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時不我待

第1484章 時不我待

九月中的時候,彰武郡的農人掘開了田埂,將灌渠內的水引入農田之中。

放眼望去,到處一片水鄉澤國,頗有幾分意趣。

“真是浪費!”庾亮走在田野之間,嘆息道。

他在關西許久,深知水的重要性,尤其是農作物最需要水的時節。彰武郡竟然如此豪奢,若讓關西人尤其是秦、河二州之人看到了,怕是要罵敗家。

遠處的土路上馳過一騎信使,往驛站方向而去。

庾亮掃了一眼,看樣子是一站站接力,這速度就很快了。

所謂驛傳,其實也要看等級的。

緊急軍情,一般採用五百里加急甚至七百里加急,信使不顧馬匹,全力奔跑,一站站接力,代價是不小的——主要是馬匹損傷。

如果是一般的公函,那就要看情況了,不那麼急的直接就給你派健步送信,慢慢等吧。

眼前的這個顯然是三百里加急,夠不上緊急軍情的程度,但又比較重要。考慮到最近幽州、平州並無大事發生,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齊王給天子送的私信——有時候走驛傳體系,有時候派私人信使,看樣子齊王比較節儉,喜歡用朝廷的驛站免費送信。

庾亮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有些話他說過不止一次了,但太子與他意見不一,更有許多理由。除血脈兄弟情誼外,便是外界風評,以及遼東、高昌乃至樂浪、帶方距離太遠了。

他都這樣了,庾亮還有什麼好說的?

走過一段田埂後,庾亮看到面前一處農田的水已經完全退幹,麥種已經破土而出,長出了碧綠的嫩葉。

“庾公。”從事中郎謝安走過來行了一禮,身後還跟着幾輛馬車,其中一輛載着大量文籍。

“抄錄好了?”庾亮問道。

“抄錄好了。”

“有多少?”

“彰武四縣計有一萬五千六百餘戶、近六萬八千口,有水旱田畝七千五百頃。”

“真是不少。”庾亮嘖嘖了兩聲,道:“不查不要緊,一查就觸目驚心。彰武遠未到人多地少的地步,戶口翻一倍亦無問題。”

“庾公英明。”謝安說道:“只需將靠海的沼澤、灘塗改一改,便可多出萬頃良田。”

“那是以後的事情了。”庾亮擺了擺手,道:“明日起行去河間,與王支匯合。”

“是。”謝安應了一聲。

庾亮瞟了他一眼,笑道:“安石,你志向素來高潔,而今卻做着俗務,如何?”

謝安神色淡淡,不卑不亢地回道:“昔大禹胼手胝足,疏九河,治水患。周公吐哺握髮,制禮樂,定邦國,皆非俗務。今度田之役,實爲釐清版籍,均平賦役,使民無偏頗之怨,國無倉廩之虛。志之高潔,豈在避世遠俗?在乎明道安民耳。”

庾亮聽聞,讚道:“此真知灼見也。民既安,可還有宗藩之患?”

“今上分封諸王於遠疆,譬如植嘉木於四野,其根深則土固,枝舒則蔭廣。”謝安答道:“太子居東宮,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所患者非遠疆之木長,而在中樞之德衰。非四野之兵強,而在九重之信立。若使朝堂如春陽之煦,法令似秋霜之肅,遠者懷仁,近者懾服,則諸王縱有參天之勢,亦不過庭前松柏,添景緻而壯門庭耳。”

說到這裡,謝安擲地有聲道:“沃其根,則枝不爭肥;疏其渠,則流不壅塞,此爲無患之道。”

庾亮聽聞,撫掌而笑。

謝安石居然暗地裡告誡他好好輔佐太子,若朝廷威信大著,國泰民安,藩王也翻不起浪來,最終成爲拱衛朝廷的幫手。

這不是瞎恭維,大梁朝那麼大的天下,數萬禁軍、十多萬府兵,若朝綱素振,誰打得過?除非你自身爛到極點了,不然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

“妙哉,安石頗得我心。”庾亮笑道:“天下果如此,便不負陛下之再造山河之壯舉。”

