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貞明五年

貞明五年(338)很快便來到了。

汴水兩岸,積雪落滿大地。

村落之中,炊煙裊裊,孩童們快活地走來走去,分享着各自的食物。

田舍夫們換上了平日裡捨不得穿的新裝,然後互相看着對方,哈哈大笑,彷彿在說你怎麼這般人模狗樣了?笑過之後,又有幾絲滿足。

誰願意朝不保夕?誰願意衣食無着?誰願意輾轉溝壑?

王侯將相們能上青史,他們這些小人物只求闔家團圓、豐衣足食罷了。

仔細回想一下,今年似乎真沒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但這其實是好事,這意味着他們沒被加徵賦稅,沒被派發徭役,沒被驅趕着攻城略地。

沒什麼大事,太太平平過了一年,臨過年了發現缸裡還有不少米,屋檐下還掛着幾塊肉脯院牆外堆滿了秸稈,幾隻羊在圈裡用無辜的眼神看着你……

這就是太平盛世的味道。

田租其實很低,戶調也不高,十五天力役拿絹帛折抵也能應付得過來,就是別徵兵、別發徭役了,這個真受不了。

唯願新的一年中,曾經爲大家帶來秩序的邵皇帝別征討四方了,在後宮與皇后、嬪妃們嬉戲不好嗎?

村落不遠處的莊園內外,同樣透露了過年的氣息。

老莊園主手握太康年間的地契,無需度田,頑固地繼續生活在陳留。不過年前一場寒風,讓他駕鶴西去,子孫們辦完喪事之後,聚在一起商量投奔長沙的姻親歐陽氏(歐陽建族人)。

但走歸走,年還是要過的,而且要大過。

他們邀請了許多親朋故舊,熱熱鬧鬧聚在一起,既是慶賀,也是告別。

這個莊園,大抵是不要了,因爲沒人買,就像多年來一座座埋沒於荒草間的堡壁一樣。

他們的心願,就只有去到長沙後,朝廷說話算話,不再追着過來度田。

他們可以幫朝廷穩定南方局勢,甚至可以監視有異志的蠻夷首領或地方土族,只要朝廷別收走他們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地。

東南方的軍府城寨上,軍旗凍卷不翻。

府兵將士們來來往往,一連串門好幾天。

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麼多年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相互結親的不知凡幾,小孩們出個門,但凡遇到長輩就要叫人。

長輩們往往笑眯眯地給點見面禮,勉勵他們苦練技藝,以後一起上陣拼殺、劫掠。

家家戶戶都在殺豬宰羊美酒一甕甕地打開封蓋,男人粗豪的笑聲隨處可聞,體現了他們這個羣體的不凡之處。

喝多了的府兵大着舌頭,談起去年攻打慕容鮮卑的“光輝事蹟”。

誰偷藏了什麼東西,誰殺了幾個人,誰悄悄按倒了一個小娘子,乃至哪個司馬過於古板,哪個部曲將媚上欺下等等,以前不方便說的,這會藉着酒勁一股腦講出來,往往引起一大片附和。

不過,酒醒之後又有些後悔,然後自失一笑,怕個屁!

