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

廣固城已經被團團圍住了。

許是擔心守軍突圍,圍城大軍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城外築土圍,還一修就是三重。

什麼圍三闕一,不搞了!

這架勢,擺明了是不給城內守軍活路,要一網打盡。

曹嶷也看出了圍城大軍的意圖,頓時臉色蒼白。

說實話,到現在他還是懵逼的。

邵勳的戰法,有點類似匈奴入寇河南,大量騎兵四處活動,驅逐曹軍遊騎、斥候,截殺信使,讓他們變成聾子、瞎子。

曹軍也做出了應變。

信使盡可能走山路,擺脫邵軍騎兵的追殺,但這樣一來,傳遞命令的效率大大降低。到了後來,隨着局勢的發展,青州豪族紛紛拋棄曹嶷,信使連山路都走不了了,太危險。

所以到了這會,曹嶷對外界的消息是不太清楚的。他甚至不知道濟南、長廣、東萊、城陽四郡幾乎不戰而降——或許知道點零碎的東西,但難以窺得全貌。

此刻站在城頭的曹某人,心中甚至還存有一絲奢望:郡縣官長們,還在爲他拼死力戰吧?

畢竟以前他一直禮遇士人,對他們比較優容。人都是有良心的,給了你們大晉朝都不肯給的巨大權力,關鍵時刻何忍揹我而去!

但怎麼說呢,沸羊羊是沒有用的。

以前青州士族沒有辦法,只能吊着你,虛與委蛇,心安理得地享受你給的權力,但不妨礙人家騎驢找馬。

當兵勢極盛的邵軍殺過來時,人家甚至連好人卡都不願意發給你,這就是現實。

這個世道,真正舔出頭的畢竟是少數,樑公當戰狼時也不容易,但好在他出頭了,現在換別人來舔他。

“徐邈、高梁還沒消息嗎?”曹嶷看着左右,問道。

左右將吏盡皆避開他的眼神,不敢接話。

良久之後,幕府東閣祭酒、北海逢闢硬着頭皮答道:“明公請看城南。”

曹嶷一愣,收懾心神,看向南方。

深澗之南,有邵軍兵士驅趕着大羣俘虜抵達。

俘虜們哭天喊地,悲聲動天。

左右有騎士扛着繳獲的大旗,“徐”、“高”兩字幾乎刺痛了曹嶷的雙眼。

旗幟、俘虜,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曹嶷雙手撐着女牆,用力穩住身形,因爲他發現自己有點腿軟。

都是打老了仗的人了,何必自己騙自己呢?

逢闢嘆了口氣,看着城外連綿不絕的邵軍營壘,憂心忡忡。

逢氏其實已經反了,將北海郡城獻給了樑公,但他沒反。不是不想反,而是家人都在廣固城中,沒法反。

好在曹嶷並非喪心病狂之人,沒有拿他怎麼樣,甚至都沒動他的官位。

或許,他也知道殺了他逢闢於事無補,相反會讓人心更加離散,不可收拾吧。

也正因爲此一念之善,逢闢想爲他做點什麼事,不想讓曹嶷落個沒下場——公允地說,曹嶷鎮青州數年,並無多少劣跡,相反還知道愛惜民力,比前任苟晞、苟純兄弟強太多了。

“明公。”逢闢清了清嗓子,指着遠處的邵軍,諫道:“天下鼎沸,二十餘年矣。方伯侵攻,胡虜抄掠,黎元睏乏,十不存一。明公鎮青州多年,禮遇父老、愛惜民力,難道忍心看着青州百姓輾轉溝壑、肝腦塗地麼?”

說罷,他指了指城外正在搭橋通過深澗的軍士,說道:“涉渡攻來之軍,名爲‘邵兵’,實則青州百姓。廝殺得越狠,青州元氣消散得就越快。明公亦是青州人,真能忍心麼?”

“逢闢!”有人聽不下去了,斥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而今城中糧械充足,軍兵亦不下萬人,尚未到山窮水盡之時,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要降?”

