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段昌興拉着段昌隆的小手像作賊一樣溜進三房的院子時就讓紅花瞧見了,她趕緊把這兩位‘爺’給請到二姐屋裡了。昌興少見外人,突然跑來跟這位家裡家外都有名的吳家姑娘自己的三嬸一打照面,連話都不會說了,連自己幹什麼來,誰讓他來的都忘個乾淨。

二姐也不用他說,先讓兩個孩子坐下,又讓紅花去拿吃的喝的,她這邊笑着跟他們兩個道:“是來找昌偉和昌福玩的吧?”估計這幾個孩子連話都沒說過幾回,“他們兩個上他們姥爺家去了,過一陣才能回來呢,到時再去找你們玩啊。”

昌興就像以前的段浩守那麼實誠,聽說人不在就要站起來準備走,二姐怎麼敢只讓他們在這裡打個轉就回去?趕緊叫住,拿出各種吃喝玩意讓他們在屋裡玩,昌興雖然十八歲了,可看着卻跟那十四五沒出過門的小姑娘似的害羞膽小,說不敢說坐不敢坐,二姐都覺得自己在難爲人。昌隆一臉病容,卻很喜歡二姐拿給他的昌偉和昌福的小玩具,坐在那裡擺弄來擺弄去,時不時的咳個一兩聲卻顧不上,二姐看得心疼,昌興她一跟他說話就臉紅得嚇人,便湊過去陪着昌隆,指點他怎麼玩之類的,一大一小倒是很快玩熟了。

眼見快到吃晚飯了,董芳雲新買的丫頭找來了,這個丫頭跟寶貴還沾點親戚,見了紅花就叫嫂子,見了二姐跟見了自家主子似的。領着昌興和昌隆就走了,臨走前跟二姐說大奶奶知道昌興和昌隆在三奶奶這裡玩得好,必定高興。

這丫頭看着心眼還不錯,說着眼圈就紅了。

二姐雖然不清楚董芳雲現在到底如何,畢竟她不好過去看她,大房那邊可是惱死段浩方了,對她也沒個好臉,可不到半年董芳雲就病得起不來牀,可知她的日子是個什麼樣的。

聽了丫頭的話也是隻能嘆氣。晚上等段浩方回來了,她跟他說起今天昌興和昌隆過來的事,道:“我看着那兩個孩子,當真可憐人。”董芳雲是她在段家最喜歡的人了,人好心好,就是命不好,連帶着覺得那兩個孩子都親近不了少。

段浩方卻讓屋裡人都出去,跟二姐道:“最近幾日還是別跟昌興和昌隆太近了。”

二姐連忙問爲什麼,他說大房經此一事,手裡的生意交出來不少,雖然老太爺還沒發話,不過段浩守在外頭丟了那麼大的臉,怕是這個家日後不會交給他了。

二姐早知此事,聞言只是點了點頭。

段浩方嘆道:“大伯這幾日悄悄張羅着要給昌興娶媳婦,人都挑好了,方家的。”

二姐先是嚇了一跳,跟自己兒子一個輩的都要娶媳婦了?然後再一想倒釋然了,昌興都十八了,娶老婆也不奇怪。

段浩方跟她說,之前大老爺是憋着想讓老太爺給昌興選一門親:“你是吳家的,大伯想挑個跟你孃家差不多的給昌興。”他說到這裡就笑了。二姐這個吳家出來的媳婦給他添了多少分量段家人都是看在眼裡的,大老爺眼氣不是一天兩天了。昌興是長房嫡孫,要是原來求一個跟吳家差不多家底的姑娘也不是難事,現在卻是不可能了。這個方家也是大家,上回方家老爺六十大壽時段浩方還親去祝壽,只是這方家姑娘也分個親疏,有個遠近。大老爺現在去求親,又不是老太爺去,面子不夠,裡子沒有,方家怎麼會重視?便推了個雖然也姓方,雖然沒有出了五服,雖然也是說起來從小在方家老太太身旁長起來的一位表姑娘出來充數,畢竟多個朋友多條路,段昌興要是爭氣,方家自然會看重這門親事,他要是不爭氣,一個表姑娘也沒什麼要緊。

一表三千里。

大老爺此時也不求了,方家這個名字擺出來已經夠分量了,此時也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人家了,他只想着趕緊給昌興娶個妻子,然後推他出來替段浩守佔住大房這一份。

二姐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是爲了這個。她笑着說:“那,反正昌偉和昌福已經在那邊住了一陣了,要不你去接他們回來吧?”

