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

短短一盞茶時間戰鬥便結束了,應採和給所有人展示了什麼叫做心狠手辣,除了楊少武幹掉一人,淨玉殺了兩人外,其餘十七人全部死在應採和手下,其中十二人被她用金針射中,五人被她斬掉人頭。

她用的劍是郭宋送給她的湛盧寶劍,鋒利無比,斬斷脖子如切豆腐,被金針射中之人先是暈厥過去,然後會逐漸中毒死去,但她卻等不了,一劍一個斬斷喉嚨而死。

應採和收劍回鞘,又重新坐回馬車,徒弟淨玉也跟了回去。

楊少武苦笑一聲,對驚得目瞪口呆的四名士兵道:“收拾屍體吧!”

衆人一起動手,把二十具屍體扔進了長江,他們的兵甲戰馬不錯,都留了下來。

“你沒事吧!”楊少武問周景道。

周景搖搖頭,他和三名車伕躲在馬車下,倒沒有什麼事,卻親眼目睹美豔女子殺了十七名士兵,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她一一斬殺,簡直太可怕了。

他想起了晉衛府首領宋添對這個女子的十個字評價,‘殺人如斬草,催命似閻羅’,還真是這樣。

片刻,他們收拾完戰場,馬車繼續前行,接下來再沒有什麼風波,一個時辰後他們抵達了黃灣村,這裡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沿江水蕩,都和長江相通,幾艘大漁船便藏在水蕩內。

高升客棧掌櫃和兩名夥計已經在這裡等候,三艘漁船都是從對岸過來的,由潤州的晉衛府安排。

掌櫃上了岸,見帶着一羣戰馬,不由驚訝道:“怎麼還有這麼多馬匹?”

周景搖搖頭道:“路上遇到了一支私鹽稽查隊。”

“你們居然遇到了那羣惡鬼?”

掌櫃臉色都變了,連忙追問道:“然後呢?”

“掌櫃還記得上次那位女閻羅嗎?”

周景向後面馬車努一下嘴,低聲道:“她把那些騎兵全宰了,二十人啊!一個都沒逃掉。”

掌櫃嚇得後背一陣冷汗,那個女閻羅又來了嗎?他們稱應採和爲女閻羅,主要是應採和在淮河割掉七名船伕的耳朵,療傷賠償等後事就是揚州晉衛府處理的,起因是七名船伕在背後說了幾句調笑話,惹惱了應採和。

但同行晉衛府的武士卻告訴他,這已經是手下留情了,她一個人在船上斬殺了上百名敵軍士兵,都是一劍斃命。

“別說了,趕緊讓他們上船。”

衆人將木箱和兵甲擡上兩艘漁船,戰馬帶不了,就交給揚州晉衛府處理了。

應採和帶着徒弟上了另一艘漁船,掌櫃有點不放心,又再三叮囑船伕不要亂說話,以免惹來殺身之禍。

三艘漁船先後出發,駛出了水蕩,向長江對岸駛去........

此時距離韓滉斬殺陳豐已經過去了五天,雙方厲兵秣馬,大戰一觸即發。

韓滉也回到了丹徒縣,也就是今天的鎮江,這裡是江南運河的入口,物資中轉重地,江南糧草在這裡大量囤積,是最理想的後勤基地,朱泚一定會奪取這裡,作爲他掃平江南的大本營。

由於朱泚的船隊集中在北岸的濡須河口,韓滉便估計朱泚要從蕪湖過江,然後有兩條路,要麼走溧水前往太湖,要麼沿着長江南岸奪取江寧縣和丹徒縣,建立後期基地。

韓滉否決了朱泚走溧水的線索,原因是那條線路水軍可以走,但陸上步兵難行,朱泚沒有這麼多船隻,也沒有充足的後勤補給,殺入太湖絕對是孤軍冒險,可以作爲偷襲,但不能作爲大的戰役行動。

所以韓滉判斷朱泚一定是走第二條路,沿長江南岸進攻江寧或者丹徒,奪取後勤據點。

當然,朱泚大軍也可以不理會江寧和丹徒,直接沿着運河南下,只是他們的後方補給隊就會被摧毀,他們走不了多遠,這是戰爭的常識,除非他們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否則,朱泚一定會攻打江寧或者丹徒。

韓滉考慮再三,重新部署了軍隊,在江寧縣部署了七千士兵,在丹徒縣部署了八千軍隊,又在晉陵縣部署了五千士兵,晉陵一帶是極爲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另外,長江南岸還有一萬多水軍,怎麼充分利用水軍優勢,這幾天,韓滉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這時,韓滉的長孫韓察在官房門口道:“父親,王大管事有急事求見父親!”