“我先宰了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邵賊殺我這麼多袍澤教衆,你還想降?”

“殺了他!”

簇擁在曹嶷身後的將校們吵吵嚷嚷,目眥欲裂。

逢闢彷彿沒聽見似的,繼續說道:“明公,吾聞邵勳寬厚仁德,素來一言九鼎,從無毀諾之舉。他若能許明公富家翁,降之未嘗不可也,總比如今坐困愁城要好。”

逢闢這話讓那些將校、天師們愈發惱怒,紛紛鼓譟,欲殺之。

曹嶷沉默許久,擺了擺手,道:“都住口!邵兵尚未攻來,爾等自己就鬧得不可開交,成何體統?”

說罷,直接轉身下了城頭,道:“廣固乃我苦心孤詣營建之堅城,守好了,勿得懈怠。”

看着曹嶷遠去的背影,逢闢嘆了口氣。

他知道,曹嶷還沒徹底死心,還沒能轉過彎來。即便到了這會,他還寄希望於江東,盼望司馬睿能派兵北上,解廣固之圍。

不到最後一刻,難以死心啊!

******

得到廣固城被圍的消息後,邵勳挪了下位置,自沛縣北上,抵達了魯國,仍然一隻眼睛盯着淮河一線。

很多大將軍府的幕僚們陸陸續續趕來,在魯縣城外徵用了一座莊園,就地辦公,時已五月初十。

魯國最大的士族是賈氏。對,就是那個賈充的後代。

國朝還是有些異姓郡公的。

如王沈受封的博陵郡公、石苞的樂陵郡公、陳騫的高平郡公、荀勖的濟北郡侯、賈充的魯郡公、裴秀的鉅鹿郡公等等。

到了這會,大部分以郡爲國的宗王都名存實亡了,郡公當然更不行了。

最後一任魯郡公賈湛死後,國除,現在魯國應該稱作魯郡了。

賈氏當然還有族人,但沒人爲他們說話了,邵勳也不可能再給他們封國,故羊亮羊長玄(前車騎掾羊繇之子,曾任大鴻臚,後告老歸鄉)原地變成了魯郡太守。

邵勳如今就住在賈氏莊園內。

可惜王景風不在,她曾是這座莊園的主母,應該住過一陣子。

邵勳有點想她的地動山搖了。

搖頭驅散了腦子裡的黃色廢料後,邵勳站在地圖前,一看就是許久。

幕僚們進出時都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他。

剛剛被安了個大將軍府軍謀掾頭銜的張賓坐在書案後,小心翼翼地翻閱着軍報。

因爲地位最高,羊忱已被任命爲青州諸路兵馬的大都督,總領各路兵馬。

張賓對此無甚異議,但他看了許久,還是看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樑公也很矛盾啊!

門外響起了腳步聲,一番交涉之後,王玄被放了進來。

“明公。”王玄躬身行禮。

邵勳轉過身來,拉着他的手坐下,道:“眉子,汝南之行如何啊?”

“費府君年雖老,而壯心不已。”王玄苦笑道:“有汝南土人詬其爲‘費破家’。”

邵勳聽後,輕笑一聲。

汝南這個地方,始終不得安分。不過在遷移了大量關西流民之後,局勢在慢慢好轉。若非甘卓時不時北上擄掠,攻破縣鄉、掠取人丁的話,收拾當地豪族再簡單不過了。

“田畝清丈得如何?”邵勳問道。

“難,太難了。”王玄嘆道:“在當地徵發的計吏陽奉陰違,不配合。若非明公調來了百餘名樑縣武學生,我連算賬寫字的人都不夠。”

邵勳點了點頭,道:“此事貴在持之以恆。當年襄城郡也是這般,慢慢就好了。”

