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故地

潮水漲得很厲害,一波波向上涌。

水軍都督府長史沈延坐在一艘小船上,慢慢接近海灘。

迎面飛來一股細碎的浪花,瞬間沾溼了戎服。

沈延緊緊護着懷中的包裹。

空氣中瀰漫着鹹腥味,耳邊傳來的都是充滿節奏的呼喊聲、划槳聲,渾濁的海水在船舷外側肆意涌動着,時不時氣勢洶洶地拍擊一下船幫,很快又被木槳擊碎。

他不知身在何處,更不知還要多久才能上岸。

他只知道等。

大海不是他擅長的地方,人身處這種環境之下,太渺小無助了。所以他只能等,等到順利上岸,等到這場漫長的旅途徹底結束。

遠處傳來了一陣驚呼。

沈延掃視一圈,發現遠處的海面上一艘船隻正在沉沒。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看船隻沉沒的地點,似乎是偏離了入浦航線,不慎觸礁。

海水從船底涌入,船隻慢慢失去了平衡,開始側翻沉沒。

一些輜重漂浮在海面上,落水的水師將士迅速游過去,抓住了輜重,在海上浮浮沉沉。

陸師軍士則撲騰了兩下,很快就沉入海底,消失不見。

沈延目瞪口呆:都快要上岸了,結果你死在了觸礁造成的海難裡。

又一陣大浪打來,沈延慌忙回過頭去,彎腰緊緊護住懷裡的包裹。

“嘩啦啦”一陣脆響,後背已被浪花打溼。

沈延腰彎得更低了,就在此時,船身猛一震動。

兩側的潮水快速退去,船身擱淺在了海灘上。

“官人,可以下船了。”船上的水師隊副起身,扶住沈延的胳膊,將他攙扶而出,落到了泥濘的海灘上。

“呼啦啦”又一股潮水涌來。

沈延自覺褲腿、鞋靴全溼了,腳也有點陷在泥沙中。

又一名水師兵士走了過來,與隊副一起扶住沈延,三人深一腳淺一腳往岸上走去。

海岸上橫七豎八堆滿了東西。

人羣混亂無比,軍官們扯着大嗓門喊了好一陣子,才勉強聚集起了一幫人。

最先整頓完畢的水師將士已經手持長槍、步弓、刀盾,高舉着幢旗往兩側山上而去,試圖居高臨下,控扼要點。

另有一部分人則攜帶着工具,前往地勢平坦的路口,開挖壕溝、修築矮牆,截斷通道。

更多的人則留在海灘上,協助登岸船隻輸送物質,並分門別類存放起來。

沈延來到了一棵大樹下,先把包袱置於一旁,然後在旁人的協助下脫掉鞋靴,將裡面的泥水、沙子盡數傾倒而出。

“呼……”他長舒了一口氣。

對他而言,這可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直到現在,他甚至都不敢相信已經登上遼東的大地了。

仔細看看,山林層巒疊嶂、蒼翠如墨,草地碧綠如茵、平坦豐美,和中原差不多嘛。就是天氣稍稍涼爽一些,但說實話正好,六月上旬的河南已經有點炎熱了。

水師軍士又給沈延端來了張案几。案几一角還有泥沙,顯然搬運上岸並不容易。

沈延道了聲謝,直接拿衣袖擦了擦,然後從包袱內取出筆墨紙硯,一邊磨墨,一邊打着腹稿。

“吾嘗聞舟制之理,底平而舷淺者,其利在速登灘頭,弊在載寡兵微。昔者朦鐘之制,船底潛波不過數寸,可越礁石鐵障,如鷗鳥掠水。潮信無常之時,猶能進退自如,此造物之妙也。然其腹中容物有限……”

