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爲官之道

“老爺,你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孟夫人看着愁眉不展的孟浩,關切得問道。

“衙門裡出了一些事。”孟浩捏了捏眉間,悶聲說道。

“是棘手的公務嗎?”孟夫人有些詫異,平日裡孟浩幾乎從不會帶着情緒回到家中,今日很是奇怪。

“不是具體的事務,而是新來的縣丞。”孟浩說得很是簡單,但語氣多少有些不痛快。

孟浩不痛快的並非是被縣丞杜亮搶了風頭、人氣,而是覺得人心太過難以捉摸,實在是讓人感到難以接受。

可這個他卻無法控制,畢竟人心隔着肚皮。

“老爺,那你是怎麼想的?”孟夫人並未出現什麼慌亂的情緒,只是沉穩地問道。

“我原本只是以爲這位杜縣丞有些脾氣,不曾想,來了不到三個月,他就拉攏了全衙門的人。我起初並未在意,而今卻已經隱隱掌控不住,甚是被動。雖是不影響正常的公務,但總是讓人心裡有疙瘩,不太舒服。”

孟夫人靜靜傾聽,只是點頭。

“況且,我爲官也有十數載了,卻一直鬱郁不得志,光在臨安知縣這個位置上就待了好幾年,至如今,雖是爲了這一縣百姓勉強維持下去,卻難免磨滅心志。所以,我想......”

孟夫人徑直道:“你打算辭官嗎?”

孟浩愕然,沒有想到夫人竟然聰明如斯。

孟夫人卻是接着問道:“辭官之後,準備做些什麼?”

孟浩微微搖頭,道:“而今還沒想好,一切都還只是設想。”

孟夫人拉住孟浩的手,輕輕捏了捏,說道:“既然做的不開心,那就索性不用做了。這闔家上下也不缺你那點俸祿。”

孟浩哭笑不得,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自家夫人潔白如玉的額頭,調笑道:“大膽婦人,敢看不起爲夫,小心家法伺候。”

孟夫人咯咯一笑,伸手在孟浩的腰間比劃了一下,孟浩忙不迭得閃躲。

一番打鬧後,孟夫人主動提及,問道:“要不要給然兒說一下?”

孟浩有些猶豫,“不用吧,他還小,又不懂官場上的這些門道,告訴他幹嘛。”

“既然你有辭官的念頭,早晚也是要告訴他的,難道等掛印回家了才告訴他嗎?”

孟浩有些動搖,“好吧,晚些時候我跟他聊聊吧。”

孟夫人自無不可。

晚飯過後,孟浩叫上孟然一起踏着夜風來到了書房。

二人落座後,孟浩開門見山,“然兒,你聽過前朝韓愈的《藍田縣丞廳壁記》嗎?”

孟然搖了搖頭,“父親,孩兒沒有聽過。”

“那好,我給你講講這《藍田縣丞廳壁記》吧。”孟浩站起身來,雙手負後,緩緩講道。

縣丞一職是用以輔佐縣令的,對於一縣的政事沒有什麼不應過問。其下是主簿、縣尉,主薄和縣尉才各有專職。縣丞的地位高於主簿、縣尉,逼近縣令,照例爲了避嫌疑而對公事不加可否。在公文發出之前,吏胥懷抱已擬成的案卷,到縣丞那兒去,捲起前面的內容,用左手夾住,右手摘出紙尾簽名處,像鵝和鴨那樣搖搖擺擺地進來,直立斜視,對縣丞說:“您還要署一下名。”縣丞拿筆望着應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謹慎地簽上名字。擡頭望着小吏,問:“可以了嗎?”小吏說:“就這樣。”然後退下。縣丞不敢稍稍瞭解一下公文的內容,茫然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官位雖較高,實權和勢力反而在主簿、縣尉之下。民間諺語列舉閒散多餘的官職,一定說到縣丞,甚至把縣丞作爲相互謾罵的話。設立縣丞一職。難道本意就是如此嗎?

博陵人崔斯立,勤學苦練,以積累學問,他的學問包容宏深,境界廣闊,每天都有長進,並且逐步顯露出來。貞元初年,他懷藏本領,在京城與人較量文藝,兩次得中,兩次折服衆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評事,因爲上疏論朝政得失而被貶官,經過兩次遷謫,來到這裡做縣丞。剛到時,他嘆息說:“官無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稱職。”在只能閉口無言無所作爲的現實面前,他又感慨地說:“縣丞啊,縣丞啊,我沒有對不起縣丞,縣丞卻對不起我!”於是完全去掉棱角,一概按照舊例,平平庸庸地去做這縣丞。

