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

天子尚未出行,一支部隊已經悄然出發了。

秦王師宋纖送行至大夏門外,分別之際,一貫少言寡語的他說了句話:“殿下心中可有怨氣?”

邵瑾被這話嚇了一跳,左右看了看,最近的人都在十餘步外,這才放下心來,遂行了一禮,道:“公此言何意?”

宋纖微微嘆了口氣,看着高高聳立的芒山,道:“昔年老夫在酒泉南山隱居,精研書義,教授生徒,未嘗有衣紫服朱之念。張氏歸朝之後,陛下多次延請,恩遇甚重,宋氏亦得照拂,宗黨免去一場災厄。”

“入王府之後,老夫幾未獻一策,殿下依然殊禮不絕。事至此也,心中豈能無愧?”

邵瑾有些驚訝。

宋纖入府之後任秦王師,地位尊崇,但他不願管事,大部分時候只在讀書。邵瑾一開始有些失望,後來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但該有的禮遇一直沒有少過,甚至在宋纖打算開館授徒時,還予以了資助。

今天宋纖突然開口,顯然有諫言,還是很稀罕的。

“殿下之晉陽,實乃最爲關鍵一步。”宋纖說道:“今上起於草莽之間,拔於行伍之中,飛馬挽弓,百戰乃成,此馬上天子也,威勢之重、心志之堅,非承平天子可比。然又有脈脈溫情,對諸位皇子多有愛護。”

邵瑾臉色漸漸正了起來。

翻閱史書,可知天家父子間的溫情當真太難得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也就威望隆著的開國天子能這麼“奢侈”,當然,這或許和他們多起於民間有關。

父親是什麼樣的人?邵瑾有自己的理解,但他知道這個理解不一定對,可能比較片面,旁人的看法也非常重要,可以互相印證。

“殿下,設若此時立太子,則如何?”宋纖單刀直入,問道。

邵瑾被這麼一問,臉色微變。

宋纖見他不答,自顧自說道:“自然是別居東宮,置文武官員,募東宮衛隊。天子召羣臣問對之時,或許會讓太子旁聽。時日一久,或有人建議奏疏抄送東宮一份,令太子協助處理政務。久而久之,太子結交的官員越來越多,便是那些中立朝官,也會默許子嗣與太子來往。若天子龍體抱恙,或性情軟弱,此非大事,可今上是什麼人?”

“起於行伍,殺人盈野。春秋鼎盛,說一不二。承平之君看起來很難做的事情,馬上天子說幹就幹,甚少顧忌,他們就是這樣的人。太子有文武僚屬,幾如小朝廷,又有五千衛隊,

屯於洛陽城中。還易引得百官結交,可謂樹大招風。”

“若經營個十年以上,則勢力愈發強盛,彼時天子步入暮年,雄猜不已,有心人一挑撥,會如何?先行者未必先達,開國天子的太子可不好當。”

邵瑾漸漸平靜了下來,不過他還是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看着宋纖。

宋纖話鋒一轉,道:“不過,老夫並非不讓殿下爭那儲君之位。殿下乃嫡長子,怎麼可能相讓?老夫這麼說,只是想讓殿下知道其間兇險之處。天子給予的,可以拿,拿到手了也要謙退衝讓。天子沒給的,不要主動索取,這隻會讓他警覺。”

“或曰皇子母族勢大,天子投鼠忌器,此乃迂腐之言。承平天子或許會迫於壓力退讓妥協,馬上得天下的開國之君絕無可能。這種殺伐場上拼出來的人,性情豪勇,狠辣自傲,嬉笑怒罵,喜怒形於色,遇到不順眼的事,開口罵人都是小事,說動手就動手,不帶半分猶豫。或許他沒法與全天下爲敵,但處分一兩個先跳出來的豪族,輕而易舉,其他人說不定還會暗中推波助瀾,拍手叫好。”

邵瑾暗暗吸了口氣。

是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人。

開國天子和承平之君的差別太大了,幾乎完全是兩類人。

閒暇時分,他曾與王府僚屬縱論王朝中興之事,論到最後,都說太難了。

盛極而衰之際,天子想要革新政治,都需要與人扯皮,然後讓這些與你扯皮的人去幹事,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便是換一批人,差別也不大,甚至可能更糟,因爲其中多幸進之徒,往往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把新政名聲毀了。

但開國天子沒這個煩惱,他甚至能在不給好處的情況下讓人做事,因爲他很可能與某些重臣大將情分非常,有恩義,更有威望。

恩義、情分、威望,這三樣東西越往後越稀缺。

“其實,今上對殿下還是很看重的。”宋纖又道:“他一直在錘鍊殿下的技藝、本領。殿下才十六歲,這個年紀需要多體民情,多增見聞。當了太子後,便只能終日居於東宮,與僚屬問對,所見所聞,侷限於一隅,對今後不利。”

“老夫便舉一例,朝廷賦役以租庸調爲主,民若不服力役,一年須納絹五匹半,但太原有諸胡部,向不以蠶桑爲業,朝廷許其‘隨土所出‘。這個‘隨土所出‘可大有說法,完全看地方守令如何行事。若行事有差,興許就是一場禍亂。今上在位,他們可能不敢反,只能把不滿蓄積在心裡,若今上一一”

說到這裡,宋纖搖了搖頭,道:“吾意已盡,殿下宜細思之。”

邵瑾默然良久,躬身行了一禮,道:“多謝宋公點撥。”

宋纖回了一禮,道:“老夫還要教授生徒,殿下也該啓程了。”

二人再次行禮作別。

大隊人馬次第離開了大夏門,往河內、上黨而去。

******

五月二十日,上黨高都縣。

冰雹已經沒了,暴雨也停了,但換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得人心煩意亂。

劉孝深一腳淺一腳地踩着泥濘的道路,終於來到了某處莊園外。

“殿下。”遠遠見得一舉着油布傘的紫袍少年,劉孝立刻奔了過去,又在五六步外停下,躬身行禮。

少年點了點頭,然後指了指在莊園外的滿地帳篷,問道:“這便是召集的百姓?”

