇上,何國叔陰謀政變,必須處死。”

“請皇上處決何忠、陸文,以及同謀者。”

衆大臣全都要求治何忠等一夥人的罪。

司馬聃雖然不喜歡何忠,但何忠畢竟是何皇后的親叔叔,若是處死何忠,何皇后一定會非常傷心的,爲此,他非常不情願處死何忠,但衆大臣全都要求他處死何忠,爲此,他又不能以一己之私而讓衆臣不服。

“皇叔覺得應該如何處置?”司馬聃呆呆的看向華安,輕聲問道。

華安嘴角輕輕一笑,正色道:“回皇上,陰謀作亂者,當株連九族,以儆效尤。”

“什麼,株連九族。”司馬聃聞言,頓時驚呆了,若是按照株連九族的說法,他的皇后何法倪也在被誅殺的行列,這可是他深愛的妻子啊!若是要殺何法倪,他是一萬個不願意。

“沒錯,當株連九族,以儆效尤。”一名與華安交好的大臣,跟着附和了一句。

司馬聃緊張的看向華安和衆大臣,輕聲道:“國叔一時糊塗,所犯乃是一人之罪,何須牽連九族呢?不如殺國叔一人好了,各位愛卿覺得呢?”

“皇上,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如今國叔犯了株連九族的大罪,而皇上要爲其開脫,如此,如何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懇請皇上誅殺何忠九族,以儆效尤,警示後人。”一名大臣抱拳說道。

“皇上,不殺何忠不足以告慰今夜殞命的衆大臣,也不足以正國法,還請皇上下定決心,不要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又一名大臣大聲說道。

顯然,這兩名大臣,都是華安的心腹,從華安提出何忠是株連九族的罪名之時,他們便明白了華安的意圖,並立即開始步步緊逼司馬聃,讓司馬聃下令誅殺何忠九族。

見衆大臣逼迫自己株連何忠九族,司馬聃頭腦之中一陣眩暈,他不願失去自己的皇后,於是,遲遲不肯下旨。

“皇上不可袒護叛賊,必須立即誅殺主謀何忠九族。陸文、殷劍等脅從也要株連三族,以正國法。”又一名大臣大聲表達立場。

“朕頭昏,衆卿家讓朕好好靜一靜,讓朕靜一靜。”司馬聃面容痛苦,顯得極度虛弱。

“皇上,皇上……”剛剛纔說完頭昏。司馬聃便倒了下去。

還好,幾名靠近司馬聃的臣子,及時扶住了司馬聃,負責後果不敢設想。

“御醫,快宣御醫……”一見皇帝暈倒,衆人頓時將何忠問題拋向一邊,並開始關心司馬聃的身體。

“王上,現在該怎麼辦?”一名心腹看向華安,輕聲問道。

華安正色道:“將何忠與其同謀者全部抓入大牢。還有,何忠九族、陸文等脅從之三族也一併抓入大牢,聽候發落。”

“是,王上。”心腹領命,立即前去準備。

天色已經很晚了,朝中的衆大臣在與華安商議一番之後,便先後散去,而華安卻接連下達了多條命令。讓麾下的兵馬多路出擊,前往已經掌握的六大勢力的全部據點。以將剩餘之人全部抓獲,而後,才放心的返回北王宮。

在洛陽城東門方向,殷劍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兩千胡人兵馬進城已經很久了,按照預定的計劃。此刻,這些胡人兵馬應該已經得手了,而得手之後,他們應該按照計劃立即撤離洛陽城纔對,不過。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仍沒有任何一個胡人兵馬返回,這讓他感到非常奇怪。

爲了一舉全殲這夥胡人兵馬,他已經將麾下的全部兵馬都部署在了甕城的城牆上,並關閉了外城門,只要胡人兵馬全部進入甕城,則他一定可以很輕鬆的全殲這夥胡人兵馬。

“這麼久了還沒有消息,難道行動失敗了。”殷劍突然緊張了起來,不過,很快他又覺得,是不是這夥胡人被皇宮的富麗堂皇吸引了,行動成功之後,正在劫掠皇宮的財寶,畢竟,他對這些胡人的本性,還是非常瞭解的。

“營主,您看,有一個人跑過來了。”一名眼尖的士兵,指着正在奔來的黑點,激動的說道。

“怎麼才一個人。”殷劍疑惑的說道。

很快,這個人影越來越大,並出現在了城門的下方,殷劍認出來了,這正是何忠麾下的隊正周猛,不過,此時的周猛身穿皇宮雜役的衣服,看上去很着急的樣子。

見周猛如此模樣,殷劍心中突然有一種非常不妙的感覺,並立即從城門樓上奔下,並在樓梯處於周猛相遇。

“周隊正,你怎麼如此打扮,出了什麼事?”一見周猛,殷劍連忙問道。

周猛喘着粗氣,說道:“不好了,出事了,殷校尉,我們趕快逃命吧!”說完激動的拉着殷劍的手臂。

殷劍聞言,頓時如遭晴天霹靂,連忙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的計劃天衣無縫,怎麼會失敗呢?”

