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

十二月在衆人的期待中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年底,大年三十是家家戶戶祭祀先祖的日子,郭宋家族也不例外,他現在有四個妻子,五個孩子,他的大姐郭萍也要來祭祀,儘管郭宋不願意在祭祀上花太多心思,但這件事已經由不得他了。

一早,郭萍帶着兒子周君玉、準兒媳張羽兒以及女兒周明珠來到晉王宮,從去年開始,郭萍丈夫的靈牌也暫時安放在郭氏祠堂內,她丈夫是孤兒,周家只有幾個遠房親戚,幾十年沒有往來,從去年起,郭萍便決定,與其讓丈夫孤苦伶仃在外,不如和自己父母的靈牌放在一起。

家裡的祭祀籌備基本上是由薛濤和郭萍負責,祭品早已準備好了,其實主要就是三牲和四時鮮果,由於他們並不是幾百人的大家族祭祀,所以沒有采用牛羊豬大三牲口,而是用雞、鴨、魚小三牲祭祀,然後是香燭紙錢,說起來也簡單。

晉王宮內有一座小祠堂,它其實是靜安觀的一部分,靜安觀是一座道觀,公孫大娘的四個徒孫,道清、道風、道明、道月四人以及三名老道姑在這裡修行,道觀不算小,由一座老君殿和一座三清殿組成,後院便是祠堂,供奉着郭宋父母、祖父、祖母以及姐夫周涼的靈位。

三個老道姑原本也是興慶宮的老宮女,都五六十歲了,無家可歸,便出家爲道,在靜安觀內修行養老。

道明等四人武藝高強,負責夜間保護郭宋家人的安全,當然,除了她們四人外,晉王宮內還有二十幾名專職女護衛,她們四人只是夜間的額外保護。

而郭氏祠堂也就由三名老道姑負責打理、清掃,保證四時香火不斷,油燈不滅,薛濤帶着幾個姐妹和郭萍來到祠堂,三個老道姑已經將祠堂裡外清理乾淨,她們一起合掌向王妃行禮。

薛濤回禮笑道:“辛苦三位道姑了,你們去休息,這邊我們自己佈置!”

三個老道姑行一禮,便轉身回前殿去了。

衆人一起動手,擺上祭品,點燃了兩根長香燭,又在香爐內插了三根香,蒲團也換成新的。

“大姑,老家的祭祀風俗是什麼?”薛濤笑問道。

郭萍苦笑一聲道:“其實我也不是太清楚,我只隱隱記得我爹爹要殺了一隻公雞,用新鮮的雞血祭祀,不過我覺得祭祀也是一種儀式,關鍵是誠意,殺不殺雞倒沒有必要。”

獨孤幽蘭也笑道:“大姑說得對,這裡畢竟是道觀,還是不要殺生爲好。”

“採春,江南的祭祀是什麼規矩?”薛濤又問劉採春。

劉採春已經有了身孕,小腹略略隆起,她笑着搖搖頭,“江南規矩就是女子不能參加祭祀,只負責操辦和最後收拾,祭祀的時候只能站在外面等着。”

“這是大家族祭祀吧!自己家裡祭祀父母難道也不行?”

“家裡倒是可以,我記得除了三牲五果外還有很多點心,還有五穀飯。”

薛濤點點頭,“長安倒是不用點心和五穀,不過我也覺得供桌上的東西稍微少了點,加上一些也無妨。”

敏秋接口道:“大姐,我去廚房要一點來。”

“別忘再拿一些盤子。”薛濤囑咐道。

“敏秋,我和你一起去。”劉採春跟了上去。

兩人帶着幾名侍女走了,郭萍望着她們背影,低聲問道:“聽說她們關係不太順?”

