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走

“今年過得格外快啊……”翠微堂的院內,已經落滿了積雪,裴靈雁伸手接了一點雪花,只有刻骨的寒意。

Wшw t tkan ¢ o “花奴,陛下回來了麼?”牀榻之上,盧薰輕聲問道。

“臘八之後,大軍就結束操演了。昨日傳來消息,陛下夜宿八角龍驤府,離汴梁很近了。“裴靈雁回到屋內,轉身將房門關上,回道。

“他也四十七歲了,還這麼四處奔波。”盧薰輕輕嘆了口氣。

同樣坐在屋內的劉小禾、裴婉暗暗嘆氣。

各人有各自的命,薰娘不過偶感風寒,馬上就躺下了。期間一度好轉,最終病勢急轉直下,讓人措手不及。

不過,這個年紀了也正常。

裴靈雁爲盧薰掖了掖被角,然後看向裴婉,道:“過了年再走吧。”

裴婉輕輕點了點頭。

之前她去了河東老家,見了見尚在世的親人,住了數月心願已了。現在是時候回返江南,守着望之的墳塋,直到死的那天。

做了一輩子夫妻,縱然吵過、罵過,甚至遐想過,臨老了終究割捨不下那份情義。

“嚴奉先回建鄴居喪吧,他出來這麼久,外間早有非議。“裴靈雁嘆道:“濟陰那邊有幾人跟着南下?”

“兩人。”

“南下也好。”裴靈雁說道:“南邊一家,北邊一家,各自分開過。”

她倆提到的是濟陰卞氏兄弟。

兄弟五個已經居喪結束數月了,老大卞滔一直在等

缺。裴靈雁聽聞後,找機會提了下卞氏兄弟,邵勳很快記起了一直在家培育馬匹的卞茂,於是詢問了一番。

卞滔很快就得到了缺:從七品太僕寺主簿。

就連他二弟也得了個縣博士的官,本來還不想去的,奈何卞氏再不振作真要不行了,於是橫下一條心,乾脆去了上郡某縣教化氐羌,蓋因邊郡的縣博士官品稍稍高一些。

卞家老三、老四大概率跟着裴氏母子南下了,未來就在江南安家。

老五年紀小,仍留在兩位兄長身邊,他最喜歡的“大將軍”也未必能適應江南氣候。

濟陰卞氏就是北地士族的縮影。

在北地有官位的就留在北地,日子也不會差,畢竟還可以依照官品佔田。

沒官位的可以留在北地混吃等死,也可以去江南打理家業。

這個世道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

“建鄴家中可還有短缺之物?”裴靈雁又問道。

“會稽四十餘頃莊田賣給了兵部侯尚書家,剩下的還有百九十餘頃,夠了。”裴婉說道。

“侯尚書怎麼買的?”裴靈雁問道。

“侯尚書給的價錢很公道,那塊地也很好。”裴婉說道:“不過他家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相約五年內付清,我應下了。”

買地款分五年付清,便宜賺大了,但有些事就這樣,至少侯飛虎還願意做表面工夫,大家各退一步,也算結個善緣。

這番話說完後,房間內便沉默了下來。

裴靈雁和裴婉都知道,這是她們此生最後一段相處的日子,別離之後--唯別而已矣。

黃昏時分,邵勳帶着侍衛親軍返回汴梁,自觀風門入樑宮,直趨翠微堂。

裴靈雁、裴婉二人上前行禮。

邵勳擺了擺手,然後徑直坐在盧薰身旁,道:“薰娘,我回來了。”

盧薰下意識拉起被子,想把臉遮住。

“我豈是那麼膚淺之人?”邵勳嘆道伸手止住了盧薰的動作,然後摸了摸她憔悴不堪的臉,說道:“在我心中,你還是當初那個手忙腳亂把書藏在裙下的女子。”

盧薰眼珠轉了轉,依稀記起了往事。

那時天子奔襲許昌,奪了武庫,還來到范陽王府,兩人見了一面。

那會她滿腹幽怨,喜歡看一些描寫閨怨的詩賦,卻不敢爲外人知,只能匆忙藏起來。

這事還是她後來告訴邵勳的,當時被取笑了一番。

她勉強笑了笑,道:“那時真好啊……”

“我得了你,才知你有多好。”邵勳站起身,解下披風,道:“晚飯用了沒?”

