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辯論

大梁貞明元年 (334)五月十三日,天高雲淡。

鐘磬齊鳴之後,邵勳入內坐北朝南,居於上首。

太子邵瑾坐在他左下方,丞相王衍位於太子對面。

兩人再下方則是諸皇子,及臺閣重臣、勳貴大將。

接着便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士人,如南陽樂凱、沛郡劉惔、太子太師、敦煌宋纖、平原華迎之、太原郭敬等等。

這些人裡面有的有官職在身,有的沒有,相同點是都在家族中有相當的話語權,或者本身就是代表家族而來的。

當然,其中也有邵勳點名要求來的,比如謝安兄弟,不爲別的,就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見衆人都來齊後,王衍先清了清嗓子,看向外面。

院子裡還有更多的人,廳裡沒他們的位置,只能坐在院子裡旁聽了,如果能聽見的話。

他掃了下天子側後方,秘書監盧諶帶着張輿、王羲之二人記錄。

一切都齊備了。

“諸君皆英才也,齊集於此,乃開國以來一大盛事。”王衍開門見山道: “《崇有新論》諸位都已經看過了,今可暢所欲言,不論尊卑,不論老幼,只爲辯理,若有衝撞之言,天子並不罪之。”

說罷,王衍一揮麈尾,向人羣中兩位示意。

吏部尚書毛邦及河東士人裴詵一前一後起身,坐到正中央。

劉惔眉頭一挑,這是難得的比較正規的清談了。

清談分賓主雙方,這兩位被稱作“主”,他們先闡述自己的見解,謂之“通”。

主之外,還有“賓”,他們上前對主人詰問,謂之“難”。

主賓角色有可能會轉換,主人反過來詰問賓客,如此反覆。

辯論贏了的叫“勝”,輸了的叫“屈”。

當年王衍便不知道屈了多少人,只不過晉末以來沒人跟他扯這個,今日這般場面許久未見了。

主人家的意見已經“通”了,就是發下來的崇有論修改版,現在需要賓客上前詰問。

劉惔正想看看第一個是誰跳出來呢,卻見到一個熟人:城陽王氏的王寵。

這廝當年不是說要南渡嗎?難道沒去?

“道生萬物,萬物各有所偏。君出仕,我隱居,君守禮,我縱情,兩不相干,各按其道,豈不美哉?”王寵看着裴詵、毛邦二人,毫不客氣地說道。

毛邦先朝裴詵行了一禮,然後說道: “君莫非沒看全?第一段便有‘情’之一條,識智既授,出處異業,各由情也。君大可隱居,然不得肆意妄爲,此便是情。道生萬物,萬物各所偏,偏則不能自足,須得資以外物。小到一家,需得族人通力協作,大到一國,抵禦外侮之時,需得資以農人之糧、匠人

之械、武人之勇,此謂‘資有攸合,所以誼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道生萬物,但萬物都是不完全的,要想成事,就得互相合作,既然要互相合作了,那麼就要“適宜”,每個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或者說社會契約。

如果你不想參與進來,那麼“由情”,但你隱居時也要保持“適宜”,不能太肆意妄爲,引申意就是不能影響到其他人。

“昔漢高定鼎,百廢俱興,故無爲而治,國大興焉。”王寵又道: “今大梁初平天下,何不無爲而治?與民休息?”

“晉以無爲而治,如何?”毛邦說道: “方今天下粗安,心懷不軌之徒比比皆是。正當官員居以仁順,守以恭儉,率以忠信行以敬讓,志無盈求,事無過用,如此上下一心,方能成就大事。若非此,你想等着天下再度紛亂?”

盼着天下大亂的帽子一扣下來,王寵有些急了,道: “我莊園自產糧肉,供我啖食;我睡到日上三竿而起,並不曾有禍亂天下之志;我行事如何,要你來管?”

“君豈不聞有國法?”毛邦反問道: “窮奢極欲,如晉之石崇,百般盤剝,令百姓困苦,汝之莊客,寧不忿耶?裴逸民亦言,盈欲可損,然未可絕有也。我等並沒有要你躬耕自食,只是節制慾望,勿要窮奢極侈,所謂衆理(人)並存而無害也。若不爲此,匈奴殺到你莊前,莊客定然棄你而去。”

這段話意思是裴逸民知道慾望不可能禁絕,但要節制故“衆理並存而無害,貴賤形焉”,貴人和莊客奴僕各安其位,並存無害,其實就是一種讓莊園可持續性發展下去的思路,本身站在莊園主的立場上,讓他們不要肆意妄爲,別搞得天怒人怨。

王寵被這麼一問,倒也覺得不無道理。

人家覺得你該爲這個天下做點什麼,但你不願意,他也沒強迫你一定要出仕或者怎麼着,只是給你一套行爲規範,讓你稍稍收斂一點、節制一點,別搞得莊客生活困苦,滿腹怨恨。

他拱了拱手,坐了回去,兀自嘟囔道: “我一日三餐,不過餅、豚而已,妻妾不過數人比天子還少,夫復何言?”

