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

雷聲大作,秋雨連綿。

漳水之上,野舟自橫。

南陂之畔,河柳滋潤。

園圃之中,果蔬盎然。

幾個女人坐在銅雀臺的廊下,無聊地看着從青石假山上滑落的雨滴。

城外景緻錯落。

農田裡的粟麥已經收割完畢,光禿禿的。

河流、水渠環繞其間,桑樹一排一排,蔚然成林。

幾隻鸛雀落在小河邊,漫步徜徉。

更遠處的漳渠堰內,隱見白色的波濤。

最西邊則是連綿不斷的山林,煙雨繚繞之中,塵煩被一點點滌盪而去。

不知道誰嘆了口氣,幾個女人的眉宇間都染上一層愁容。

王景風沒了往日的鬧騰,像一座蔫掉的花朵,渺無生氣。

王惠風坐在姐姐身邊,右手托腮,看着迷濛雨色,雙眼失去了焦距。

“阿妹,你說陳公什麼時候從河內回來啊。”王景風突然說道。

“快了。”王惠風說道。

“你怎麼知道?”王景風眼睛一亮,來了興趣。

男人如果來了,她一定要好好數落他一頓。

你的孩子已經會動了,厲不厲害?嘻嘻,也是我的孩子,他好聰明哦。

“有信使來過。”王惠風說道:“河內不好打,陳公也沒下令一定要拿下河內,他會來鄴城的,這裡更重要。”

王景風長長地“哦”了一聲。

其他幾個女人都回過頭來看她。樂氏更是“噗嗤”一笑,氣氛頓時鬆快了許多。

大家不再是剛纔那副無精打采的模樣,開始說起了話。

“阿魚,我與陳公屢屢書信往來,你就不……”王惠風有些難以啓齒,不知道該怎麼說。

“阿妹學究天人,陳公能得你相助,就偷着樂吧,還敢挑三揀四?”王景風嘻嘻笑道。

王惠風嘆了口氣。

當初景風被陳公寵幸,偷偷跑過來和她說悄悄話的時候,她難以形容那是什麼感覺。

好像有點失望,又好像有點難過,更多的則是茫然。好像失去了方向一樣,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於,心底還起了一絲對姐姐的怨恨。

現在麼,看姐姐這個樣子,她釋然了。

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姐妹,她高興,她幸福,就夠了。

“陳公在河內打得很艱難?”坐在角落裡的劉野那突然說道。

王惠風扭頭看了她一眼,這也是個可憐人。

其實王惠風挺欣賞劉野那的。

和一般士人女子不同,劉氏的手掌心、手指頭上居然有老繭,一問,原來是拈弓搭箭導致的。而且她會耍弄刀劍、會騎馬,力氣很大,與一般的中原女子大爲不同。

看得出來,她是那種野心勃勃之人,對權力有極大的渴望,但被陳公帶在身邊幾個月後,心氣受挫,迷失自我,渾渾噩噩,已經不是之前那副英姿颯爽的模樣了。

那可真是個害人精!

“野王有五千劉漢東宮侍衛,裝具精良,不是那麼好打的。”王惠風說道。

“這五千兵應該是劉乂的人吧?數月前劉聰遣冠威將軍卜抽率軍接管東宮,把這五千人調走。東宮四衛不反麼?”劉野那奇怪道。

“你聽誰說的?”王惠風驚訝道。

她完全沒聽說過這事,陳公應該也不知道。

劉野那低下頭,不答。

王惠風想了下,道:“可能東宮四衛只是負責保護劉乂,未必是劉乂的人。劉乂多半刻意拉攏過,但肯定沒能全部拉攏,劉聰對這支部隊起了疑心,無從分辨誰忠誰奸,於是派來河內守城。”

劉野那點了點頭,道:“東宮四衛挺能打的,皆揀選各部、各郡精壯之士編練而成,上黨諸部就被選走了三百多勇士,步騎兩便。當年父親還在,看到勇士被選走,惋惜良久。這些人訓練有年,器械精良,大部分打過不止一次仗。他們若不降,野王又城高池深,很難攻破。”

會騎戰,還精於步戰之人,一個部落之中不會太多。

這類人在唐宋有個專有稱呼:“背嵬”,即部落頭領親隨勇士的意思。

“伱說得對。”王惠風說道:“所以陳公也沒指望能打下河內,他把石虎吸引過去,不讓他騷擾鄴城、白溝水就夠了。”