盧薰搖了搖頭。

“多少要吃點,病好了以後我陪你出去走走。”邵勳說道:“當初你爲我做水引餅,這麼多年我終於學會了。反正今日無事,便親手做一點。”

說罷,轉身出了門,腳上滿是細碎的霜雪。

裴靈雁等人見了,盡皆輕嘆,亦起身離去,準備給邵勳幫把手。

溫暖的廚竈之間,童千斤正在燒水,邵勳則在篩粉弄得鬍鬚都白了。

“婉娘入京後,卻也未來見我一面。”邵勳笑道:“上次相見是什麼時候?”

裴婉不敢直視他明亮的眼睛,只道:“許是三十年前了吧。”

“似乎是的。”邵勳點頭道:“那會我還一文不名。劉洽誣告我,見召之前,心中很是忐忑。當時花奴要是下令拿下我,真是一點辦法都沒。”

裴婉聞言輕笑,心情似乎好了很多。

方纔男人沒來之前,那壓抑的氣氛直讓她覺得難受,現在卻好多了。

“三十年,三十年了啊……”邵勳篩着粉,猶自感嘆不休。

裴靈雁也有些感觸,靜靜看着邵勳。

那會天下大亂,到處傳來壞消息,很多士女淪落亂兵、胡人之手,慘不忍睹。

她和裴婉聽了都有些惶恐,擔心有朝一日落得此下場,下意識想做點什麼。

她輕輕放過了邵勳,畢竟手頭無人可用,使功又不如使過,況且那種事說是誣告也沒問題。

裴婉則跟着丈夫去投司馬睿,及至南北再度一統之後,才得以見面。

三十年間,多少風風雨雨,最終都走過來了。

不親身經歷過,怕是難以理解他們那個年代的感情,難以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

“臘月十五了,一年又要過去了。”裴靈雁輕聲道。

“是啊,一年年過得真快,事務又如此繁雜。”邵勳說道:“不是料理外敵,便是折騰內務,一刻不得閒。”

裴靈雁看了他一眼,彷彿在說你閒的時候多着呢。

邵勳假裝沒看見,繼續篩粉、和麪、揉麪、切段,然後到竈後燒火。

童千斤則開始做澆在面上的肉糜,動作熟練無比,一看就是老手了。

“少放點肉,清淡一點即可。”邵勳在竈後提醒道。

童千斤應了一聲。

二裴也開始動手幫忙,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太官署的人完全幫不上忙,手足無措。

******

水引餅做好後,邵勳親自端着送到榻前,並把盧薰扶了起來,餵給她吃。

片刻之後,劉小禾、荊氏也來了。

許是年輕時一起遊藝的姐妹們都在,盧薰心情不錯,竟然吃了小半碗。

幾個人聊起當年在廣成澤閒居時的往事。

尤其是獾郎出生後,盧氏經常抱着他散步徜徉的大堤。

荊氏說長堤兩岸楊柳依依,比當年好看多了。

劉小禾說流華院的梨漫山遍野,她們當年抱着玩樂的心態一起栽下的果樹蔚然成林,待熬過這個冬天一定要嚐嚐流華院送來的梨。

盧薰靜靜聽着,淚流滿面。

她覺得這輩子滿足了,沒有遺憾了,唯有些許牽掛。

夜深之後,衆人都去歇息了,只有邵勳半躺在她身旁,靜靜看着書。

“陛下。”盧薰輕聲說道。

邵勳放下書,輕握住她的手,示意他在。

“獾郎被我寵壞了,我有些後悔。”盧薰突然哭了。

“獾郎其實很努力。”邵勳說道:“在左國苑和單于府任職之時,頗爲勤勉。”

