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

司馬衍被他們爭論的聲音吵了一個上午,午休後剛好一些,此時經他們這麼一吵,頭又開始疼了起來。

“都別吵了。”司馬衍大聲喝了一句,伸出右手揉了揉額頭,看着王導,輕聲問道:“國舅與郗愛卿爭論不下,不知司徒大人有何高見。”

滿朝文武,能稱得上重臣的,除了庾亮和郗鑑,就只剩下王導了,王導也算司馬衍最尊敬的人,此時,庾、郗二人爭執不下,他也只好問計於王導了。

王導聞言,搓了搓乾癟的雙手,出列道:“啓稟皇上,以微臣之見,二位大人的策略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國之存亡,茲事體大,微臣覺得此事還得從長計議,萬萬不能太過草率。”

“是啊!司徒大人所言極是,禦敵之策關乎國之存亡,萬萬草率不得。”王導剛說完,就有一羣大臣跟着呼和。

其實,王導說的就是廢話,跟沒說一樣,從長計議就是還沒有想出萬全的策略,完全是一種敷衍。

當然,王導也不是故意要敷衍司馬衍,畢竟,他只是一個文官,對軍事不是很瞭解,尤其是敵我雙方士兵的戰力更是知之不多,讓他想禦敵之策,太難爲他了。

司馬衍聽了王導的話,果然十分生氣,他大聲斥道:“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只怕各位愛卿想到萬全之策時,敵軍已經兵臨城下了。”

說完急躁的走到羣臣之間,來回的踱着步子,他的心裡也很着急,畢竟,他是大晉的一國之君,如此大兵壓境的緊要關頭,他迫切的需要臣子們能爲他化解眼前的危機。

但只有虛歲十七的他,還是太年輕了,不明白一個好的帝王,應該泰上壓頂而面不改色,只有不動如山的氣勢才能讓臣子們,更加自信的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急躁的情緒是會傳染的,衆大臣見司馬衍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也都跟着噫籲起來,一國之君的心都亂了,他們的心自然也跟着亂了。

“皇上還是太年輕了,沉不住氣啊!”王導見司馬衍急躁的踱着步子,不禁在心下暗歎起來。

作爲大晉的第一重臣,王導雖然想不出萬全的禦敵之策,但情緒還是很穩重的,並沒有絲毫的急躁。

他見羣臣在司馬衍的影響下都變得浮躁,心下不禁也泛起一絲焦慮,敵軍大兵壓境,國運堪憂。

如果帝王和羣臣的心都亂了,那麼百姓就失去了主心骨,這場戰爭也就不用打了,一定必敗無疑。

和王導同樣焦慮的還有韓潛,自從他得到石虎南下的兵力配置,他的一顆心就沒有放鬆過。

石虎此次南下,不僅兵力龐大,而且領兵的將領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尤其是中路軍統帥桃豹,此人,膽大心細,非常不好對付。

當年韓潛是憑藉祖逖大將軍的錦囊妙計,纔多次擊敗桃豹的,此次桃豹領十萬大軍進攻淮南,的確十分棘手。

麻秋、支雄、夔安也都是趙國名將,且都跟隨石虎多年,在北方經過多年征戰,練就了一身強悍的本領。

韓潛明白,若是利用大晉強悍的水軍死守長江,一定可以阻擋住敵軍渡江,大晉的江南可保無虞。

但這樣一來,處在江淮之間的淮南、廣陵、廬江、臨淮四郡就要全部落入敵手了,而且,石虎沒有派水軍南下,似乎表明其目標就是攻下江淮之間的四郡,從而壯大實力,然後在長江北岸訓練水軍,若干年後再一鼓作氣,踏平江南。

所謂守江必守淮,江淮之間的四郡一旦丟失,大晉將元氣大傷,長江防線也就直接暴露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從而將徹底失去與趙國抗衡的資本,收復失地就更談不上了。

韓潛思索再三,唯一的制勝之計,便是用部分兵力拖住敵軍大部,而後集中主力殲滅敵軍一部,這與庾亮、郗鑑的策略不謀而合。

但此時,見庾亮和郗鑑爲了各自的利益,都不願充當阻敵的任務,韓潛知道如果司馬衍強行下令,一定會搞得君臣不和,反而不利於團結。

必須要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韓潛蹙眉思索了起來。

司馬衍在羣臣之中,來回走了一陣,突然想起小太監的提醒,也許常年領兵在外的將領,會有好的辦法。

此時,他正好走到韓潛的面前,他知道韓潛是北伐名將,而且還是當年祖逖麾下的頭號猛將。

“韓潛將軍。”司馬衍首先叫了一句。

“末將在。”韓潛趕緊迴應。

“作爲北伐軍的統帥,將軍曾與趙國征戰多年,不知心中可有禦敵良策。”司馬衍開門見山的問道。

韓潛聞言,略做思索,抱拳回道:“國舅庾大人和司空郗大人的禦敵之策甚好,只是,既然二位大人一時爭執不下,末將倒是還有一計。”