石虎已經率部西撤,被漢安西將軍劉雅喊回去的。

石獸其實很不情願,但軍令難違。再加上朝歌、枋頭、共縣一帶閉門自守,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越過這些據點北上安陽、鄴城,則有以侯飛虎部黑矟軍爲首的部隊把守各個要處,同樣很難攻取。

當地豪族又不願提供糧草,每至一地,待個三五天就要走。到了最後,也只能破壞一下農田、水渠、房屋,泄憤一番,打馬而回。

現在聚集在汲郡西半部分以及河內一帶的匈奴兵馬其實不少了。

劉雅、趙固、石虎,步騎六萬有奇,比剛剛增兵到四萬人的王雀兒所部還多。

好在匈奴兵力較爲分散。

軹關是通往河東的要塞,要分兵把守;

河陽(劉漢河陽縣)有一條只能通人和馱馬的小路,可趨河東,要分兵把守;

連接汲郡的武德、山陽要分兵把守……

處處分兵,直面王雀兒的兵力就沒那麼雄厚了。石虎率部趕過來後,聚集在野王城內外的匈奴兵甚至還少於晉軍。

但晉軍確實也沒法攻取野王,做到牽制就不錯了。

王惠風以此判斷邵勳要來鄴城,其實是合乎常理的。

“來鄴城好啊。”王景風高興地說道。

她已經開始幻想,當男人過來的時候,她就趾高氣昂地挺着大肚子,讓男人爲他做這做那,對她好。

想着想着,竟然笑出了聲。

王惠風看了姐姐一眼,又轉過頭去看着悽風冷雨。

劉野那則心事重重。

兄長太膽小,又太貪婪了。

陳公對他不滿,匈奴也對他懷疑,竟是兩頭不落好。

樂氏、殷氏、毌丘氏聊了一會後,一起回去看孩子了。

******

銅雀臺下的銅爵園內,盧志正在待客。

“王彭祖這個冢中枯骨,實乃漢之袁術,可笑已極。”盧志聽了新得來的消息,忍不住大笑。

當然,漢之袁術可比不上王浚。

王浚強盛之時,屢戰屢勝,滿天下只有苟晞能與之相提並論,而袁術“無毫芒之功”。

一度手握幽州及冀州大部,戶口殷實,這經濟實力也不是袁術可比的。

但他與袁術有一點相同,自己的兵都不行。

漢末時袁術靠徵發農民打仗,還能混一混,畢竟漢末的軍隊都很菜。

可在西晉末年,鐵騎縱橫,漢末時十八路諸侯那種戰鬥力,可就不夠用了,王浚徵發田舍夫,被石勒打得落花流水——因爲騎兵技術、戰術大發展,此時胡人騎兵的戰鬥力遠強於漢末,裝備也更加精良,確實不可同日而語,戰爭烈度大大增加。

所以現在的王浚處境可能還不如袁術,這就存在機會了。

“盧公,太白可有意幽州?”客人遊邃認真地問道:“若有意,家兄也不矯情了,跟着陳公幹便是。可若無意北上,一旦輕舉妄動,則有殺身之禍。”

盧志一聽,沒有立即回答。

遊邃心有些涼。

他是廣平任縣人。遊氏家族在廣平的根基並不深,最早只能追溯到曹魏年間,遊述遊庶祖歷任縣令、太守、治書侍御史、尚書左丞,最高做到皇后的大長秋,然後告老回鄉。

發展到現在,廣平遊氏仍然只是個小士族,且因爲戰爭而家門破滅,族人四散。

王浚強盛之時,招撫已淪爲流民帥的遊綸爲官,但因爲王浚沒有資格管冀州,他任命的官只能稱作“假署”,甚至被稱爲“僞職”,不被人認可,因此遊綸的地位並沒有得到什麼改善,就是個流民帥罷了。

王浚任命遊綸爲官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爲他的兄長遊統在浚府爲司馬,現在依然在任。

遊畼(chàng)、遊邃兄弟則是廣平遊氏的另一支。

遊畼治學有道,在地方上有點名氣,甚至可稱爲廣平名士。

王浚聽聞,便三番五次致書徵辟。遊畼推託不過,擔心家族遭遇不測之禍,便去了。

遊邃當時勸他,王彭祖刑政不修、華戎離叛,必不能久,不如再拖一拖,說不定哪天他就敗了。

遊畼堅持去,理由是王浚殘忍多疑,若屢次推託,必然爲其所殺,甚至連累宗族。而且,“亂世宗族宜分,以冀遺種”。

遊邃無言以對,遂爲兄長送行,至浚府任祭酒,及至今日。

盧志找到他時,他還有些激動。

盧子道乃河北名士,人脈遍佈諸郡。在穎府任長史之時,更是一手遮天,河南來的江統、蔡克玩不過他,江南來的陸機、陸雲更是被他玩死,河北士人鹹服之。

遊邃還是很願意爲他做事的,前提是不能以兄長遊畼、同宗兄弟遊統全家老小的性命爲代價。

“太白自有意幽州。”盧志頓了一會後,展顏笑道:“金正剛在高陽兩敗呼延莫,早晚攻取此郡,汝何疑也?”