希望今年天子再帶他們出去搶一把,最好是哪個富裕之所。

與鄉村不同,汴梁城內就完全是另一幅畫風了。

商賈之家聚在一起,笑意盈盈,感嘆天下大治,貨殖之道愈發興盛了。而且,很多以往不曾出現的商品開始大量涌現,極大豐富了市場,給了他們更多的賺錢機會。

西域胡商駝運而來的帶寶石的指環,稀罕物啊,擺放到邸舍中,很快就被人買走。

荊州輸來的漆器是越來越多了,品類也更加豐富,都不用你多嘴,自有識貨的人買走。

交州蔗糖開始出現在各處,讓手裡屯了一大堆草原蜂蜜的商人大受打擊,不過好在蔗糖並不多,蜂蜜又能保存很久,慢慢賣總能賣光。

胡椒降價的速度比蔗糖快多了,不知道此物更容易種植還是怎麼着,總之一月一個價,從最開始的價比黃金變成了府兵都能買。

從平州運回來的大批毛皮極大衝擊了市面,讓不少人損失慘重,開過年後,或許該帶着積壓的皮貨去江南看看了,興許能賣個好價錢。

衆人閒聊之時,紛紛感嘆往後做買賣目光“宜放長遠”,再拘泥於一州一郡怕是要吃虧,尤其是汴梁這類水陸通衢之地,彙集了太多外來貨物了。

士人們的聚會則更加清雅一些。

在王衍離世的這一年,清談的內容有了微小的變化。

有些善於“鑽營”之人在公開場合談論大道之理,並從申紹的“浮力”引申到了氣也有浮力,一時引爲熱議。

少府王丹虎繼毀掉“太液金丹”後,又毀掉了一種知名丹藥的名聲:鉛丹(四氧化三鉛)。

因爲有人服此丹藥突然四肢僵直,口不能言,她親煉此丹,得黃丹,服之嘔吐不止,亦有毒。

她將鉛丹稱爲“紅鉛”,將煉出來的黃丹稱爲“黃鉛”,錄入天工院輯文之中,很快遭到了葛洪的質疑。

消息傳出之後,士人們也議論紛紛,蓋因很多人覺得鉛丹“性涼而無毒”,且不少醫者還用此物治病呢,你是要挑戰天下所有醫者嗎?

……

這就是如今的大梁朝,比起多年前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且還在繼續下去。

是是非非,今人難以辨明,或許只能留待後人評斷了。

******

正月十五過後,汴梁城內的公卿官員們已在進行着搬遷前的準備工作。

邵勳看着仙居殿內曾經熟悉的一草一木,微有悵然。

該走了,人總要向前看。

人生的旅途,本就如此。曾經有許多人陪着他走,有人陪到一半離開了,有人還陪在他身邊。而他,何嘗又不是其他人人生旅途上的陪伴者呢?

錨定他人生的座標慢慢消失,他現在需要錨定新的座標,或許便是這個天下吧。

有了座標,他就不會迷茫,他就能繼續前行,直到生命的盡頭。

來到沙海之畔時,邵勳見到了鴻臚卿王豐、涼城郡公元真這對舅甥以及樑芬之孫樑彰。

王豐是入宮看望妹妹的,樑彰則隨母親入宮看望皇后。

邵勳和王豐在前面走着。

元真、樑彰二小兒落在後面,嘀嘀咕咕。

“客奴,你這個小名是誰取的?”元真好奇地問道。

“祖父取的。”樑彰穿着一襲海豹皮裘,十分惹眼。

“爲何取這名字?”元真問道。

王豐輕咳了一聲,提醒外甥別追根問底。

樑彰倒不怎麼在意,只聽他回道:“祖父說我是樑家的客人,故名‘客奴’。”

元真忍不住笑了。

邵勳則笑不出來。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小孩懂什麼?

“王卿入汴有些時日了,一切可好?”邵勳問道。

“汴梁之繁華,平城不能比,臣非常滿意。”王豐說道。

“與你一起南下之人呢?”

“各有心思。不過得宅邸、錢帛賞賜後,大體滿意。”

邵勳點了點頭,這應該是真話。

部落可以交給親族,自己南下當官,有什麼不滿意的?除了夏天熱一些之外,汴梁的一切都是拓跋代沒法比的。

邵勳也相信王豐說的是真話。蓋因沒他的扶持,他可未必能活到現在,真當鮮卑貴人們提不動刀了?王豐沒有選擇。

“除汴梁繁華之外,可還說了別的什麼?”邵勳又問道。

“對陛下爲他們評定‘塞姓’欣喜不已。”王豐回道。

“塞姓”就是以前的“虜姓”,因爲胡虜之名分隔太過明顯了,故改爲“塞姓”,即塞上之姓也。

第一批評的就是拓跋、僕固、竇、蘭、封、婁、韓、元、代等姓氏,都是拓跋鮮卑地界上十多年來洗牌的結果。

曾經顯赫一時的賀蘭、獨孤、長孫等姓氏還存在着,卻沒被評上門第,將來能不能翻身,可就不好說了。

總體來說,邵勳的心胸還是很寬廣的。

賀蘭藹頭有族人遠遁他鄉,近年來偷偷跑回來,也都得到赦免了。將來若能立功,並非沒有擡其門第的可能。

門第這種東西,中原不少人厭惡,但胡人是真愛,彷彿他們生來就要定個高下貴賤,爭個你死我活。

你喜歡,那就給你,以後不要後悔。

“太學、國子學會錄一批拓跋鮮卑子弟入學,你覺得能錄多少人?”邵勳問道。

“平城十餘人,盛樂寥寥數人而已。”王夫人清脆的聲音在後面響起。

“不錯了。”邵勳笑道:“禮之你擬一份名單上來,儘快。”

