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

見王扁頭要求前往五里外的街道,尋個酒樓好好慶祝一番,王三自然非常高興,並大聲道:“既然扁頭兄弟做東,哥哥求之不得啊!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三哥還是這麼爽快,今日,我們不醉不歸,駕……”王扁頭說着策馬向五里外的一處街道行去。

王三跟隨在王扁頭的身後,很快就抵達了街道的位置,並在一處最好的酒樓的大門前停了下來。

這裡距離京城並不遠,大概僅有十餘里的樣子,王三記得很清楚,這裡原本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村落,卻沒有想到,如今已經成了初具規模的商業街道了,這裡的繁榮絕對不亞於一般的城鎮街道,可以說,這裡已經能夠算得上是街道了。

“三哥,這一家酒樓是最好的,走,我們去樓上坐。”王扁頭跳下戰馬,大聲說道。

王三點了點頭,跟在王扁頭的身後,走進了酒樓,並向樓上的雅間行去。

“扁頭,哥哥記得,這裡以前是一個小村莊,爲何如今卻變成了繁榮的街道了,這是什麼緣故?”王三好奇的問道。

王扁頭呵呵一笑,伸手∫,道:“哥哥先坐下,讓兄弟慢慢跟你說。”說完自己也坐下了。

“夥計,店裡所有的好酒好肉儘管上,少不了你的錢。”王扁頭大聲呵道。

“好咧,軍爺,你等着,好酒好菜馬上就端上來。”酒店的夥計大聲答應道,並立即前去準備酒菜。

酒店的夥計走後,王扁頭笑着說道:“三哥有所不知,這裡以前的確是小村莊,不過,由於這裡距離京城不是很遠。往來的客商都會在此處歇歇腳並向這裡的百姓討口水喝,還有一些趕路不及時,沒能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城的商販,也會選擇在這處小村落投訴,長此以往,這裡慢慢的便發展成了一座街道。客棧酒樓是一樣都不少啊!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王三聞言,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大聲道:“滄海桑田啊!真沒有想到江南的變化也這麼大。”說完噫籲不已。

“三哥,聽說洛陽城那邊變化更大,還有,聽說洛陽城居然已經取消宵禁了,城門也從不關閉,這些都是真的嗎?”王扁頭好奇的問道。

王三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洛陽城的變化的確更大。而且,解除宵禁和城門常開都已經執行幾個月了,這也算得上是王上的壯舉吧!”

王扁頭聞言,感到詫異不已,忙問道:“解除宵禁難道就不怕盜賊橫行嗎?城門夜間不關,難道就不怕賊人闖入嗎?”說完看向王三。

顯然,王扁頭對解除宵禁這種破天荒的事情,也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離譜了。古往今來,從來就沒有聽說有解除宵禁這回事,除非是遇到像上元節這樣的大節日。

王三看向王扁頭,正色道:“哥哥也曾這麼擔心過,並極力反對王上這麼做,不過。王上還是力排衆議決定做這件大事,而最終的事實證明,王上是英明的,洛陽城並沒有因爲解除宵禁和常開城門而變得混亂,恰恰相反。洛陽城的治安比以前更好了,而且,變得更加的繁榮。”

“什麼,洛陽城變得更加安定和繁榮?”王扁頭聞言,顯得有些不敢相信,並詫異的瞪大了眼睛。

顯然,王扁頭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畢竟,這種事情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讓他無法從容的相信。

“真厲害,看來大哥真的很有魄力啊!”王扁頭感慨的說道。

王三點了點頭,正色道:“別沒大沒小的,當年的大哥已經是王上了,日後見了,可不許叫大哥了,要叫王上,要懂得尊卑,明白嗎?”

“是,三哥,我明白。”王扁頭正色應道。

很快,上好的酒菜便端了上來,並擺滿了整整一桌子,而王三與王扁頭也大口的吃喝了起來,幾名隨從則在四周侍立。

酒至半酣,王扁頭看向王三,輕聲道:“對了,三哥,這次前來江南,是有什麼重要的公務嗎?”說完等待着王三的回答。

王三藉着酒意,笑着說道:“怎麼了,哥哥前來江南就一定要有公務嗎?難道就不能專程來看兄弟嗎?”