段浩方嗯了聲,昌興一個侄子成親,他這個當叔的不必非要在家等着,到時二姐送一份禮也就行了。

幾乎是掐着時間,段浩方起程往吳家去了,這邊大老爺給方家下聘。

昌偉和昌福這是第二次去吳家了,上一回是半年前。當時段浩守那個丫頭的事剛發出來,段浩方也是像這次一樣掐着點兒去接的,連路上花的時間都算進去,恰好一個月以後纔回來,那時街上的閒話已經傳遍了,段浩守那個位置也給他讓出來了。

上回他去接昌偉和昌福,一見兩個孩子便嚇了一大跳!不過短短三個月而已,昌偉就比以前高了一頭!吃得渾身腱子肉,臉越發顯得圓了,曬得黑紅,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昌福也是大變樣了,段浩方過去的時候就見他正騎在村裡一條小牛的背上,嗷嗷叫,看見他就衝了過來,他肚子裡的腸子差點讓他給撞出來,坐在吳家桌上吃飯時都還沒緩過來。

他掂記着家裡的事,匆匆跟吳家告了個別就接着孩子走了。吳家確實把昌偉和昌福養得不錯,別的不說,這兩個孩子現在看着像男孩了,結實,耐摔打,皮。以前在段家時也不覺得,可那時他就天天擔心這兩個孩子生病,覺得他們看着弱,不那麼好。昌偉和昌福也沒哭着喊着不願意走,這讓他挺高興的,之前他還害怕吳家把孩子養得跟段家生了呢。可是坐上車後,昌偉和昌福就問他:“爹,什麼時候你再送我們來?”

段浩方一怔,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便笑道:“在姥姥家住這麼長時間還沒玩夠啊,等回頭吧,回頭我有空了再送你們過來。”然後就問他們想不想娘,想不想爺爺奶奶啊。

兩個孩子乾脆的說想,完了昌偉卻說:“那我們不念書,不練字了?”

段浩方愣了。

回了家,收拾了行李,他把昌偉和昌福說的那個練字的紙,唸的書都拿出來看了,比起二姐這半桶水教的那些,昌偉和昌福現在的字可是長進不小,讓他們學一學先生都教了什麼,不說出口成章也夠讓段浩方驚喜了。

原來段浩方走了以後,昌偉和昌福住下的第二天就知道吳敬賢和吳敬宗每天都要去見先生,上午是念書,下午是練字,各一個時辰。這倆孩子就跟着蹭先生去了。

段浩方是希望兒子好的,他也見過了吳敬泰是個什麼樣的人,就連敬賢敬宗這兩個小的,日後並不繼承吳家的人段家昌字輩的加起來都比不上人家一根小手指頭。就算是他的兒子,他也要說良心話,比起吳家兒子,昌偉和昌福還是顯得小家子氣了。

看看兩個兒子,再看看吳二姐,段浩方在心裡想過幾圈後,只讓昌偉和昌福在段家留了一個月就又給送到吳家去了。一住就住到現在,而這次他是去接他們回來過年的,等過了年,他還是要把昌偉和昌福送到吳家來的。

段浩方回來的時候段昌興的親事已經辦完了,那方家表姑娘也不得方家人重視,嫁妝只有四擔,又說聽說段家規矩嚴,丫頭婆子竟一個都沒有,幾乎像是趕着投胎般把這方姑娘給嫁過來了。

大老爺倒是結結實實的擺了上百桌,生意場上的朋友有關係的沒關係的都下了貼子,然後拖着昌興挨個敬酒。昌興那孩子幾時見過這種場面?嚇得抖如篩糠,面色慘白,不像辦喜事,倒像奔喪。

董芳雲卻是聽說大兒子成親,憑着一股心勁下了牀,二姐沒去湊這個熱鬧,藉機看了看她,留下東西就回去了。她扯着二姐的手直掉淚,又是想求她幫着在段浩方面前多說兩句好聽話,好拉昌興一把,又是覺得張不開這個口,她這些日子沒少聽段浩守在她耳邊說段浩方和二姐的壞話,知道兩邊現在跟仇人似的。

二姐沒敢多說,只趁着沒人時囑咐她道:“我說句不該說的,現在昌興和昌隆可只能靠你了,你要再是這個樣子,你讓兩個小的可怎麼辦?”