“是。”王豐很高興,這是天子送給他的一份禮物。

太學、國子學的名額越來越值錢了,因爲真的能做官,所有經他推薦入學的諸部子弟,將來都要承他的情。

邵勳揮了揮手,讓王豐退下,然後轉過身,看向兩小兒。

兩人還在聊個不停。

“客奴你練武幾年了?”元真小聲問道。

“三年。”

“不讀書了?”

“天天讀啊。”樑彰奇怪地看了元真一眼。

“昨日見你騎着果下馬,以後別騎了,我送你一匹大馬。”元真說道。

“我也早不想騎了,可是阿孃非要我騎,我都覺得丟人。”樑彰說這話時似乎覺得有些害臊,難爲情地低下了頭。

邵勳、王氏相視一笑。

“正旦那麼多酋豪來拜會,你還不放心,非得旁敲側擊?”王銀玲挽着邵勳,輕聲問道。

她八個多月前剛生下孩子,胸口脹蓬蓬的,挽得又很用力,以至於邵勳懷疑她是故意的。

他不動聲色地抽出手臂,換成摟着女人的腰,說道:“畢竟不是小事。元真年後要回涼城了,我總得問清楚。”

“幾時走?”

“三月吧。”邵勳說道:“入秋之後,按習俗應該要大閱部伍吧?”

“嗯。”王夫人對此門清。

三月出發,四月抵達,五月卻霜八月秋高氣爽,草原單于一般要大閱部伍,進山狩獵。

“九月安排好諸事後,再回洛陽陪伴你我。”邵勳說道。

王銀玲聞言嗯了一聲,然後不再像之前那般作怪了,靜靜依偎在邵勳身邊。

孩兒們落得有點遠了,說話聲隱隱約約。

“客奴,好好練武,以後我執槊衝殺,你挽弓殺敵,我們去搶宇文家的女人。”

“還不如搶馬呢,女人有那麼好?我都煩她們。”

“興許搶來的不一樣吧,阿爺就喜歡搶……”

邵勳臉一黑。

王銀玲撲在他懷裡,笑個不停。

“搶來的確實不一樣。”邵勳抱着女人,輕笑道。

“下輩子不用你搶,我主動送上門好不好?”王銀玲說道。

“好啊,一言爲定。”邵勳笑道。

正月二十,邵勳下詔移駕,於月底返回洛陽。時隔五年之後洛陽迎回了它的主人。

與此同時,今年的一系列安排正式展開。

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801章 政務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1065章 習家池第1398章 清明(上)第二章 朝議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400章 會客第794章 新兵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421章 靠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八十章 家人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387章 風化第1180章 陰館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880章 述志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308章 回家(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15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878章 私聊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174章 敲定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1398章 清明(上)第1085章 餘波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1080章 邊界線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075章 水戰(下)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890章 覺醒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277章 辯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1236章 毒蟲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51章 大略第1315章 調動(下)第1233章 門路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1320章 “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29章 補救(上)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412章 三分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七十八章 圍攻
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801章 政務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1065章 習家池第1398章 清明(上)第二章 朝議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400章 會客第794章 新兵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421章 靠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八十章 家人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1387章 風化第1180章 陰館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880章 述志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1308章 回家(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15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878章 私聊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174章 敲定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階段第1398章 清明(上)第1085章 餘波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1080章 邊界線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075章 水戰(下)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890章 覺醒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1277章 辯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1236章 毒蟲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51章 大略第1315章 調動(下)第1233章 門路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1320章 “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029章 補救(上)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412章 三分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七十八章 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