縣丞的辦公處原來刻有一篇壁記,但房屋損壞漏水而遭污損,已無法閱讀。崔斯立爲之換椽易瓦,粉刷牆壁,將前任縣丞的名氏全部寫上。庭院裡有老槐四行,南牆有大竹千株,昂首挺立,好像互不相下,水聲汩汩繞庭階而鳴。崔斯立把廳屋裡外打掃乾淨,種上兩棵相對的松樹,每日在庭中吟詩。有人問他,他就回答說:“我正有公事,您暫請離開這裡。”

孟浩講完,默嘆了一口氣,“這個故事由考功郎中知制誥韓愈所寫,因其奇妙獨特、精彩絕倫,故而流傳了下來。”

“然兒,你聽完這個故事有什麼看法呢?”孟浩有些期待。

“我?”孟然頗爲不解,“孩兒聽不大懂。”

“無妨,你只需說出你的看法即可。”

“孩兒覺得這崔縣丞甚是無能,爲官一任,卻是不能管理下吏,只知逆來順受......”

孟然尚未說完,就發現父親孟浩的臉色隱隱有些發黑,不敢再說下去了。

過了一會兒,孟浩輕咳兩聲,問道:“如果你是崔縣丞,你會如何?”

孟然看了看父親的神情,見父親已恢復平常,也就開口說道:“無非是拉攏一部分人,打壓一部分人,其後斥之以利,以權驅人。”

孟浩有些吃驚,“啓蒙先生不是隻教了你儒家經典嗎?”

孟然低頭,悄聲說道:“其實先生還教了我諸子百家的其他學說,其中就有《鬼谷子-縱橫術》,只是不讓我告訴你們而已。”

孟浩無語,隨即發問,“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你若要拉攏別人,那不就是結黨營私嗎?如若結黨營私,於國於民俱無好處,君子何以立身?”

孟然嘴角咧了咧,笑道:“先生說‘君子朋而不黨’就是傻話,人生在世,怎麼可能不結黨。殊不知,獨木難支,一人再是厲害,也難以抵擋衆人的合謀。譬如,山林之中,百獸之王雖勇,卻也不敵羣狼圍攻。同理,人亦如此。”

孟浩蹙了蹙眉,繼續發問:“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爲先。難道此言有錯嗎?”

“這句話沒有錯。但是,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如果只想做個潔身自好、持身剛正的君子,那就不要踏進官場這個大染缸。如若進了,要麼與世俗同流,改變自身立場;要麼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羣而不黨,而後受衆人排擠,難以立足。”孟然娓娓道來。

“在其位,只要不荒業怠政,只要踏踏實實爲老百姓謀福祉不可以嗎?難道非要挖空心思攀爬,與那些貪官污吏同流合污嗎?”孟浩厲聲喝問。

孟然有些慌神,委屈道:“這些都是先生說的。”

“哦?你們先生還說什麼了?”孟浩冷冷問道。

孟然畏於父親的怒火,不敢言語。

“無妨,你就把你聽到的都說出來吧。”孟浩看着畏縮的兒子,放緩語氣說道。

“那...我就說了。先生說您只知持身,不知交際,過於迂直。如此日久,看似與衆同僚關係和睦,實則疏淡。如有一日,另有他人入場,能夠帶給衆同僚些許好處,大家自會轉換門庭、投奔他人。自此,您便會失勢,輕則失了威信,重則失去權勢、政令不通。”孟然畏畏縮縮得說着。

“還有嗎?”

“先生還說,正所謂官場如戰場,委實兇險無比,想要遊刃其間、善始善終,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玄妙的學問,唯有看透人性、知所進退的聰明人才能做到。做官的學問,除了必備的知識能力外,最最重要的還是心胸城府,是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心如止水的心境。”

孟然頓了頓,看着父親鐵青的臉色,悄悄嚥了咽口水,說道:“先生說您空有其才,爲人太過正直刻板,不懂變通。只是一味地根據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做事,不顧及旁人的性情及感受。如若遇到的同樣都是君子,自然沒有什麼不妥,可如果他日遇到陰險狡詐、唯利是圖之輩,定會受其所害。做官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

孟浩額頭青筋直冒,似乎下一刻就會雷霆大怒。

孟然閉嘴,隨即惴惴不安。

良久,孟浩開口,聲音有些嘶啞,問道:“如果爲父不做官了,你有什麼看法?”