盧薰淚流得更多了,道:“他只是被我寵得太厲害了。小時候要什麼都有,大了後心中失落。他其實已經

想開不少了,你要待他寬容一些。我曾以爲這輩子都沒孩子了,不得不過繼了一個,生下獾郎後,喜不自勝……”

“獾郎也是我的孩子。”邵勳看着盧薰的眼睛,道:“他不會有事的。”

盧薰情緒稍稍穩定了一些。

她就這點牽掛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眷戀。

“早些睡吧。”邵勳輕輕拍了拍她的手,道:“明日我扶你起身,在窗下看雪景。你不知道,外間可好看了。你那麼喜歡讀書,能不能寫一兩首詠雪的詩賦?我只會打打殺殺,卻不懂這些。”

盧薰眼淚漸止,嘴角漸漸露出一絲笑容。

“下輩子我偷跑出來,嫁給你。”她輕聲說道。

“好啊,一言爲定。”邵勳也笑道:“那我打天下可要快很多了。”

“不讓花奴她們知道,我先偷偷嫁給你……”盧薰似是在給自己打氣,輕聲自言自語,直到睡過去時,眼珠仍微微顫動着。

十六日,獾郎帶着王妃祖氏來到了翠微堂。

父親給母親裹了條毯子,在窗前看着雪景。

母親的眼中綻放出了奇異的光彩,時不時和父親說一兩句話,親暱無比。

接下來三四天,他每天都來,王妃祖氏則一直留在翠微堂,照料姑氏。

二十日的午後,金烏高懸正中,照在窗前,暖意融融。

母親留戀地看了他一眼,然後把頭靠在父親懷裡,緩緩閉上了眼睛。

獾郎終於繃不住了,跪倒在地,泣不成聲。

世上最關心他的人走了,心中空落落的,無依無靠,彷徨不定。

祖氏輕輕握住他的手,淚眼朦朧。

邵勳輕輕看着手中的紙:“化月歸來,叩窗相認……”貞明元年臘月二十日,修容盧氏薨,年六十一。

四海雲帆 25

老人陸續都走了,大梁一夢要散場了。麥客下本準備寫什麼,考不考慮寫明末,想看看是怎麼看崇禎的,怎麼和崇禎對線的。小冰期、韃子、土地兼併、李自成張獻忠各地叛亂、黨爭、以及南洋的西方人等等能寫的太多了。

林下清風1206 20

前面給獾郎安排工作時提到薰娘着了風寒,就提着心,後面給王夫人安排居所,又提到妃妃把薰娘接到了翠微堂,又加深了懷疑,直到這一章薰娘就要走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相比司馬公主,薰娘病情急轉直下也是太快了。太上皇后病了這麼久,情節也一直往下推,沒想到反而是薰娘走在了前面。如果老人家最近再離開,邵賊會更傷心。

看完這章,有請大佬發言…

研究了下稱呼問題

本卷121章裡面孫媳如何稱呼丈夫祖父母的問題,有人提出異議。

古代親屬之中,大體分爲父系、母系以及婚媾系。

在書中這一時期——

孫輩(無論男女)稱呼自己的爺爺爲:祖父、祖公。

稱呼奶奶爲:祖母。

王父、王母之類是漢代及之前的稱呼,這會已經不是很流行了。

阿翁、阿婆是較爲口語化的稱呼,使用率可能更高一些,但不夠正式。

孫輩(無論男女)稱呼自己的外公、外婆爲:外祖父、外祖母。

下面是重點,婚媾系稱呼中--

丈夫稱呼妻子的父親、也就是現代的老丈人爲:舅、外舅、婦翁,注意,此時其實“丈人”這種稱呼出現了,但不流行。

丈夫稱呼妻子的母親、也就是丈母孃:外姑等等。

妻子稱呼丈夫的父親、也就是現代的公公爲:舅、大人公之類。

妻子稱呼丈夫的母親、也就是婆婆爲:姑、嫜。

這種稱呼一直延續到唐代都有,那句詩都聽過吧?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這裡的“舅姑”就是公公婆婆的意思。

