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日是個大晴天,乾冷乾冷的。
仙居殿前的院子內,茶香嫋嫋。
女人們聚在一起,烹煮着蜀中進獻的蒙頂茶。
因爲皇后在甘露殿守“心喪”,今日這個場合便以太子妃盧氏爲首了。
她巧笑嫣然,稍稍顯示了一些親和力,融入了邵氏家族這個大集體,同時又保持了一點矜持,隱隱顯示了大家身份上的差別。
旁邊有小孩跑來跑去,大一點的在前面,小不點跟在後面,吵吵鬧鬧,嬉笑不已。
邵福端着一個碧玉茶碗,微微有些感慨。
自從離開南陽迴歸邵氏大家庭後,她印象中幾個兄弟也是這麼一起玩鬧的。
那時候多開心啊,一個人被打了戒尺,其他人還會安慰,然後再一起玩。
她的目光搜尋來搜尋去,終究沒找到四弟的身影,唯見到太子妃盧氏時不時拉着燕王妃糜氏一起說話,看似親密無間。
她輕輕嘆了口氣,輕啜一口茶水,細細品味着脣舌間那甘苦相依的滋味。
“阿姐,你的嘆氣有點假。”蕈娘走了過來,小聲說道。
邵福眯着眼睛看了下這個同胞妹妹,道:“還敢取笑阿姐,真是白疼你了。”
蕈娘笑了笑,道:“別找了,駙馬去接阿爺了。”
“阿爺在哪?”邵福問道。
“最近他都住在迎秋院,大半個月了。”蕈娘說道:“我去找雅人的時候,經常看到阿爺在院子裡看書。有時
候在給王婕妤、王容華煮茶,有時候又帶着她們在院前樹下漫步。阿爺去得多了,雅人都不願和我一起做婦功了。 ”
邵福聽完,又嘆了口氣,道:“阿爺真是世上頂頂奇怪的男人。”
“是啊。”蕈娘也感慨道:“換成漢魏之世,皇子封就封出去了。”
邵福看了眼妹妹,道:“你和雅人這麼好,以後是不是要和遼東做買賣啊?”
“啊?”蕈娘有些傻眼,下意識道:“阿姐,我都不知道哪裡要花錢?”
邵福也有些傻眼。
妹妹竟然說她不知道哪裡需要花錢。宜都郡不是什麼好地方,窮鄉僻壤的,很多百姓還在刀耕火種,食邑產出只夠讓妹妹養活公主府一干人。
也就是說,如果她覺得朝廷賜下的公主府不夠寬敞,或者想在外地置個別院,可能都要攢好些年的錢。
真就守着一套宅子和產出相當不穩定的食邑過一輩子唄?
“你啊,真是笨得可以。”邵福捏了捏妹妹的耳朵,道:“若非阿姐的宣城莊園花了太多錢,我都想造船去遼東做買賣了。”
“遼東有甚可買的?”蕈娘好奇道。
邵福揪了揪妹妹身上的皮裘,道:“你這裘雖然是拓跋鮮卑那邊進貢上來的,可遼東更多啊。聽說那邊水草比陰山更豐美,山林也多,故虎豹貂狐之屬也多。好像還有一種海里的叫什麼,唉,不記得了,就是高句麗使者進獻的皮子。”
“海豹?”蕈娘問道。
“海豹”這個稱呼是邵勳命名的,史上首次出現此名要在唐代了,但並不流行,後來又出現“水豹”、“島貓”等稱呼,雜七雜八的名稱長期同時存在。
“對,就是此物。”邵福說道:“你怎麼知道的?”
