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

洛陽城內百姓亂成一團,每個城門前都擠滿了想出城避難的百姓,他們拼命哀求開城放行,但城上的守軍卻不爲所動,哥舒曜帶着一隊騎兵從城內而過,只見城內到處哭爹喊娘,很多女人抱着孩子痛哭。

有一名老婦人在門用力拄杖大喊道:“把孩子藏到地窖去,要殺要剮我來替他死!”

這時,一名白髮蒼蒼老者跑出來跪在哥舒曜面前泣道:“軍爺,求你勸一勸哥舒大將軍吧!讓他投降,我兩個孫子還小,他們是無辜的啊!”

哥舒曜低低嘆息一聲,“我會替你轉告的,老人家起來吧!”

哥舒曜已無心再巡視了,調轉馬頭道:“回營!”

時間漸漸過了一更,軍營內燈火通明,哥舒曜召集所有將領來到中軍大帳,哥舒曜對他們道:“我決心夜裡偷襲敵軍大營,如果能破敵,我們大勝,如果破不了敵,我們就突圍南下,諸君可願與我同去?”

衆人皆單膝跪下道:“願與大帥共進退!”

哥舒曜點點頭道:“立刻召集士兵集合,兩更時分,我們從建春門突圍,爲了防止走露消息,從現在開始,不準任何出軍營一步!”

偏將李博文臉色頓時大變,他低着頭,掩飾眼中的驚恐,這下子他真的要完蛋了!

........

時間到了兩更時分,哥舒曜率領六千士兵出現在建春門前,他低聲喝令道:“開城!”

城門緩緩開啓,吊橋放下,哥舒曜身先士卒,率先殺了出去。

這時,城外埋伏着一千士兵,他們見有唐軍出來,爲首將領立刻迎上去問道:“來人可是李博文將軍?”

哥舒曜一怔,繼而大怒,他冷冷道:“我就是李博文!”

他催馬疾奔,猛地一槍刺去,對方敵將躲閃不及,被一槍刺穿了胸膛,士兵們一陣大亂,四下奔逃。

哥舒曜回頭要殺李博文,卻沒有找到,有士兵稟報:“李將軍剛纔說忘了重要之物,回城去取了。”

哥舒曜冷笑一聲,就讓朱泚去宰他吧!

他大喊一聲,“弟兄們,跟我殺!”

六千大軍一聲吶喊,跟隨哥舒曜向敵軍大營殺去。

也是天意,朱泚大軍已經進入戰時狀態,等待入城,哥舒曜率領軍隊殺進去大營,卻發現敵軍已經有所準備,敵軍從四面八方迎戰而來,並非在睡覺,他才忽然醒悟,李博文今晚要獻城,對方肯定枕戈以待。

哥舒曜當即大喊道:“突圍南下!”

但已經晚了,朱泚已得到消息,敵軍闖營,他立刻下令道:“包圍他們,不準放他們逃走!”

‘咚!咚!咚!’朱泚大營內鼓聲大作,鎮守城東的數萬大軍從四個方向包圍了哥舒曜軍隊,還不斷有援軍從其他城門殺來。

兩軍兵力差距懸殊,六千軍隊漸漸被殺散了,哥舒曜被數千敵軍團團包圍,身邊的親兵都陣亡,只剩他孤身一人,他揮舞長槍左殺右突,始終殺不出重圍,只聽敵軍士兵大喊:“抓哥舒曜啊!”

哥舒曜人困馬乏,這時,一支冷箭射來,正中他的戰馬,戰馬撲倒在地,將哥舒曜掀翻,四周敵軍士兵大喜,一擁而上,要活捉哥舒曜。

哥舒曜拔出劍連殺數人,嚇得士兵紛紛退下,數千人將他圍在一丈寬的小圈子裡,每個人眼中閃爍着狼一般兇光,面對獵物的急切,蠢蠢欲動,哥舒曜自知難逃,他長嘆一聲,橫劍自刎身亡!

