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殿議

五月麥收之前的一場豪雨,讓平陽愁雲慘淡。

當然,這只是一個誘因,讓這些大人物們更加擔憂的則是幷州戰局。

晉陽孤城一座,岌岌可危。

按照最新的消息,城裡的青州兵吵吵嚷嚷要回家,被劉靈砍了數十人,勉強鎮住了。

三千步卒,一旦棄晉陽東逃,士氣全無,能活?

劉靈還是鎮得住場面的。

他還把城內的男丁全部徵發了起來,城門堵死。

健婦、小兒擔送食水、守具。

所有人都要上陣,這才堪堪保住了此城。

當然,這也和鮮卑步兵尚未抵達有關。目前過來的多是騎卒,不擅攻城,以至於此。

越往後拖,越不利啊。別的不說,糧草可足?

五月初五,就在邵勳離開天池南下,尚未抵達靜樂的時候,半日間驛馬三至,傳來了緊急軍情。

王妃庾文君急召幕府右司馬羊忱以下僚佐十餘人、樑國官員數人,於光極殿升座議事。

“大王若聽我的計策,何至於此。”急急從弘農趕來的幕府督護、忠武督軍邵慎氣道:“何須親自鎮撫?把那些頭人賺來平陽,一刀斬了便是,諒他們也不敢反。若反,我親自領兵征討。”

庾亮看了他一眼。

妹夫失去聯絡後,妹妹第一時間召虎威將軍邵慎入平陽,還打算讓他把忠武軍主力帶過來。

信用宗室,不信孃家,讓他心裡酸溜溜的。

太尉王衍自動忽略了邵慎的話,起身行了一禮,道:“王妃勿憂,大王起兵十餘載,只小挫數場,大戰皆勝。老夫雖不知兵,但也知大王用兵之老辣。按前番軍報,大王於嵐谷挫敵鋒銳,斬首無算(六百),軍心士氣應無大礙。許是岢嵐山勢連綿,部落羣情騷動,遮斷驛道,以至消息不通。”

說到這裡,他還是嘆了口氣,心中不無埋怨。

樑王就是個武夫,沒錯的,太心急了。

岢嵐北部那些部落,急着現在招撫嗎?換句話講,爲什麼急着對代國動手?

他不是傻子,看到樑王率軍北上招撫的意圖,就知道最遲三年內就要伐代了。

“太尉以爲該如何做?”庾文君坐在劉聰的御輦上,有些六神無主。

一般而言,正旦之時夫君會拉着她的手,二人並肩坐在御輦上,接受衆官朝賀。但現在只有她一個人坐在這裡,心中空落落的,難受無比。

“回王妃,今卻無糧。”王衍皺眉沉思了一會,嘆道:“些許存糧,多爲大王帶走。若能遲上半月,夏糧入倉,老夫便可籌措了。”

庾文君睜大了眼睛。

她其實沒什麼脾氣,性格比較面,但此時也忍不住惱怒了。

“太尉說得什麼話!”庾亮提高了聲音,黝黑的面龐青筋直露,竟是不給王衍面子了,怒道:“我不信一點存糧都沒有。”

說罷,看向大農殷羨。

殷羨立刻回道:“萬人以內軍需湊一湊還是有的。”

庾文君眼睛亮了,立刻說道:“黑矟左營屯於河東,侯將軍乃大王門生,素受信重,或可令其領兵北上?”

“河東還有義從軍三千騎。”庾亮提醒道。

“那就——”庾文君正待說話,卻見幕府右司馬咳嗽了下。

老羊本不想這麼早就說話的,眼看着庾亮、庾文君兄妹要瞎指揮了,忍不住咳嗽提醒了下——理論上來說,王妃是可以下達最終命令的,權限比他們都高。

“王妃稍安勿躁。”羊忱起身一禮,道:“雖聞匈奴屯兵安定,意欲北上,然蒲津關三城兵尤多也,不可不防。黑矟、義從九千步騎若調走,則河東危矣。河東不保,則平陽危矣,王妃慎之。”

說完這句,他頓了頓,道:“平陽城內的數府府兵亦不能輕動,動則人心喪亂。北邊事不大,萬勿自亂陣腳。”

庾文君腦袋嗡嗡的,她下意識看向兄長庾亮。

同時心中有些惱火,怎麼一個個都攔着她救夫君呢?她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就想趕緊調兵北上,救援岢嵐、晉陽。

庾亮這時倒有些沉默了,因爲羊忱說得有道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邵慎一拍案几,也不管其他人的臉色了,直截了當地說道:“叔母,此乃家事,侄這就領忠武軍北上,平陽料理好糧草軍資便是。”

“虎威將軍勿要因怒興兵。”王衍瞄了他一眼,道:“潼關還有許多賊兵,忠武軍一走,誰來守禦弘農?”

“王夷甫,你他媽安的什麼心?”邵慎怒了,道:“讓裴廓來弘農便是。”

王衍被他罵得臉上掛不住了。

天可憐見,這麼多人裡,若說誰最不願意看到樑王出事的話,那一定是他了。

羊家兵精糧足,長期統率兗東、豫東乃至青徐部分郡縣的兵馬,號召力很高,在軍中爲將者也不少。

裴氏好歹有禁軍二萬人。

潁川士族在軍中效力者也不少。

就他琅琊王氏跛腳,在軍中影響力十分有限。樑王若真出了事,王家可能是第一個出局的,他有什麼理由不救樑王?