遊邃將信將疑。

“糊塗!”盧志看他那樣子,臉頓時落了下來,責道:“廣平遊氏都什麼樣子了?若非我力薦,遊綸當不上趙郡太守,遊氏敗落旦夕之間耳。今有千載難逢之良機擺在面前,你卻一再猶豫,是何道理?我能讓遊綸當上太守,也能讓他下來。廣平太守程牧乃我舉薦,怎麼,成都王敗後,都不認得我盧子道了?”

“豈敢!”河北“教父”威壓如山,遊邃誠惶誠恐。

盧志盯着他看了許久,見遊邃一副低聲下氣的模樣,方纔一笑,道:“大富貴不曉得抓住,真是蠢人一個。我再給你一次機會,說說,幽州那邊如今是什麼情形。”

遊邃不敢怠慢,立刻說道:“據兄長所言,浚府將佐甚多,只督護孫緯一人有點本事,且比較忠心,餘皆碌碌……”

聽遊邃一番詳解,盧志漸漸明白了,與他了解得差不多。

如此互相印證,更讓他欣喜若狂,有些事更有把握了。

“陳公無我,卻不知要在河北征戰幾年。”盧志笑道:“浚府司馬遊統是你什麼人。”

“從從兄。”遊邃答道。

這是堂兄的堂兄,其實也算是比較親近的關係了。

“聽聞裴憲裴景思在浚府,任何職?”盧志問道。

Wωω.ttкan.co

“裴景思乃前豫州刺史、北中郎將,王浚既未稱制,如何能用他?”遊邃說道:“不過客卿罷了。荀綽荀彥舒亦是。”

裴憲曾被司馬越委任爲豫州刺史、北中郎將,後爲匈奴大軍嚇潰,一路奔逃至壽春,依附周馥。

周馥敗亡時,又跑到江州,依附華軼。

華軼敗亡後,又奔至幽州,投靠他最後一個熟人王浚。

“唔。”盧志捋了捋鬍鬚,道:“裴景思與華氏相善,老夫知道怎麼做了。”

其實,盧家與華家也有聯繫。世家大族嘛,總有點七拐八彎的關係。

盧志是後漢名臣盧植曾孫、曹魏司空盧毓之孫、衛尉盧珽之子。到了國朝,盧志又爲穎府長史、中書監,若非司馬穎敗了,這盧家四代人簡直炸裂。

華家與盧家有聯姻,前河北都督、中書監、侍中、光祿大夫、尚書令華廙就是盧毓的女婿。

盧志權傾鄴城之時,和華氏的關係很不錯。

如今或可令華氏派人與裴憲聯繫一番。至於同樣寓居幽州的荀綽,他不打算搭理。

想到這裡,他看向遊邃,道:“敢不敢跑一趟幽州。”

遊邃不敢拒絕,回道:“諾。”

兵荒馬亂的,誰發神經去幽州啊,但他有選擇麼?盧子道可不是什麼氣量寬宏的人,相反有點小心眼,得罪他的人基本沒好下場。

盧志復大笑,暢快得無以復加。

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350章 高爾第1451章 離開前的雜事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852章 分化(上)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285章 團聚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907章 奔襲第1236章 毒蟲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1183章 變革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1332章 邀擊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800章 崇明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1080章 邊界線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00章 取捨第1331章 薄城第十五章 幕府第1029章 補救(上)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983章 祖氏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917章 上郡第1294章 黃沙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152章 圍獵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1100章 取捨第二章 軍戶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884章 陣腳
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350章 高爾第1451章 離開前的雜事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852章 分化(上)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285章 團聚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907章 奔襲第1236章 毒蟲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1183章 變革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1332章 邀擊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800章 崇明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1080章 邊界線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1100章 取捨第1331章 薄城第十五章 幕府第1029章 補救(上)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1276章 你們先議一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983章 祖氏第996章 壽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917章 上郡第1294章 黃沙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1152章 圍獵第1319章 遼海西南第1100章 取捨第二章 軍戶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884章 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