作爲水軍都督府長史,沈延依據親身出海及登陸經驗,開始書寫記錄。

呈遞上去後,都是下一階段改進船舶乃至航海、登陸戰術的依據。

在他看來,也就慕容仁算是盟友————可能是吧————不然就登陸這個混亂勁,讓人一個衝鋒就趕下海了。

當然,那是在敵人有備的情況下。事實上慕容鮮卑這種勢力,基本不注重大海,海上也沒有來犯之敵。對半牧半耕的他們而言,敵人始終是來自東邊山裡的高句麗,以及來自西邊草原上的宇文十二部,遼東南部這些深入大海的區域,基本是不設防的。

記錄完這一段後,沈延令剛剛上岸過來報道的錄事、小史們看管好他的“航海日誌”,自己則沿着緩坡登上山腰,眺望遠方。

這裡其實是沓縣舊地。

此縣設於漢高祖時期,比中原很多郡縣的歷史都要悠久,地域範圍很大,從腳下這個馬石山向北延伸出去二百里,皆屬沓縣範圍,可謂地廣人稀。

曹魏時期司馬懿平遼,沓縣百姓在第二年浮海南下進入青州境內,置新沓縣安置。遼東沓縣幾無人煙,入晉後罷廢。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沒這個縣了。

沓縣以北另有北豐(今瓦房店)、平郭(今熊嶽)二縣,與沓縣情況差不多。曹魏時被司馬懿或屠戮、或

遷徙,人走得差不多了,入晉後一體罷廢。

慕容仁如今就以平郭縣故城爲治所,與慕容皝勉力相抗,也就是說,他的地盤只剩一個遼東半島了,且人心浮動,不少人想着投降對面,拋棄慕容仁。

情況確實比較危急,若此時不渡海北上,給予一定的支持,說不好慕容仁還能堅持多久。

而且,渡海的窗口期就只有這幾個月。

九月以後,洪波涌起,海況逐漸變得惡劣,待到十月,狂風大浪司空見慣。

到了那時候,不但風向不利,海況也異常惡劣,渡海十分兇險,基本不可能從青州支援了,必須等到第二年。

慕容仁支持得到第二年這個時候嗎?可能性不大。

所以,錯過今年夏秋這三四個月的寶貴時間,局勢就會變得面目全非,這便是徐朗、楊寶二人下定決心,在慕容仁回覆同意冊封之前,先期渡海北上的主要原因。 шшш ●t t k a n ●c ○

反正他的主力都在北方對抗慕容皝,南邊幾乎不設防,我登陸就登陸了,你能怎地?

情況正如沈延所預測的那樣,初六黎明開始登陸後,一直持續到初七傍晚,都沒有任何人前來干擾。

倒不是說鮮卑人不知道,事實上初六下午附近的某個部落就上報了,但他們沒幾個丁壯,部落裡多老弱婦孺,因此沒敢輕舉妄動,只派了少許人馬靠近窺視。

在看到海灣內外密密麻麻的艦隻,以及登陸上岸的水師伐木設柵、挖掘壕溝、安放鹿角之後,他們更不敢動手了,只能緊急上報平郭方向。

慕容仁在初七正午收到了消息,然後一直沒下文。

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命令,即到底以什麼態度來面對登陸的樑人?敵軍還是友軍?趕緊給個準信啊。

初九,慕容仁以東夷校尉翟楷、遼東相龐鑑爲使,

南下馬石津。

初九這天,馬石津這邊已有楊寶、鍾離克兩部登陸成功。

兩批上岸了水陸軍士一萬四千餘人,其中比較核心的是左飛龍衛府兵及其部曲四千餘衆,這是比較能戰的,且一應器械齊全,休養了兩天後也漸漸緩過來了,唯缺少騎乘用馬,讓他們的飛龍之名難副其實。

另有近五千青州丁壯,他們只接受過粗淺的軍事訓練,戰鬥力有限。不過也沒人指望他們上陣廝殺,青州丁壯的最主要工作還是營建。

其第一項工作便是修建深入海灣的棧橋,以利船隻停靠、貨物裝卸;第二項工作是修建臨時倉庫、營房,以便囤積資糧、器械以及人員;