“哦,三哥專程來江南,就是爲了看望兄弟?”王扁頭顯然不太相信,畢竟,此時的王三地位已經非常高了,而且,各種事物也是非常的繁忙,怎麼可能僅僅是爲了看望自己,而大老遠的從洛陽城跑到江南來呢?

王三自然知道王扁頭不會相信,不過,他此行的目的,的確不僅僅是爲了與王扁頭敘舊,更重要的任務,自然是關於遷都的事情了。

“哥哥在經過彭城的時候,與五弟、六弟聚了一日,他們也都非常想念你啊!不過,他們在駐地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脫不開身,所以不能一同前來了。”王三輕聲說道。

“哦,哥哥在來的路上,與五哥、六哥見過了,他們怎麼樣了,都還好吧!”王扁頭聞言,連忙大聲問道。

王三笑道:“好着呢?他們二人沒事的時候,就聚在一起打獵,日子過得可是非常舒心啊!”

“那就好,那就好,五哥和六哥與我還是時常見面的,再過幾個月,兄弟便會押運糧草前往彭城和下邳了,倒時候,便可以與五哥、六哥好好的聊聊了。”王扁頭高興的說道。

見王扁頭與王五、王六果然經常聯繫,王三覺得時機已經比較成熟了,便試探的問道:“兄弟,不瞞你說,洛陽城的皇宮很快就要修繕完畢了,王上的意思是在皇宮修繕完畢之後,讓朝廷遷都洛陽城,從而實現還舊都的願望,不知兄弟對此事怎麼看?”說完等待着王扁頭的回答。

王扁頭聞言,微微愣了一下。隨即說道:“洛陽城是座大城,且是大晉建國時的國都,遷都洛陽城自然是好了,不過,就怕朝廷的衆大臣不同意啊!”

顯然,王扁頭對遷都洛陽城沒有什麼意見的。不過,他能夠預感到,朝廷的衆大臣是會反對遷都的。

“哦,兄弟覺得,朝廷的衆大臣會反對遷都洛陽城,這是爲何?”王三輕聲問道。

王扁頭正色說道:“哥哥豈能不知,朝廷的衆大臣都已經在江南紮下根基了,大量的房產和田產都在江南,若是遷都洛陽城。他們隔着數千裡的距離,該如何打點這些家產呢?而且,一旦朝廷遷都,建康城的房產就會變得很不值錢,如此,朝廷的衆大臣豈能同意遷都。”

很顯然,王扁頭雖然是一名武人,但還是能夠想明白這裡面所牽扯到的各種利益關係的。

王三聞言。感到非常的滿意,雖然朝廷衆大臣會反對。但從王扁頭的話中,可以聽出,王扁頭是支持遷都的,而這種情況正是他所期盼的情況。

“扁頭兄弟,這是五弟和六弟給你的親筆信,你先看完它。”王三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將懷中的兩封信件交到王扁頭的手中,並要求王扁頭看完它。

王扁頭不明白王三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不過,既然是王五和王六的親筆書信。他自然是要看完的,於是,立即接過,並打開來觀看。

看完王五和王六的信件,王扁頭感到大吃一驚,因爲,在這封親筆信之中,王五和王六非常大膽的表露了自己的心跡,並告訴王扁頭,他們要全力支持華安,上書朝廷,要求朝廷遷都洛陽城,並以當今天下大勢對華安有利爲由,要求王扁頭和他們一樣,全力支持朝廷遷都洛陽城,並負責勸說主將韓勇,也就是說,王五和王六毫不諱言的表達了對華安的支持,並要求王扁頭也這麼做。

看完兩封信件,王扁頭感到大吃一驚,至此,他也完全明白,王三此次前往江南的真實意圖了。

“三哥此次前來江南,是爲了讓朝廷遷都這件事?”王扁頭輕聲問道。

王三輕輕點了點頭,輕聲道:“沒錯,洛陽城的皇宮已經快要整修完畢了,要不了多久,王上就會正式上書朝廷,提出遷都的要求,兄弟會支持王上嗎?”說完看向王扁頭。

王扁頭聞言,低頭沉吟了片刻,正色道:“三哥,兄弟自然可以支持王上,不過,韓將軍是謝刺史的心腹,想要勸說韓將軍支持遷都,必須是謝刺史同意才行,而兄弟與謝刺史可不熟悉啊!如此,只怕完不成這個任務啊!”說完蹙起了眉頭。

