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

因爲人數過少,朝會沒有開成。

司馬裒移駕太極殿西堂,召開小範圍的問對。

衆臣齊聚之後,他粗粗一掃,差點落下淚來。

先帝臨終前託付朝命的老臣,還有幾個?

丞相王導、太宰司馬羕、太尉劉琨、尚書令卞壼(原尚書左僕射)、侍中劉隗、光祿勳顏含……

王導尚在,司馬羕、劉琨在京口卞壼也來了,劉隗、顏含不知爲何沒趕來。

竟然就只有兩位重臣相伴了!

“丞相,城中局勢……”待衆人坐定之後,司馬裒迫不及待地問道。

“陛下覺得城中有多少賊人?”王導坐在那裡,年邁的軀體看似衰頹不堪,卻氣勢十足,問話時神色淡淡,一點不像臣子面對天子。

司馬裒愣了一下,目光下意識搜尋,可惜人不在,於是清了清嗓子,道:“或在萬人以內。”

之前江北信使說有“數萬人”,已經被山皇后駁斥了,但幾百人又太少了,不至於搞得這麼人心惶惶,那就折中一下,幾千人差不多了。

王導還沒說話,尚書令卞壹卻忍不住了,不客氣地反駁道:“陛下可知臣等當年隨先帝渡江時有幾人?”

“數千人?”這事司馬裒有點印象,畢竟他也是當事人之一,那會七八歲了,還記得一些。

“幾千人是沒錯。”卞壹說道:“但持續多日,對岸也無人攔截,相反有兵衆、官員接應。第一批渡江者不過數百兵丁,隨後臣與先帝、彭城王、南頓王、汝南王、西陽王等人渡江,亦不過千人。後面便是隨軍官員、士人僮僕、家眷,大部分百姓還留在了江北,後面才陸陸續續來江南的。中途曾颳起大風,船隻傾覆,溺斃於江中者不下百人。”

“陛下再仔細想想,一晚上究竟能渡幾個人過來?”

“若這般輕易,朝廷爲何在歷陽、牛渚以及廣陵、京口重兵設備,而不在瓜步、建鄴之間廣佈兵馬?”

這番話擲地有聲,讓人難以回答。

是啊,爲何偏安建鄴者,向視上下游的歷陽、京口爲生死鎖鑰,嚴防死守,反倒是建鄴正北方只佈設偏師呢?還不是因爲這裡渡江不容易?

且不光渡江不容易,上岸也不容易,因爲大多數地方是高高的崖岸,難以登犯。縱有低緩的淺灘,也是一片爛泥地,且不甚長,朝廷在高處壘石爲牆,弓弩齊發之下簡直是射活靶子。

江面開闊、水流湍急、上岸不易、一次投入不了多少人,即便防守方疏於監視大意之下讓你上來幾千人又如何?

孤軍作戰,箭矢、糧食籌措困難,舉目皆敵,能翻得了天嗎?

當然,以上是雙方人心向背都正常的情況下……

“聽君一席言,真乃茅塞頓開。”司馬裒心下大定,高興地說道:“如此,賊兵或只有--”

“最多千騎。”卞壺說道:“一千騎,襲擾有餘,佔土困難。”

司馬裒心更定了,臉上也有了笑容,追問道:“既如此,何不驅大兵圍殺?”

說到這裡,他又轉過頭,試圖尋找在場的統兵大將。

左衛將軍趙胤、右衛將軍劉超皆不在場,中領軍王舒亦不在,只能作罷。

“陛下。”王導突然出聲了。

衆人盡皆斂容,靜聽丞相訓示。

“老夫方纔收到許多消息,真真假假,難以辨別。”王導說道:“縱九假一真,亦頗爲可怖。宗王、名臣、高第罹難者定然有之,若賊衆懸其首,四處宣揚,則人心大壞。”