劉惔聽了暗自發笑,然後仔細觀察邵勳的神色,發現他面帶微笑地聽着,並無異樣之後,稍稍放下了心。

看來天子說得是真的,可暢所欲言。

就在此時,又一人長身而起,大聲道: “裴逸民勸士人節制守禮,事功務實,固然不錯。然事功過甚,亦殘民也。”

“其一,草鹼之法靡費甚多,所得不過是令皮甲不生油斑而已,可謂華而不實,此害人錢財也。”

“其二,觀星象泛舟大海,可知波濤兇險,覆舟之憂?此害人性命也。”

“其三,裴逸民之說頗多儒術,而漢儒之禍歷歷在目,若學此道,必爲人恥笑。此害人名聲也。”

“其四,丹藥頗多害處,服之諸多不諧。此害人神氣也。”

“其五,若事功過甚,恐令胡虜得勢。高橋馬鞍、雙邊馬鐙之後,匈奴、鮮卑縱橫馳騁,無不利。此害天下黎庶也。”

“大道無形,縹緲難尋。萬物本就有偏,窮究

其理,終無所得,不如退而養身,清淨自然。”

劉惔定睛一看,原來是平陽鄧攸之侄鄧綏。

裴詵與毛邦對視一眼,由他出面,道: “君謬矣。”

“草鹼貴在何處?無非初時不得其法,靡費較多,今已詳法俱出,人人皆可學之,貴在何處?若真嫌貴自有草原轉輸之湖鹼。再者,凡事量力而行,有人想牟利,盈虧自負,願賭服輸,夫復多言?有人只爲趣好,更不必多談。便如裴公所言,做不做由情。”

“大海無情,誠可慮也。然晉安、建安二郡生民,山多地少,本就衣食無着,只能下海搏命。值此之際,朝廷不應將其按在地上,反倒應鼓勵其出海找尋生路。今日造一船,君言海上風高浪急,害人性命,故毀船屯、散船工,一切如舊。然百年之後,若有人想出海,還得從此船造起,甚至還不如,因船工已散,造的船更差。此因噎廢食否?”

“丹藥固有害,北地人盡皆知。萬象院輯文剛出,金丹液實乃硫磺,少少服之有益,多則有害。天子非令爾等造此藥,而是如草鹼那般有用之物。少府亦有化、驗萬物之法,謂之‘化學’,你便是取天地所生靈藥,在未明其性前也不該服之,君若有暇,可仔細研讀。假以時日,集有志於此道者之力,化驗而出之物皆錄入萬象院輯文,有沒有害,一看便知。天子所定之規程,乃‘質疑’、‘實證’,貞明改元赦文中又提‘實事求是’,勿得虛言空談,胡亂行事,不明此理者,夫復何言?”

“君言雙邊馬鐙、高橋馬鞍助漲賊勢,此更爲無稽之談。馬鐙、馬鞍是死物,胡人用得,我便用不得?再者,西域諸多小國,非那蠻夷之輩,有城池、有百工、有文書、有官制,匈奴、鮮卑不從你這裡學,亦可從西域習得。我聞匈奴之時,陣中頗

多西域胡,君有何話說?”

“凡此數條,不值一哂,多因噎廢食之言,彷彿什麼都不做就好,做了就壞,君豈不聞量力而行?豈不聞與時俱進?豈不聞實事求是?”

鄧綏聽完,似乎還是不同意。

“今居有屋,食有粟,衣有錦,行有車,閒時可讀書練字,君如此事功,看着便是窮奢極欲,豈非與裴逸民所言之節制有悖?”只聽他問道。

“勸君節慾,乃是令窮困黎庶得以喘息。”裴選說道: “若天下物產豐富,何人不許你滿足盈欲?先秦之時百姓過得如何,今又如何?讓你過先秦之人的日子,你可願意?”

鄧綏搖了搖頭,不想多說了。

邵勳在上頭默默觀察着。

其實今天這場會議能不能如前漢鹽鐵會議那般達成效果,還很難說。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很難的,但不能不做。

什麼都有難處,什麼都有害處,該做的是儘量化解難處,減少害處,而不是因噎廢食,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鹽鐵會議時,桑弘羊對戰六十餘郡國賢良,因霍光拉偏架,最終辯論失敗,政策受到了挫折。

今萬象會議,毛邦、裴詵二人亦是對戰諸郡士人,邵勳可以拉偏架,但到目前爲止好像還沒有必要,因爲他把議題定死了。

“敢問陛下,大道艱深,尋找萬物之‘道理’難之又難,便是窮盡一生光陰亦難得寸進,有必要這麼做嗎?”劉惔的聲音突然響起。

沒想到問到自己頭上了。

邵勳笑了笑,然後伸出一根手指,道: “朕只有幾句話。”

“其一,先質疑,再實證,實事求是,不要胡亂猜度。”

“其二,今年不窮究道理,明年不窮究道理,十年後、百年後也不窮究道理。不知幾年後,外敵殺至城下,危在旦夕,此時覺得要窮究道理了,驀然回首,發現還是要從今日做起。”

“其三,量力而行。非是要爾等傾家蕩產,有多少餘力做多少事,如此即可。”

“其四,若尋究道理有成,朕會賜下錢帛、官爵,爲其揚名。”

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五十章 看望第874章 入場第1097章 都水監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1124章 小透明第1436章 歸附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352章 空虛第1256章 行田(上)第914章 乖巧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1376章 江南事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006章 居延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1279章 摸底第814章 風起第1028章 樣板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379章 回汴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981章 家事第1223章 相天下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055章 託孤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331章 薄城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1242章 在途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847章 破壞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218章 威逼第1284章 家宴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1055章 託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1446章 龜幣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279章 摸底第880章 述志第841章 主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1040章 貨幣第1394章 倆兒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
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五十章 看望第874章 入場第1097章 都水監第956章 正旦迷夢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1124章 小透明第1436章 歸附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352章 空虛第1256章 行田(上)第914章 乖巧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1376章 江南事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006章 居延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變第1279章 摸底第814章 風起第1028章 樣板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379章 回汴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981章 家事第1223章 相天下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055章 託孤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1331章 薄城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1242章 在途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1015章 糊弄一番得了第847章 破壞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218章 威逼第1284章 家宴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1055章 託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1446章 龜幣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1279章 摸底第880章 述志第841章 主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1040章 貨幣第1394章 倆兒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1304章 使者與地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