“王婕妤、王容華姐妹都有,就連雅人都弄到一件,好暖和。”蕈娘說道:“還很輕,比我身上這件輕多了,卻更暖和。
因爲海豹、海獺、海狗、海獅、鯨之類多生活在較爲寒冷的海域,因此毛皮的保暖效果極佳(毛髮密度高),還防水,適合潮溼且寒冷的氣候。
除此之外,這些海洋動物毛皮製成的皮裘在同樣的保暖效果下重量更輕一些,且更耐磨,無論保暖、防寒、防水(潮溼陰冷環境)還是舒適感,都勝過陸地動物毛皮製成的皮裘。
“這便是了啊。”邵福說道:“高句麗人從哪裡弄來的?必然是樂浪、帶方二郡。”
“阿爺說是高句麗征服的沃沮之地得來的。”蕈娘說道。
“都差不多。”邵福說道:“你可以在這上面想想辦法啊。
蕈娘沒甚興趣,只隨口敷衍了幾句。
另外一邊,盧氏等人很快把茶端到了案几上,並奉上了點心。
男人們則在談論軍政大事。
“聽聞李公遣兵入遼西(郡)大肆劫掠,會不會太早了?”門下通事舍人苗協問道。
“劫掠之事哪年沒有?互相搶罷了。”西苑丞方綸說道:“不過今年的規模確實不小,聽聞出動了兩千餘騎,其中不乏精銳鎮兵,得牛羊雜畜數萬,俘千人。慕容皝便是死人,也該有反應了。”
邊境劫掠這種事情,歷朝歷代就沒有斷過,只不過大部分規模太小不值得上報罷了。而在草原各部落之間,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首領來約束,難免也會發生劫掠。
但一次出動兩千騎,已經超過劫掠的規模了,上升
到了部落衝突級別。
幽州都督李重是個穩重的人,他一般不太會做出這種破壞朝廷大政方針的事情,此番這麼做,顯然是得到了許可。
觀他入幽州後的所作所爲,無一不是在爲戰爭做準備。
比如在北平郡大修堡寨,囤積資糧、器械,派遣戍兵;
比如整頓各部落丁壯,時常操練、圍獵,乃至斬殺不服從之人立威;
再比如在裁撤世兵大背景下逆勢擴張幽州世兵至二萬人,併爲他們協調、分配土地,又請幽州乃至冀州諸郡發役,爲世兵開挖灌渠、平整田地、修建屋宇等等。
幾番措施下來,幽州世兵二萬步騎士氣大振,裝備了從范陽、鄴城兩地武庫解送而來的精良器械後,嚴加操練,已然頗具戰鬥力。
這二萬人固然不如金正一手調教的三萬長安世兵能戰,但依託燕山守禦各個堡寨卻不成問題,稱得上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而且,這支世兵的存在也極大增強了朝廷在幽燕之地的威信,讓一干胡酋及地方豪族們受到了震懾,不再像之前那麼肆無忌憚了。
“李公這麼做,會不會讓慕容皝惱羞成怒,發大兵來攻幽州?”廣成苑令徐鉉問道。
“或許這便是李公之意吧。”方綸說道:“從昌黎到遼西,除了走盧龍道外,便只有橫穿遼澤了。馬車過不了彼處,頂多來數千輕騎罷了,我看李公應付得了。”
“慕容皝若來遼西,勢必難以對慕容仁動手。”苗協說道:“他應該是捨棄不了遼西的,數百里沃野,對慕容鮮卑來說極是難得。”
“是啊,若能將賊軍盡數殲滅於遼西,則收復柳城輕而易舉……”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邊說,一邊注意着周遭的動靜,尤其是坐在廊下的太子、齊王、楚王、趙王、韓王等人。
他們圍在太上皇身周,一副兄友弟恭的融洽模樣。
老人的眼神更渾濁了,腦子似乎也不如去年好使,往往孫輩們說上好幾句,他才似剛剛反應過來,回上那麼一兩句。
也只有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女們玩鬧到他面前時,他的眼中才猛然多了幾絲光彩。