“爲今之計,當曉諭建鄴士民,渡江賊衆兵

力寡弱,只能逞威一時,無法長久維持。詔書當佈於御街、驛道各處,廣爲張貼,以安衆心。 ”

“臺城有東宮二衛守禦足矣。左右衛兵馬可抽調而走,封鎖道途,不令賊騎驅馳。昔年邵賊如何於長安圍殺鮮卑騎兵的,今亦可施行。”

“名臣、宗室、高第居所,可遣兵助守。無需多,一邸數十甲兵足矣。高門大院之下,輔以僮僕部曲,賊人急切間難以攻取。”

這些措施,有的已經開始施行了,有的還沒有,王導一股腦地在天子面前提一下,讓他知道有這麼回事。

天子自然從善如流。

丞相是什麼人?先帝要封他爲“仲父”,拉着他一起坐在御座上,他說什麼話,聽就是了。在這個當口,琅琊王氏要是舉城投降,他還真沒任何辦法。

“陛下,臣請出宮召集江南諸族子弟來援。”吏部尚書左丞顧衆突然起身,大聲道。

司馬裒看了下王導。

王導居然起身了,走到顧衆面前,深施一禮,道:“國難方見忠臣。長始此去,諸事可不容易。”

“再難也要做。”顧衆慨然道:“江東子弟,與邵賊誓不兩立。”

王導嘆息一聲,轉身看向天子,道:“陛下,可以顧長始爲揚威將軍,總督吳郡入援兵馬。”

“準。”司馬裒繼續從善如流。

“揚州兵馬……”王導繼續發號施令。

******

他提到的揚州兵馬其實很雜,丹陽郡兵就是其中之一。

杜乂一大早就趕到了丹陽郡城。

此城不大, 佔地不過頃許,開有東、南、北三門,除了辦公衙署、倉庫、武庫及一座不大的軍營外,就沒什麼了。

杜乂入城之後,丹陽屬吏們大多沒來,僅有的幾人也暈暈乎乎,面色蒼白。

“僕方纔去淮水看了,居然有賊騎衝到了東府城左近,爲禁軍擊退。”

“僕昨夜帶着家人南奔,風雪夜兵荒馬亂,江邊一批又一批人南渡,到處是馬蹄聲、嘈雜聲,唉,也不知臺城如何了。”

“賊--樑兵來了多少?會不會殺到淮水南邊來?要不把家人都搬進來吧。聽聞有些高門大戶被攻破了,慘不忍睹。”

杜乂靜靜聽着衆人說話,並未發言。

其實他也有些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不過出於警覺,第一時間趕到郡城,彷彿只有握着發號施令的印把子,才能感到一絲慰藉。

此時聽得衆人真真假假的話語,心緒亦起伏不定。

難道大梁王師真的殺過來了?自己要不要做點什麼?

如果做了,可就沒回頭路了,一旦失敗,下場堪憂。便是將來樑軍打過江來,再爲他杜家平反,又有何用?

如果不做,白白錯失一場機緣,便是有北地同宗照拂,也免不了一番白眼。更別說那個魯王可不好說話,沒有立功還想更進一步?做夢吧。

所以杜乂舉棋不定。

“好難決斷啊。”杜乂心中暗歎。

得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郡府外突然響起了一陣馬蹄聲。

衆人聽得心下一突,好在還有理智,知道這應該不是樑賊騎兵衝進來了,騎馬如何攻城?

片刻之後,丹陽尹山瑋進來了。

“府君。”衆人紛紛上前行禮。

“無需多禮。”山瑋有些不耐煩地說道:“速速擊鼓聚兵。”

衆人驚訝地看向他。

“府君,可是聚兵入臺城勤王?”杜乂問出了

大家的心聲。

“臺城好幾千人呢,誰攻得破?”山瑋沒好氣地說道:“半途遇到朝使,丞相有令,丹陽郡兩千郡兵出動,至烏衣巷、長幹裡一帶佈防。”

杜乂恍然。

長幹裡算是建鄴比較繁華的商業區,位於建鄴南部最外圍,與真正的沼澤荒野只有一道籬笆牆間隔。

昔年祖逖爲籌措軍用,就在南籬門外的野地裡扮作匪徒劫殺商旅。

看樣子,丞相不需要他們丹陽郡兵,只令他們封鎖住南部主要通道,不讓賊騎肆意逞威即可。

杜乂暗歎一聲,熄了各種小心思。

王導的應對非常得體,沒給他們任何機會,除非不顧一切,熱血上頭直接開幹,但這種人又到哪裡去找?

