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王猛的策略

華安聞言,覺得阿凡達說的非常的有道理,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畢竟,駱駝原本就是根據沙漠的特殊環境進化而來的,只有在沙漠之中,才能體現駱駝的巨大優勢,而在草地上或者黃土地上,駱駝的優勢就完全無法體現了,而馬匹原本就來自草原,身體的進化完全是爲了適應草原的地形和氣候,所以,在洛陽城西門外的草地上進行比試,駱駝是比不過戰馬的,而且,在速度方面被遠遠的拋在了後面。

“洛陽城附近可有沙漠?”華安看向身旁的衆部將,輕聲問道。

“王上,洛陽城地處中原,附近怎麼可能會有沙漠呢?”一名部將正色說道。

“是啊!王上,沙漠都在西域,中原是沒有沙漠的。”又一名部將,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洛陽城附近沒有沙漠,沙子總是有的吧!”

“王上的意思,是要在洛陽城附近,建一座沙漠?”王猛看向華安,輕聲猜測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沒錯,本王的意思,就是要在洛陽城附近建一座沙漠,不知各位以爲如何?”說完看向麾下衆部將。

王猛等部將聞言,皆是大吃一驚,華安突然而來的異想天開,讓他們感覺有些不知所措了。

“王上打算建設多大規模的沙漠?”一名部將,小聲問道。

華安想了一下,正色道:“不需要太大,方圓一里地即可,厚度三尺以上。”說完看向麾下衆部將。

衆部將聞言,覺得還不是很大,動用數千勞力。幾個月便可以完成,於是皆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並認可了華安的要求。

“王上,爲了修復皇宮和擴建城池,洛陽城附近的多餘勞力已經所剩無幾,如今。天氣又是如此的嚴寒,建設沙漠是否應該等來年春耕之後再進行呢?”一名部下正色說道。

顯然,此時天氣太過嚴寒,河道里的泥沙很多都被凍住了,施工的難度太大,此時建設並非急需的沙漠,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華安聞言,仔細思索了片刻,正色道:“那好吧!這件事情不急。待來年春耕之後再建設也不遲,現在最緊迫的任務,是儘快將皇宮修復完。”

“王上放心,皇宮的修復進展的非常順利,估計在來年春耕之前便可以完工了。”一名部下,正色說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在對一百駱駝騎兵進行一番交代之後,便帶領麾下的衆心腹離開了西門外。並返回北王宮之中。

一行人剛剛返回北王宮,西域方向的一名細作。便將西域的各種情況傳回了洛陽城,並交到了華安的手中。

看着手中的情報,華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根據細作的彙報,華安了解了西域目前的各種情況,並對西域各國的兵力和國力有了初步的認識。尤其是西域各國之間的潛在矛盾,是華安最爲關心的,畢竟,日後若要平定西域,必須要藉助各國之間的矛盾。從而可以更快更好的解決西域的各種問題。

“王上,照細作探查的情況看來,西域諸國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統一的,而一盤散沙的西域,對我們構不成任何的威脅,日後,西域必然可以輕鬆的平定。”王猛看向華安,正色說道。

華安聞言,顯得大爲高興,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將軍說的對,以本王目前的實力,平定西域諸國是綽綽有餘的,只是南面和北面皆有威脅,本王無力調撥更多的兵馬進入西域啊!”

王猛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抱拳道:“既然南面和北面皆有威脅,王上應該儘快消除這兩處威脅,然後揮師西進,佔領西域。”

“儘快消除南北威脅,本王豈能不想呢?只是不知該如何行事啊!”華安輕聲說道。

王猛想了一下,正色道:“王上,再過幾個月,洛陽城的皇宮就建好了,到時候,王上可以上書朝廷,要求朝廷立即遷都洛陽城,只要皇帝進入洛陽城,王上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實現稱霸天下的雄圖霸業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豈不是奸臣所爲嗎?還有,若是朝廷不同意遷都,該怎麼辦呢?”華安輕聲說道。

