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

正如郭宋的推斷,田悅被殺的消息也是在正月初二傳到洛陽,這個消息對朱泚一點都不意外,他之前已經令潛伏相州的將領率手下裝扮成民夫潛入元城,然後以李寶的名義出現,就是爲了給田緒背鍋。

只是朱泚沒有想到田緒會真的得手,這個消息令他心中大喜,立刻命令軍師劉思古來見自己。

不多時,劉思古趕到了麒麟殿,麒麟殿是朱泚的內書房,遇到休息時間或者節假日,他一般會在這裡接見大臣。

一般朝廷中並沒有軍師這個官職,所以劉思古被封爲太子少保、集賢殿大學士,其他幕僚和軍師也被封爲學士。

“陛下急着召見微臣,可是爲了田悅之死?”劉思古掌管情報,他比朱泚先一步知道田緒奪位的消息。

“正是如此,所以朕想和軍師商議,我們該如何應對?”

其實該怎麼應對,他們早就和田緒有過秘密協議,他支持田緒繼任魏王、魏博節度使,而作爲回報田緒將讓出懷州給朱泚。

爲此,他們商定了詳細的應對方案,現在既然田悅已死,那就按照應對方案來做就是了,爲什麼還要問自己怎麼應對?

劉思古立刻意識到,朱泚恐怕是想法有變了。

“陛下的意圖呢?”劉思古問道。

朱泚沉吟一下道:“河北南部可是富饒之地啊!人口衆多,土地肥沃,這麼好的地方怎麼能讓田緒這種無德無能之人來掌控?朕以爲,郭宋也是這樣想的,現在冬天結冰,有利於我們渡河,我們二十萬大軍不妨直接北上,掃平魏國,軍師覺得可行嗎?”

果然被自己猜中了,劉思古心中嘆息一聲,郭宋早把魏國視爲掌中之物,怎麼能容他們染指?

但如果事情不做,就打退堂鼓,朱泚也絕不會接受。

劉思古知道朱泚其實已經做出決定了,只是讓自己支持而已。

他想了想道:“陛下不妨派使者去見田緒,要求他履行約定,把懷州讓出來,如果卑職所料沒錯,他一定不會答應。”

“爲什麼?”朱泚不解地打斷他的話問道。

“他若敢答應,那殺田悅的罪行他就無法洗脫了,不就是證明他和我們勾結殺了田悅嗎?卑職斷定他肯定不會答應。”

“然後呢?”

“陛下,只要我們公開宣佈田悅之死和我們無關,是田緒的死士動手,殺兄奪位,那麼魏軍必然分裂,我們大軍北上便會勢如破竹,一舉攻破元城,那至少魏州我們佔穩了,加上博州、衛州和懷州,我們至少拿下四個州。”

“相州呢?我們在相州經營那麼多年,難道都是白費力氣?”朱泚有些不滿道。

“相州卑職確實不敢肯定,看運氣吧!如果運氣好,或許能佔領相州。”

朱泚點點頭,“好吧!就依軍師之言,我們先禮後兵!”

.........

田緒在上臺不久便原形畢露,他首先將田悅的妻子和三個兒子送去棣州長駐,卻在半路上秘密派人殺死,以絕後患。

他同時在軍中清洗田悅的心腹,二十餘名將領被革職或者被秘密處死,田緒迅速掌控了軍權,他隨即以自己的五百名死士爲基礎,組建了五千人的魏風營,專門監視魏國的官員和百姓,一旦有抨擊他的人,便立刻抓捕。

在高壓統治下,田緒在正月初十登位爲魏王,光明正大地搬進了魏王府。

而就在此時,朱泚派出的特使,鴻臚寺少卿韓鬆抵達了元城。

對朱泚特使的到來,田緒還是有點緊張,他很清楚對方爲什麼而來,畢竟他和朱泚有過書面協議,答應朱泚助他奪位後,把懷州割讓給朱泚。

田緒一方面是害怕他勾結朱泚的事情被曝光,那市井裡流傳他殺死田悅的流言就坐實了,會極大影響他的聲譽,另一方面,田緒並不打算把懷州劃給朱泚,他認爲朱泚在他奪位之事上出力並不多,雖然有個李寶背鍋,但他隨即找幾十個人假扮成李寶也一樣能糊弄過去。

朱泚根本就沒有出力,卻要來分一杯羹,田緒怎麼可能答應?

田緒沒有接見韓鬆,而是讓軍師許士則去見他。

還沒有到中午,許士則便回來了,田緒連忙迎上來,“軍師,對方怎麼說?”

