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

在兗州和宋州的界河一側,幾萬頂密集的帳篷一望無際,帳篷與帳篷的間距較大,這也是爲了防止失火引燃一片。

從宋州涌來的先期難民有數萬人之衆,這還是第一批百姓,後面還有浩浩蕩蕩的大量難民在路上。

帳篷前的空地上人山人海,數千士兵在維持秩序,到來者要先進行登記,分配帳篷,十幾張桌前排滿了長隊,登記也很簡單,從哪來來,什麼名字,幾口人,然後發一塊木牌和一張紙條,紙上是分配帳篷的區域和號碼,如果不識字沒有關係,有專門士兵帶去指定區域。

“你是楚丘縣人?”一名官員在詢問一個老者。

“是的!俺是楚丘縣三王鄉人,俺官名叫做王槐。”

“只要縣就行了,王老漢,你家幾口人?”

“俺家七口人,俺和老伴,兩個兒子,大兒媳,還有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

“你確定是七口人,人數是要覈實的,如果虛報可是要被罰的!”

“俺騙你作甚,真是七口人,喏!他們都在那邊呢!”老者指着遠處一輛大車,有點激動道。

“不要激動,我知道了!”

官員取了一塊紅色木牌,這是五口以上家庭的牌子,他用墨筆在牌子背後七口人旁邊塗了一筆,連同一張紙條一起遞給老者,“可以了,去第七區九十一帳!”

“俺不知道在哪裡?”

官員叫過旁邊一名士兵,“這位老者你帶他去第七區!”

士兵們點點頭,對老者道:“老丈,你家人在哪裡?”

“在那邊,我去叫他們!”老者急道。

“不用急,你帶他們到軍營大門口等我,我叫上另外幾個第七區的,咱們一起去。”

老者連忙去找家人,很快消失在人羣中。

人流如潮,一羣羣難民被領着進了大營,所有人的驚歎起來,一頂頂大帳整齊有序,大概兩百頂帳篷一個區,帳篷都是普通行軍帳,不是軍隊標準大帳。

這是晉軍在齊國國庫中清理出來,有十幾萬頂之多,第一批運來六萬頂,一半放在兗州,一半放在亳州,一般是一頂帳篷安置一戶人家。

王槐很快到了第七區,又找到了他家的帳篷,他家人口較多,是稍微大一點的帳篷,士兵指着帳篷,“這就是九十一帳,你們家的住處,裡面比較大,可以一隔爲二,你們自己安排,等會兒會有區正來交代吃飯之類的事情。”

“區正是啥官?”王槐不解地問道。

士兵呵呵一笑,“區正是個年輕文官,負責第七區,有什麼事情找他就行了。”

“俺知道了,多謝小哥哥帶路。”

士兵揮揮手走了,王老漢一家把東西搬進去,裡面有幾卷席子,還有一道布簾子,把營帳一分爲二。

王老漢和老伴以及小兒子住在南面,大兒子一家住在北面,其實條件還是比較艱苦,兩個孩子圖新鮮感,高興得又蹦又跳。

“爹,咱們得找點事情做,稍微掙點錢。”

長子對父親道:“要不然年底咱們家就要捱餓了。”

王槐點點頭,“回頭問問區長吧!”

正說着,外面有人問道:“有人在嗎?”

“在!在!在!”

王槐連忙走出來,外面站着一個身材中等的年輕士子,也就十八九歲左右,戴着士子頂巾,穿一件藍色士子衫,相貌倒是清秀。

“您是....區正?”

“談不上區正,受王長史委派,負責第七區,主要看看大家有什麼困難。”

“老伴,趕緊拿兩個胡凳來!”

王老漢的老伴取來兩個胡凳,王槐用袖子擦了擦笑道:“我們坐下說吧!”

年輕士子笑着點點頭,“我也姓王,叫做王展圖,是歷城縣的一名押司。”

王老漢肅然起敬,區正是什麼官他不懂,但押司他懂,比主簿小一級,也是縣裡的實權官。

“請問王押司,我們要在這裡住多久?”

“這個就不知道了,看戰爭什麼時候結束,我估計要幾個月,反正大家不要擔心吃飯問題,晉王殿下很關心難民,特地下令撥了三十萬石糧食應對災民,這纔是賢明君主........”