第三項工作是以半坍塌的沓縣故城爲基,修築新城,作爲大梁朝在遼東的戰略支撐點。

從這便可以看出,楊、鍾離二人並沒有北上的意思,至少短期內沒有。

於是你便看到了,六月初九這天,馬石津、沓縣故地一派熱火朝天。

搬運貨物的搬運貨物,修建營寨的修建營寨,就地佈防的就地佈防,甚至水軍將領開始琢磨如何返航,到底是等風向變化呢,還是順着海流繞圈飄回去,抑或是去到大海上後,再捕捉那多變的風向。

總而言之,這個季節北上容易,返航困難。

但不返航也不行,這麼多空船聚集在馬石津做甚?不但停泊起來困難,也影響後續物資、人員的轉運。

“若慕容仁肯提供補給倒也沒那麼緊急。”鍾離克說道:“卻不知他有沒有糧草。”

“草肯定有,漫山遍野都是,你能吃麼?”楊寶哈哈大

笑道:“糧有點麻煩。據慕容翰所言,慕容仁鎮平郭之時,遼東約有十五萬人。而今又丟了幾個縣,我看最多還剩十萬男女老少。十萬人裡,鮮卑之衆五六萬,中夏百姓三萬左右,另有少許高句麗、扶余、段部鮮卑之衆,多爲歷年擄掠的奴婢。

昔年慕容庾在世時,慕容翰、慕容仁隨父征戰,屢立戰功,因此得以封建。

其中,慕容翰鎮襄平,慕容仁鎮平郭。

慕容廆死後,諸子入柳城奔喪,慕容翰疑慕容皝要害他,倉皇出奔。

慕容昭、慕容仁驚懼,於是雙雙逃至遼東,舉兵相抗。

去年年底,慕容皝發兵攻遼東,大勝,取襄平等三縣,慕容昭戰死,翟楷、龐鑑率殘部南遁平郭。

平郭算是慕容仁的老巢了。

當年慕容翰鎮襄平時,善於撫慰胡漢百姓,從軍中士卒到地方豪強都信服他。

慕容仁向來佩服這個兄長,於是跟着學習,倒把平郭周邊的局勢安定了下來。

目前慕容仁勢力的主要農牧區域就在平郭城周邊,同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帶,軍士家屬、漢人豪強、各色部落皆匯聚於此,總人口當在五萬左右————農耕區域大致在後世魚圈區、蓋州沿海平原,東邊的山區以部落放牧爲主。

其實他本來還有一個重要的人口聚集區,即襄平(今遼陽),不過已經丟了。

而在襄平以南、平郭以北的汶縣一帶,又是一個農牧業發展比較好的區域,但現在處於前線,百姓沒法好好生產,這些人口、財富能否有效利用是個大問題———這個區域位於後世營口、海城一帶。

所以說,慕容仁帳下人口看似有十萬衆,其實要大打折扣,他能養活自己,維持軍爭就不錯了,其實拿不

出多少糧食、牲畜支持新近登陸的樑軍。

人,終究要靠自己。

六月初十,楊寶在馬石山上接見了慕容仁的使者。

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84章 陣腳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48章 奪城第1118章 溫與趙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二章 軍戶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1188章 三線第1194章 交代第940章 代理人第1236章 毒蟲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880章 述志第1254章 書第1040章 貨幣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1283章 親情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286章 最後階段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958章 策略第835章 勝利!第二章 消化(下)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二十二章 等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1192章 獵場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1246章 觀風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820章 意見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章 徵辟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124章 小透明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六章 棗嵩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1028章 樣板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890章 覺醒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章 行路(上)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1250章 下班
第一百十六章 來人第884章 陣腳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48章 奪城第1118章 溫與趙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二章 軍戶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1188章 三線第1194章 交代第940章 代理人第1236章 毒蟲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880章 述志第1254章 書第1040章 貨幣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1283章 親情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286章 最後階段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958章 策略第835章 勝利!第二章 消化(下)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二十二章 等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1192章 獵場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000章 嶺南嶺北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1246章 觀風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820章 意見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章 徵辟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124章 小透明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六章 棗嵩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864章 試點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1028章 樣板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890章 覺醒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章 行路(上)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1250章 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