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

“開門!”陽夏謝氏的塢堡外,來了幾個裹着頭巾,牽着蓋滿麻布的馬匹的人。

他們大聲叫喊着,並自稱奉項縣盧使君之命,來往於諸縣,有命令下達。

家將們檢查了一下書信上的筆跡及印鑑後,將他們請了進來。

正在家中教導學生的謝裒親往正廳迎接。

“僕乃侯府舍人陳銅根,見過謝公。”陳銅根躬身一禮,道。

“長劍軍陳督是汝何人?”謝裒瞟了他一眼,問道。

“舍弟。”

謝裒點了點頭,又問道:“使君遣你來何事?”

“使君有言,人以谷爲命,今蝗蟲害谷,是爲害人命。”陳銅根說道:“糧食金貴,諸君當以保糧保民爲要務,不得資敵。若有犯者,陳侯回返之日,定要追責。何氏破滅,殷鑑不遠,君等宜細思之。”

謝裒聽完,沉默了許久。

陳銅根也不催,傳達完命令後就走了,他還急着去下一家,沒工夫和他們扯閒篇。

謝裒則靜靜地站在廳堂門口,良久後苦笑一聲,自言自語道:“盧子道話說得不客氣,但卻有這個本錢。蝗災遍地,生民罹難,要糧食就是要命啊,誰能痛痛快快交出去呢?”

說完,搖了搖頭,心中憂愁不已。

今年以來,他的心情就很是沉重。

一方面是感受到了北方秩序的逐漸崩解,士族的能量開始消退。值此大變之際,糧食、兵力變得更爲重要,名氣、官位、門第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一大羣人開始崛起。

邵勳只不過是其中一個代表罷了。

他手下那批人難道沒有崛起嗎?放二三十年前,他們一輩子也別想得官。甚至不用支到這麼遠,看看六七年前,邵勳得官有多麼艱難就知道了。

如果他不立下殿中擒司馬乂的大功,東海郡的孝廉絕對輪不到他。

但現在呢?田舍夫、軍戶、殺豬匠甚至賊匪都得了官,簡直沐猴而冠。

另外一方面,謝裒被北方連年的戰爭和災害嚴重打擊了信心,和他持同樣看法的士人很多。書信往來之間,謝裒看到了太多的灰心失望,意欲南渡之人激增。

沒人不喜歡生活在安定的環境內。

洛陽兩次被圍、戰爭三天兩頭、旱蝗交替而來,北方誰愛待就待着去吧,反正我不待了——很多人就是這個想法。

謝裒也有些心動。

兄長謝鯤已經到了建鄴,在琅琊王幕府內謀了個職位,初步安頓了下來。

他帶過去子女、親眷、僕婢、部曲、莊客三千餘家,被安置在京口一帶,聽聞將來會挪到別的郡縣,總之會給他們一塊地建莊園。

至於百姓麼,聽聞琅琊王試圖設立僑郡僑縣來安置,與江南本地人互不干涉。

反正南方荒蕪,空地多得是,安置起來一點不困難,只要你願意開荒。

“一葉落而知秋……”謝裒說完這句話後,搖頭嘆息離去了。

他還要治學,還要教導學生——當然是士族子弟。

將來若去了南方,這些有師生之誼的士族子弟將是謝家絕大的助力。

******

就在豫州刺史盧志派出大批信使,至各郡傳達堅壁清野的命令時,陳留郡南部、樑國西部、陳郡北部乃至潁川西北一帶,激戰已經開始。

桃豹在吃了一次虧後,重整旗鼓,於睢陽敗乞活軍。

乞活軍退走,桃豹直攻樑國郡城,三日而下,大肆燒殺搶掠。

樑王司馬禧人在洛陽,但他的封地卻被禍害了個底朝天——前樑王司馬肜(rong)死於太安元年(302),無子,琅琊王司馬伷之孫、武陵王司馬澹之子司馬禧過繼嗣位,繼承了這片五千三百餘戶食邑的封地。