“我?”孟然搖搖頭,“其實這些事情,您和母親決定就好,我是悉聽尊便。”

孟浩接着說道:“然兒,其實這都不過是我和你孃的想法,既然你已經聽過這麼多的道理,所以想問問你的意見。”

“我只想問,如果您不做官,準備做些什麼?”孟然問了一句。

孟浩啞然失笑,道:“你母子二人真是心有靈犀,你母親也問了相同的問題。”

“那您是怎麼回答母親的?”孟然追問。

孟浩有些尷尬,“我說我還沒想好。”

聽了這個不是回答的回答,孟然捂嘴偷笑。

第七章-今朝樑國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八十九章-欽天監批言第九十一章-公主小月兒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十八章-皇城司鷹犬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四十二章-圍剿女盜賊第三十一章-茶樓有盜賊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四十九章-真相大白(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萬劍化長龍第一百五十二章-圓月照溪流第八十七章-那夜人共眠第二十五章-杭州之行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五十一章-唱紅臉的人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一百六十七章-百尺樓樓主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一百四十章-計家麻道人第二十一章-爲官之道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七十二章-救美的機會第四十八章-小人常慼慼第一百七十四章-白虎與張家第一百六十九章-計家新家主第一百二十五章-匣中的畫像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一百零一章-梧桐宮拜謁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劍斬蛟龍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劍斬蛟龍第六十四章-前朝奪嫡案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同心蝴蝶結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淡兩母女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五十章-孟母教子(第三更)第三十九章-小嬋姑娘(第二更)第五十二章-刀中八法第一百七十九章-代號八十一第一百六十章-山水石刻圖第七十二章-傷愈入三品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零八章-同心蝴蝶結第一百二十一章-父愛如山海第一百二十二章-公主欲出京第一百三十九章-計家的態度第四章-風雨山神廟第六十三章-天罡封禁法第五十八章-少年將行第八章-少年初見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八章-少女與卜士第一百五十九章-三爺計道政第二十三章-最涼是人心第三十四章-琴棋書畫第二十九章-緊閉的城門第二十七章-有女海棠第三十七章-臥病在牀(第二更)第五章-欠我一條命第四十二章-圍剿女盜賊第五十三章-茶樓卜卦第五十六章-武道第二品第五十一章-守孝期滿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一百四十一章-皇城司總旗第二十三章-天降洪災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八十五章-緣法皆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胸有不平意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二十二章-少年慕艾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三十七章-怪人三兩事第一百六十八章-欲速則不達第七十九章-都是苦命人第九十四章-密室與宮聞第三十七章-臥病在牀(第二更)第三十三章-年關將近第一百三十七章-射日訣功法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三十三章-第一封情書第一百四十五章-燕王府嫡女第十九章-算計對算計第二十章-陳國的餘孽第二十章-陳國的餘孽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二十四章-禍從口出
第七章-今朝樑國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八十九章-欽天監批言第九十一章-公主小月兒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十八章-皇城司鷹犬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四十二章-圍剿女盜賊第三十一章-茶樓有盜賊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四十九章-真相大白(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萬劍化長龍第一百五十二章-圓月照溪流第八十七章-那夜人共眠第二十五章-杭州之行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五十一章-唱紅臉的人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一百六十七章-百尺樓樓主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一百四十章-計家麻道人第二十一章-爲官之道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七十二章-救美的機會第四十八章-小人常慼慼第一百七十四章-白虎與張家第一百六十九章-計家新家主第一百二十五章-匣中的畫像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一百零一章-梧桐宮拜謁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劍斬蛟龍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劍斬蛟龍第六十四章-前朝奪嫡案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同心蝴蝶結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淡兩母女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五十章-孟母教子(第三更)第三十九章-小嬋姑娘(第二更)第五十二章-刀中八法第一百七十九章-代號八十一第一百六十章-山水石刻圖第七十二章-傷愈入三品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零八章-同心蝴蝶結第一百二十一章-父愛如山海第一百二十二章-公主欲出京第一百三十九章-計家的態度第四章-風雨山神廟第六十三章-天罡封禁法第五十八章-少年將行第八章-少年初見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八章-少女與卜士第一百五十九章-三爺計道政第二十三章-最涼是人心第三十四章-琴棋書畫第二十九章-緊閉的城門第二十七章-有女海棠第三十七章-臥病在牀(第二更)第五章-欠我一條命第四十二章-圍剿女盜賊第五十三章-茶樓卜卦第五十六章-武道第二品第五十一章-守孝期滿第九十九章-誰心中有愧第一百四十一章-皇城司總旗第二十三章-天降洪災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八十五章-緣法皆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胸有不平意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二十二章-少年慕艾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三十七章-怪人三兩事第一百六十八章-欲速則不達第七十九章-都是苦命人第九十四章-密室與宮聞第三十七章-臥病在牀(第二更)第三十三章-年關將近第一百三十七章-射日訣功法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三十三章-第一封情書第一百四十五章-燕王府嫡女第十九章-算計對算計第二十章-陳國的餘孽第二十章-陳國的餘孽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二十四章-禍從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