“兄弟不必憂慮,可以先試探一下韓將軍,若是行不通,哥哥另有辦法。”王三輕聲說道。

“既然哥哥都這麼說了,那兄弟就試一下吧!”王扁頭滿口答應道。

見王扁頭已經答應,王三非常高興,並與王扁頭一起,商議了具體的試探方法。

一個時辰之後,二人都酒足飯飽了,王扁頭見離開軍營的時間已經夠長了,於是起身告辭道:“哥哥且在旁邊的客棧好生住下,兄弟這就返回軍營。”

“好,兄弟慢走。”王三輕聲應了一句。

隨後,王扁頭離開酒樓,策馬向軍營方向奔去,而王三也離開酒樓,並在旁邊的一處客棧之中住下了。

#####

在水軍大營之中,主將韓勇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要與王扁頭商議,於是,立即讓身旁的傳令兵前去傳喚王扁頭。

“報,將軍,王將軍在一個時辰之前,已經離開軍營了。”傳令兵沒有找到王扁頭,在問了看守大營轅門的小兵之後,得知了這一消息,並立即返回中軍大帳,將情況向韓勇做了彙報。

韓勇聞言,微微一愣,輕聲問道:“王將軍沒說去了哪裡嗎?”

“回將軍,王將軍好像帶着一名故人,前往五里之外的街道去了。”傳令兵如實說道。

“原來是王將軍的故人,好了,沒有你的事了,下去吧!”韓勇輕聲說道。

傳令兵聞言,擡步退到了中軍大帳之外,並侍立在大帳的入口處。

“將軍,末將謝石求見。”很快,部將謝石走進中軍大帳,並抱拳行禮。

見謝石來了,韓勇連忙客氣的說道:“謝將軍,快請坐。”

顯然,韓勇非常敬重謝石,畢竟,謝石是謝安的親弟弟,而且,是個很有軍事才能的部將,也算是韓勇的左右手吧!對待這樣的人物,韓勇自然是不會怠慢的。

“將軍,末將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將軍彙報。”謝石抱拳說道。

“謝將軍,有什麼事情,你儘管說。”韓勇大聲說道。

謝石頓了片刻,抱拳道:“啓稟將軍,末將剛剛得到消息,王副將離開軍營,前往五里之外的街道了,不知將軍可否知道這件事?”

韓勇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本將剛剛得知,王將軍帶着一名故人前往五里外的街道去了,謝將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嗎?”

顯然,在韓勇心中,與故人相聚只是一件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更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謝石聞言,微微一笑,輕聲道:“那將軍可知,這個故人是誰?”

“是誰啊!”韓勇也突然來了興趣,並好奇的問道。

“此人便是北王麾下的頭號心腹部將,平北將軍王三。”謝石大聲說道。

韓勇聞言,也是微微一驚,並詫異的說道:“是他,他怎麼會來到江南呢?”

顯然,韓勇心裡非常清楚,王三的身份非常不一般,若是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是不可能跑到江南來的。

“將軍,王副將與此人的關係看來很不一般,將軍必須要對王副將保持警惕才行啊!”謝石蹙眉說道。

顯然,由於華安目前的超強實力,在江南,凡是華安曾經的舊部和關係良好的人,都被朝廷猜忌,並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監視,而王扁頭地位較高,自然是監視的重中之重,當然,爲了防止引起這些人的不滿,所有的監視全都是在暗中進行的,而且,這些人雖然被監視,但地位和職位卻沒有發生任何的下降,而這自然是謝安懷柔政策的傑作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
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車部隊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五百七十八章 石遵起兵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三十一章 正堂議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四百五十八章 抱錯人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向波斯軍宣戰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水路運糧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火燒浮橋第七百八十三章 代軍後撤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大軍缺糧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五百一十九章 新建街道第三十三章 生擒叛將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仙翁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上遼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六百一十五章 王霸之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睹物思情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八十章 逃離鄴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