諸王對這些孩童也頗爲優容。尤其是太子,當四歲的十八皇子戟郎(母田丘氏)摔倒在他面前時,太子笑着將他抱起,爲戟郎擦了擦眼淚。
或許,這些皇子太過年幼,沒有絲毫威脅,太子更願意在他們身上展現兄長的溫情一面。
“三兄,聽聞你粟弋(粟特)語已至大成?”放下戟郎後,太子笑問道。
邵勖搖了搖頭,道:“我也是跟胡商學的,好些年了,也不知對不對。西域長史府(駐樓蘭)送來的國書我倒是能勉強辨認一番,但有時候字跡太潦草,我就看不太懂。再者,西域也不止一種文法,要學的還多着呢,粟弋語多流行於商徒之中。年初爲兄得一佉盧文文書,就看不懂,今年在嘗試着學習。”
佉盧文流行於部分西域城邦之中。比如樓蘭在漢代一度大量使用漢語,但後漢年間國力衰弱,一度大舉撤離西域,對當地失去控制,爆發了漢書危機,於是起源於古犍陀羅的佉盧文填補了空白。
等到曹魏年間重新恢復對西域部分地區的統治時,佉盧文已然大行其道,而今與漢文並存————曹魏、司馬晉雖然恢復了對西域的統治,但多爲名義上的,控制程度顯然不如前漢時深,也不如後漢中前期,下一次真正深入控制,要到前秦呂光率軍西征,大破西域諸國了。
“三兄真是好學。”太子邵瑾讚歎道:“父親將來經營西域,必得倚重三兄了。”
“西域有牛馬羊駝、葡萄衆果,似沒那麼窮?”齊王邵璋插言道。
“有商路在能窮到哪?”邵勖笑道:“人也不少,就是多爲高鼻深目之種類。漢時屯墾戍兵本來就不多,漢末以來中原多故這些人的後裔更是難以找尋。便是找到,怕是也不會說漢話了。
邵璋嘆息一聲,道:“其實我倒想去西域看看的,就是聽聞風沙有些大?”
“風沙是免不了的,但也有水草豐美之處。有些豪奢的西域國主,宮中綾羅綢緞、精美器物一樣不缺。當然,我也只是聽聞,並未見過。”邵勖說道。
那些生活豪奢的西域國主一般處在商路要衝,本身國中有綠洲,可開墾不少良田,能養活個幾萬人———最強盛的龜茲國在前漢時有八萬多人,而今也不太可能超過十萬————兩邊收稅的情況下,豪富是不成問題的。
但正如邵勖所說,再富裕環境就那樣,吃沙子難以避免,就看你能不能習慣了。
或許對有些人來說,當十萬百姓的國主似乎也不錯,但對從小生活在中原繁華之地的皇子們來說,可就不一定這麼認爲了。
邵璋正待再說些什麼的時候,院門外出現了邵勳的身影。
文昌帝君 12C
麥客,問你個問題,大梁分封的一字王可以外擴嗎?
幸福的蟲86 06
要是把念柳丟西域吃沙子,估計要等裴靈雁死了,對於裴靈雁黃毛可寶貝的緊,我估計不能狠下這個
解釋幾個名詞
以前有過一個單章,集中解釋了不少名詞,這是第二個。
在開會,閒着沒事,手機打的,排版和錯別字有問題見諒。
(1) 遼東
¸T Tκan ¸¢O
這是指遼東郡,西晉時代治所在襄平(今遼陽附近),大致範圍包括今遼寧省遼陽、本溪、鞍山、營口、丹東一部或大部,大連市全部。
簡單來說,相當於半個遼寧省(東部及南部)。
慕容廆時代,讓兩個兒子鎮遼東,慕容翰鎮襄平(遼陽),慕容仁鎮平郭(熊嶽)。
這個郡在西晉末年平州涌入二十萬中原百姓後,人口上漲到十五萬左右,經過連年戰爭,一部分被強遷,一部分死亡,一部分逃散,現在大概不到十萬,甚至更少。
農業上漢人以種粟、糜子、黍豆爲主,因爲無霜期較長,且土壤異常肥沃,故農業條件不錯。
歷史上高句麗奪取此地後,在整個南北朝時期大力經營,將其變成自己重要的農業區。
從唐代攻高句麗各地繳獲可窺一斑,在遼東郡地界上總共繳獲了大幾十萬石糧食,馬五萬匹、牛五萬頭、明光鎧一萬領。
李世民曾建議攻建安城(蓋州東北),理由是此城兵少糧多————“建安恃險絕,粟多而士少”。
遼東郡是高句麗重要的農業區、產糧大戶,同時也是重要的畜牧區。
