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滾”

「嘩啦!」輜重車重載通過,濺起一片水花。

俘虜們一片麻木,懶得躲閃,也不敢躲閃。

秀容之戰,俘匈奴將軍一人(喬衷)、降兵兩千五百,僅餘喬豫等寥寥百餘人潰圍而出,不知所蹤。

再一問戰前秀容守軍人數:五千五百餘。

真正攻城階段,匈奴戰死的兵員數量還不足三千。很顯然,他們沒有必死的決心,沒有戰鬥至最後一人的決心。

要知道,這可是秀容城,因劉淵而得名,就這麼被攻下了,可見匈奴的軍心士氣已衰微到了何等地步。

當然,正統匈奴人還是堅決抵抗的,尤其是守河那次,與銀槍軍大打野戰,試圖半渡而擊。無奈汾水上游(嵐河)不夠寬闊,水流也不急,被一舉擊潰。

守城階段,匈奴人繼續大量戰死,氐羌之衆死傷得就比較少了,到最後投降的人裡面,接近兩千是他們。

這就是現實啊。

攻取秀容後,邵勳坐鎮此城,招撫酋帥。

王雀兒自領銀槍左營、落雁軍、鮮卑輕騎以及一部丁壯近一萬八千人南下。

臨行之前,拷訊過喬衷——事實上沒怎麼上刑就招了——得知赤洪水一帶有匈奴禁軍四千、諸部雜胡「數千」、「萬餘」,築壘自守。

喬衷是真不清楚雜胡的數量,故只能用一個含糊的數字來應付。

至於守將何人,說出來嚇死你:渤海王劉敷。

王雀兒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發現匈奴營壘距他們大概一百五十里的樣子,位於赤洪水河谷之內,當道築壘。

兩側的山間應該還有大量匈奴部落存在着。

他們的態度如何,非常關鍵。

這些部落兵不難對付,正面野戰可輕鬆擊敗。奈何他們不和你正面打,只會偷襲你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十分煩人。

這其實也是邵勳爲何要招撫部落酋帥的原因。

化敵爲友不指望了,先穩住他們也是好的。如果部落首領裡出幾個二五仔,願意幫着帶路,挑幾個跳得最歡的部落滅了,其他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事實上,這會已經有部落選擇渡過黃河,前往河西地帶了。

這兩年關西氣候好轉,降水增多,河西(河套地區)草場豐美,像鐵弗匈奴從雁門、新興西遁不就挺好的麼?

對這些西逃之人,邵勳沒有去管,也管不了。他們逃了,糧道威脅就小了,好事,沒必要複雜化。

自秀容南下之後,大軍的糧道就一直受到若有若無的騷擾,這導致王雀兒部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且不得不派出大量騎兵遮護後方。

他算了算時間,有些憂慮。

軍謀掾張賓被委派隨軍,參與贊畫,見得王雀兒憂慮,勸道:「王督無需憂慮。山間行軍本就不易,須得步步爲營纔可。糧草、器械、冬衣、傷藥轉運緩慢,拖累進兵,但又不可或缺。爲今之計,還是得穩紮穩打,萬不可冒進。」

「我憂慮者,非匈奴,實乃天時。」王雀兒馬鞭上指,道:「興許再過個十天半月,雪就落下來了。縱有冬衣,天寒地凍之時,衆軍士氣低落,又有幾分戰意。」

張賓顯然考慮過這個問題,聞言立刻說道:「軍爭之事,本就無常。初雪落下之時,斷不至於太冷。若實在不成,自可退回秀容、樓煩、汾陽乃至晉陽。」

王雀兒的臉上仍然沒有太多表情,只道:「也罷。樑公軍令已下,唯廝殺耳。」

「王督大軍南下,縱然沒有攻城略地,匈奴也不敢掉以輕心,必會嚴陣以待。」張賓又道:「喬衷曾派人去平陽求援軍,聽聞求到了數千人,多爲屯駐於河東的諸部雜胡。此軍北上,道途一樣艱難