王猛抱拳道:“王上,做大事的人,豈能如此瞻前顧後,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的人都是不拘小節的,所謂竊銖者盜竊國者侯,只要王上能夠稱霸天下,誰還敢說什麼呢?至於朝廷是否同意遷都,自然還是要看王上的手段了。”

顯然,王猛比較信奉成王敗寇,並覺得只要華安能夠牢牢的控制天下,就不會有人敢說什麼風涼話,而只要華安手段夠硬,是可以迫使朝廷遷都的。

華安聞言,覺得王猛說的不無道理,在這亂世之中,實力纔是最重要的,只要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完全可以改天換地,實現一般人實現不了的願望,至於歷史,不過都是勝利者書寫的罷了。

“王將軍覺得,本王該使用何種手段,讓朝廷遷都洛陽城呢?”華安看向王猛,正色問道。

王猛思索了片刻,正色道:“王上可以採取的措施有三點,第一,還舊都,大晉的都城原本就應該是洛陽城,如今,將建康城當做都城,完全是一種屈辱,王上以還舊都爲由,要求朝廷遷都是合情合理的,朝廷不應該拒絕。”說着頓了一下。

“言之有理,那麼,第二點呢?”華安插了一句,並迫不及待的問道。

王猛接着說道:“第二,如今的大晉朝廷並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滿朝的王公大臣,早就將皇帝架空了,若能拉攏一批朝中大臣爲我所用,相信,事情一定可以事半功倍。”說完嘴角微微一笑。

華安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輕聲道:“王將軍說的對,如今本王的實力已經是如日中天,就算本王不去拉攏,也有許多江南的官員寫私信給本王,並大表忠心。如此,若本王誠心拉攏,一定會有更多的朝廷官員倒向本王的,妙計,果然是妙計啊!”說完高興的合不攏嘴了。

見華安如此高興,王猛接着說道:“王上,若是一二兩點還不能迫使朝廷遷都洛陽,第三點或許可以迫使朝廷遷都。”

“哦,王將軍有什麼妙計。快說說看。”華安急切的問道。

王猛醞釀了片刻,正色道:“吸引江南的貧民,尤其是南渡的貧民,讓他們大量離開江南,並返回北方。”

顯然,王猛心裡很清楚,目前的江南人口之中,有大量的貧苦老百姓全都是爲了躲避戰亂。逃到江南的,而他們逃到江南。自然是沒有自己的土地的,爲此,只能租用士族的土地,並將收成的很大一部分作爲租金,而這樣一來,他們的生活必將非常的貧苦。並或多或少的在心裡產生怨恨,而此時中原已經被華安收復,若是讓這些南渡的百姓返回家鄉,並許諾給予他們足以養活自己的土地,如此。他們一定會心甘情願離開江南,並返回自己家鄉的,這樣一來,江南的人口必然大減,而江南的人口一旦大規模的下降,許多已經開墾的土地就會變得荒蕪,如此,擁有大量耕地的士族將會損失慘重,而朝廷也會因爲人口的下降而面臨很多困難,從而不得不聽從華安的建議,選擇遷都洛陽城。

聽了王猛的第三點建議,華安心頭大爲高興,並大力的表揚了王猛,按照王猛的計策,華安至少可以將江南的半數人口全部拉入自己的轄區,如此,江南的實力將會變得不堪一擊,畢竟,沒有了人口,軍力和財力等等方面,都將遭受巨大的損失,從而實力大損。

“王將軍,若是朝廷阻止南渡的百姓返回家鄉,該怎麼辦纔好呢?”華安輕聲說道。

王猛笑道:“王上多慮了,老百姓選擇返回家鄉,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朝廷沒有理由阻止,況且,百姓的力量遠遠超過朝廷的力量,百姓想要返回家鄉,區區數裡寬的江水又如何攔得住呢?”