她一說這個董芳雲就捂着嘴哭得擡不起頭,二姐扶着她幾乎只剩下骨頭的肩背壓低聲音在她耳邊大着膽子說了句:“這眼看着男人不中用了,你還不趕緊硬氣點,真想拖着兩個小的跟你一塊死啊!”

二姐這話雖重,卻說到董芳雲心裡去了。這些天她不停的在想要是自己死了,昌興和昌隆可怎麼辦?段浩守那個樣子兩個孩子跟着他能有什麼好日子過?她起了死意,每日裡又只想着這種事,身體一日日壞下去。聽二姐這麼說只擡起一雙哭腫的眼睛望上去,呆道:“……我、我又能做什麼?我一個婦道人家……”

二姐最不愛聽這個,男人都靠不住了,兩個小的成了那副樣子,你還想着靠男人?她當然看出董芳雲現在是想求死了,只是發愁兩個孩子沒人託付才這麼撐着,扯着她自然是想找她了。

你自己的孩子你都不心疼,你以爲誰還會替你心疼?誰又能比你更心疼你的孩子?

二姐甩開她的手低聲罵了句:“你做什麼?難不成你就是個白吃飯的?”說完再不聽她多說一句就出去了。

她一走,董芳雲也沒那個膽子哭了,她在這裡自然別人不敢進來,她不在要是哪個丫頭婆子跑進來瞧見她這個樣只怕又是一場風波。現在她的膽子倒都寄在別人身上,在自己家卻挺不起一點膽氣。

恰在這時,昌隆的奶孃臉煞白的過來找她,說昌隆又發燒了!她一聽就慌得沒了神,趕緊跟着過去看,見孩子燒得小臉通紅,昏沉沉的叫不醒。她讓奶孃去找人請大夫來,奶孃不敢,說外頭正辦喜事,這時去請大夫不是晦氣嗎?

董芳雲一口氣上來,推開奶孃自己出去叫人,路上遇到段浩守,他見她神色慌張的跑出來就皺眉道:“你瞎跑什麼?讓人看見了像什麼話?”

她見了他仍是不敢說話,低頭道昌隆發燒了,要去請大夫。

段浩守卻道:“怎麼又病了?這會兒家裡正忙着,到處都是客人,先不要請大夫,明天再去。”說完他就回前頭去了。

董芳雲讓他一說又沒了主意,轉頭回去,掉着淚看顧昌隆,熬到宴席散了,客人都走了,她又想去請大夫,段浩方皺眉道家裡今天忙成這個樣,現在正忙成一團收拾,你就不能不來添亂?小孩子哪有不生病的?睡一覺就好了!

她就又回去了,看着昌隆這燒就是下不來,到了半夜她實在是害怕得不得了了,讓她的丫頭去找二姐。那丫頭還不傻,沒敢半夜去敲三房的門,而是跑出去找到寶貴家,叫出紅花說了這個事,紅花主意大,略略一想就讓丫頭先回去,然後讓寶貴去請大夫,她現在去見二姐。

二姐知道了就趕緊起來,她這屋點了燈很快另外兩個屋的燈也都跟着亮了,段老爺自然遣人來問,看二姐是不是有什麼急事。

二姐也沒瞞着,直說了。

段章氏一聽倒是想抱怨兩句,他們三房跟大房已經勢如水火了,現在大房的孫子病了,卻是三房的人去請大夫,這成什麼了?這不更熱鬧了嗎?可她看着段老爺的臉色就是不敢開這個口,魏玉貞一聽卻看着二姐說:“大嫂這下可不得急壞了嗎?要不,二姐,我陪你去一趟!”

段章氏一看,什麼時候她倒是跟二姐一條心了?