,興許糧草還沒我軍充足。另者,他們一走,軹關、弘農一線兵力寡弱,無力出戰,只能步步退守。久而久之——」

說到這裡,張賓搖了搖頭。

王雀兒看着赤洪水兩側巍峨的山樑,沒多說什麼。

他明白張賓的意思。

二度出兵,突破口估計是在南邊了,而不是他們。

晉陽之兵是正兵,吸引敵軍主力彙集,給軹關、弘農一線創造機會。

上黨的劉善、唐劍、劉閏中其實是一樣的作用,他們沒多少兵,但只要少少派出一些人馬,越烏嶺道西進,匈奴人就不敢撤掉守禦烏嶺南北二道的兵馬。

羊聃、溫嶠二人同理,他們帶着上萬兵馬攻冷泉水,仗打的有氣無力,但匈奴人就是不敢撤走守營壘的數千兵馬。而在這數千兵馬後面,還有不止一個「數千」,隨時輪換乃至增援。

劉聰抽調河東之兵北上西河,而沒有抽調平陽之兵,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考慮到弘農那邊高歌猛進,劉聰要不要派援軍?

處處分兵把守,兵力被大量佔用,大量分薄,或許這就是邵師的意圖吧。

十月二十一日,先鋒段末波抵達赤洪水西岸(方山縣北)的匈奴營壘,雙方在山間互相追逐,箭如飛蝗,爆發了新一場戰鬥。

******

營寨大門突然打開,數百騎魚貫而出,大聲呼喝。

親兵團團圍護在邵慎周圍,用圓盾遮護、長槍撥打,冒着箭矢直衝敵陣。

當然,這樣是遠遠不夠的,肯定會有箭矢漏過來。

不過到底是樑公親侄子,這數百騎的戰馬都裝備了馬首鎧,即只遮護馬首、脖頸、胸腹。

這種馬首鎧製作成本低廉,前漢年間東海武庫內就存放了九萬七千多領馬首鎧,如果前漢能出得起合適的戰馬和人員的話,至少可以組建九萬七千半具裝騎兵——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具裝甲騎的成本從來不是鎧甲,而是戰馬難找,人員訓練週期太長,日常花費太大。

數百騎繞過大隊結陣的彌兵,追上攻寨退下的潰兵,猛衝猛打。

殺得興起之時,邵慎越衆而出,與數十「惡少年」辨了辨方向,直奔王彌大纛而去。

王彌立於高坡之上,嘴角抽了抽。

邵慎此人,他素知之,糾纏多年的老對手了。

邵賊是花了大力氣培養他的,武藝上乘,軍略也有中上之資,馳突之間,煞是勇猛,特別喜歡帶着幾百騎兵衝鋒。

好在他今天做了準備。

令旗揮舞之間,鼓聲連響,數營排着整齊的隊列前出,強弓硬弩貫射而去,將潰兵與追擊而來的騎兵大面積射倒。

「唏律律!」馬兒痛苦的嘶鳴聲響起。

邵慎身前的惡少年親兵們已經倒下了好幾個,空檔露了出來,數枚箭矢飛至,插在盔甲之上。還好,入肉不深,但疼痛鑽心。

更無奈的是,戰馬先是人立而起,然後重重跪倒在地。

邵慎慌忙滾落馬鞍,接過親兵遞來的繮繩,躍上一匹新馬,咬着牙再衝。

羌人輕騎圍了過來,箭如雨下。

邵慎急催馬匹,迎面而上,交錯而過之時,馬槊一掃,瞬間擊落二人。

往前衝了十餘步後,又一杆槍迎面刺來。

邵慎險之又險地躲過,然後一把握住槍桿。敵騎用力回抽,邵慎手一鬆,敵騎身形不穩,搖晃了一下,被緊隨而來的惡少年一槊挑起。

王彌已經站了起來,暗罵羌人輕騎也是無能,打仗不賣命。若非老子的騎兵早就損失殆盡了,用得着你們?

