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

當“晉”字大旗插上丹朱嶺的那一刻,長平古戰場之上,無論是正在進攻還是輪換休整的部隊,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

鏖戰半個多月了,死傷大幾千人,終於攻克了上黨南北兩部分的界山。

侯飛虎扔了鼓槌,舉目北望。

表裡山河,真的沒那麼容易打。這還是在井陘關告破,敵軍心動搖的情況下才取得的戰果。如果沒有李重那一路的突破,或者說此次出征只有自上黨北伐一路大軍,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

長平地方,歷代大小戰爭無數,新魂疊舊鬼,端地是上天註定的埋骨之地。

他深吸一口氣,下了高臺,翻身騎上馬背。

破此嶺,大軍洶涌北進,直插潞縣(上黨治所)、襄垣,一舉拿下這個晉地門戶,與李重會師。

正要疾馳之時,信使送來軍報:匈奴自烏嶺出兵,攻高都。

心中猛然一驚,再一看,僅有區區兩千兵,頓時放下了心。高都有太守劉閏中和大將軍府帳下督劉善鎮守,前者擁有上萬部落兵,後者有兩千五百兗州世兵,怎麼着也能把補給不便的兩千敵軍給驅逐了。

丹朱嶺打得屍山血海,他也沒調動這支部隊,說白了就是怕劉聰翻山越嶺,截斷大軍的後路。

特別是在查閱典籍之後,得知春夏之交時,水位(沁水支流獲澤河)上漲,昔年秦將王齕就是船運糧食,節省了很長一段山路。恰好今年雨水頗多,難保匈奴不會水運糧食,減輕損耗,以支持更多的兵馬東行。

他的部署和理由被邵勳知道後,公開對衆人說“不識天文地理,枉爲大將”,又提及“雀兒鎮定堅韌”、“金三勇猛剛毅”、“飛虎心思縝密”,可見欣賞。

今日,他的部署終於生效了。

劉聰這一把偷襲沒有達到效果,大軍後路無憂,可放心北進。

四月十二日夜,大軍翻山越嶺至丹朱嶺北二十里,追上劉曜的殿後部隊。

黑矟軍擺開陣勢,與敵野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

黑夜之中,劉曜一路狂奔,擺脫了追兵。

這個時候,前方出現了岔路。

劉曜突然停了下來。

親兵們臉上露出迷惑之色,但更多的是不解。好不容易趁着黑夜甩脫追兵,不跑路停下來作甚?

劉曜沒有理會他們。只是怔怔地看向西邊,那是長子縣的方向。

烏嶺北道,西端是平陽,東端則是長子。

如果現在就奔向長子,當可依託縣城,固守一段時日。即便最終守不住,也有突圍而走,奔烏嶺北道回平陽的機會。

而如果不西奔長子,繼續向北,可回壺關(縣,非壺口關)、潞縣,盡力整合北邊六個縣的人力物力,做最後一波垂死掙扎。

命運的抉擇擺在了他的面前,怎麼走,一念之間而已。

跟隨他逃回來的敗兵們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個個屏氣凝神,等待劉曜做出決定。

劉曜沒有思考太久,對着西方長長地嘆了口氣後,轉過身來,看着大家,道:“丹朱嶺之敗,非爾等之罪,實在是戰局過於險惡,軍心浮動,以至於此。仗打到這會,我也不願再騙大家了,上黨、晉陽已無回天之力。”

衆人靜靜聽着,麻木的臉上沒太多變化。

“前有岔路,西行可至長子,北行則回上黨。”劉曜又道:“衆將士血戰丹朱嶺,殺傷邵兵近萬,不可謂不盡心。事已至此,我也沒臉拉着爾等陪葬。何去何從,諸君自擇吧。”

“大都督何往?”親將忍不住問道。

劉曜長嘆一聲,道:“我自回上黨,與李重、侯飛虎周旋。”

“大都督去哪,我就去哪。”親將說道。

此言天經地義。

主帥的親軍還能去哪?就是主帥要死,也得跟着赴死,不然就是社會性死亡,甚至全家肉體死亡。

親軍之外,諸營敗兵之中,響起了激昂的聲音:“誓死跟隨大都督。”

可惜的是,聲音有點稀落,很多人低着頭,沉默不語。

這就是大敗之際的現實。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願意慷慨赴死的人終究只是少數啊。

“好!”劉曜突然笑了,一掃之前的頹勢,道:“大敗之際,仍有如許多的壯士跟隨,人生至此,夫復何求?走,回上黨。”