二姐看着段老爺。

段老爺左右看看,對二姐說:“既然你大嫂找着你了,你就去看看也是應該的。”停了會兒又道,“你先去,要是不行,再讓人來叫我和你娘。”

二姐答應了聲,不管段章氏發呆的盯着段老爺看,回屋收拾了些東西就跟魏玉貞往大房那邊去了。

董芳雲的丫頭就守在院子門那等着人,見了就趕緊迎二姐進去,董芳雲在昌隆的屋裡已經哭的上氣不接下氣,見了二姐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此時大夫也到了,寶貴請的人,天虎開的門,一點都不小聲的進來,動靜一大,雜七雜八的又夾着生人說話,很快的大房的人起來了,燈也點亮了,而其他各院的人也都沒睡踏實,跟着都起來了。

因爲是昌隆的屋子,所以是大太太先讓人來看,那婆子一進來就看到二姐坐在牀沿上,董芳雲哭倒在一旁,魏玉貞在旁邊勸,唬得險些沒把老命嚇沒了,大太太聽說二姐三更半夜跑到昌隆的屋子裡也有些摸不着頭腦,就差沒問婆子你睡迷糊了吧?

大太太沒來之前,段浩守先到了,他氣勢洶洶的進來,覺得董芳雲太不懂事了,大半夜的鬧什麼?不就是孩子病了嗎?也值得她吵得全家人半夜都睡不好?卻看到二姐端坐在屋裡,她一擡頭,兩人一對臉,嚇得他趕緊退出去!心差點從喉嚨裡跳出來!沒等他想明白怎麼會在自己兒子屋裡看見段浩方他媳婦,大太太已經到了,見他站在門口發怔,便讓他退到一邊去,她進去先對着二姐笑,沒來得及說話就看到董芳雲像是哭掉半條命那樣趴在牀邊,牀上昌隆似乎早已不醒人事了。

大太太臉刷的就白了!昌隆可是她的孫子!趕忙撲過去連聲叫孩子,孩子當然不會答她,再叫奶孃來問,知道孩子病了就說那怎麼不請大夫?奶孃便看董芳雲,大太太也看董芳雲,罵道:“哭有什麼用?孩子都燒成這樣了怎麼還不請大夫?”

董芳雲哪會當着長輩的面說自己丈夫的不是?所以只是低頭認錯,大太太立刻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罵開她了。

二姐有再大的心氣也讓董芳雲給弄沒了,輕咳了兩聲引起大太太的注意,大太太這纔想起來屋裡還有兩個外人,臉上陣紅陣白的,董芳雲再不好也是自家兒媳婦,罵她可是讓外人看笑話了!

二姐便笑道大嫂的丫頭找她說這昌隆病了,急着要大夫,她就讓人去請了,人現在就在門外等着,是不是先讓大夫進來看看?

於是一衆女眷迴避,只留下奶孃和婆子,大夫看過後開了方子,說小孩子是受了驚嚇,身體又弱纔會發燒,吃兩副藥看看,又問清原來是今天辦了喜事,就囑咐說雖然是喜事才熱鬧,可孩子年紀小,不小心照顧可不行。

等大夫走了,二姐她們自然也要跟着告辭,大太太命董芳雲送到門口,又讓自己的婆子親送二姐回去,等關了門沒了外人,她一邊命人好好看着昌隆,一邊叫了董芳雲去自己屋裡,又重重的教訓了她一頓。

“你要請大夫,家裡又不是沒人了,你讓誰去請不行?爲什麼還要去找三房的人?你是嫌家裡事不夠多還是嫌最近這臉丟得不夠啊?”

董芳雲跪在地上默默掉淚,一聲不吭。

大太太罵了一會兒,看夜太深了就讓她回去了,等人把藥抓來,煎了給昌隆喂下,天亮時昌隆的燒終於退了。董芳雲這才一顆心放回肚子裡了。

第二天,大太大本來還想再教訓董芳雲一陣,爲了這事,不但讓三房看了笑話還要特地準備好禮物去謝二姐,大太太一肚子氣憋着都快難受死了,不等她去,二太太卻找到老太太,昨天晚上鬧得這些事雖然當時沒人來問,事後總要查一查吧?孩子是怎麼病的?什麼時候病的?半夜請大夫,可是急症?

老太太就讓人把昌隆的奶孃叫過來問,又把跟着董芳雲的丫頭叫過來問,然後就把大太太叫過來罵了一頓!外面辦着喜事就不顧家裡的孩子了?孩子病了一天都沒人去請大夫,熬到半夜還是二姐請來大夫救了昌隆一命,你是怎麼當的這個家!!

