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落日

第1053章 落日

邵勳離開金谷園後,先到教練院的營地探望了一下新卒,勉勵了幾句,然後又溜去了尚書左僕射樑芬家,叨擾一頓晚飯,順便探討楊難敵之事。

當晚留宿於樑家……

“楊難敵似未降樑。”去洛三千一百二十里之外的蜀郡成都城外,成國太子李班率東宮僚屬出城禮送顏含一行人,臨行之前,嘆道:“陛下善待楊難敵昆仲,不意其喪狂若此,害我手足。”

說罷,涕淚而下,傷心不已。

李班是成帝李雄的侄子,數年前被立爲太子。

李雄有十來個親生兒子,但他覺得一個都不成器,於是不顧羣臣勸阻,執意立兄長李蕩之子李班爲太子。

當然,這是公開的解釋。至於其中有沒有別的原因,那就不爲人所知了,畢竟李蕩在建立成國的過程中也是一路首領,手握重兵,且功勳不少。

顏含亦嘆息不已。

李蕩長子李琀曾以成國侍中、中領軍的身份,率軍攻打楊難敵兄弟,在友鄰部隊受阻的情況下,輕兵疾進,追得太猛,被楊難敵圍困,與弟李稚及數千將士俱死。

雖然份屬敵國,但顏含對李班印象很不錯,這時候難免嘆息。

與顏含一同出使的建威將軍趙胤見李班身上的袍服居然有補丁,頓時有點吃驚,暗道此人不是大德便是大奸。

“顏公所述之事,恐難成行。”見顏含不說話,李班擦了擦眼淚,說道:“今至多鎮之以靜,與民休息。如此,大族乃安,官民皆悅。”

顏含無奈。

他在這折騰半年了,與建鄴信都通了好幾回,磨破了嘴皮子,卻一無所獲。如今都要離開了,卻只換得一個似是而非的承諾。

也就是說,成國頂多與大晉罷兵,不互相攻擊,如此而已。

想要說服他們自漢中北上,攻伐關隴之地,幾無可能。

這種事,也就葛公能做啊。

“範公何意?”顏含不願出使數月毫無成果,忍不住問道。

他不願稱成國丞相範賁的官職,故只願稱“範公”。

“卻讓顏公失望了。”李班說道:“僑族都不願北上,況舊族乎?”

這確實是相當有誠意的話了,顏含聽得懂,立刻就死心了。

其實,成國與晉國一樣,有僑族和土族。

最先起事的李特(李雄之父,被追封爲景帝)雖說是巴西人,但早在曹魏年間就被遷到略陽了。

跟隨他南下的大軍,同樣是關西流民,其中甚至包括官員、士人、軍將。

至於李特,本來就是晉朝的關西州郡佐吏,起事前任宣成將軍、長樂鄉侯,率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六郡官民南下逃荒,總計十餘萬人,先至梁州後聽聞蜀中富庶,於是賄賂天使得以入蜀。

所以,李成的基本盤就是這六郡軍民。對蜀人來說,他們是僑人,與江東南渡士人和吳地豪族的關係是一樣的。

當然,其實也有所不同。

李氏畢竟擊敗了晉朝在蜀中的軍事力量,進而建立成國,而司馬睿怎麼立國的?

所以,立國方式不一樣,就註定權力不一樣。

簡單來說,李氏在蜀中的權威,可比司馬氏在江東大多了。

李雄建國後,上層多爲宗室以及跟隨他們起家的羅、任、閻等六郡大姓。

蜀中大族只有李釗、範長生等少數人任官,主要目的是利用他們的聲望安撫全蜀。但如果你名望不夠大,那就別想了。

一句話,這個政權不夠“本地化”,存在僑族、土族之爭。僑族都不太願意北上攻打關隴,你指望土族打出去?