薛濤淡淡道:“剛開始是有一點,不過自從敏秋的兄嫂被送去太原後,敏秋便收斂了很多,尤其採春懷了身孕後,兩人關係明顯好轉了。”

“原來如此,我是說張大旗夫妻怎麼不見了,原來去了太原,不過他們夫妻二人確實太張揚了,整個西安門大街的商鋪都知道張大旗的妹妹嫁給了晉王,兩人走路從不帶正眼看人,動不動就用晉王來壓人,送走了也好,省得一天到晚聽他們的事情心煩。”

不多時,敏秋和劉採春帶着丫鬟們拎來五六個食盒,裡面都是各式點心和五穀又放了五六個碟子,還擺了一壺好酒,終於擺了滿滿一桌。

除夕祭祀一般都是從夜裡寅時開始,也就是半夜三點,大家都要早早睡覺,然後提前一個時辰起來,沐浴更衣,換上專門的祭祀袍,還有半個時辰,一大家子人在郭宋的帶領下前往祠堂。

祠堂裡傳來隱隱的誦經聲,三名老道姑低低唸誦着祭祀經文,全家人在院中列隊,郭宋走進祠堂,行了拜禮,將三炷香插進香爐,轉身出來。

緊接着是王妃薛濤,然後是大姑郭萍,次妻獨孤幽蘭,按照輩分和順序,長輩上香結束後,然後是小輩進祠堂上香。

小輩第一個上香的是郭宋長子郭錦城,過完年他就十三歲了,身高已經超過了母親,不過還略顯稚嫩。

在師父李泌的悉心調教下,他已經完成了基礎學業,飽讀經書,寫了一筆漂亮的書法,郭宋準備開春後讓他去太學學習兩年律法。

郭錦城上香拜祭要比父親更加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不怎麼愛笑,整天神情嚴肅,做事認真,很像外祖父薛勳,薛濤也拿他沒辦法,只得由他了。

下面是長女郭薇薇,郭薇薇過完年就十五歲了,長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眉眼像極了父親郭宋,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和她兄弟截然相反。

再下來是郭雁兒,郭雁兒十歲,是一個很文靜秀麗的小姑娘,長得也很像父親郭宋。

這時,郭宋忽然驚覺時光似箭,獨孤幽蘭嫁給自己有十年了嗎?

他側頭向獨孤幽蘭望去,只見她全神貫注地注視着女兒,目光中充滿了慈愛,郭宋已經記不清自己多久沒有和獨孤幽蘭同房了,大概有半年了吧!她生下錦琇到現在已經三個月了。

郭宋心中升起一絲歉疚,自己對待獨孤幽蘭確實有點過份了。

次日是正月初一,按照慣例,晉王宮要舉行新年大宴,宴請所有在長安的官員和將領,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一千四百餘人。

晉王宮前的廣場上坐滿了一百多桌,郭宋端起酒杯站起身,高聲笑道:“又是新的一年,按照慣例,我應該說點什麼,去年發生了很多事,首先我們奪取了漢中,奪取了大半個河北,距離統一黃河以北不遠了,我們的事業正一步步走向勝利。

軍事上的勝利是最重要的大事,其次便是我們終於獲得了海邊鹽場,很多人或許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我告訴大家,這意味着我們的財稅收入增加了四成,財政寬裕,大家的俸祿也會上漲,福利也會增加,我們有更多的錢照顧孤寡老人,照顧無家可歸的孤兒。

第三件大事關於百姓生活,我們批准了《長安快報》和《天下信報》發行,它們的出現極大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光去年長安的入學兒童就比前年增加了兩倍,官府辦的掃盲識字社人數激增,女子學堂也出現了,我希望今年再掀起興教辦學之風,讓更多人識字,讓更多孩童入學讀書。”

.........

郭宋足足講了一刻鐘,將去年的成功和不足一一總結,最後他舉起酒杯道:“按照慣例,我們的第一杯酒敬給戰死沙場的三千將士。”

他緩緩地將第一杯酒灑在地上,大臣和將領也紛紛將酒灑在地上。

郭宋又斟滿一杯酒高聲道:“即將迎來新的一年,相信這一年也將是不平凡的一年,來!讓我們爲了新的一年到來,爲了新一年更輝煌的勝利,我們乾杯!”

“乾杯!”

近一千五百名官員和大臣舉杯齊聲大喊,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大家開始吧!盡情的吃,盡情的喝,我們將一醉方休。”

衆人坐下,開始歡聲笑語的喝酒聊天,這時,一名侍衛走過郭宋身邊,附耳低聲對他說了幾句,郭宋臉色微微一變,點點頭,“我馬上就來!”

“殿下,出什麼事了?”潘遼低聲問道。

“我不知道,史宦有急事要見我,估計是碎葉那邊出事了,你叫一下裘安,一起過來。”

說完,他起身快步向官房走去。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