好在步軍已經慢慢壓了上去,漫天

箭雨之下,讓衝過來的晉騎損失慘重。

邵賊那個好大侄身邊圍攏了百餘騎,在羌騎之中左衝右突,看着勇猛無匹。

羌騎並不和他們硬碰硬。

晉騎衝來,他們就散開,然後馳射。

晉騎轉向,他們就繞到敵軍兩側及後方,不斷髮箭。

晉騎放棄糾纏,直衝大纛所在方向,羌騎才稍稍阻擋一下。

應該說,戰局非常穩。

但看到邵慎那廝至今還在活蹦亂跳,王彌就憋不住火。

他看了眼東面,又一批步軍出動了,繼續攻寨。

寨牆上的忠武軍矢落如雨,時不時還扔下石頭、沸水等物事,抵抗得十分頑強。

王彌有些焦急。

從弟王延還在黽池奮戰,他不能在崤阪二陵地區耽擱太長時間,一定要儘快攻拔此寨。

思及此處,令旗再度揮舞。又一支兩千人的步騎混合隊伍離開了出發地,向晉騎後方進兵,迂迴包抄。

要儘快弄死跳得最歡的邵慎!

他一死,忠武軍士氣也就崩潰了,大勝可期。

這個時候,他已經投入了幾乎所有的預備隊,圍剿邵慎的步騎合起來超過四千。

邵慎似乎也意識到了危險,慢慢收攏騎兵,尋找缺口向後潰逃。

大纛下的戰鼓擂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響,這是加速進兵的信號。

四千步騎齊齊發一聲喊,快速移動,將落在後面的晉騎團團圍住,肆意砍殺。

更有那羌騎,之前不甚賣力,這會看到晉騎潰走,頓時大呼小叫,勇猛無比。

整個陣型開始拉長,漸漸有些混亂。

就在這個時候,東邊升起了大股煙塵,富有節奏的馬蹄聲鋪天蓋地,在山谷間不斷迴盪着。

王彌臉色一變,舉目望去,卻見忠武軍戍守的營壘後方,無數披甲武士騎着馬兒馳出。

他們的速度很快,一點不愛惜馬匹,一點不留馬力,就是快速機動。

「府兵?!」王彌臉色一黑,他感覺自己好像犯了個錯誤。

整整兩千四百府兵穿過整個戰場,兜到一處緩坡下馬,然後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抽出器械結陣。

頃刻之間,兩千餘鐵甲武士便小步快跑衝了過來。

弩機攢射之下,正在追擊邵慎的羌騎大批栽落馬下,慘叫不已。餘衆見了,立刻散開,向後退去。

弩手射完之後,立刻轉身後退。

其餘人加快腳步,重劍步槊、大斧長戟,直奔正在追擊的彌兵步卒而去。

他們在戰場上的機動不是亂來的,而是特意挑選的彌兵側翼。從抵達目的地,到下馬結陣,再牆列而進,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在擊散羌騎後,毫不猶豫地斜***了彌兵陣中,頓時捲起一陣腥風血雨。

「完了!」王彌止不住地顫抖了起來。

這是最後的本錢啊!

曾經的噩夢彷彿再度襲來,每次他志得意滿,積攢了一點老底子的時候,馬上就被邵勳逮着猛揍。

還不是一次兩次!

這幾年稍稍安穩了些,邵賊也沒特意來打他,於是本錢愈發雄厚,心氣越來越高,但今日好像要丟掉了……

王彌只覺一陣頭暈眼花,耳邊嗡嗡的,到最後腦海中只有一個碩大無朋的「滾」字!

「噗!」他吐了一口血,直欲軟倒在地。

親將王根快步而上,扶住了王彌。

「下令撤兵,回陝城。」王彌有氣無力地說道。

王根點了點頭,立刻派人去傳令。而他則帶着親兵,把王彌扶上了一輛驢車,團

團護衛着,向西狂奔。

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030章 補救(下)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1415章 意義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346章 狼狽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1387章 風化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1115章 失能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854章 貴種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996章 壽春第1159章 背刺第十七章 先鋒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988章 十五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1216章 王與周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821章 哭秦庭?第1404章 見聞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901章 狹路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1189章 收官第1303章 九月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803章 意辛山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895章 動員(上)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1237章 喪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386章 佔官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081章 人口
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1030章 補救(下)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1415章 意義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346章 狼狽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1387章 風化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1115章 失能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854章 貴種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996章 壽春第1159章 背刺第十七章 先鋒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988章 十五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1216章 王與周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1061章 合理戰術: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821章 哭秦庭?第1404章 見聞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901章 狹路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七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1189章 收官第1303章 九月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803章 意辛山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895章 動員(上)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1237章 喪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386章 佔官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1241章 去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七十九章 白櫻桃下紫綸巾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1081章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