建中四年五月,朱泚率二十萬大軍包圍洛陽,節度使哥舒曜突圍失敗,寧死不屈,自刎而亡,六千軍隊全軍覆滅。

朱泚感哥舒曜忠義,下令厚葬哥舒曜,大軍隨即入城,洛陽官員獻城投降。

自此,鄭州以西、襄州以北的大片土地皆被朱泚佔領。

洛陽失守的後果十分嚴重,意味着河東節度使馬燧和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變成了孤軍。

此時河東已經完全失陷,馬燧兵力太少,只有八千餘人,擋不住李懷光三萬大軍的進攻,他不得不放棄河東,率軍撤退到相州,與李抱真合兵一處,控制之地只剩下相州和衛州兩地,兵馬不足兩萬人,他們派人趕往成都,懇求天子批准他們南撤汴州。

這時,河東也發生了異變,李懷光野心極大,他佔領河東道南部後,便自封爲晉王、河東節度使,在晉州臨汾縣修建王府,建立了藩鎮。

他不再向元家效忠,而是派人去長安請求天子李僅實封。

元氏家族控制的北唐在李懷光叛變後,兵力縮減到三萬人,實力損失嚴重,陷入到空前的危機之中。

在三個同時出現的唐王朝中,北唐太原是最低調,也是實力最弱的一方,雖然是太子李誦登基,卻得不到天下人承認,李誦幾次下詔宣馬燧和李抱真入朝,皆被其毫不猶豫拒絕。

不僅如此,生活在太原的舊臣、名士也紛紛逃離,唯恐和北唐沾染上關係,使北唐竟然找不到朝廷官員,只得提拔底層小吏爲官,一時間,官衙胥吏們紛紛獲得高升,或爲侍郎,或爲公卿,他們不懂治國,但貪污受賄,盤剝敲詐卻個個精通,使北唐朝廷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如果沒有發生李懷恩自立事件,或許北唐會這樣渾渾噩噩過下去,但出了李懷恩事件後,北唐就有點難以維持下去。

一旦李懷恩反攻太原,北唐政權就將頃刻覆滅。

太原城除了皇宮晉陽宮外,第二大的府宅就是魏王府,也就是元氏府宅。

元玄虎被封爲魏王、太師,他不出任任何實官,但他纔是北唐真正的統治者。

他的三個兒子中,長子元晉封晉國公,出任中書令宰相,次子元魯封魯國公,封驃騎大將軍,出任尚書右僕射、兵部尚書,掌握兩萬天策禁軍和一萬魏府家兵,這也是北唐最後的三萬軍隊,三子元楚封楚國公,出任尚書左僕射、戶部尚書,掌握北唐的財權。

另外掌握人事權的吏部尚書韓金星是元玄虎的女婿,所有的禁軍將軍都是元氏子弟。

北唐另一個能和元家抗衡之人就是李懷光,他被封爲汾陽郡王、冠軍大將軍,掌握三萬軍隊,爵位雖然僅在元玄虎之下,但官階卻只是三品,莫說遠遠比不上元氏三兄弟從一品高官,就算元玄虎女婿都比不上,只能和一幫元家子侄並肩,這當然是元家要打壓李懷光,但也種下了李懷光背叛自立的種子。

魏王府大堂上,元氏家族的十幾名成員都濟濟一堂,家主元玄虎靠坐在軟榻上,顯得有些疲憊,他擺擺手道:“既然都到了,就開始吧!九郎,你說來。”

元玄虎所說的九郎是他的侄子元鄭,官任禮部尚書,他剛出使回紇回來,帶來了回紇可汗的重要表態。

主管財稅的元楚吃了一驚,一年十萬匹絹,那就相當於五萬貫錢,這個壓力很大啊!

元玄虎緩緩道:“目前我們的地盤是一府七州,府是太原府,州是指石州、析州、嵐州、代州、朔州、蔚州和雲州,人口三百餘萬,主要集中在太原府,軍隊只有三萬人,可以說,無論朱滔,還是李懷光都能輕易把我們滅了,要想自保,我們必須得到回紇的支持。”

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
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