大太太先是喊冤,然後辯解,可是奶孃和丫頭的話一對,這事卻栽到段浩守的頭上去了!她立刻就說段浩守平日多在外頭忙,家中的事並不操心,他也是爲了昌興的喜事才一時沒想這麼多,他哪裡知道昌隆病得那麼重?要是知道一定會立刻就讓請醫生的。

大太太跪下道:“娘,我雖然是個當孃的,卻不是爲浩守說情,他一個大男人怎麼知道怎麼養孩子?這些事本就不該他操心,所以纔會不知道輕重,纔會差點耽誤了昌隆。昌隆可是他的親骨肉!娘!浩守怎麼着也不會存心害自己的親骨肉啊!”

這話當然對,老太太聽了也是這個意思,本就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事,有個人出來頂就行了。段浩守是家裡的男人,不能讓他擔這個責任,再說養孩子本就是當孃的應該多操心的事,這個事還是董芳雲不對。

二太太卻在此時笑道:“他在外頭忙?對,他淨顧着忙外頭的大事了,哪裡有功夫去瞧一眼自己兒子是不是病了呢?”

大太太只恨不能撲上去咬二太太兩口!果然老太太一聽這話,臉又沉下來了。晚上等老太爺回來,老太太跟他一說,二太太的話她聽着有道理,話裡話外自然也帶出來了。老太爺便道:“哦,他忙啊,那就再多歇幾天吧,多在家陪陪孩子,也省得把孩子都忘到腦後了。”

等段浩方接了昌偉和昌福回來,老太爺叫他過去,讓他再‘幫’段浩守忙幾個月。

老太爺看着站在面前的他笑:“浩方啊,你可是個有福的人啊。”

娶了一個好媳婦。

第 170 章第 35 章第 61 章第 44 章第 244 章第 60 章第 196 章第 177 章第 51 章第 68 章第 153 章第 47 章第 231 章第 56 章第 207 章第 1 章第 244 章第 5 章第 107 章第 201 章第 1 章第 138 章第 26 章第 139 章第 142 章第 140 章第 26 章第 37 章第 6 章第 111 章第 49 章第 195 章第 62 章第 83 章第 29 章第 51 章第 65 章第 248 章第 153 章第 127 章第 194 章第 155 章第 131 章第 65 章第 181 章第 170 章第 108 章第 136 章第 133 章第 190 章第 134 章第 40 章第 165 章第 174 章第 5 章第 162 章第 82 章第 111 章第 212 章第 87 章第 11 章第 135 章第 16 章第 4 章第 238 章第 17 章第 207 章第 110 章第 45 章第 38 章第 115 章第 41 章第 157 章第 195 章第 39 章第 181 章第 53 章第 96 章第 113 章第 127 章第 14 章第 103 章第 75 章第 127 章第 94 章第 77 章第 91 章第 65 章第 232 章第 170 章第 105 章第 188 章第 108 章第 169 章第 30 章第 68 章第 94 章第 169 章第 18 章第 139 章
第 170 章第 35 章第 61 章第 44 章第 244 章第 60 章第 196 章第 177 章第 51 章第 68 章第 153 章第 47 章第 231 章第 56 章第 207 章第 1 章第 244 章第 5 章第 107 章第 201 章第 1 章第 138 章第 26 章第 139 章第 142 章第 140 章第 26 章第 37 章第 6 章第 111 章第 49 章第 195 章第 62 章第 83 章第 29 章第 51 章第 65 章第 248 章第 153 章第 127 章第 194 章第 155 章第 131 章第 65 章第 181 章第 170 章第 108 章第 136 章第 133 章第 190 章第 134 章第 40 章第 165 章第 174 章第 5 章第 162 章第 82 章第 111 章第 212 章第 87 章第 11 章第 135 章第 16 章第 4 章第 238 章第 17 章第 207 章第 110 章第 45 章第 38 章第 115 章第 41 章第 157 章第 195 章第 39 章第 181 章第 53 章第 96 章第 113 章第 127 章第 14 章第 103 章第 75 章第 127 章第 94 章第 77 章第 91 章第 65 章第 232 章第 170 章第 105 章第 188 章第 108 章第 169 章第 30 章第 68 章第 94 章第 169 章第 18 章第 13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