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

滎陽最近十分“繁榮”。

首先是太傅幕府的搬遷,令本地涌來了大幾十名領有幕職的士人。

他們有家人,有僕婢,並帶着少量部曲賓客。

幕府僚佐之外,還有大量低級吏員,以及受他們驅使的、輪番徵發值役的幫閒。

光這一項,林林總總就六七千人了。

這還沒完,一些商徒跟着幕府搬來搬去做買賣,這又不少人。

還有工匠、樂人……

可以說,幕府搬到哪裡,哪裡就十分繁榮——如果他們每次消費都給錢的話。

消費只是促進經濟繁榮的一個手段。除此之外,還有投資。

在過去半年內,幕府主導的投資項目主要有三大類。

其一是修繕驛道。

其二是維護滎陽、陳留、河南三郡的陂池及灌溉渠網。

其三是疏浚、拓寬河道,以利漕運。

公允地說,幕府還是幹了點人事的。但詭異的是,這些人事多集中於過去幾個月內,以前不是沒有,但真的很少。

究其原因,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太傅想改善形象,讓人少罵兩句。

最後一件給滎陽帶來“繁榮”的事情就是河北流民的大舉南下了。

這有好有壞。

好的一方面在於地太多,人不夠。流民的南下,可以大量耕作撂荒土地,多產糧食。

壞的方面在於土客之爭,治安惡化。

這種情形在荊州、豫州已經有苗頭了。

荊州北部的南陽、襄陽一帶,關中流民數量極多,且每年都在持續流入——走武關方向入南陽。

流民聚集成塢,少的數百家,多的千餘家、數千家。且因爲人在異鄉,非常抱團,一方有難,四方赴援,當地土著對其較爲敵視,矛盾不少——朝廷謂之“居民”、“流民”之爭。

豫州一帶主要是王彌之亂所帶來的後續影響。

王彌巔峰時兵衆十餘萬,最終到達洛陽城下的不過七萬餘人罷了。剩下的七八萬人裡面,有的被官軍剿滅,有的則散落地方,聚集自保,伐木建寨,耕作田地。

他們耕作的田,很顯然名義上都屬於世家大族、塢堡帥,甚至還侵佔了大量自耕農的土地,並將其裹挾入夥,成爲定居“流民”。

這同樣是一種“居民”、“流民”之爭,在豫州諸郡並不鮮見,矛盾也不少。

總之,現在滎陽亂糟糟的,人頭雜亂,官民不堪其擾。

各種犄角旮旯裡,塢堡一座接一座立起。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李矩、郭誦這對舅甥建立的堡壁,一開始只有平陽來的數百家,吸納河北流民後,漸至千餘家。

這一日,司馬越在幕府內召見了李矩,多番撫慰。

李矩很激動。

權傾朝野的太傅對他讚譽有加,天可憐見,十幾年來第一次有這麼大的官看重他。

司馬越也很滿意。

他現在對州郡兵乃至禁軍都沒什麼信心了,覺得他們戰鬥力太差。於是把目光放到乞活軍、塢堡帥、流民帥、世家部曲身上,多方延攬,意欲收爲己用。

幕僚們提供了一份名單,李矩就是其中之一。

一番交談下來,他發現李矩果然忠心耿耿,不由得感慨萬分:司馬氏享國數十年,終究還是有忠臣的。

舒爽之下,賞賜頗多,並留李矩在府中用飯。

席間談笑之聲不斷,直到一封捷報傳來……

主簿郭象遊玩聚會去了,因此今日乃另一位主簿卞敦當直。他不是傻子,實在不想在太傅高興的時候觸黴頭,但沒辦法,誰讓太傅叮囑過,河北戰事的消息要第一時間通稟呢?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果然,不出他的預料,太傅在聽聞野馬岡之戰的結果後,臉色一下子變了。

李矩有些疑惑。

傳聞邵勳乃太傅愛將,每次相召,必出師以從。此番劉漢七將寇河北,裴豫州丟下大軍逃走,王車騎屯於東燕,按兵不動,唯邵勳深入河北,大破賊人,一舉收復名城。

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難道不是爲太傅增色嗎?