不知什麼時候,王展圖旁邊圍了很多人,都是剛剛入住的難民,衆人七嘴八舌,十分嘈雜,王展圖擺擺手道:“大家請安靜,聽我說兩句!”

衆人安靜下來,王展圖道:“這裡的規矩比較嚴,一個是防火、一個是防疫,所以不允許在大帳做飯用火,每天三頓飯統一配送,還有熱水也一併配送,明天開始收繳火種,以後會還給大家,希望大家配合,這是關係到大家的切身安全,一點都不能疏忽!”

“放心吧!我們一定會配合上繳,這也是爲了大家好。”衆人一起表態,願意配合。

王展圖稍微鬆了一口氣,又道:“還有就是茅廁,在那邊!”

王展圖一指遠處很長一排木房子,對衆人道:“看見那邊的木房子沒有,那就是茅房,紅色的是女人用,白色的是男人用,大家要約束好孩子,不要在營地大小便,主要是天氣熱了,我們必須考慮防止瘟疫流行,還有,每天大家都要喝一碗草藥湯,預防生病。”

王展圖主要就是要給大家說清楚這兩件事,他見衆人都很理解,心中鬆了口氣。

這時,王槐問道:“我家有兩個兒子,都想找點事情做做,掙點小錢,請問王押司,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王展圖笑道:“我本來想過兩天說的,還真有一個掙錢的機會,參與疏浚河渠,大概兩個月左右,包吃包住,每天一百文錢,而且是天寶大錢!”

聽說每天能掙一百文,還是大錢,這讓衆人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王槐又問道:“幹活的地方有多遠?”

“就在東面三十里外,那邊是十幾萬畝軍田,灌溉河渠都淤堵,需要重新疏通,大概需要十萬名青壯男子。”

“像我快六十歲了,可以去嗎?”王槐忍不住問道。

“如果有特殊手藝的話可以去,而且工錢還不會低。”

王槐大喜,連忙道:“我會木工,會造水車,我們鄉的水車都是我造的。”

“這個手藝不錯!”

王展圖笑道:“修水利,這個手藝是最需要的,問題不大。”

這時,遠處傳來號角聲,王展圖笑道:“馬上要開飯,大家準備碗筷吧!”

衆人聽說要開飯了,紛紛向自己營帳跑去,王展圖站起身,一回頭,卻見父親王侑站在不遠處,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王展圖連忙上前笑道:“父親怎麼來了?”

王展圖就是王侑的小兒子王詹,今年十八歲了,去年參加科舉州試時,王侑給他改名爲王展圖,他今年進京參加科舉,考中了明經科,被分到歷城縣做押司,成爲齊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押司。

王侑妻子已經去世,只留下兩個兒子,長子王弘出任德州長史,他最心疼的就是幼子,王侑是實踐派,他兒子雖然還有繼續讀書的潛力,但王侑還是讓兒子早早參加科舉,考中明經科,從最底層的文吏做起,這對兒子的能力是一種極大的磨練,比那些死讀書的有意義多了。

況且明經科只是起點低了一點,做滿五年文吏,就有資格出任九品主簿了,正式邁上官階,那時兒子才二十三歲,年富力強,能力出衆,經驗也豐富,出政績更容易了。

但並不是做滿五年文吏就一定能升上官階,主要還是看背景和履歷,有關係有人脈,加上自身努力,履歷漂亮,基本上升官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王侑找很多機會給兒子歷練,像這次來難民營任區正,很多人都不願意做,但王侑知道,這件事做好了,在履歷上會是很閃亮的一筆。

“今天很忙吧?”王侑笑問道。

“今天是比較忙,這幾天難民陸續都來了,安排他們,然後解決難處,還要防火防疫,忙昏了頭。”

“有什麼難處嗎?”王侑又笑問道。

“好多難民都想掙點錢,孩兒就告訴他們修水利的事情,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王侑點點頭,“後天吧!後天所有的區正都要集中起來,然後正式公佈方案,和爲父之前告訴你的差不多。”

這時,有士兵送飯過來,王侑便欣然到兒子的營帳一起用晚餐去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
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