夔安在陽夏、扶溝一帶逡巡不進。

先派騎兵至各堡壁傳訊,令其進獻糧草,無人應答。

於是硬着頭皮派步兵攻破了幾個土圍子、小壁壘,所獲極其有限,轉而攻大豪強建立的塢堡,數日不下,卻折損了千餘兵馬。

當他看到士兵們偷偷藏起敵我雙方戰死者的屍體後,心態直接崩了……

支雄於五月二十日圍攻陳留尉氏縣,一日破城,但在圍攻尉氏鄉間的以阮氏爲首的士族、豪強塢堡時,卻損兵折將。

數日下來,只破兩壁壘,得糧兩萬五千斛,也就夠他們幾天的糧食。

沒奈何之下,只能把攻破的堡壁男女老幼盡數屠戮,製作肉脯。

而他們的這種行爲,自然讓其他堡壁的百姓更加上下一心,拼了命地守禦,怎麼都不肯妥協。

事情,似乎在慢慢起變化。

二十五日,大軍抵達鄢陵縣境,此時蝗蟲的數量有所減少,但依然鋪天蓋地,隨處可見。

蝗蟲減少的原因是能吃的都吃光了,它們要麼餓死,要麼遷徙他處。這對於日飛一百五十公里的他們來說,簡直不是事,一定要把所有能吃的都吃光才罷休。

庾亮站在自家塢堡的牆頭,死死看着遠方。

他身上披着一套鋥亮的明光鎧,手裡掣着步弓,腰間掛着刀,背上還插了一根長矛,看起來威風凜凜。

身後站着百名武士,人手一件鐵鎧,器械齊備,士氣高昂。

若邵勳看到,一定會感慨士族還是有錢,家裡藏了不少好東西。

與庾亮身後的這些武士相比,他們家派到廣成澤的那幾百部曲絕對不是精銳。

庾家家大業大,分支衆多。

有的遠支家裡可能就一座小宅院,這會要麼閉門死守,要麼匯合進有相對完備守禦設施的大塢堡內,或者乾脆逃走。

庾亮他們家就躲進了大伯庾敳的塢堡。

全堡上下塞了數千家,滿滿當當,幾乎住不下了。不得已之下,又在塢堡外挖了第二條壕溝,樹了道土牆,將成年丁壯派到外邊,一人發一把簡陋的武器,作爲外圍屏障。

“過了今年,莊園再舒適,也沒人會住了吧?”敵人已經開始在外繞行,尋找防禦薄弱點了,庾亮卻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堂兄庾蔑(庾袞之子)剛從樓下上來,就聽到了庾亮這句話,頓時哂笑:“塢堡昏暗潮溼,狹窄逼仄,誰愛住啊?更不方便待客,久而久之,名氣也無法傳揚出去。”

“命和風雅,只能擇其一。”庾亮道。

庾蔑看了這個堂弟一眼,沒想到他居然變了這麼多。

這種話,應該由他這種少年時代就跟着父親四處遊學,建立塢堡,耕戰不休的人來說。

看樣子,跟着陳侯那麼久,元規學到了不少,不再是那個只會談經論玄的少年了。

“賊人攻來了。”庾蔑提醒了一句。

庾亮向前望去,卻見千餘賊兵在後列陣,驅趕着上千男女老少往前衝。

稀稀拉拉的箭矢飛了出去。

士族部曲畢竟不是官軍,沒有他們那麼正規,更沒有那麼多弓弩、箭矢,因此射出去的箭並不密集。

但饒是如此,衝過來的賊人還是倒下了一大片,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自己走着走着就倒了下去——可能是餓死餓昏過去的。

男女老少消耗完一波箭矢後,衝到了土牆前。

土牆後呼喊連天,長矛、大刀甚至木棍揮舞而下,又是一場血腥殺戮。

賊兵趁勢掩了上來。

他們有點章法,裝具也不錯,在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後,只一下就突破了土牆,將庾家莊客們給打得四散而逃。

牆頭落下了大蓬箭矢,剛剛大發神威的賊兵倒下了一大片。

庾家莊客頭子們趁勢帶着預備隊衝殺了出來,與賊兵戰作一團。

他們技藝生疏,器械也很差,但在蝗災之後,戰意很強,故殺得陷入混亂的賊兵節節敗退。

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現在是爲自己而戰,爲家人能得到活命的糧食而戰。

亂世之中死了那麼多人,即便活下來的也沒個人樣,與死的差別不是很大。

老子活着都不怕,還怕死!今天砍一個人頭,就能得三鬥糧,不多砍幾個,回去怎麼面對嗷嗷待哺的父母妻兒?