“韓將軍不妨說說看。”司馬衍連忙問道。

“先斬羽翼,後搗腹心。”韓潛大聲說出了自己的策略。

司馬衍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心裡也升起了一絲希望,他是個軍事的外行,雖然不懂得八字策略的具體涵義,但卻能深刻的感到其中蘊藏的霸氣。

“願聞其詳。”司馬衍急切的問道。

韓潛指着殿中的巨幅軍用地圖,正色說道:“皇上請看,石虎南下兵力雖然高達十五萬,但卻分成四路,後軍夔安的五萬人馬,主要負責押運糧草和策應其它各路大軍,並不會直接進攻我大晉。而剩下的三路大軍十萬,分別是左路軍支雄的二萬、右路軍麻秋二萬、中路軍桃豹六萬。其中以中路軍桃豹最爲強悍,兵力也最多,爲敵軍之主力。而支雄和麻秋的兵力較少,屬於敵軍的左右羽翼。末將以爲可以令荊、揚二州軍團主力分別進攻麻秋和支雄,調一支偏師增援淮南,拖住桃豹,待我主力擊破敵軍左右兩翼之後,再一起合擊中路的桃豹大軍。”

“先斬羽翼,後搗腹心。韓將軍不愧爲北伐軍名將,此計甚妙,甚妙。”司馬衍當衆誇起了韓潛。

庾亮和郗鑑聞言也是大爲滿意,他們都可以集中主力破敵了,而破敵之後,功勞自然是少不了的。

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桃豹的中路大軍爲敵人的主力,勢必難以抵擋,大晉哪一支偏師能夠勝任拖住桃豹的任務呢?

司馬衍和衆臣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都擡眼向韓潛看去,似乎除了韓潛的北伐軍,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軍隊了。

“桃豹乃趙國名將,韓將軍覺得,我大晉有哪一支偏師能拖住他。”庾亮開口試探道。

他是想讓韓潛主動請纓,接下這個苦差事,若是直接要求韓潛拖住桃豹,則顯得太過小人,有將韓潛往火坑裡推的嫌疑。

韓潛瞟了庾亮一眼,正視司馬衍,抱拳正色道:“皇上,末將請纓,率本部三萬兵馬拖住桃豹,爲荊、揚二州主力剪除敵軍羽翼贏得時間,請皇上恩准。”

說着在司馬衍的面前跪了下來。

“韓將軍,真是高風亮節,主動往火坑裡跳。”

“是啊!三萬士卒對抗桃豹的六萬精銳大軍,一定敗多勝少。”

“打仗總要有人做出犧牲,就算三萬士卒全部戰死,但卻可以爲我大晉的主力殲敵贏得時間,雖敗猶榮。”

“荊、揚二州,除了主力十萬人馬,便是韓將軍的三萬大軍最爲善戰,況且,桃豹曾是韓將軍的手下敗將。”

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頓時議論紛紛。

司馬衍見自己敬重的舅舅和一直很尊敬的司空大人,居然爲了各自的利益爭論不休。

而一直比較忽視的韓潛,卻在國之存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接下別人不肯承擔的重擔,心裡一時感觸頗深。

他連忙屈膝扶起韓潛,真誠道:“有韓將軍出馬,朕放一百個心,將軍快快請起。”

“謝皇上,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皇上所託。”韓潛起身,連忙抱拳謝恩。

司馬衍滿意的點了點頭,目視衆大臣,正色道:“京城庫存的軍資與糧草,優先配給韓將軍所部,韓將軍有任何困難,各位愛卿要全力協助,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衆大臣抱拳,異口同聲的應道。

司馬衍看着大殿外的枯黃樹葉,輕聲道:“快要秋收了,趙國大軍一個月內必然南下,各位愛卿都回去準備吧!散朝。”

說完手一揮向後殿走去。

“恭送皇上。”衆大臣躬身抱拳,目送司馬衍離開大殿。

司馬衍走後,衆大臣皆到韓潛面前誇讚一番,韓潛抱拳寒暄一陣,便急匆匆的離開皇宮,帶着一百親兵返回北伐軍大營。

此次,他要面對的敵人是兵力和戰力都很強悍的桃豹軍團,戰前多一分準備,戰時就會少一分損失,韓潛不敢有絲毫懈怠。

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
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八十二章 出兵北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一百四十章 掉包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治聯姻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九百七十八章 住房規劃第三百零七章 胥浦城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夜破平阿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軍大營一片廢墟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五十二章 月下憶往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