“回上黨。”上千人緊隨其後,高呼道。

其他人先是面面相覷,然後對劉曜拜了一拜,在各自軍校的帶領下,往長子縣方向奔去。

劉曜走後,陸陸續續又奔回來許多潰兵。

如同之前的選擇一樣,大部分潰兵趁夜西行,前往長子,少部分人則繼續向北。

黑矟軍在天色將明未明時分抵達了岔路口,他們沒有任何遲疑,一路向北追擊。

十五日,沿途擊潰了兩支認不清形勢的地方豪強兵馬。

當天傍晚,抵達壺關縣城外,一通鼓之後,奪佔了這座幾乎沒多少守軍的城池。

到了這裡,他們稍稍停下了腳步,等待補給以及後續兵馬。

劉曜已經無處可逃,沒必要追得那麼急了。

******

李重於十二日率部南下,花了一天時間,渡過洞過(同“渦”)水。

十五日晨抵達祁縣東北(今太谷區一帶),遇到太原王氏的遊騎,抓捕之後繃弔拷訊,得知溫嶠謀奪祁縣失敗之後,往西南方向狂奔,說降京陵、中都、鄔三縣。

李重立刻派出信使,繞過祁縣,奔往京陵,令溫嶠舉三縣之兵北上,攻打祁縣,拖住王氏家兵部曲。

隨後繼續南下入山,沿着蔣谷水(今象峪河)河谷驛道行軍,於十六日傍晚抵達蔣谷。

此地有地方豪族武裝千餘人,奉劉曜之命戍守蔣谷這個連接上黨與太原之間的核心樞紐。但他們無甚戰意,軍到即降。

也是在這個時候,李重才通過降軍知曉,侯飛虎已經攻破丹朱嶺,正往壺口縣方向追擊。

幾乎與此同時,又一個消息傳來:太原王氏以祁縣降。

李重聽完只是哂笑。

亂世之際,總有人昏頭昏腦,做出前倨後恭這種可笑的事情。太原王氏如何發落,不是他能做決定的,得樑公來。

這個家族在北地也算一等豪門,與琅琊王氏、泰山羊氏、河東裴氏等族齊名,乃幷州最大的豪門。

他們不但與匈奴糾葛甚深,利益捆綁很緊,還有人南下建鄴爲官——當年依附司馬越之人,如先後當過司馬越記室參軍、世子司馬毗之師、東海太守的王承。

甚至連在洛陽爲官的人都有。

分仕各方嘛,世家大族老套路了。

但王氏主脈卻依附匈奴。晉陽未破之前多年,王氏就派了相當一部分族人至平陽郡皮氏縣定居,購地置莊園,招募流民,發展得好生興旺。

李重不太看好太原王氏的未來。或許不會整體滅族,但祁縣主脈肯定要被狠狠收拾,從今往後,大概只有王氏支脈存在了。

二十日中午,五千大軍過軒車嶺(今榆社縣黃花嶺),聽聞侯飛虎已克壺關縣,休整三四日,補給完畢之後,兵發潞縣。

李重下令休整兩日,等一等補給。

戰至此時,沒那麼急了。

到了這會,他也拼湊出了上黨的戰況。令他驚訝的是,劉曜竟然沒有西逃,而是選擇與上黨共存亡。

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以中山王之尊,總攬上黨、樂平、太原、新興四郡戰事,一朝慘敗,難道不要負責嗎?

他就是跑回平陽,多半也是死,甚至會連累家人。

如果他戰死在上黨,家人就可得保全。

自己死,活家人,幾乎不用猶豫,肯定選擇犧牲自己了。

休整的同時,李重也沒閒着,而是派出先鋒遊騎,至南方七十里外的武鄉縣,順利招降此縣。

上黨連接晉陽的驛道,最險要之處就在後世榆社、太谷間。

南北朝時多設關塞,隋唐沿襲。如位於黃花嶺的軒車關(這也是蔣谷大道的最高處,與丹朱嶺類似),如位於榆社北的石會關。

因西晉時幷州戰事不如南北朝時激烈,故軒車關、石會關、長平關(丹朱嶺上)等皆不存在,卻極大便利了戰事。

二十二日,大軍再度南行,這個時候李重又收到消息:聞後方之敗,壺口關守將出降。

“給劉曜釘上了最後一顆棺材釘。”李重聞訊嘆息不已。

劉曜的本領其實不算差,這幾年沒犯過什麼明顯的錯誤,他的失敗與個人能力關係不大,更多的還是與匈奴國力相關。

壺口關一降,不但羊聃部蜂擁而入,就連樑公都會帶着大軍進入上黨,劉曜已被四面合圍,再無生路。

二十五日,大軍進入濁漳水河谷,當晚宿營於鬆門嶺之上。

此時,鬆門嶺南三十里的襄垣縣已爲侯飛虎招降,其餘諸縣亦紛紛派出使者,接洽投降事宜。

戰至這會,整個上黨郡就剩治所潞縣及西邊的長子縣未降了。

李重屯於鬆門嶺不動,遣使者飛報樑公,請示下一步行止。

簡單來說,他覺得南下沒有意義了,不如調頭北上,匯合劉靈,嘗試圍殲劉雅生部數千人。

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895章 動員(上)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1083章 魚腹第1020章 渡河第1288章 新人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三十章 勤王第1100章 取捨第1189章 收官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917章 上郡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289章 走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1408章 無題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1069章 賭得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章 學生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劉裕滅南燕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796章 老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29章 我忍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九十章 變天第1308章 回家(上)第993章 西巡第1217章 變天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852章 分化(上)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章 棗嵩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796章 老人第一百章 硤石第1028章 樣板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二章 朝議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847章 破壞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389章 雙贏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1035章 賭神(下)第1354章 渡河!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277章 辯論
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895章 動員(上)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1083章 魚腹第1020章 渡河第1288章 新人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三十章 勤王第1100章 取捨第1189章 收官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917章 上郡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289章 走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1408章 無題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870章 商路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1069章 賭得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五章 學生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劉裕滅南燕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八十五章 風平浪靜(上)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796章 老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129章 我忍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九十章 變天第1308章 回家(上)第993章 西巡第1217章 變天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852章 分化(上)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章 棗嵩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796章 老人第一百章 硤石第1028章 樣板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二章 朝議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847章 破壞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389章 雙贏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1035章 賭神(下)第1354章 渡河!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277章 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