在整個南北朝小冰河時期,高句麗向溫暖地區擴張,遼東就是其重點,唐與高句麗的主要戰鬥都是在遼東、玄菟二郡展開的。
(2) 玄菟
大致包括今瀋陽、撫順、鐵嶺大部,地理位置在遼東郡以北。
645年,李績攻蓋牟城(今撫順附近),得糧十幾萬石。
這同樣是一個農業種植區。
(3) 遼西
在今天河北唐山、秦皇島部分地區,也就是山海關以內,不是遼西走廊的錦州那一片。後者這會還是遼澤的一部分呢,遼西走廊還沒淤積成陸,以沼澤爲主,通馬車是不太行的,騎兵倒是可以走,但後勤也比較困難。
此郡行政上屬於幽州。
(4)樂浪、帶方
今朝鮮西北部一帶,包括平壤在內。
因光照條件好於高句麗最初本土的山區,故在313年前後被高句麗南下佔領,但控制不嚴密,有點羈縻性質。
後來高句麗西進受挫,就開始重點經營這個區域了,與百濟反覆爭奪,還有一個國王守城時被箭射傷,後不治身亡。
再後來,高句麗把都城遷到了此處。
從晉末到唐初,高句麗經歷了完整的中原南北朝時期,因沒人管他,再加上東北地區小冰河時期寒冷的氣候,因此不斷南下擴張,佔據了遼東、玄菟、樂浪、帶方等較爲溫暖的農業地帶,不斷營建城池,開墾農田,人口從不到50萬,增長至350萬上下。
後世有個笑話,隋滅南陳得到的戶口,還沒高句麗多————笑話之所以是笑話,在於江南隱戶多,賬面數字就是個數字而已,但也說明高句麗經過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大力經營,國力已經膨脹到相當程度了。
(5) 昌黎
昌黎郡在後世錦州、朝陽、葫蘆島、阜新一帶。
後世河北有個昌黎,那是因爲唐代時昌黎內遷到臨渝關(山海關)以內,故得名。
最初的昌黎就在關外。
昌黎郡離中原最近,經盧龍道溝通北平郡,晉末戰亂,河北百姓大多跑去昌黎。
慕容魔大力安置,不但種田,還種麻,發展得很不錯,整挺好。
這也是整個平州最富庶的一個郡,龍城就位於此地。
(6)盧龍道
此道經幽州,穿越燕山,沿着白狼水(大淩河)谷地,彎彎曲曲進入昌黎。
因爲地形限制,道路條件很不好,通行能力有限。
怎麼形容呢?就像幽州、平州兩大器官之間只靠一個毛細血管相連供血。
所以在唐末五代小冰河期遼西走廊部分淤塞成陸,出現道路之後,盧龍道很快就退居次要位置。
從此以後,一直現代,遼西走廊這條“傍海道”都更爲關鍵。
(7) 平州
平州轄昌黎、遼東、玄菟、樂浪、帶方5郡26縣,自漢以來,一直到明朝,中原王朝實控區域基本就是這一片,移民也多發生在這裡。
原因我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裡可以種糧食、麻,甚至連蠶桑都有(柞蠶),高句麗心心念念盯着這裡。
即便是南北朝亂世,控制河北的政權也會想辦法控制平州,至不濟也要佔着昌黎,與高句麗分取平原、山區。
因爲你從昌黎退了,高句麗就會覬覦幽州,慾壑難填,戰爭難以避免,那還不如在昌黎、遼東、玄菟打呢。
反正北朝騎兵多,也有一部分草原地盤,盧龍道不方便運糧就從草原放牧前進。
李世民伐高句麗時就提到:“況今豐稔多年,家給人足,餘糧棲畝,積粟紅倉,雖足以爲兵儲,猶恐勞於轉運,故多驅牛羊,以充軍食。”
這是唐軍後勤史上一次里程碑意義的改革。
縱觀整個唐代,非常喜歡徵發部落牛羊,讓他們一邊驅趕放牧,一邊隨軍充當補給:先吃奶,最後吃肉。
唐軍在西域作戰,乃至翻越天山,都有這個加成。
之所以寫這個,主要是我發現很多讀者下意識拿明清來套以前。
明朝時遼西、遼東的概念和這會可不太一樣,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