真真氣死人。

左長史裴邵眼見着氣氛不太融洽,立刻起身,奏道:“王妃,黑矟、義從、忠武三軍整體不能輕動,但可抽調部分營伍,輔以塢堡部曲、部落精壯,擇一良將統率,剋期北上。”

這算是折中方案了,其實很有可行性。

見其他人不反對,裴邵又道:“河東董武,聞北邊戰局焦灼,自請率三千‘瞎巴’北上,爲樑王殺敵。”

“此巴真瞎耶?”庾亮一愣。

裴邵捋須而笑,道:“材官將軍久在汴梁,不知河東之事。郡人稱巴人爲‘瞎巴’,乃贊其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其實就是愣,看到敵人的鋒刃和箭矢,不知道躲,一根筋往上衝,跟瞎子一樣。

北魏年間,巴人甚至以此自傲,董紹就上書:“臣當出瞎巴三千,生噉(dàn)蜀子。”

庾亮一聽巴人如此悍勇,大喜,連聲道:“那就讓董武速行。”

裴邵含笑點頭,又道:“汾陰薛氏,素稱忠勇。其部宗人逾千,練得萬餘精兵,亦可檄調三千驍銳,一併北上。”

王衍、羊忱兩個老登對視一眼,知道這事靠譜,微微頷首。

不過,到底在裴家的地盤上,局面讓裴氏之人掌控了,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爽。

庾文君聽裴邵這麼說,一顆心又落了回去,她看看裴邵,再看看庾亮、邵慎,欲言又止。

“王妃。”羊忱想了想,說道:“或可調義從騎軍一千、黑矟左營步卒二千四百人、巴人三千、薛氏部曲三千,總九千四百人自離石北上,增援秀容、樓煩一線。上黨劉氏離晉陽不遠,當請其徵發部落精壯數千騎,並汴梁北上之落雁軍騎卒二千,直趨晉陽,穩固大局。或曰糧草不足,王妃可令劉閏中殺羊以爲軍需,朝廷補其金帛即可。若不要金帛,數月後補其夏麥若干。”

邵慎難得沒有出言反對。

庾亮也舒了一口氣。

“上黨一路,可以劉閏中爲都督。離石一路——”羊忱又道:“前軍——”

“就以虎威將軍爲都督。”庾文君鼓足勇氣,壓住了心中的懦弱,脫口而出。

說罷,心砰砰直跳,彷彿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一樣,視線都不敢與其他人觸碰。

庾亮有些驚訝地看了妹妹一眼,這可不是她的性子啊。

羊忱行了一禮,沒反對,坐回去了。

其他人也沒反對。

這事比較敏感,胡亂反對後患無窮。

“遵命。”邵慎應了一聲,然後看向主簿鄭隆、五兵曹尚書柳安之。

二人一齊起身,道:“既是王妃之命,僕這便擬寫調兵文書。”

大略定下後,衆人便開始討論細節,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討論得差不多了。

鄭隆、柳安之當場擬寫調兵文書;

大農、度支尚書調發糧草;

軍司王衍、右司馬羊忱委任統兵將領……

一份份文書寫完後,庾文君先挨份硃批,然後拿出樑王、大將軍印鑑,用力蓋上。

出兵之事就這麼成了。

數日後,各地兵馬火速趕來了平陽,邵慎在城北誓師,領取了部分軍資,大舉北上。

這個時候,邵勳剛剛趕至樓煩,擊退了拓跋紇那,將其向西逼去。

留五千黃頭軍固守樓煩故城後,十二日,自領親軍、銀槍軍及五千黃頭軍計一萬二千餘人東行。

一路之上,他們遇到了部分鮮卑騎兵。

大軍放慢了速度,但仍然堅定地向東前進。

三日後,義從軍歸建,還帶來了諸部雜胡輕騎二千餘,總兵力增長到了一萬六千。

五月十八,羊腸倉外火光沖天,鮮卑人燒燬了這座早就沒甚存糧的邸閣,向晉陽方向退去。

二十一日,主力大軍抵達了晉陽城西,沿汾水紮營。

看着城頭仍然高高飄揚的“劉”字將旗,邵勳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是真的擔心青州人繼續跑路,雖然晉陽丟不丟也不影響大局,因爲他壓根不信鮮卑人會留下來守此城。

這個時候,幷州雷聲大作,雨水又漸漸多了起來,一下就是好幾天。

雷公助我!

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1441章 迫降第1241章 去國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242章 在途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1426章 閒言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1107章 登高第1303章 九月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1018章 風角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1106章 臘月(下)第1430章 利益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859章 節日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四章 行宮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1273章 風氣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425章 河東第1233章 門路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1373章 鄉宴第1065章 習家池第1081章 人口第955章 亮子第889章 動態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1413章 辭行第1431章 出發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1421章 靠攏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1347章 押解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3章 降人第1034章 賭神(上)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1271章 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435章 劫難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1308章 回家(上)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1107章 登高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20章 意見第一章 縣令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二十二章 等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
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1441章 迫降第1241章 去國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242章 在途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1426章 閒言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1107章 登高第1303章 九月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1018章 風角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對進(上)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1106章 臘月(下)第1430章 利益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859章 節日第1338章 草原上的戰爭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四章 行宮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904章 亂戰(下)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1273章 風氣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425章 河東第1233章 門路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1373章 鄉宴第1065章 習家池第1081章 人口第955章 亮子第889章 動態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1413章 辭行第1431章 出發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1421章 靠攏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1347章 押解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3章 降人第1034章 賭神(上)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1271章 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1435章 劫難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1308章 回家(上)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1107章 登高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1305章 三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五十一章 散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1229章 搶時間(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820章 意見第一章 縣令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二十二章 等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