怎麼太傅好像不太高興的樣子?

好在司馬越知道席間有客,暗暗平抑住翻騰的心緒後,強笑道:“邵——太——全忠果然有本事,不負吾之厚望。先前在汲郡破王桑、劉靈,便已初露崢嶸。此番再敗石勒,河北無憂矣。好事,大好事啊!”

卞敦湊趣笑了一聲。

李矩則十分神往:“魯陽侯不待援軍齊至,便銳意北上,數破敵軍。如此豪情,真乃大丈夫也,恨不能相見。”

卞敦站在那裡,不知道該不該對李矩使眼色,十分糾結。

司馬越臉上的笑容快維持不住了,同時感到一陣陣頭暈。

這是他的老毛病了,只不過這幾年愈發嚴重,有時候甚至影響到了他的判斷力——就好像頭腦“窒息”了一樣。

在這間歇性的大腦窒息中,邵勳這個名字幾乎成了一個符號,對他的病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野馬岡之戰,呵呵,野馬岡之戰,你爲什麼不敗呢?

“太傅。”李矩還在興頭上,繼續說道:“魯陽侯這一仗贏得乾脆利落,大振河北軍民士氣,便如當年苟道將迭破公師藩、汲桑一般,神勇蓋世。太傅得魯陽侯,幸矣。”

卞敦差點扶額哀嘆。

李矩你搞不清楚情況,就少說兩句行不行?

一下子提了苟晞、邵勳兩個名字,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這倆可都是太傅曾經十分信重,逢人就誇勇武蓋世、韜略滿腹,後來又都鬧翻了的“愛將”啊。

雖然卞敦也不太清楚爲何太傅總和有本事的人鬧翻,但鬧翻已是事實,你還這麼誇,真是想死啊……

你完了。

果然,司馬越越聽越難受,眼前甚至有發黑的感覺。

回想過往,未嘗沒有後悔過,也不是沒想過如何修復關係。

就在上個月,他還思考過能不能與苟晞和解,重歸於好。

幕府之中,也有一些人這麼勸他,畢竟苟晞擁兵甚衆,又很能打,乃亂世中的絕大助力。

但想到最後,總是過不去心裡的那道坎。

尤其是苟晞還曾經寫信質問他爲何言而無信,還質問他爲何壓下他給將士請功的奏疏?言辭之間非常激烈,態度很不恭敬。

司馬越越想越氣,於是徹底斷了與苟晞和解的念頭。

邵勳這個人,老實說他明面上比苟晞恭敬多了。每次召喚都出兵,甚至連私人部曲都帶上了,不瞭解內情的人看了,哪個不誇讚?

太傅你有福氣啊……

太傅得邵材官,天下定矣……

魯陽侯可翼護太傅家門兩代人……

太白星精降世,爲太傅折服,太傅頭上隱有黃雲紫氣焉……

諸如此類。

被這些人一說,司馬越有時候也難免動搖,覺得是不是該與邵勳和解?

但還是與苟晞同樣的情況,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而且,邵勳與苟晞一樣,居然不主動伏低做小,低頭認罪,不給他臺階下。

伱這樣端着,讓我怎麼原諒你?

司馬越其實知道,這叫“心胸狹窄”,不是爲人主者該有的品質。

但我就是心中狹窄了,你待怎地?

最近一年,他更是聽到了妻子與邵勳的種種傳聞。

以前他不信,認爲這是捕風捉影。但聽得多了,有時候就忍不住往這方面想,難道真有這回事?

想得多了,心中更是嫉恨交加,更不可能原諒邵勳了。

“嘭!”司馬越重重拍了下案几。

“太傅,這……”李矩嚇了一跳,擡頭看向卞敦。

卞敦對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說話,然後笑道:“太傅醉矣。世回若有事,可速去。”

李矩尷尬地起身行禮,然後告辭。

離開之時,心中暗歎:河南人生地不熟,消息閉塞,卻不知做錯了哪件事。莫非,太傅與邵勳之間多有齟齬?