今年年初畢業的武學生,除少數分配進銀槍、黑矟及騾子軍,填補軍官缺額外,絕大多數轉文職,以填補樑國下級官吏的空缺。

那百餘名武學生在汝南忙完之後,就會分到樑國諸縣,熟悉政務,爲將來打好基礎。

爲此,他去年都沒招募新兵,主要是財政不允許,次要原因則是沒有充足的軍官。

到了明年,許昌武學第一批學生可派上用場,屆時人手就充裕許多了,財政應該也會寬裕不少,可再招募一批新兵。

另外,今年還有一批樑縣武學生被調到汴梁,充當教師,籌辦汴梁武學,明年年初正式招生。

沒有這些人,邵勳是真的沒法在與世家大族的討價還價中佔得上風,因爲缺乏官吏。

“此番召眉子而來,實爲青州之事。”邵勳話鋒一轉,說道。

王玄靜靜聽着,事實上來之前他就猜到了。

青州豪族官員大面積投降,此時正需安撫人心。琅琊王氏的人出面,效果比邵勳本人去好太多了。

“你可代我至廣固城下。”邵勳繼續說道:“曹嶷若願體面出降,我保他全家無事,財貨、女子一無所取。汴梁城中,我亦備有一宅院,可賜予曹嶷,以爲居所。”

王玄聽明白了。

這就是給曹嶷一個富家翁的地位,代價是搬來汴梁居住,就近監視。

說實話,這個條件很不錯了,曹嶷如果不想死,必然會答應。

“若曹嶷不願降,則宣佈只誅首惡,脅從不問。”邵勳又道:“殺曹嶷者,有功無罪,白身立授八品職官,有官身者超擢三級。我說話算話,決不食言。”

政治信譽這種事,邵勳一直小心翼翼地維護着。

至今爲止,他都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設。

這個人設越持久,越堅挺,未來的作用就越大。

誰不喜歡說話算話的人啊?政治人物守諾,可比匹夫難太多了,因爲裡頭涉及到了複雜的利益關係。

答應不動伱,就真的不動你,絕沒有秋後算賬之類的破事。

現在條件開出來了,信不信由你,自己掂量。

“明公實在寬厚。”王玄嘆道:“若曹嶷還不知好歹,我亦不知該怎麼說了。”

“速去。”邵勳點了點頭,說道。

張賓放下了手裡的軍報。

王玄說的“寬厚”,可能是指樑公對曹嶷寬厚。

但他覺得,樑公對青州百姓是真的寬厚。

若他壓根不願招降曹嶷,你覺得青州諸郡的百姓會是什麼下場?老幼種地,健婦轉輸,丁壯悉數徵發去填溝壑攻城。

此舉固然可能引得青州叛亂,但樑公不知道麼?他當然知道,或許他就等在這裡呢。

這是一個內心之中藏着魔鬼,但又極力壓制的武夫。

他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壞人。

曹嶷一念之間,或許決定了很多人的命運。

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章 消化(上)第1053章 落日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1192章 獵場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1075章 水戰(下)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133章 看法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996章 壽春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171章 姨甥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798章 伏殺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896章 動員(下)第974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1160章 終局(上)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1057章 襄樊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1108章 山城(上)第818章 支持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030章 補救(下)第809章 變化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847章 破壞第916章 議定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807章 太原第五章 巡河(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035章 賭神(下)第996章 壽春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110章 差距第1108章 山城(上)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886章 改制(下)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1053章 落日第二十章 浚儀
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一章 消化(上)第1053章 落日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027章 積極要求進步第1192章 獵場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1075章 水戰(下)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854章 貴種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133章 看法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996章 壽春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171章 姨甥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798章 伏殺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險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896章 動員(下)第974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943章 衆望所歸第1160章 終局(上)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1057章 襄樊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1108章 山城(上)第818章 支持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030章 補救(下)第809章 變化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847章 破壞第916章 議定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807章 太原第五章 巡河(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035章 賭神(下)第996章 壽春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六章 棗嵩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110章 差距第1108章 山城(上)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886章 改制(下)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099章 兩難選擇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1053章 落日第二十章 浚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