華安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王將軍說的是,若是老百姓全都一心一意的想要返回北方,區區江水是阻擋不了的,若是朝廷蓄意阻止,一定會引起民怨,到時候,朝廷一定會更加的被動,而到那時,本王就更加主動了。”

“王上,如今洛陽城的皇宮還沒有修繕完畢,第一點還無法進行,但第二點和第三點卻已經可以進行了,不如現在就開始準備,如此,在來年春耕之後,我們就可以正式要求朝廷遷都了。”一名部下看向華安,正色說道。

華安想了一下,正色道:“眼下已是隆冬時節,而且快要過年了,讓百姓在這個時候舉家遷徙,不太合適,而且,若是大批的百姓真的返回了北方,吃住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在天氣不冷的時候,可以讓百姓臨時搭建一個窩棚,如今天氣如此嚴寒,若是讓百姓搭建窩棚度日,豈不要凍死大批的百姓,這是萬萬不行的,還是等來年春季,天氣稍微暖和了之後,再動員南渡的百姓返回家鄉吧!還有,在這之前,各縣都要做好準備,爲即將返回家鄉的老百姓準備安身的房舍和足以養活自己的耕地,以讓返回家鄉的老百姓可以衣食無憂。”

“王上所言極是,屬下考慮欠妥了。”那名部下抱拳說道。

“王上,第二點,拉攏朝廷官員,倒是隨時都可以執行啊!”另一名屬下大聲說道。

華安連忙點頭道:“沒錯,朝廷之中的衆大臣,能拉攏的還是要拉攏的,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幾個了,必須要將這個差事給辦好。”

“是,王上,我們一定完成任務。”幾名屬下大聲領命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又下達命令,讓各縣的官員準備一定數量的房舍,以供給南渡百姓返回家鄉之用,若是房舍準備不足,在來年百姓抵達的時候,也要妥善的進行安置,實在不行,寺廟和縣衙都可以安置,總之,不許讓返回家鄉的百姓沒有安身之所,當然,各縣若是返回的百姓太多,一時間沒有足夠的房屋和耕地可供安置,則可以動員他們前往相鄰的郡縣,以緩解耕地和房舍的供給壓力。

在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華安便命令麾下的幾名將領,前往軍營之中,對洛陽城附近的大軍進行嚴格的訓練,雖然此時的天下已經基本穩定,沒有任何一支力量是自己的對手了,但威脅還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爲此,華安覺得不可有絲毫的懈怠,尤其是軍力的準備是一刻都不能放鬆的,有備無患纔是一個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麾下衆部將在接受命令之後,立即前往各軍大營,並按照華安的命令,對大營之中的衆將士進行更加嚴格的訓練,畢竟,此時是冬季,在這種時候,對麾下將士進行訓練,更能鍛鍊將士們的忍耐力和毅力,訓練的效果比平時要好很多。

當然,爲了鼓舞將士們訓練的熱情,華安在沒事的時候,也會親自前往各軍大營,並親自指導將士們的訓練,同時對各軍將士進行鼓舞。

不過,華安對西域的事情還是更加的感興趣,並以此爲藉口,經常性的進入西域酒肆,名義上是要從胭脂的口中得知西域更多的情況,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與胭脂共赴巫山,感受西域女子不一樣的情懷,而胭脂自從知道華安的真實身份之後,對華安也是畢恭畢敬,並非常樂意伺候華安,畢竟,華安已經擁有皇族的身份,地位無比的尊貴,而且,目前已經都督十州之地,是當今世上最有權勢的人物,能得到華安的雨露滋潤,對於一名來自西域的普通舞姬來說,是多麼大的榮耀啊!

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
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兵合圍敵軍第四百七十章 醫文二脈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大破龜甲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八百一十八章 治水防線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突圍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七十九章 易容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八百一十九章 晉軍抵達治水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殷浩逃離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三百七十九章 寒流襲來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軍何時娶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二百六十一章 五勝五敗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打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三百零六章 南越族叛軍的野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六十八章 渡河追擊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喜臨門第九百五十三章 慕容恪裁撤兵馬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