“正是。”劉孝說道:“一共千人,皆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

“千人一日——”邵瑾說到這裡時,細細算了一下,道:“需六十斛糧。今連日陰雨,泥濘難行,挽輸時需花大力氣,六十斛恐不夠,要九十斛。”

劉孝聞言一怔。

邵瑾沒再看他,在隨從官員、兵將的簇擁下,入了莊園。

有些道理,只要人不傻,都能想通。但想得通和做事時想得到是兩回事,不經歷後勤轉輸這種事的歷練,上來就幹,他可能就直接按六十斛制定口糧標準了,到時候路上累死、逃散多少人很難說。

父親常說,外出歷事很重要。哪怕以後你再不會幹這種事,但一定要對整個過程有所瞭解,不然就被人當傻子糊弄。

“殿下。”劉孝追近兩步,說道:“上黨無糧,今只以乾酪相替。”

邵瑾腳步一頓,問道:“能吃飽嗎?”

“能。”劉孝說道:“此酪以羊乳爲主,牛乳次之,馬乳再次之。皆趁牲畜晨旦未食時擠取乳汁,然後加入少許舊酪靜置成塊。接着便將乳塊置於細麻布中瀝乾……”

說起生意經來,劉孝頭頭是道,蓋因他就是上黨劉氏中專門做乾酪買賣的負責人之一。

劉閏中兒子太多了,一個縣安排一個兒子管這種買賣,然後發往洛陽、汴梁、鄴城三大名邑售賣--你別說,上黨的區位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周邊竟然有三座大城市。

劉孝就負責高都縣,已經好幾年了,主要工作就是帶着一幫子家丁部曲,去各個部落、村寨收取乾酪,然後運走售賣,賺的就是其中的差價。

邵瑾聽了微微點頭。

他是第一次如此細緻的瞭解鹽酪的製作過程,同時對劉孝起了點好感。

劉孝大可以坐在莊園之中,把事情安排給底下人去做,省心省力。但他沒有,他是真的到處跑,而且對乾酪的製作十分了解。

“糧還是要一些的,不能只吃酪。”在旁邊作陪的高都縣令提醒道:“雨停之後,山野之中應會長出許多野菜,殿下可遣人採擷此物,與鹽酪、粟米一同煮粥,能飽腹,有力氣挽輸,也不至於讓人太過難受,如廁都困難。”

“哦?”邵瑾輕訝一聲,不過沒說什麼,只默默記下。

這些小細節、小竅門,不親自下到最底層真不知道。

“這樣更好。”劉孝也在一旁讚道:“昔年族中丁壯隨鉅鹿郡王徵代,深入草原,轉戰敵後,聽聞有一陣子斷糧了,只能人與馬共食黑豆,如廁時拿根樹枝撇,用手指摳——”

秦王友辛佐咳嗽了下,斥道:“秦王當前,休要污言穢語。”

劉孝訕訕而笑。

“無妨。”邵瑾哈哈一笑。

雖然他聽着也覺得比較噁心,因爲從小到大沒人在他面前這麼“粗俗”,但既然來了,就別端着架子了。

以後說不定要在幷州待好幾年,聽聞諸郡大族凋零,胡漢雜處,可能滿地都是這種“粗俗之輩”。

污言穢語都受不了的話,怎麼與人交心?

怎麼一一結下恩義!

邵瑾在莊園內留了數日,等待一批糧食從野王送抵。

在此期間,諸縣丁壯次第集結,幾不下萬人。

二十五日,黃頭軍第三營自河東橫穿烏嶺道,抵達長子縣。

邵瑾啓程出發,趕去與其匯合。

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199章 閒人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1387章 風化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1260章 萬象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798章 伏殺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三十章 塑造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412章 三分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253章 成果第二十章 一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1065章 習家池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1464章 舅甥第903章 亂戰(上)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918章 辦法(上)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822章 程府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62章 送行與準備第1073章 降人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章 徵辟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1085章 餘波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836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1430章 利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178章 軍鎮第899章 決意第947章 入宮(上)第1160章 終局(上)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1486章 中書令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80章 陰館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331章 薄城第1306章 相遇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916章 議定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978章 登基(下)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006章 居延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996章 壽春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1484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909章 擊破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石津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816章 邊防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九十四章 求援
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199章 閒人們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1387章 風化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1260章 萬象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798章 伏殺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三十章 塑造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412章 三分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253章 成果第二十章 一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1065章 習家池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1464章 舅甥第903章 亂戰(上)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918章 辦法(上)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822章 程府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62章 送行與準備第1073章 降人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章 徵辟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1085章 餘波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836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1430章 利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178章 軍鎮第899章 決意第947章 入宮(上)第1160章 終局(上)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1486章 中書令第1065章 習家池第1180章 陰館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331章 薄城第1306章 相遇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916章 議定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1380章 新差事(上)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978章 登基(下)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006章 居延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996章 壽春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1484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909章 擊破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石津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816章 邊防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九十四章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