片刻之後,隆隆不絕的鼓聲在郡城內響起。

五百軍士出了北門,往烏衣巷而去。隨着還有大量輜重,一看就是拒馬、鹿角之類,意在堵住巷口,不讓賊騎衝突。

騎兵衝不起來,步兵就沒那麼怕了,躲在鹿角、拒馬後面,以大盾護體,再佈置遠射的強弩,在人多勢衆的情況下,勉強可堪一戰。

這五百人後,又是千人自城外軍營出發,由山瑋親自統率,往長幹裡而去。

杜乂領五百人留守郡城。

就這樣,初十白天的建鄴似乎漸漸緩了過來。

臨近正午時分,杜乂甚至聽到有人報捷:一股賊騎襲至青溪中橋附近,因不辨道路,被人堵在了巷中,十五賊騎決死突圍,衝出去了三人,餘衆被斬殺當場。十二賊騎的頭顱已被懸於青溪附近,鼓舞滿城軍民士氣。

杜乂暗道這次是誰領兵的?也太莽撞了一點。

過河這些騎兵,若還堅持在房屋鱗次櫛比、地勢複雜的城市裡轉悠,怕是一個都活不了。

長吁短嘆間,小吏們把午飯端了過來,喜氣洋洋道:“杜公,方纔太廟那邊傳來消息,禁軍用弓弩將一股賊騎逼入巷中,前後圍攻,斬殺賊軍校一員、騎卒十人。這會首級都剁下來了,還得了幾匹好馬。”

杜乂“欣喜”地笑了笑,道:“王師還是能戰的。”

而就在此時,丹陽郡城南門外,鬧哄哄的潰兵一波接一波涌來。

城門守卒飛報至郡府:建鄴令錢鳳舉兵造反,帶着自家僮僕部曲千餘人,自南籬門外突

入,打得山府君猝不及防,大敗而逃。

杜乂“憤怒”起身,道:“錢鳳找死!”

在你以爲局勢走向穩定的時候,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第1285章 團聚古代屠城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112章 停止線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古代屠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81章 家事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十五章 授旗第十四章 偉力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977章 登基(上)第918章 辦法(上)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09章 變化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1283章 親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上)第1108章 山城(上)第1430章 利益第833章 前進!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904章 亂戰(下)第四十章 班師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978章 登基(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1028章 樣板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998章 河州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851章 安插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1057章 襄樊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192章 獵場第816章 邊防第十二章 無題第1242章 在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1129章 我忍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1271章 道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1225章 宣城第931章 換防第1153章 試探第八章 兩京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978章 登基(下)第六章 巡河(下)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883章 融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1325章 歸正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314章 調動(上)第1227章 奇遇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
第1285章 團聚古代屠城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112章 停止線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古代屠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81章 家事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十五章 授旗第十四章 偉力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977章 登基(上)第918章 辦法(上)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09章 變化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1283章 親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上)第1108章 山城(上)第1430章 利益第833章 前進!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904章 亂戰(下)第四十章 班師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978章 登基(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1028章 樣板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998章 河州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851章 安插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1057章 襄樊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192章 獵場第816章 邊防第十二章 無題第1242章 在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1129章 我忍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1271章 道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1225章 宣城第931章 換防第1153章 試探第八章 兩京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978章 登基(下)第六章 巡河(下)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883章 融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1325章 歸正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314章 調動(上)第1227章 奇遇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