顏含出身琅琊顏氏,乃南渡士族,如何不懂其中的關竅?所以他不再廢話,拱了拱手,便與李班等人道別。

李班倒是客氣,又親自送行一段路。

“顏公回返建鄴後,可上疏貴國天子,貴我兩國自可交好再無兵事。”李班說道:“邵勳據有北地,羈縻鮮卑、匈奴,其勢比之曹孟德尤有過之,若不勠力同心,恐難久持。”

顏含停下了腳步,扭頭問道:“太子真不能私下寫封國書?”

李班搖了搖頭,態度很堅決。

顏含無奈。

就目前而言,晉不承認成和樑,皆視其爲僞朝,但在具體操作時,又不得不聯成抗樑,仿如當年吳蜀聯盟,共抗曹兵一樣。

顏含本期望成國能夠降低一下姿態,臣屬大晉。大晉也會順水推舟,封李雄爲成王。

只是個面上的事情,成國內部該怎樣還是怎樣,建鄴會當看不見,結果連這一條都做不到,如之奈何。

七月初一,顏含離開了成都,先乘車,再坐船,一路暢通無阻,於月末抵達了建鄴。

晉帝司馬睿聞訊,急召其入宮。

******

一去半年有餘,再回臺城時,顏含陡然發現變化不小。

看來這段時間內,宮城營建並未停止,這讓他更是憂心。

司馬睿仍然沒有單獨的寢殿,而是朝寢合一,仍住在太極殿中。

傍晚太陽落山之時,太極殿西堂前涼風習習,司馬睿被宮人攙扶着坐下,氣喘吁吁。

丞相王導、太尉劉琨、尚書左僕射卞壼、侍中劉隗等重臣跪坐於側——原尚書令刁協剛剛病逝。

西陽王司馬羕亦在側。他比較特殊,剛剛晉位太宰,並錄尚書事。

毫無疑問,這是司馬睿自覺時日無多,把這個他非常信任的宗室推出來,分王導之權。

沒辦法,山都督不爭氣啊,給你機會不中用,司馬睿也只能啓動“備用方案”了。

重臣之外,太子司馬裒、琅琊王司馬衝亦在側,甚至就連只有十歲的司馬昱都來了。

就在上個月,司馬睿將會稽郡從司馬衝的食邑中拿出,封司馬昱爲會稽王。

此舉當然會讓司馬衝不快,但司馬睿或許顧念鄭阿春舊情,堅持在死前給司馬昱鋪好路。

所以,現在司馬衝爲琅琊王,食宣城;司馬昱爲會稽王,食會稽。

至於王才人所生的司馬晞,已經過繼給了宗室。

“陛下。”顏含一見司馬睿形銷骨立的模樣,就撲通一聲跪拜於地,淚如雨下。

“弘都,你年紀也不小了安能如此?”司馬睿一見,就要起身攙扶,但努力了兩下,終究沒能站起來,頓時垂淚道:“朕扶不了天下,竟連卿也扶不起。”

此言一出,衆皆感泣。

顏含顫顫巍巍起身,抹了把眼淚,道:“陛下,臣無能,有辱使命。”

說罷,將國書遞了過去。

司馬睿伸手接過,剛要展開覽閱,就被王導阻止了。

“陛下,書中恐有大不敬之語。”王導勸道:“待明日心平氣和,再行觀閱。”

司馬睿從善如流,又看向顏含,道:“李氏子可有雄心耶?”

“李雄無雄心矣。”顏含說道:“蜀中上下無一人敢言北伐。”

司馬睿雖然早有預料,但還是頗爲失望。

不北伐,那就有可能東進取巴東,或南下取南中地區,這些可都是晉地。

“僞太子班爲臣送行,聲言縱不北伐,亦願罷兵,共抗邵賊。”顏含又道:“臣勸太子班諫言北取武都、陰平,與漢中連成一線,以據山川之險,俯瞰關中,襲擾邵賊。然其以國中有僑舊之爭,恐難行此事。”

司馬睿怔怔聽完,久久無語。

王導見了,暗歎一聲,求人不如求己,遂道:“陛下,六月以來,荊州數報,邵賊不斷往南陽輸送資糧器械,恐有南下之舉。臣以爲,僞成或許也聽到了些許風聲,故坐觀王師與邵兵廝殺,其則徑取寧州諸郡。存着這等心思,其必不來援。”

司馬裒在旁邊聽了,有些震驚。都這個時候了,還要互相攻殺,趁火打劫?