“今歲度田,徐、青、冀、司四州大體平穩,感念太子之德者不知凡幾。陛下之志,當後繼有人。”謝安說道。

庾亮笑着點了點頭。確實,一切盡在掌握中,些許煩憂,根本不是事。

******

齊王的信件經冀、司二州密密麻麻的驛站體系,一路送到了洛陽,時已九月底。

邵勳又從釣魚現場回到了西苑精舍之中。

他先看望了下王惠風,後者勉強對他笑了笑。雖曬着秋日暖陽,但生機在一點點流逝。

樂嵐姬和裴靈雁也過來看她了,陪着王惠風說了許久的話。

她倆年紀稍小,氣色卻要好上許多,終日不是看書,就是散步,或在窗前修剪花枝,悠然自得,生活比一直釣魚的邵勳還要規律。

着女官將信件、公署拿到葡萄架下後,邵勳半躺了下來,一一覽閱。

金刀坐鎮棘城,最近的主要精力倒不是放在樂浪、帶方二郡上,而是盯緊了慕容仁,與李重商議着如何將這顆雷拆掉。

當然,他也分出了部分精力放在未來的封國上,主要動作便是招募百姓。 除此之外,一部分留在昌黎的樂浪百姓也被挑選了出來,令其返回家鄉。

金刀爲了給自己劃拉好處,當真是一點不見外。

邵勳看完後,在李重的奏疏上批閱了“可”,着其自己辦理。

真說起來,李重是不多的老一輩功勳大將了。

去年年初徐朗病逝,再之前則有黃彪、何倫等人,上個月又有常粲,聽聞楊寶的“渴症”愈發嚴重,眼睛都看不見了,老一輩確實沒幾個人了。

但李重依然活躍,讓人不得不服。

處理完這一攤子事後,邵勳反覆看了看金刀的信,暗道樂浪、帶方的條件確實太差了,得給他一些補償。

他也步入人生暮年了,別看現在還筋骨強健,甚至能御婦人,但說不準哪天就來一場大病,沒有任何道理可講。所以,有些事要抓緊。

想到這裡,他看了眼王惠風那邊,發現樂嵐姬坐在躺椅旁,正看着他。

邵勳扯了扯嘴角,扭頭過去,繼續閱覽。

太子邵瑾在冀州度田,動靜弄得不小,但大體上都完成了。

右飛龍衛、左龍虎衛全力配合,鎮壓了不少膽大妄爲之徒。

除首惡外,犯人大部流放,其中三千多人已經抵達了焉耆屬國危須,收拾田宅,墾荒種地;兩千餘人抵達車師後國,於其王都內開墾荒地,自食其力,最後還有五千餘人抵達了幽州,隨時準備發配樂浪。

在天下這個棋局中,毫無疑問還是人口最重要,是核心因素。

但人口從發配到安置到能自給自足,這是需要時間的,有時候長達三年,其間諸般事體,紛繁雜亂之處,讓人不勝其煩。

邵勳由此又想到了高昌之事。

本月,散騎常侍範賁(原都水監)上疏,請將車師後國廢藩置郡。

邵勳沒有立時答應,而是與政事堂平章政事、禁軍三監、諸衛將軍開了個會,商議此事。

商討到最後,衆人明確了一點,在尚有駐軍屯於車師後國境內的情況下,單從軍事角度來看,廢藩置郡問題不大。

他們甚至考慮到了廢藩後設什麼郡,轄幾個縣——邵勳賜名車師後國爲“北庭郡”,轄車師、金滿、蒲類三縣,當然這是預案,並未正式施行。

邵勳也不僅僅與朝臣們商議,他也給念柳發去了一封信,詢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其實就是想看看他有沒有信心和能力處理好善後事務。

這不僅僅是政治方面的事,還要考慮經濟統合能力,沒那麼簡單的。

截至目前,邵勳還在等回信,並未急着做出決定。

全部處理完畢後,邵勳站起身,不顧形象地伸了個懶腰,眼角餘光卻悄悄看着幾女。

樂嵐姬輕嘆一聲,起身走了過來,挽住邵勳的手臂,向外漫步。

“是不是很難辦?”走了一段後,她輕聲問道。

“倒不至於,就是我有些急了。”邵勳說道:“高昌尚未完全妥帖,樂浪又纔開了個頭,南中那邊……”

樂嵐姬腳步一頓,有些憂慮地看向邵勳,輕聲問道:“可是身體不舒服?”

邵勳搖頭失笑。

昨夜還在可朱渾氏身上大發神威呢,怎麼可能身體有問題?但他確實有時不我待之感,這種感覺毫無理由,但發自心底,且越來越清晰:你必須儘快完成許多事情,遲恐不及。

邵勳沒有和別人談論這些事情,他只是仔細回憶了下目前正在進行的諸般大事。

最核心的毫無疑問便是度田了,雖有波折,但都一一解決了,且給太子增加了許多聲望。

其次則是正在持續進行的西域梳理。到今年年底,龜茲鎮將盈虧平衡——其實還有些許虧空,但由龜茲國補上了。

今年下半年,朝廷已遣使在於闐國境內踏勘綠洲,籌建西域第二座軍鎮:于闐鎮。

庾蔑也被他召回了,這會應該已經出發。

剩下的還有一些邊患……

“我的事多,接下來要把精力放在邊地上。”邵勳說道:“國內的事情,就交給政事堂諸位宰相和太子來辦了。”

樂嵐姬不明所以。

邵勳看向南方,第一件需要解決的隱患就是你了,因爲他不確定太子會怎麼做。

(本章完)

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二十章 密詔第十二章 義務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851章 安插第1270章 輯文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116章 書第十五章 幕府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三章 潘園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1047章 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194章 交代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922章 因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059章 苦果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1249章 上班第一章 批發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974章 試探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242章 在途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116章 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118章 溫與趙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402章 練手(下)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891章 消停了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350章 高爾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1292章 陪伴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1275章 門路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802章 送行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80章 陰館第1110章 差距第1487章 隆化三年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217章 變天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七十章 正月第1442章 清點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
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二十章 密詔第十二章 義務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851章 安插第1270章 輯文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1116章 書第十五章 幕府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三章 潘園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1047章 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194章 交代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922章 因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059章 苦果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1249章 上班第一章 批發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974章 試探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242章 在途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116章 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118章 溫與趙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1402章 練手(下)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891章 消停了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350章 高爾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1292章 陪伴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811章 鴻篇鉅著第1275章 門路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802章 送行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1180章 陰館第1110章 差距第1487章 隆化三年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章 俸祿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217章 變天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七十章 正月第1442章 清點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