顯然,殷劍對自己與何忠等人指定的行動計劃,非常的有信心,並覺得這個計劃如此隱秘,不應該會被發現。

周猛嘆了口氣,正色道:“殷校尉,北王早就知道我們的計劃了,如今的皇宮之中,至少有北王麾下的萬餘精兵,並早已將兩千胡人兵馬牢牢的包圍了起來,此刻,只怕這夥胡人已經全軍覆沒了,我是打昏一名運送泔水的雜役,推着泔水車逃出來的,快,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走吧!”說完拉着殷劍的胳膊。

顯然,此刻城門已經被殷劍關閉了,若是殷劍不肯逃走,周猛也是沒有辦法逃走的,畢竟,城牆太高了,且有衆多兵馬來回巡邏,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逾越的。

“殷校尉,北王麾下的大軍殺過來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周猛指向正在奔來的密密麻麻的黑點,大聲說道。

殷劍擡頭一看,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在五百步開外,大量的黑點正在快速涌來,通過道路上路燈的光亮,他可以判斷出這是華安麾下的精銳兵馬。

此時,殷劍徹底的絕望了,他知道周猛所說的全都是實話,此刻,再不走是真的來不及了,不過,就算逃走,又豈能輕易的逃掉,另外,他們或許還可以逃離,但他們的家人都在洛陽城之中,他們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了。

“開城門,快開城門。”最終,殷劍還是覺得,先保住自己的性命最重要,於是下令打開城門。

“周隊正上馬,親兵隊立即上馬,快。”殷劍大聲喊道,並首先跨上了戰馬。

“咔咔咔……”隨着一陣厚重的門軸聲,洛陽城的東門緩緩的打開了,殷劍與周猛二人,帶領一百名親兵隊騎兵,快速向城外逃去。

“城牆上的士兵聽着,給我擋住叛軍,擋住叛軍。”殷劍臨走之際,給甕城城牆上的麾下將士,下達了作戰的命令。

正在奔來的兵馬,正是華安麾下的三千精銳大軍,他們是奉命前來捉拿殷劍的,見殷劍已經策馬逃跑,立即展開追擊,並奔入了甕城之中。

“嗖嗖嗖……”一陣箭雨突然從甕城的城牆上射下,並將衝在最前面的十餘名騎兵射殺,後面的士兵見甕城城牆上有埋伏。立即勒馬停了下來。

一名將領看向甕城城牆,大聲吼道:“烏衣營的弟兄們,殷劍圖謀造反,與爾等無關,你們立即放下武器,否則,便等同謀反,都聽明白了嗎?”

城牆上的士兵,見主將殷劍逃走,本就無心作戰,此時聽說殷劍圖謀造反,頓時皆是大吃一驚,並乖乖的放下了武器。

隨後,九百烏衣營士兵從城牆上走下,並前往大營集結,聽候朝廷的安排,而華安麾下的將領,則率領麾下的三千兵馬追出城去,準備將逃走的殷劍捉拿歸案。

殷劍與周猛奔出洛陽城十餘里之後,便勒馬停了下來,此刻,他們雖然逃離了洛陽城,但天下雖大,何處纔是他們的容身之地呢?他們一時之間陷入了迷茫之中。

“周隊正,我們應該逃向哪裡呢?”殷劍迷茫的說道。

此刻,他心中非常的後悔,覺得不應該因爲一時之氣,與華安對抗,否則,就不會落到這般田地了。

周猛嘆了口氣,正色道:“殷校尉,除了北面,我們沒有別的出路了。”

“你的意思是前去投奔燕國?”殷劍小聲問道。

“正是。”周猛應道。

“好,那就前往燕國避難。”殷劍連忙答應,並策馬向正北方向奔去。

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
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羅馬大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退兵回京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七十九章 招募工匠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九十二章 朝廷授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二百九十一章 又見兄弟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攻破華氏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千零一章 後帳有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九百八十二章 新街道營業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九百四十六章 慕容俊心情很糟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白馬關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