王導繼續說道:“再者,巴東懸於蜀地東門,若不攻取,全有魚腹之地,其心難安,故李班之言不可盡信。”

顏含有些不悅,道:“太子班待人赤誠,謙遜有禮,必不會誆我。”

“是也。”王導拱了拱手,道:“李班無才,內不通國事,外不知天下事,亦不無可能。”

顏含瞠目結舌。

王導又轉過身來,拜道:“陛下,今非得打退邵賊,方能令李氏醒悟。”

司馬睿渾身無力,半靠在坐榻上,問道:“丞相何出此言?”

“邵賊屢攻楊難敵,雖不能克,然難敵亦已油盡燈枯。”王導說道:“賊兵若在荊州鎩羽而歸,或會轉而謀取漢中、武都,再入蜀地。彼時僞成定然驚慌失措,或會求上門來,屆時便好說話了。”

司馬睿微微頷首。

“故——”王導提高了聲音,道:“臣請定荊州戰守之策。”

“丞相之意……”司馬睿輕聲問道。

“臣以爲荊州當以守爲主,以攻爲輔。”王導斬釘截鐵道:“朝廷可發兵員、資糧西益荊州,以堅城、江河爲憑,拖到邵兵疲憊不堪、疫病叢生,不得不退兵,其後或可分路追襲,一振朝廷聲威。”

司馬睿看向其他人。

劉琨忍不住了,立刻說道:“陛下,臣願浮海北上,招攬慕容氏鐵騎南下,襲擾幽州,讓邵賊首尾不能相顧。”

司馬睿一聽,十分感動,但還是說道:“風波險惡,焉能讓劉卿冒此奇險?”

“陛下!”劉琨急道。

“朝廷自會遣使北上,卿安坐建鄴即可。”司馬睿搖頭道。

說完,又拉過太子司馬裒的手,道:“朕還有要事麻煩劉卿。”

劉琨心中一震,有所猜測。

“卿可任太子太傅。”司馬睿說道:“朕身後之事,拜託劉卿了。”

劉琨低頭垂淚,道:“臣安能受此重託!”

司馬睿再度流淚,嘆息道:“朕本欲與豺虎搏鬥到底,奈何大限將至。時危事急之秋,卻要撒手而去,每每中宵夢醒,都淚沾衣襟。恨!恨也!”

衆人聞言,無不掩面嘆息。

王導看向西天。

最後一絲霞光似乎也要消逝了,他的心情也有些沉重。

第1289章 走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1427章 爪牙第1484章 時不我待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97章 對策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850章 失敗者第1414章 告狀第1349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一章 消化(上)第893章 財政(下)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1475章 曬太陽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468章 挖呀挖第1305章 三人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1465章 逼王第871章 舊人第841章 主動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824章 禮物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269章 太子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1354章 渡河!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53章 結算(上)第1110章 差距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853章 分化(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017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1042章 挑選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182章 大會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
第1289章 走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1427章 爪牙第1484章 時不我待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897章 對策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850章 失敗者第1414章 告狀第1349章 處置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一章 消化(上)第893章 財政(下)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1475章 曬太陽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1468章 挖呀挖第1305章 三人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1465章 逼王第871章 舊人第841章 主動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824章 禮物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269章 太子第1257章 行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1354章 渡河!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53章 結算(上)第1110章 差距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1074章 水戰(上)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853章 分化(下)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1467章 遠方信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017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927章 南下與接見(上)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1042章 挑選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033章 家事與學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182章 大會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