戰鬥很快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土牆內外,血肉橫飛,屍橫遍野。

庾亮下意識揉了揉眼睛。

蝗災之後,寸草不生,赤地千里。這會雙方兩千多人擠在一起,捨生忘死地搏殺着,讓他幾乎分不清這地本來就是這顏色,還是被鮮血澆灌後才這樣。

“噹噹……”賊軍後陣響起了鳴金之聲。

庾家莊客士氣大振。

塢堡內又衝出了數百相對能打的部曲私兵,帶着莊客奮勇追擊,一直殺到一箭之地外才慢慢撤了回來。

戰場很快恢復了平靜。

有敵軍想過來收屍。城頭上落下一片箭矢,射死七八人,餘衆遂一鬨而散。

庾亮收回目光,看向遠處。

那裡立着數十面大大小小的旌旗,看樣子有數千賊衆。

他們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投入力量,發起新一輪進攻。

這不是容易做出的決定。

潁川士族豪強扎堆,可能是整個豫州自耕農最少的地方,土圍子、小堡壁壓根見不到幾個,全是大莊園、大塢堡。

莊園好打一些,但也有圍牆、壕溝,抵抗更是十分激烈。

這場蝗災,好似極大提振了豫州士民拼死抵抗的決心,讓他們這支南下的部隊處處碰壁,每攻下一處,都要死傷大量好手。即便可以拉丁入伍補充戰損,但新加入的人有多少戰鬥力呢?

至於士氣,更是低得不行。

或許,該退兵了,這一仗本就不該打。

大將軍該慶幸的是沒有全軍南下。

不然的話,八萬步騎在蝗災中艱難掙扎,糧食都不夠吃,攻取堡壁之時再不斷流血,士氣低落。這個時候,若遇到養精蓄銳的精兵突襲,則有全軍覆沒之憂。

“咚咚咚……”西邊的地平線上,響起了一陣激昂的戰鼓聲。

不知道對方來了多少人。

不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如何。

不知道他們士氣怎樣。

但頓兵於庾家塢堡外的賊兵,直接就撤了,連打一仗的念頭都沒有。

“元規,你是主將,該派兵追擊。”庾蔑在一旁提醒道。

庾亮扭頭看向庾蔑,恍然大悟。

庾蔑又壓低了聲音,說道:“聽聞陳侯府上多有世家姬妾,貢獻良多。文君妹妹雖然是正妻,但性子較軟,不一定能壓住她們。這個時候,就該孃家之人出力啦。”

庾亮點了點頭,立刻下令。

不一會兒,數百部曲帶着兩千莊客,吶喊着追殺了出去。

“元規,最好再派人去一下荀家、鍾家、陳家、殷家。”庾蔑又道:“仗打到這份上,賊衆應該沒什麼士氣了,諸家湊一下,出個三四萬兵不成問題。賊衆軍糧不足,士氣低落,又遠道而來,人心惶惶,我看他們馬都沒幾匹能跑起來的了,此時追擊,風險不大。戰後論功,元規你首倡此事,一定能得陳侯青睞。”

“兄言之有理。”庾亮長揖一禮,真心實意說道。

庾蔑擺了擺手,道:“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

潁川庾氏有好多支,就他父親庾袞這一支來說,因爲常年在外,近幾年更是在汲郡林慮山中建塢堡,自耕自收,與老家這邊疏遠了很多,很多後輩甚至不認識他們了。

但世事就是這麼奇妙,因爲邵勳的關係,他們這一支與本家之間的走動又多了起來,關係愈發密切。

這不是壞事,庾蔑也很想回歸本家,雖然父親更願意在山中終老。

片刻之後,西邊的來人已經到了塢堡之外。

庾蔑、庾亮二人放眼望去,赫然見到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上下的部隊。

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千多鐵鎧武士。

他們扛着重劍,揹負弩機,牽着蓋滿麻布的戰馬,朝賊衆遁走的方向追襲而去。

長劍軍!陳侯帳下的陷陣死士,戰力強橫。

庾亮鬆了一口氣,這仗穩了。

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1040章 貨幣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871章 舊人第1263章 貞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69章 太子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866章 館驛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169章 門路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1228章 強勢第995章 老人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818章 支持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99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846章 燃料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429章 鹿子苑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981章 家事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64章 幕後第997章 瀋陽第870章 商路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六章 棗嵩第1020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271章 道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60章 萬象第1346章 狼狽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854章 貴種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896章 動員(下)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十二章 無題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十五章 幕府第1023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八十章 俸祿第1289章 走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957章 西事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
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十八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951章 高貴鄉公冤氣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1040章 貨幣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871章 舊人第1263章 貞明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1269章 太子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866章 館驛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169章 門路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1228章 強勢第995章 老人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818章 支持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299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846章 燃料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429章 鹿子苑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981章 家事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64章 幕後第997章 瀋陽第870章 商路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六章 棗嵩第1020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280章 眼中的江州第873章 諸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1271章 道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60章 萬象第1346章 狼狽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854章 貴種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896章 動員(下)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十二章 無題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十五章 幕府第1023章 抉擇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八十章 俸祿第1289章 走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957章 西事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