那麼妻子自己的姑姑(父親姐妹)、舅舅(母親兄弟)怎麼稱呼呢?同樣喊舅、姑。

最後,妻子怎麼稱呼丈夫的爺爺、奶奶呢?注意,

這時候不興隨夫稱呼,即丈夫喊自己爺爺叫祖父,妻子是不能跟着喊的。

真正妻子隨夫稱呼要元代才興起了。

這個時期我還真沒找到記載,只有唐代的稱呼:祖舅、祖姑。

而在魏晉以前--

《禮記》中祖姑的釋義:丈夫的祖母。

《禮記·喪服小記》“婦祗於祖姑。祖姑有三人,則於親者。”

鄭玄注:“謂舅(公公、丈夫的父親)之母死,而又有繼母二人也。親者,謂舅所生。”

這是什麼意思呢?即:當丈夫的祖母去世時,婦人需要參與附祭。如果丈夫的祖母有三位(有繼母這種情況,比如王浚一生就娶了四個妻子),則婦人主要附祭於丈夫的親生祖母。

祖姑還有別的意思嗎?有,就是自己祖父的姐妹。

《後漢書》:“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時爲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

來歙父親叫來仲,娶了劉秀祖父的姐妹爲妻。

從這裡“祖姑”的兩重含義來看,其實和“姑”雙重含義是一樣的。

姑,既是丈夫母親(婆婆)的意思,也是自己父親姐妹(姑姑)的意思。

那麼,祖舅呢?

很遺憾,沒找到。

《晉書·應詹傳》有:“鎮南大將軍劉弘,詹之祖舅也,請爲長史。”

這裡的“祖舅”應當是父親舅舅的意思,即劉弘是應詹父親應秀的舅舅。

那麼是不是和姑一樣,還存在另一重含義呢?不得

而知。

而在唐代,則有書儀:“與夫祖父母書,稱尊祖舅姑”。

又有敦煌文書:“新婦再拜上言:尊祖舅、祖姑座前:新婦違遠經年,曠奉溫清……”

至此,可以確定的結論是--

祖姑,從漢代到唐代,含義是:1、丈夫的祖母;

2、祖父姐妹;

祖舅,晉代有父親舅舅的意思,唐代有丈夫祖父的意思,至於晉代有沒有丈夫祖父的意思,不好說,我傾向於有。

第1422章 感悟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1397章 送行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390章 七月第1166章 震盪(下)第1432章 沙漠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796章 老人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798章 伏殺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十六章 歸心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1039章 前路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795章 官員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11章 收復第1246章 觀風第1332章 邀擊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834章 衝鋒!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1216章 王與周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69章 事了拂袖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030章 補救(下)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三十章 塑造第1252章 視察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1006章 居延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954章 結算(下)第1040章 貨幣第二章 行路(下)第1217章 變天第917章 上郡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966章 表率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849章 抵定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八章 兩京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1224章 人心易變
第1422章 感悟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1397章 送行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390章 七月第1166章 震盪(下)第1432章 沙漠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796章 老人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798章 伏殺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十六章 歸心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1378章 舊時代的標誌第1039章 前路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795章 官員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11章 收復第1246章 觀風第1332章 邀擊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834章 衝鋒!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1216章 王與周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69章 事了拂袖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030章 補救(下)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三十章 塑造第1252章 視察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1006章 居延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954章 結算(下)第1040章 貨幣第二章 行路(下)第1217章 變天第917章 上郡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966章 表率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849章 抵定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八章 兩京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1224章 人心易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