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韓潛將軍

李大娘將華安母子安排在司徒府後院一處偏僻的小院裡,院子里正面房屋有三間,左右各有一間,足夠住八名女僕,但由於司徒府夫人曹淑嫉妒心很重,身爲一朝司徒的王導又是個很怕老婆的人,竟然不能公然納妾,就連伺候生活起居的下人也是男僕,因此府上的女僕並不多,像這種可住八人的院子最多也就住四人,而此處院子原先住的三四人又剛被曹淑趕走,因此華安母子便是獨享了整個院子。

針娘在李大娘走後,抱着華安興奮的在院子裡跳了起來,雖然這只是府上最低級別的房屋,但比華安他們之前住的房子真的好太多。

房間裡牀鋪、桌子、衣櫃一應俱全,屋頂都是清一se的深棕se琉璃瓦,這個時代琉璃瓦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司徒府下人住的屋子都鋪設琉璃瓦足見司徒府在大晉朝的地位。

針娘在這裡只需要每天指導王靈幾個時辰的刺繡和縫縫補補即可,而華安就更清閒了,除了吃飯什麼也不需要做,最後還是華安懇求李大娘,才求得了一個打雜的差事,可以到前院幫忙擔水、砍柴。

雖然累點,但至少有個事情做不會無聊,而且前院來往人多,進府的客人也都要經過前院,可以增長見聞,若是整天混在後院女人堆裡消磨心志,將來何以濟世安天下,實現自己的抱負。

#######

進府的第二天一早,華安早早的就起牀了,穿着剛領的灰布上衣、頭戴灰布小帽jing神抖擻的來到前院,雖然衣服和帽子都大了不少,但畢竟是新衣服,而且料子也比華安之前穿的衣服好,因此華安一點也不覺得彆扭。

“呦,你這小鬼人還沒有衣服長,能劈動柴火嗎?”李尚將劈好的柴火摞在一起,看着華安很是好奇。

李尚是李大娘的侄子,在府上主要負責擔水和砍柴,手底下管着五六個人,因爲京城到處是皇族和大臣們的府邸,柴火的需求特別大,附近樵夫砍的柴往往還沒運進京城,在城門口就被各府的下人搶購一空,因此很難買到現成的柴火,府上又急着用,到東門外的蔣山上砍柴便成了家常便飯,人手肯定是不夠的,要不然作爲小頭目的李尚也不用親自早起砍柴。

“小看人,我砍柴肯定不比你慢,”華安說着拿起一旁的斧頭在柴火堆旁砍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將十幾根粗大的樹枝砍成了可供直接使用的柴火。

“小傢伙,好樣的,”李尚豎起大拇指誇讚道:“昨天我姑姑還說你年紀小,讓我把你當半個人用,現在看來當一個人用也沒什麼問題啊!”

“我叫華安,不叫小傢伙,我當然不是半個人,”華安擡起頭自信的看着李尚。對於從小在鄉間長大的華安來說砍點柴火根本不算什麼,況且還可以鍛鍊身體,增加力氣。

李尚自然也很喜歡能幹的人,尤其是華安還這麼小卻像成年人一樣沒有一點nai氣,更讓李尚覺得難能可貴。

“好,華安,這裡剩下的柴火都讓你一個人劈,我帶剩下的人去東門外的蔣山再砍些回來。”李尚將繩子掛在肩上,看着華安點了點頭說道:“砍完要是累了就歇着,不累可以去東門外找我,記得帶上柴刀、斧頭、還有繩子。”

“知道了”華安頭也不擡,依舊砍着柴火。

########

司徒府正門外,平北將軍韓潛急匆匆的胯下戰馬對着門口的幾個下人說道:“本將有急事求見司徒大人,還請幾位速速通報。”

“將軍請到前院等候,小人立刻去通報老爺。”一個看門的下人見來的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不敢怠慢,說完趕緊小跑着去通報。

韓潛將戰馬交給隨行的親兵,信步走進司徒府的大門。司徒府的前院用院牆分成了錯綜複雜的很多塊,通向正堂的路也不止一條。

韓潛在司徒府前院隨意踱着步子,等待着王導的召見,不知不覺走進了一處堆放柴火的小院子,見到正在揮汗劈柴的華安,不禁腳步一頓,隨即欣慰的點了點頭,感慨道:“小小年紀竟如此賣力,居然能砍出一股殺氣來,若是我大晉的少年都能如此強悍,將來何愁胡虜不滅、中原不興。”

“韓將軍,老爺在正堂等候將軍,將軍請隨我來。”剛纔跑去通報的下人打斷了韓潛的思路。

“有勞了”韓潛客氣了一句跟在後面來到了正堂。

正堂中,當朝司徒王導雙手放在身後,背對着門站立。

韓潛走進正堂大門,雙手抱拳深深一揖,朗聲道:“末將平北將軍韓潛參見司徒大人,”

王導轉過身來上前幾步扶起韓潛,眼神中透露着驚喜,微笑着說道:“韓潛將軍快快請起,將軍是第一次到老夫的府邸,來上座、看茶。”

王導說完便拉着韓潛走向正堂的尊位。

經過幾年前的王敦之亂,王導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了,雖然王導一向反對王敦的所作所爲,但王敦畢竟是王導的同祖父大哥,難免受到些許牽連,只是鑑於王導以及琅琊王氏對東晉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的貢獻,所以仍保留着司徒的名號而已。