許士則搖搖頭,“殿下,對方的態度很強硬,要求我們在三天內把懷州不折不扣交給他們,否則......”

“否則什麼?”田緒臉色極爲難看,他已經猜到許士則要說什麼了。

“殿下應該知道他的意思,就是公開我們和朱泚簽署的協議。”

田緒重重哼了一聲,他心中着實不甘,但對方卻捏住了他的把柄,他負手來回走了幾步,對許士則道:“三天時間太短,你告訴韓鬆,至少三個月後再把懷州給他們,而且他們不得在黃河南岸屯兵,一旦我發現他們有北上進攻的企圖,那麼所有的協議都作廢。”

田緒打的如意算盤,他可以履行協議,但至少要等他坐穩王位,另外,三個月後,黃河也該解凍了,朱泚大軍北上就沒有那麼方便。

許士則知道田緒想毀約,可朱泚哪裡是那麼好糊弄的,搞不好戰爭會爆發,可田緒偏偏希望藉助戰爭來鞏固他的軍權。

許士則無奈,只得匆匆去了.

.........

相州滏陽河,這是相州和洺州的界河,同時也是魏晉兩國的分界線,這天上午,一直三千人的騎兵抵達了滏陽河大橋,

這支軍隊便是張雲統率的三千斥候軍,他們奉晉王之令,以剿匪爲藉口進入相州。

張雲遠遠望着魏國滏陽河上的哨卡,再遠處還能隱隱看見軍營,他回頭問郎將周飛道:“對岸有多少駐軍?”

周飛已經正式加入晉軍,被郭宋封爲郎將,這次他是作爲張雲的副將出徵相州。

周飛點點頭道:“首先對岸肯定有駐軍,否則大量相州百姓都會跑到洺州來買鹽買米了,不過駐軍不會太多,也就兩三千人左右。”

“你如何知道?”張雲笑問道。

“因爲相州要防的不是我們,而是赤巖寨的李寶,所有相州兵力分佈特點是每個縣都有駐軍,但駐軍都不多,千人左右,所以我推斷邊界線的兵力也不會太多。”

張雲微微笑道:“那我們就看看你的推斷是否正確?”

他當即令道:“去北哨卡帶兩名士兵過來!”

幾名騎兵飛奔而去,大橋的北面則是晉軍的巡哨點,晉軍在北岸也有一千士兵,不多時,兩名晉軍哨兵被領了過來。

兩人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張將軍!”

“我來問你們,南岸有多少巡哨士兵?”張雲問道。

“啓稟將軍,原本是三千人,但前幾天說是要組織軍隊剿匪,抽調走兩千人,目前還有一千人左右,都是些老弱之軍。”

張雲暗暗對周飛豎起大拇指,推斷得很準確,他又問道:“抽調剿匪是什麼意思?”

“具體我們也不知道,要問我們頭兒,他在軍營內。”

“軍營在哪裡?”

哨兵向西一指,“將軍沿着小路向西走二十里就能看見了。”

“多謝了!”

張雲調轉馬頭喝令道:“跟我走!”

他率領三千騎兵向西面疾速奔去。

奔行僅小半個時辰,前面果然出現了一座軍營,軍營不大,佔地也就兩百畝左右,四周包圍了營柵,裡面是三百頂羊皮帳篷,這種羊皮帳篷是草原人的寶貝,冬暖夏涼,十分舒適,整座大營有駐軍千人。

三千騎兵轉瞬間奔至大營前,早已哨兵看見,跑去稟報了,不多時,主將跑了出來。

他抱拳施禮道:“在下郎將李溫亮,請問來者何人?”

一名士兵高聲喝道:“我家首領是斥候軍主將,驃騎將軍張雲!”

李溫亮吃了一驚,連忙單膝跪下,“卑職不知,請將軍恕怠慢之罪!”

目前晉國三十萬大軍中,最高軍職是晉王出任的天策上將,緊接着是大將軍,大將軍目前只有三人,驍騎衛大將軍姚錦、飛騎衛大將軍李冰,以及安西衛大將軍馬衛江。

大將軍下面是將軍,將軍又分三個等級,分別是衛將軍、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目前驃騎將軍只有四人,樑武、張雲、羅大霄、康保。

所以郎將李溫亮聽說是驃騎將軍張雲,他才深感敬畏行大禮。

張雲微微笑道:“不必多禮,我們只是稍微歇息,喂一下戰馬,馬上就離開。”

“軍營內有糧食草料,請隨卑職進大營休息!”

張雲點點頭,喝令道:“下馬進營!”

騎馬們紛紛下馬,牽着戰馬向大營內走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