王大管事名叫王絳,是潤州萬利商行的大管事,而萬利商行是潤州乃至江南最大的商行之一,有倉庫、碼頭、客棧、酒樓等等產業,據說背後的東主是獨孤家族。

不久前,韓滉才知道王絳的另一個身份,是晉衛府在江南的情報頭子,當然,晉衛府的情報點遍佈天下,在江南出現也很正常,更重要是,萬利商行現在已經是韓滉和郭宋之間聯繫的一條渠道,韓滉專門讓長子韓察和萬利商行聯繫。

“快請他進來!”

不多時,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參見韓使君!”

“好久不見了,可是有晉王殿下的消息?”

“正是!晉王殿下發了一份鴿信過來,另外,我們的援軍也到了。”

“援軍?”

韓滉愣住了,郭宋的軍隊怎麼可能過得來?

“其實是送來一種威力很強大的武器,能震懾朱泚,使他攻打江南不得不三思而行。”

“可是.....火雷?”

韓滉也聽說一二,郭宋軍隊中有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叫做火雷,主要用於攻城和守城,但這種武器很神秘,根本就不知道它是怎麼研製出來。

王絳點點頭,“正是鐵火雷!另外,晉王殿下讓我轉告韓使君,晉軍很快在孟津發動攻勢,迫使朱泚撤軍!”

韓滉頓時大喜,有火雷或許會有點震懾效果,但郭宋軍隊進攻孟津纔是治本之道。

“我也寫一封鴿信,感謝晉王殿下的鼎力相助!”

..........

韓滉在長子韓察的陪同下,來到了碼頭上萬利商行的倉庫,說是倉庫,其實是倉庫羣,由十幾座倉庫組成,每一座倉庫佔地面積都很大,看起來氣勢宏偉。

萬利商行確實是獨孤家的產業,從高宗時代起便存在了,不僅是潤州,也是江南數一數二的商行,經營碼頭倉庫,後來又擴展到船隊、客棧、酒樓,每年將大量的茶、油、絲綢、糧食、布匹運到京城,到開元年間時達到頂點。

這些年由於藩鎮割據影響,運往長安的貨運已經停止,但運往巴蜀船隊還繼續保持,從今年開始,運往巴蜀的船隊也由每年三次減少爲每年一次。

韓滉跟隨王絳走進了一座空置的倉庫內,倉庫已經改造成臨時居住的宿舍,昨晚下午抵達丹徒的楊少武和四名火器營士兵住在這裡,看守二十枚鐵火雷。

應採和和徒弟淨玉住到城裡去了,她們可不習慣住在這種地方,應採和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她的任務就是保護鐵火雷平安抵達丹徒縣,但她還是決定多做一點,最好能夠保證鐵火雷成功使用。

韓滉走進倉庫,楊少武和四名士兵都站了起來,王絳介紹道:“這位便是潤州韓刺史,他想親眼看一看鐵火雷。”

楊少武點點頭,給士兵們使個眼色,士兵們到裡屋去了。

王絳又給韓滉介紹了楊少武四人。

韓滉有些驚訝道:“鐵火雷還需要專人操縱嗎?”

楊少武點點頭,“這種武器很危險,稍不留神就會摧毀自己,所以軍中規定,必須由火器營的士兵保管並操作,包括民間開礦也是一樣。”

韓滉笑道:“意思是,這種鐵火雷我不能拿去研究,對吧!”

楊少武毫不含糊地回答道:“很抱歉,這是晉王殿下的援軍,只能由我們保管和操作,不管是韓刺史還是其他人都不能染指,火器營規則中有明確規定,遇到緊急情況,必須立刻廢掉它。”

廢掉鐵火雷很容易,直接拔掉火繩就是了,如果時間來得及,最好拔掉火繩後再將它泡進水中,所以鐵火雷的不遠處,一定會有裝滿清水的水桶。

這時,兩名士兵搬來一隻稍小的木箱,裡面是一個黑漆漆的鐵疙瘩,外形如南瓜,頂上有個木殼將火繩罩住,使用時直接將木殼拔掉。

“原來是生鐵鑄成的。”

韓滉拍拍鐵疙瘩,笑問道:“這個有多重?”

“這是小型鐵火雷,大約重四十斤出頭,若是大型鐵火火雷,要重一百五十斤以上。”

韓滉又不解的問道:“大型鐵火雷我能理解,用來對付城池,那這種小型鐵火雷的意義在哪裡?”

楊少武微微笑道:“臨走時,火器營統領說,這個也可以用來守城,但對於江南地區,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對付戰船。”

韓滉眼睛一亮,呵呵笑道:“那我真是拭目以待了!”

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
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