此時的皇帝是晉成帝司馬衍,年紀只有六歲,朝中大權主要掌握在國舅中書令庾亮的手中,庾亮纔是朝中掌握實權的大臣。

韓潛有些不知所措,忙客氣道:“司徒乃朝廷大臣,韓潛乃邊軍一將,禮數豈敢僭越。”

王導輕輕將韓潛按在尊位的右側,自己坐在左側,微笑着說道:“左爲尊,將軍豈有僭越,況且老夫年過半百,老朽而已,將軍正值壯年乃國之棟樑,老夫敬將軍是仰慕將軍乃北伐名將,與將軍官職無關。”

韓潛一聽,略微嘆氣道:“司徒大人過譽了,末將身爲大晉的將領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中原被胡虜佔據,百姓被慘遭蹂躪,實在慚愧不已,豈敢以名將自居。”

自從接受祖狄的臨終遺願,韓潛無時無刻不忘北伐,ri夜cao練士兵、研讀兵法,只希望能早ri收復中原。

但六年過去了,卻沒有一點進展,眼下中原有變,北伐良機再次到來,只是擔心朝廷不能抓住,這也是韓潛拜訪王導的原因。

王導捋了捋鬍子,感嘆道:“胡**亂中原的確是我大晉之恥,但胡人強悍不好對付啊!收復中原也不是將軍一個人就能辦到的,將軍不必過分自責。”

“相國大人,胡人雖然強悍,但我大晉將士也不是紙糊的,只要抓住戰機揮師北伐,必能一戰而收復中原。”

韓潛激動的站起身來,看着王導朗聲說道:“眼下羯酋石勒派大將石虎率二十萬主力大軍西出函谷關,向匈奴首領劉曜的都城長安進發,中原必定空虛,此時只要朝廷北伐必可一戰而收復中原,若是讓石勒從容佔領關中,到那時中原關中連成一片,北伐就更加困難了,末將人微言輕,懇請司徒大人奏請皇上,出兵北伐吧!”

韓潛一口氣說完,焦急的看着王導。

王導緩緩站起,悠悠說道:“韓將軍忠心爲國,老夫甚爲感動,明ri早朝,老夫就奏請皇上。只是,能否促成北伐就不得而知了,將軍常年在軍中,朝廷的很多事將軍還不清楚。”

王導說完微微擡頭看着前方,對於大晉國的國情他是最清楚不過的了,眼下是世家大族當權,皇帝只不過是傀儡而已,而世家大族又分爲江南士族和江北士族,江南士族以吳郡顧氏、陸氏,義興郡周氏、吳興沈氏爲首,江北士族以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爲首,另外還有外戚庾氏,各州郡鎮將,各士族爲了自身的利益可謂矛盾重重,勢如水火,一盤散沙談何北伐。

“多謝司徒大人,既如此末將就先告退了。”韓潛說着雙手抱拳一揖。

“韓將軍不要急着走,將軍遠道而來本相豈能不盡地主之誼,府上客房已讓下人準備好了,留京這幾ri,將軍就住在府上吧!”王導看着韓潛挽留道。

韓潛微微一怔,忙客氣道:“司徒大人如此擡愛,太折煞末將了,末將粗鄙不堪,住在驛館就可以了。”

“哈哈,韓將軍太客氣了,老夫留將軍在府中其實也是有私心的。”王導笑着說道:“犬子王恬生xing頑劣,如今虛歲十六卻仍不好好讀書,整天舞槍弄棒還紙上談兵,自以爲有大將之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老夫想讓犬子見識一下什麼纔是真正的將軍,也好讓他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韓潛一聽,忙說道:“公子若是真心學武,將來也必定是國之棟樑啊!眼下我大晉正缺將軍呢?”

“哈哈哈,借將軍吉言,但願如此啊!”王導捋了捋鬍子,笑着說道:“將軍請隨我來,犬子就在前院的練武場,這會兒定在那耍兵器呢?”

王導說完便引着韓潛來到練武場。

練武場中,王導次子王恬正拿着一杆長槍和幾個下人在一起切磋。兵器相交不時傳出陣陣撞擊聲。

韓潛靜靜的看了半天,眼神中透露出喜悅,悠悠說道:“司徒大人,公子武藝着實不錯,不論力道還是技巧都是一流的,末將真沒想到大人府上居然有尚武之風。”

“哈哈,韓將軍過譽了,老夫六子,也就這個不肖子愛舞槍弄棒的,談何尚武之風。”王導謙遜道。

其實世家大族均以學文爲榮,學武爲恥,向王恬這般癡迷練武的世家子弟確實不多,而韓潛之所以會認爲司徒府有尚武之風,除了眼前的王恬,最主要的是剛進入府上便看到了揮汗劈柴的華安,那麼小的孩子劈柴時的狠勁居然在身體周圍形成了一股殺氣,這就是潛力,一個有可能成爲將領的潛力。

;

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
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偷襲涼州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北王宮第四百三十九章 降華不降晉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的就是主力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張網以待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兩路夾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二百零五章 權宜之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八百九十八章 重裝戰車部隊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猛奔襲高陽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倉被燒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七百四十三章 蒲洪奔襲鄴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十七章 體貼入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六十五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五十章 慕容恪的擔憂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