嘆息過後,又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世上誰都靠不住,唯有積蓄實力,操練兵馬,才能站穩腳跟,才能爲朝廷盡忠。

李矩離開後,司馬越慢慢緩過來了。

良久之後,只聽他問道:“仲仁,你說洛京之中,是不是人人都對孤陽奉陰違?”

卞敦心下一跳,道:“太傅何憂也?京中有王司徒坐鎮,幕府諸令從無推諉、拖延,一切井井有條,何人敢違背太傅之命?”

“王夷甫……”司馬越輕哼了聲,沒說什麼。

卞敦察言觀色,暗自思忖或可給王司徒寫封信。

“孤該回趟洛陽了。”司馬越站起身,說道:“過完年,待滎陽、陳留、河南三郡的驛道、陂池、溝渠整飭完畢後,孤就回京。”

“諾。”卞敦應道。

“河北之事,你怎麼看?”司馬越問道。

“僕只是主簿,不敢妄言。”卞敦回道。

“讓你說就說。”司馬越不滿道。

“僕以爲,可召魯陽侯班師。”

“班師後呢?”

“厚其名爵,奪其實利。”

“怎麼做?”

“可晉其爵,縣公、郡侯皆可,但不準插手河北之事。”

“河北交給誰?”

“丁紹可也。”卞敦答道。

丁紹以前是廣平太守,在河北深耕多年。曾救過南陽王司馬模之命,模爲其立碑。

汲桑之亂時,率軍追殺殘兵,獲得了一些功勞。

戰後敘功,南陽王爲其說話,升任冀州刺史。

這樣一個人,其實比和鬱那種聞敵而逃之輩強多了,至少他敢帶兵打仗,在河北也有些人望。

“那就以紹爲寧北將軍、假節、監冀州諸軍事,鎮鄴城。”司馬越說道:“刺史——孤再想想。”

卞敦垂首不語。

其實,他知道太傅心中早就有都督、刺史的人選了,也知道太傅的心思,所以甫一提議以丁紹爲冀州都督,太傅就一口應下了。

丁紹轉任都督後,刺史一職多半會由一個河北出身的人擔任,且最好有軍略,會打仗,對太傅忠心。

這麼挑選的話,人選已經呼之欲出了:幕府左司馬王斌。

丁紹在河北多年,從太守幹起,人望不低,又會領兵打仗。

王斌曾爲成都王司馬穎帳中大將,後投靠太傅。王彌之亂時,率五千甲士入援洛陽,參與過最後的決戰。

用這倆人,目的也很明瞭,卞敦深知之。

第1360章 戰利品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章 塑造第1360章 戰利品第1236章 毒蟲第1285章 團聚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192章 獵場第912章 鹽池畔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五章 程府宴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413章 辭行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61章 終局(下)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1364章 船海(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073章 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1350章 高爾第981章 家事第914章 乖巧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六章 裴氏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1223章 相天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二十章 密詔第885章 改制(上)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957章 西事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275章 門路第925章 歸正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234章 心氣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347章 押解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主角養兵數量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360章 戰利品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793章 鄉情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897章 對策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1403章 經營第954章 結算(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1060章 阻遏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31章 伏發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345章 雪崩
第1360章 戰利品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章 塑造第1360章 戰利品第1236章 毒蟲第1285章 團聚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887章 避其鋒芒第1192章 獵場第912章 鹽池畔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五章 程府宴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點點靠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極限施壓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413章 辭行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61章 終局(下)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1364章 船海(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073章 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1350章 高爾第981章 家事第914章 乖巧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六章 裴氏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1223章 相天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二十章 密詔第885章 改制(上)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957章 西事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275章 門路第925章 歸正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234章 心氣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1347章 押解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主角養兵數量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360章 戰利品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793章 鄉情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897章 對策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1403章 經營第954章 結算(下)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1060章 阻遏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31章 伏發第1019章 生機勃勃第1345章 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